《《北宋大法官》作者:南希北庆》第1729/1729页


  旁边的马小义道:“俺可以为哥哥作证,哥哥当时真是箭无虚发。”
  曹栋栋道:“小马可也杀得三四个,比哥哥也只是稍差一些。”
  符世春笑道:“诸位应该知晓当时的情况,就是小马在前面冲,衙内在后面射。”
  众人一阵大笑。
  忽闻后面一人道:“这我得为衙内说句公道话,万军从中,小马一个人哪里挡的住,还得是衙内英勇。”
  曹栋栋面色一喜,哈哈道:“我的大珥笔来了,谁敢笑我。”
  “三哥!”
  马小义也跳了起来。
  张斐拍了拍马小义的肩膀,“可算是如你们所愿了。”
  马小义嘿嘿道:“可就是没有打痛快。”
  当然,也只有他这么想,在其他人心中,张斐如今可是神圣的大庭长,见到张斐来了,那些公子哥非常识趣地离开了。
  “张三,你咋一来,大家就都走了。”
  曹栋栋有些不明所以。
  符世春笑道:“张三可是大庭长。”
  “那又怎样?”曹栋栋好奇道。
  张斐哈哈笑道:“不错,那又怎样。”
  说罢,便坐了下来,又向樊正道:“樊大,听说你也立下不小的功劳。”
  樊正只是谦虚一笑。
  此番对辽作战,他也被调往北边,负责后勤事宜,因为目前粮草需要粮食署去购买,这就需要解库铺。
  张斐又道:“收到朝廷的政令了吗?”
  樊正点点头道:“说是让我出任三司副使。”
  符世春道:“商人直接出任三司二把手,可真是自古未有啊!”
  曹栋栋眨了眨眼,挠着额头道:“衙内当将军很常见吗?”
  张斐哈哈一笑,又道:“快快快,吹吹你们的战绩,不,咳咳,说说你们立功的事迹。”
  “张三,你不在真是可惜了,我们兄弟三人!”
  话说至此,曹栋栋突然顿了下,“对了,你可还记得林飞。”
  “林飞?”
  张斐皱了下眉头,“就是那个被你绿了的林教头?”
  “对对对,就是那林教头,不过被绿了是啥意思?”
  “咳咳咳,没啥意思,你继续说。”
  “如今他又成了我的下属,乃是定州警司,此番与我们一同上阵杀敌。”
  “是吗?”
  张斐欣喜道。
  马小义补充道:“三哥,有所不知,那林飞去发配到西北后,又随当今枢密副使征战河湟,立下功劳,终于赎罪了,后来又升为河州警长,跟随那种警司出征西凉府。
  在西夏灭亡后,他又调来河北,负责训练皇家警察。”
  提到这林飞,往日种种,又涌上心头来,张斐欣慰地笑道:“他也算是如愿以偿啊!”
  曹栋栋又接过话来,开始讲述他们的辉煌战绩。
  他们的回归,倒是平复了张斐因司马光、王安石即将离开的失落感。
  哥还年轻。
  次年。
  随着交接工作完成,司马光、王安石、文彦博、吕公著这一批宰相,全部退下,就连许遵也致仕养老,没有人贪念这无上的权力。
  这也为后人做出了表率。
  当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吕惠卿如愿以偿,接替王安石,出任宰相,而那边则是由苏轼出任,这也是司马光举荐的,他在刑部,一直是兢兢业业,他发现苏轼之才,不应限于律法,而且他的性格,也不适合担任庭长、检察长,继续他留在公检法,还会阻碍苏辙的晋升,不可能他们兄弟同时担任检察长、庭长,肯定是要避嫌的。
  于是司马光和他们文彦博商量后,举荐苏轼出任宰相。
  而苏轼与吕惠卿的恩怨,那也是人尽皆知,今后的朝堂一定会更加热闹。
  蔡延庆、元绛、章惇等人则是出任副宰相。
  在政事堂中,王安石这一派始终更加强势。
  薛向也是继续担任三司使,只不过樊正出任三司副使,为以后接替薛向做准备,事到如今,大家也都知道,往后三司使这个职位,就是三大解库铺推选上来的。
  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能够很好的确保不滥发纸币,如果滥伐纸币,他们三大解库铺损失最为惨重,他们一定会盯紧的。
  再来,从西打到北,不乏商人的影子,如今商人的势力已经壮大起来,如果不给商人一个官职,这也说不过去,必须将商人也纳入到统治集团来。
  不过司法方面,就还是司马光这一派牢牢控制着。
  苏辙终于回京复命,接替许遵,担任最高检察长,京城权贵们无不瑟瑟发抖,毕竟苏辙在西北时,不管是权贵,还是将军,见到他,如同老鼠见到猫。
  范纯仁回来接替赵抃,出任庭长。
  这一对老搭档碰在一起,真是所有权贵、外戚的噩梦啊!
  程颐则是接替富弼,出任立法会会长。
  蔡京更是直接从粮食署署长升为户部尚书。
  而齐恢、刘述、刘挚等人则是出任二级皇庭的庭长,用来制衡张斐。
  蔡卞、上官均他们虽然没有回京,但都升为各路大庭长。
  而王韶则是接替韩绛,出任枢密使。
  至于张斐,稳坐最高皇庭,其实他就是皇帝的人,这一点从来就没有变过,只不过他培养出一批出色的敌人来限制自己。
  一个崭新的朝堂冉冉升起,真是朝气蓬勃,令人充满着期待。

当前:第1729/17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