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作者:寒梅惊雪》第170/1101页


  马恩慧看着朱允炆笃定的目光,心情安静了下来,缓缓说道:“那臣妾便好好看着。”
  饭后,朱允炆嘱托双喜,给经厂带了几句话,然后便前往武英殿,召见了董伦、高逊志、杨士奇。
  高考事关人才选拔,事关未来朝廷格局,朱允炆不敢轻怠。
  “贡院那边可准备好了?”
  朱允炆询问道。
  董伦认真地说道:“皇上,已准备妥当,只待天下举子挥笔行文。”
  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在礼部举人名录中,可是有不少出彩人物,也不知今年,可点中几何。”
  “若有真才实学,自会金榜题名。”
  董伦回道。
  朱允炆想了想,说道:“历来恩科,总免不了作弊手段,可有什么方法,免得选才不实。”
  作弊这个问题,自古便有。
  依靠作弊考出来的“优等生”,往往都是带水分的。
  唐高宗注意到了这一点,准备挤一挤水分,开创了殿试。
  只不过唐高宗终究还是力气不够大,挤水分不太勤快,有一次没一次的,总没个定数。
  真正勤快的,当属武则天。
  小武一看,好啊,作弊问题这么严重,以致于“选部送人都不实”,加上老公不给力,那就自己来干吧。
  亲自问策,一连问几天,有没有本事,考验下便知道了。
  虽然殿试的发明权归属于唐高宗,但真正将殿试定下来,并沿袭至后代的,还是小武。
  小武能当上女皇,可不是一点两点的聪明,为了防止科考舞弊,小武天才地开创了“糊名止弊”,即凡试卷,全部将姓名、籍贯糊上。
  好了,哪怕你买通了阅卷官,也没人知道哪个是你的试卷,看不清楚名字嘛,那时候的阅卷官又都没有X光,也没修炼透视-眼,总不可能知道这是谁的卷子吧。
  万一搞错了,收了李家的钱,你把好处给了张家,那李家恐怕是不会高兴的,张家也不会领情。
  “糊名止弊”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伟大杰作,让科考更为客观、公正。
  在宋代,糊名更是常事,王安石在《送陈谔》的诗词中有一句是“有司昔者患不公,糊名誊书今故密”,便是赞誉糊名止弊之策。
  不过这个时候,为了避免认出字迹,还需要重写抄写一遍答卷,交付审阅。
  可是只靠着糊名止弊的方式,也只能是防止阅卷官与考生勾结,还无法避免考生考试过程中的作弊。
  看看古代人的作弊手段,再回头对比下自己,只能说,你用过的,都是古人玩剩下的招式。
  考生作弊手段一,带小抄。
  这是第一大手段,估计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把四书五经,以“微刻”的技艺写在小本子上,最好是巴掌大,越小越好,藏起来容易。
  谁能想象,无名指长,无名指与小拇指宽的小抄里,竟然能容纳《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四本书所有文字!
  就这么小的书,不戴个放大镜,你都看不清楚字,可人家不仅带了,还能看清楚,服不服……
  将小抄记在手心、衣服、纸条、蜡烛上的,人家早就用过了。
  带小抄,终归是不自信的表现,多少也可以理解,那么多字,都不是天才,做不到滚瓜烂熟,抄几句也没啥。
  可第二种手段,就有些厉害了,那就是找“枪手”,也就是替考。
  古代没“枪手”一说,但也起了个差不多的名字,叫做““枪替”。
  轮到你考试了,你没自信,给我好处,我给你考试,到时候我拿钱,你拿名,双赢啊。
  说到替考,就不能不提写出“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温庭筠,这才是真正的替考界绝顶高手。
  后代替考的,能替几次?
  一次,两次,顶破天,也就替考四五次吧。
  可人家温庭筠,可是保持着八次替考的记录,外号“温八叉”。
  用大文豪当枪手……
  唐代果然是开放。
  替考风险高,加上枪手这年头也不好找,能考上的都当官了,不敢冒险。
  考不上的,你找他也没用啊。
  古人绞尽脑汁,发挥积极主动性,又研究出了另一种替考,那就是“龙门试卷”,说到底,这就是一份阴阳合同……


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想要你不给我
  “龙门试卷”替考,便是替考者与应考者,手拉手一起进入考场,等写卷子的时候,我写你的名字,你写我的名字,交换下成绩。
  这一招风险低,效果好,一直被人使用。
  哪怕是在后世,也还有一些没良心的,不经过交易,擅自“龙门”一下,顶着别人的名字活一辈子。
  除了这些常规手段外,你还可以串通考官,买份考题之类的,只要不怕死,作弊的手段还是多。
  朱允炆不打算大力发展作弊人才,便对董伦等人嘱托道:“一定要做好检查,告知所有参与考试的举人,朕不喜欢作弊,让他们拿出真才实学。”
  董伦连忙答应下来,犹豫了下,道:“皇上,六月天气炎热,贡院如蒸笼,可否布置一些遮蔽之物,也好减轻燥热之苦。”
  朱允炆微微点了点头,道:“准了,另外,多准备一些绿豆汤,以作众人解暑之用。”
  “臣遵旨。”
  董伦很是感动。
  朱允炆比朱元璋好说话多了,也更有人情味。
  “杨祭酒,你执掌国子监,本已繁忙,原不应分身于主考、审阅之事,但朕还是将你加入其中,可知为何?”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认真地说道。
  杨士奇垂手,肃然回道:“臣不敢妄自揣测,只要皇上所差,臣必出全力,以竟全功。”
  朱允炆笑着摇了摇头,道:“怎么,去了几天国子监,都不敢直言了吗?”
  杨士奇脸上挂着一抹浅笑,回了句:“臣以为,皇上是希望在天下举子之中,挑选一些合用之人。”
  “何为合用之人?”
  朱允炆淡然地问道。
  杨士奇镇定地回道:“自然是不论行文风采,只论品性忠贞,处事之能。”
  对于朱允炆的人才观念,杨士奇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猫论》之言,可谓是清晰而深刻。
  不拘一格,人才尽用!
  现在五千多举人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师,若是只选两三百人,其他人打道回府,那就有点不太符合“不拘一格”。
  按照杨士奇的猜想,朱允炆必然不会放过这一次机会,哪怕是有人落了榜,他也会看看此人是不是有本事。
  朱允炆赞赏地看着杨士奇,此人才智未必输给解缙,但城府与老道,却强过解缙。

当前:第170/110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