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作者:寒梅惊雪》第385/1101页


  “下去休息吧,空闲的时候去一趟龙江船厂,日后海船督造的事就交给你了。”
  朱允炆挥了挥手。
  郑和行礼告退。
  马恩慧见朱允炆很是高兴,便询问道:“听闻商人带来了不少番香货货,此番必会赚去不少。”
  朱允炆微微点头。
  这些人付出了时间,付出了成本,来回航行近两万里,赚一点也没什么,只要他们上税就好。
  “晋商过几日也要入京了,呵呵,这倒有些巧合了。”
  朱允炆平和地说道。
  一支商队下南洋,一支商队上北地,是命运的巧合吗?竟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京师。
  也许,他们齐聚京师的背后,隐藏着新的诉求。
  太仓州。
  朱植、沈一元、黄发财等所有商人齐聚一室,酒菜满桌。
  “今日召集大家来,只为一件事。”
  朱植举杯,一脸亲和的笑意,说道:“我们是商人,带了无数的货物回到了大明。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大家是清楚的,我想,谁也不希望这肉蔻一两只得十个铜板吧?”
  沈一元、黄发财等人连连点头。
  南京虽是大明第一大城,可市场毕竟有限,吞十艘货物怕已是极限,若全部货物都放在京师,那所有人就都白忙活了。
  就以香料来论,这东西在大明就不是按斤卖的,是两,甚至是钱。寻常百姓肯定舍不得买,只有那些富贵人家,可这些人又能买进多少货?
  一杯酒之后,朱植道:“为了利益均衡,我们不妨将目光放远一些,大明可以贩卖货物的地方,并不是只有京师,苏州、杭州、北平、开封……哪里不可出货?”
  众人沉默。
  黄发财看着朱植,他的意思是让货物分散到不同城市去贩卖,商业逻辑是没错的,只是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
  哪个地方能比得上京师?
  苏州凭新商之策汇聚了不少商人,可论富户人家,总抵不上京师。还有开封,那地方死了不少人,加上最大的消费大户周王没了,商业惨淡不少,谁去那里?
  北平?
  张昺在北平搞了一年的新商之策,还推动了军屯商卖,可问题是北平城人口很少啊,满打满算,不到三十万人……
  再说了,去北平道路还有两千里,这一路奔波不要钱吗?
  话说得漂亮,可事关个人利益,谁都不愿意退让。
  朱植见所有人不表态,便搁下酒杯,道:“既然诸位有想法,那我也不勉强。辽王府的货物,除了那些粮食与进贡给宫里的之外,我会安排人运抵北平及周边贩卖,京师便留给各位吧。”
  沈一元看着退让的朱植,站起来表态道:“我们下南洋,辛辛苦苦返回大明,眼看着就要开张盈利,诸位却只顾一己之私,那他日我们如何再下南洋?沈家的货物不入京师,转至徽州府与江西等地贩卖。”
  黄发财叹了一口气,道:“那黄家货物便放在宁波、绍兴、台州一线吧。”
  其他商人见状,只好纷纷表态,选了其他苏州、杭州等地,唯留下一些商户,占据了京师市场。
  瓜分好区域之后,众商人开始安排河船转运货物。
  朱植看着忙碌的商人,对走过来的沈一元说道:“看吧,商人利己,未必会服从大局。这次我们将京师交给了他们,他们未必有感激。”
  沈一元摇头道:“与王爷不同的是,我看到了二十家商户站在王爷这一边。”
  朱植眼神忽闪出一道光泽,沈一元看问题的角度似乎很是清奇,总与自己有所不同,他善于找到机会,而自己似乎更善于找到问题。
  问题难解决,机会却容易把握一些。
  “此番回京,我会安排商人入朝觐见皇上,你打算提出什么要求?”
  朱植严肃地问道。
  商人在南洋猎货无数,有些东西根本就不是一般世家有福消受的,如抓来的“凤凰”,砍来的“金丝楠木”,极罕见的珍珠等。
  不给皇室,能给谁去?
  万一逾制,可是会杀头的……
  所以商人可借献上宝物之名,觐见皇上,当面与皇上争取商人的利益。
  这是一次不可错失的机会。
  沈一元迎着风,直言道:“开海禁!这是最切实际的要求。”
  朱植瞥了一眼沈一元,道:“海禁早晚会开,这一点不需要提吧?难道你不认为,商人与官府的切割更为重要?”
  沈一元沉思了下,最终摇头,解释道:“商人依附于官府,这已经成为了常态,不是说改就能改变。再说了,这是一件极得罪官员的事,官员可以提出来,王爷可以提出来,皇上也可以提出来,唯独商人自己不能提出来。”
  “最主要的是,这件事不是轻松可以做到,即便朝廷下了旨意,也未必有多少效果,只能给商人带来恶名。反观开海禁,此事可议,可行。一旦皇上许可,那天下人便会记住,是商人帮助大明开了海禁!这是才是商人的名誉!”
  朱植打量着沈一元,凝重地说道:“你从商太过屈才了,有这份心思,完全可为朝廷效力。”
  沈一元嘴角带着苦涩,想起死去的家人,落寞地说道:“王爷,我只是一介商人,一个简单的徽商。”
  “哈哈,既你不愿意,我也不勉强,安排好货物,准备入京吧。”
  朱植大笑。
  扬州,江北第一重镇。
  常百业骑着一匹马,回头看向浩荡的马队,指了指前面的扬州城,对身后的伙计喊道:“走,我们先一步入城。”
  说着,便带了十几骑飞奔而去。
  当常百业带着十几个伙计抵达扬州城外时,看着毫无防备的城门洞,不由愣住了,转身对一旁的伙计说道:“若我们是蒙古人,扬州城是不是已经失陷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又穷了
  晋商入京,声势浩大,仅仅是战马拖成的三里商队,便足以让所有人为之侧目。
  一时之间,晋商之名传遍京师。
  常千里、侯西域等人带来的北方货物,更是引出热潮,特别是一些官宦之家,尤喜北地皮革,虎皮、豹皮、貂皮……
  后世可以被抓起来判刑的货物,堂而皇之地成为了东水关、江东门、中城各大商业街。
  一些人想要染指战马,结果被徐辉祖的几个跟班追了半里路,朝廷的东西你也想截胡,不想活了?
  小教场。
  徐辉祖看着眼前五百高大的战马,眉毛不断抖动,笑意堆在嘴角,对常千里道:“不错,很不错,这些战马是你们献给朝廷最好的礼物。”
  常千里将目光从战马身上移开,看着满意的徐辉祖,道:“府事大人,晋商一心为国,愿为朝廷效命,只是出关前事,朝廷是否可以宽待……”
  徐辉祖摆了摆手,止住了常千里,走向一匹骏马,道:“我只是中军都督府府事,负责接收与检查战马,至于其他事情,需要你与兵部、内阁去谈。”
  常千里脸色一凛,这刚收了战马,就打算推诿搪塞了?
  找兵部?万一人家不理睬,找内阁,人家不让进门,这战马岂不是白送了?
  徐辉祖拉出一匹高头大马,火红的鬓毛浑如烈焰,体型俊逸,健硕有力,不由赞道:“这是一批宝马。”
  “大人,还请帮我们晋商开一条活路。”常千里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小锦囊,借马挡住了其他人的视线,低声道:“这是难得一见的东珠,特送给大人做点首饰。”

当前:第385/110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