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作者:寒梅惊雪》第548/1101页


  朱允炆看着宁妃,笑了。
  没错,账册又不是只有一本,在后湖的黄册库里面还有一本,只要拿出来作个对照,他胡忻就是有十张嘴也说不清楚。
  这也就是欺负地方官员没权限进入黄册库,毕竟那是朝廷重地,现在又成为二炮局与黄册库,想要进入其中,没有户部许可,亦或是没有皇上许可,没有专用的通行腰牌,就是姚善亲自去了京师也进不去。
  但黄册库在京师,这里是苏州,想要取来账册,总要耗费一些时日,太过麻烦。
  朱允炆不着急了,安稳地吃过午膳,在暑气消了些许之后,才带着宁妃等人出了医馆后院,继续访察苏州民情。
  无论胡忻如何贪污,苏州整体上的繁荣并不是虚假的,新商之策也好,一条鞭法也好,在这里都得到了良好的执行,说民安其土,商安其业,一点都不为过。
  朱允炆走出苏州城,与农夫、匠人、商人、学子、老妪、老叟谈论着,感知着,思考着。
  不可否认,和平缔造了眼下的繁华。
  若国家天天打仗,穷兵黩武,百姓必无法安稳生存。
  上两代人经过数十年的战争,给朱允炆留下了一个安定与稳定的帝国。民生凋敝已然成为过去,这一片土地又开始焕发生机。
  辛勤而善良的中华儿女,就这样坚强地奋斗着。
  只不过让朱允炆感觉到意外的是,他们的努力,并不是为了帝国更强大,更美好,而是为了活下去,只是为了活下去,仅此而已。
  拉一个老农过来,问问他愿不愿意为大明力战而死,他会吐你一口口水。
  找两个匠人,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免费为帝国发光发热,他们会拿出锤子。
  找五个商人,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捐钱给军士,装备更多的火铳、神机炮,他们会拿出算盘算一笔账,然后拿出几文钱打发叫花子。
  这个时代的子民,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爱国主义,没有崇高的信仰,他们只有一个朴素的认识:
  我们是大明的子民。
  然后,没了……
  该种地的继续种地,该开石头的继续爬山,该卖布的继续吆喝。
  民族荣誉感谈不上,爱国精神也不好说。
  果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
  在饭都不容易吃饱的时代,给他们灌输爱国主义,国家一统,民族荣誉,是不是有些不符合规律了?
  可是,那个伟大的组织,那个出现了多少伟人的组织,不也是诞生在黑暗无比,饭都吃不饱的年代?
  那灌输了几代人的红色基因,不也是在物质贫乏的年代?
  人身上流淌的血是什么颜色的,不是由吃的东西决定的,而是由呼吸决定的。
  只要能呼吸,就能改变。
  朱允炆想起了五胡乱华、蒙元入侵,包括后来的清人入关,明明人口极度占据优势的中原文明,到最后却被屠戮,被践踏,被奴役!
  归根到底,不就是因为中原文明之下的万万千千百姓没有明确的爱国精神吗?
  能觉醒的,能爱国的,能爆发的,能有血性的,都死了!
  剩下的,就是一群只为了活下去的单纯的子民。
  单纯到,他们不在乎谁是国家的主人!
  这是极为可悲的。
  朱允炆有些忧愁,朝廷的教材之争虽告一段落,双方妥协,以联合署名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但思政教材的对象只是学子,不是无数的百姓!
  要让帝国真正的拥有未来,要让所有人凝聚成一股力量,要让六千万百姓站在大明日月旗下,永远记住大明才是他们的国家,那就必须进行爱国教育!
  用爱国,将他们的一切——烙上大明印!
  PS:
  今日加班太晚,实在是没时间二更,加上个月的欠大家两章,等后面一起补。
  还请谅解,惊雪也希望全职写作,每日多更新,大家看得爽,我也写得舒坦。只是现在还需要工作,成年人的世界,有时候身不由己……
  谢谢每一位读者朋友,你们的支持与陪伴才是惊雪走向全职写作的发动机啊,哈哈,谢谢有你们。


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起风波,案中案
  朱允炆想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一段对话,不是朱元璋的,而是朱棣孙子朱瞻基的。
  朱瞻基问老农:“庄稼长得不错,能赚不少钱吧?”
  老农回答:“我们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一刻都不敢耽误,即便是这样也只能算是勉强生活了,哪里还能挣钱啊。”
  朱瞻基尴尬,不自在地又问道:“那你们冬天总该能休息了吧?”
  老农诉苦:“冬天朝廷的徭役又下来了,比以往更累。”
  这个老农不知道朱瞻基是皇帝,一定也不会知道自己与朱瞻基的对话会代代流传。
  朱允炆看着乡野之间的老农,那永也直不起的腰,他们的一辈子,都交给了土地,交给了生存。
  谁当家,谁做主,对他们的影响似乎并不大,反正无论谁坐在上面,他们一样是农民,一样要四季耕作,不同的是官吏上门的时候会带走多少东西,就这点区别罢了。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自秦大一统以来,中原王朝分分合合,乱来乱去,真正在意百姓的王朝毕竟是少数,地主阶级主导的政权,不太可能站出来主张百姓与农民的利益。
  与他们利益无关,帝国更迭又如何?
  与他们利益无关,死几个皇帝又如何?
  与他们利益无关,剃了头发留了辫子又如何?
  不就是种地,活下去!
  平日里没有人在乎他们,凭什么到了最危难的时候又要求他们在乎,要求他们去死?
  崖山的血,怕是百姓最有觉悟的时候了,但自那以后,还有吗?
  元末起义的烽火,无数百姓参与其中,只不过是为了活下去,可不是为了什么弥勒降世,为了成为王侯将相,为了打造理想的国家!
  百姓没有爱国精神,没有集体主义,没有报效大明、死而不悔的觉悟,只是因为没有人在意过他们。
  几千年来书写的胜负法则中,只有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如果非要找出来百姓的位置,那就是板上鱼肉,任人宰割!
  中原文明的兴衰罪过,是儒士在背,是地主在背,百姓只是垫脚石,不需要的时候踩着,需要的时候用力踩着。
  所以,古代的历史的创造与延续,更像是统治阶层的手段,而不是某个主义中讲述的人民创造历史。
  哪怕是最根本的力量来自于人民。
  毕竟,大地提供了基础,最高的建筑是怎么样的,不是大地说了算,而是搭建建筑的人说了算。
  朱允炆看着身体佝偻的老叟,第一次有些怀疑马、恩老师的理论,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认识不足的问题,不管历史的真正主人是谁,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自己是大明的主人。
  这个世界到底如何走,朝向何方,不是由这些百姓说了算,而是由自己说了算。
  这话虽然有些狂傲,多多少少有点虚无历史主义的影子,但事实就是如此,封建王朝的兴衰荣辱,很大一部分都取决于皇室与官僚体系的治理,取决于最上层的人如何把控方向,如何决断与管理。
  朱允炆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也无法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但却可以如唐宗一般,轻徭薄赋,珍惜民力,克制自身的欲望与冲动,不轻易扰动民间,不轻易在民间掠取。
  一路走,一路思考,朱允炆对于未来的执政方向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那就是有什么样的朝廷,就有什么样的帝国。
  朝廷不廉政,帝国必多病。

当前:第548/110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