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作者:寒梅惊雪》第457/1101页


  看他们伤心欲绝,撕心裂肺,眼泪鼻涕横流的样子,不像是假哭啊,到底是你们死了爹,还是我们?
  哭得比当儿子的还痛苦,这不是抢戏吗?
  最让黄亮等人感觉到不安的是,他们如此大的官员,竟然当着无数百姓的面,哭了,承认错误了,还道歉了!
  天啊!
  官府竟然会承认错误,会道歉?
  这怎么可能!
  古来未曾听闻过啊!
  山风在吹,天地静寂。
  卫勇辉、李存进站了起来,一脸悲情地朝着黄家之人跪了下来,猛地叩头。
  黄亮、黄祥等人连忙闪开。
  这官老爷的头,谁能承受得起!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矩惊疑不定。
  便在此时,一干衙役威武而来,为首之人头戴乌纱帽,身着锦鸡团领衫,一脸威严地走了过来。
  “山西巡抚茹瑺茹大人到!”
  班头徐贵高声喊道,声音传出许远。
  “是,是你!”
  黄祥与黄矩认出了茹瑺,正是那一日夜间询问煤矿山,查看地契之人,不由惊讶不已,连忙跪拜。
  茹瑺走到黄祥等人面前,将为首的黄亮拉了起来,然后示意其他人站起来,转身走到高处,以洪亮的声音对众人喊道:“我是山西巡抚,你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巡抚,但你们给我听清楚了,我是皇上亲自任命的官,是山西最大的官!什么知县、知府,布政使,都听我的!”
  “皇上让我来山西,就是为了探访民情,看看有没有官员徇私舞弊,违背朝廷旨意,强制迁移百姓。到了这忻州,就遇到了知府衙门强买黄家煤矿山一事,致使黄甸老人家郁结而终,是为大冤!”
  “现在我告诉你们,知府卫勇辉错了,通判李存进也错了!知府衙门与黄家的地契买卖无效,现将地契与银两,悉数归还黄家!抬银子!”
  茹瑺挥手,后排衙役分出八人,抬来了四个箱子,然后打开,露出了白花花的银子,而这一幕又落在了百姓眼中。
  杨溥找来笔墨纸砚,将新拟定的地契交给黄矩,道:“这份地契已加盖了官府大印,并以茹大人私印为担保,只需要你写上姓名,这地契便依旧是黄家的。”
  黄矩手有些哆嗦,虽然还不太清楚茹瑺的身份,但卫勇辉、李存进这样的官员都跪着不敢动弹,想来是个大官。
  这样的大官,为黄家主持公道来了!
  黄矩看向黄亮与黄祥,两人微微摇头,示意黄矩不要再要这“不祥之物”。
  茹瑺在一旁说道:“这本是黄家应有之物,收回煤矿山,也可告慰黄老在天之灵。”
  黄矩咬牙道:“收回煤矿山又如何?我们全家人都要迁移到北直隶!官府要强制迁移,我们又能如何!”
  百姓之中顿时哗然,嘈杂之声四起,让人听不清楚到底在说什么。
  但茹瑺可以感觉的到,这是百姓的愤怒,是百姓的不安。
  “都给我住口!”
  茹瑺高声断喝,震慑全场,黑压压的人顿时鸦雀无声。
  “黄甸老爷子的死,是忻州府衙的错,也是朝廷的错,是本官的错!现在,我宣布革除忻州知府卫勇辉、批判李存进官职,打入囚牢,送审京师!”
  “好!”
  百姓听闻,不少人纷纷叫好。
  贪官污吏得以惩治,自是大快人心。
  茹瑺抬头看了看清晨的阳光,深吸了一口气,肃然道:“我代表朝廷,给黄家人道歉。”
  “什么?”
  杨溥脸色一变。
  按照自己的计划,只让卫勇辉、李存进道歉即可,他们反正没了官职,丢人就丢人了。可茹瑺还是官员,还需要继续当官,承认自己有错,这不是在档案上记录一笔自己的过失?
  最主要的是茹瑺背后是皇上,他道歉的话,岂不是意味着士人与权贵向下等的百姓低头,那很可能会被人利用,借以攻击……
  黄矩等人也被茹瑺的举动所震撼,动容之下,更是连忙谢恩。
  茹瑺登高呼喊道:“你们所有人听清楚了,皇上说了,山西移民绝不会强制移民,去,去告诉每一个人,告诉所有山西的乡邻,不存在强制移民!任何衙门胆敢强制移民,到太原府找我茹瑺,我给你们撑腰!”
  这一声呐喊,传遍了山谷。
  茹瑺清楚,想要更多的人知晓这个消息,就需要制造更大的话题,革去卫勇辉等人的官职是话题,府衙道歉是话题,归还银子是话题,自己道歉也是话题,而最后的呐喊,更是最关键的话题!
  相对于脸面与官途,山西的安稳更为重要,朝廷的使命更为重要。
  茹瑺抬头看着天空,一脸的坚决与无畏。
  赌上自己的一切,用一声呐喊,传递一个准确无误的消息,这下山西足定了吧!
  PS:
  兄弟们,五月份了,开春总算是忙碌过去了,按照往年工作来看,大致还会忙半个月左右。但大概率不会太频繁加班了,终于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码字了。
  很多人一直在催问惊雪,什么时候可以恢复两更或三更,哈哈,感谢你们。
  惊雪努力这个月做到两更,虽然可能会偶尔加班不稳定,但我努力争取多写点。
  那什么,月票,推荐票,催更什么的,兄弟们有的还请多支持下惊雪,谢谢你们。
  五月,《大明》出发了!


第三百八十三章 驿站制改,邮局方略
  对于茹瑺而言,唯有惊世之举,才可能制造出广传效应。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个时代没有高音喇叭,没有广播电视,想要让一个准确无误的消息传到数十万个家庭,数百万人耳中,那只能冒险,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事实,并愿意口口相传,讨论不休。
  或许这一个举动会给自己埋下祸根,但现在已然顾不得了。
  茹瑺清楚,若只是忻州知府、通判之流道歉,也只能引起忻州百姓的谈论罢了。
  一个小小的散州知府,根本没有资格“闻名”于外。
  而自己则不同,自己是巡抚,是山西最大的官员,是朝廷自中央委派下来的官员。
  自己低头,不仅会在山西引起轰动,恐怕还会在朝堂之上引起风波。
  大明有着明确的等级制度,也有着典型的认错程序:
  首先,皇上永远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大臣。
  其次,大臣有些错是可以存在的,有些贪污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向平级与高一级的官员低头的。
  最后,高级官员是不会向低级官员低头与承认错误的,更不会向底层的百姓承认错误的。
  哪怕是自己错得可以杀上几千刀了,也不行。
  因为皇上是需要面子的,官员也是要脸的。所谓主辱臣死,大臣受辱的话,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前:第457/110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