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宫女种田札记》作者:二至丸》第2/70页


  “是。”崔嬷嬷威压极重,墨茶答话声音带着些许颤意。
  “胆子这么小刚才怎么敢在大堂跟人嚷嚷?”崔嬷嬷冷冷问道。
  “奴只是觉得秦将军为证清白自刎于雁门关前,在天英灵也必不愿意被人污蔑。他活着的时候,秦家军以血肉之躯守护惠国百姓数十载平安,这般恩情不能忘却,况且……”墨茶顿了顿:“我幼时进宫之时曾得少将军恩情,多年以来此恩为报,能为他做的也不过就是此等小事。”她越说越发坚定:“奴知道伤了颜面,嬷嬷有什么惩罚奴都认下,只是若有下次,奴还是一样的要为秦氏一门出头。”墨茶感觉到崔嬷嬷站起了身子,墨茶僵直跪在那里,银牙咬住唇,宫里的规矩,挨打不能出声,但凡出声打死不论。
  肩上一双温暖的手拍了拍:“好孩子,起来吧。”
  墨茶疑心自己听错了,愣在那里,崔嬷嬷扶起她:“起来吧。”墨茶看着她,不明白现在怎么回事。崔嬷嬷低了一杯热茶给她:“我原本在宫里是给三公主当差的,后来她出了宫,我就照顾宁老太妃。”
  墨茶一下明了,三公主是秦将军的夫人。崔嬷嬷眼角含泪:“倒是没想到,将军走了多年,还有人能记得他们一家人,想必九泉之下也是能瞑目了。”
  墨茶递过帕子:“您别伤心。公主和将军这般好的人都是天上天官,早早离了人世也不过就是回去享福了。”墨茶安慰着他人,自己眼眶却先红了。
  “我何尝不是这般想得,只是想起当日将军被逼自尽,还要背上骂名。就恨不得将那狗皇帝千刀万剐,只可惜当初在宫中人力单薄,老天到底长眼,让那畜生死了。”崔嬷嬷咬牙切齿。
  墨茶沉默着没有接话,毕竟当初她也是想要杀了那狗皇帝,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动手罢了。
  “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崔嬷嬷问道。
  “多年没回家,也不知道家中是个什么场景,只有回去之后再作打算。”墨茶对于前路也是茫然。
  崔嬷嬷起身从柜中拿出包袱,从里边取了一个镯子:“这个镯子是先前三公主赏的,说是一对,还有一只她留着,算是主仆一场有个念想。我现在把它转赠给你……”
  墨茶急忙推拒:“如此贵重的礼物怎么使得?不行的。”
  崔嬷嬷硬套在她手上:“送完你们,我也是要还乡的。只是我家中也没亲人,族中也没个过继,不过孤苦的等死罢了。这镯子给了你,你要是今后有了后人就把这个再传下去,也算这世上还有人念着故人。”
  “嬷嬷……”墨茶话梗在喉中。
  “行了,出去吧,今后好好过日子。”崔嬷嬷推着她出去。
  墨茶红着眼,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想着这般景象回去少不得同屋的又要来探问,索性来到客栈后院中。
  今天天气不好也没月光,像是晚间要下暴雨。墨茶走到院中,站在桂树之下叹了口气,后边草丛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墨茶自觉不对劲,正想转身离开,身后窜出黑影,衣衫不整的跑开,黑暗之中也没看到正面。
  墨茶心跳如鼓,撞破这样的事,尴尬和害怕涌上心头。
  “竟然是你,我差点儿吓死了。”草丛之中又出来一人。
  墨茶惊了:“秋檀,怎么是你……”
  秋檀赶紧上前捂住她的嘴:“祖宗,你可小声些吧。”
  墨茶扒开她的手,放低了声音:“你既然担心人看见,就不该做这样的事。”她感觉秋檀的手带着一股腥气,也不知道刚才是做了什么腌臜事,只觉得恶心得不行。
  “你以为我愿意吗,我都是被逼的,我不过就是想谋个前途……”秋檀避开她的眼。
  “什么前途,和你这样行事的人,你以为他会给你安稳的家?你别做梦了,宫里边被侍卫三瓜两枣甜头要了身子的宫女哪个有过好下场,你好不容易从那吃人的地方出来,怎么就这么作践自己?”墨茶真是又急又怒。
  “我怎么作践自己?你看看我的手!”秋檀伸出手来,上边全是粗糙的印子:“你们这些内宫里边的,又怎么知道我们这些粗使宫人的苦,我八岁就被爹娘卖进宫里,人还没有水池高就得天天洗衣裳,寒冬腊月从不间断,现在身体早就亏空。以前待在宫里也还好,每月家里得些银钱还能念着好,日子苦些,有一日熬一日,等到年岁大了,做个老妈妈,也算是苦尽甘来了。现在放回去,爹娘不亲,哥嫂也不知道什么性子,自己又没学着一门手艺。与其回去被再卖一次,受那些粗人磋磨,倒不如趁着现在这张脸还能看,谋一个好去处,都是当妾,我也得挑个顺眼的当。”
  墨茶完全无法苟同她的思想,却也知道自己也无法劝服她,只是定定的看着她。秋檀避开她的眼神:“你放心,我也不是傻子,我现在都还是完璧之身,我就这么吊着他,迟早能奔出个前程。”秋檀想去拉她,墨茶甩开她的手,秋檀硬是扯住她的手臂:“你我是同乡,幼时一起离家,现下一起回来,我也不求别的,只求你帮我保密就好,未来如何,都是我自己的命。行了,要下雨了,回去吧……”秋檀整了整衣裳,两人一起从后厨绕回去。
  后厨的婆子们正在闲磕牙,一个婆子的声音传来:“今天来住的几个姑娘都是好颜色呢,许癞子,你不是找不着老婆,要不挑一个回去?”
  “这些娘们都二十多岁了,哪还算是姑娘。再说宫里那地方,身子干净不干净都两说,肩不能抗,手不能提,那可不是娶了个活祖宗回家,不敢要不敢要。”一个流里流气的声音响起。
  “你还挑剔,人家才看不上你呢。”旁的人又说道。
  “我听说宫里边跟着娘娘们用药的宫女不在少数,好些都是不能生蛋的母鸡。这些人有人娶就是烧高香了,她们还能挑剔,说不准现在街边乞丐都不乐意要她们……不过听说宫里头的人,伺候人的花样格外多些,要是这样……我还是可以考虑……”说着传出淫邪的笑声。
  后边的话越发的不堪入耳,秋檀拉着她上了楼:“听到了吧,这就是咱们出宫女子的命,不早些打算,等到真要配给这样的人,怕是哭都没地儿哭。”
  墨茶甩开她的手:“你放心,我从来就不是多嘴多舌的人,只是人都有不同的活法。你觉得出宫之后不嫁人便活不下去了,我却觉得现下回去朝廷发有傍身的银子,还有一小块田地,是在过得不顺心,立个女户也行。终归靠自己能活,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后还是只做路人吧。”说完头也不回的上楼。
  秋檀在原地狠狠跺了跺脚,终归跟上前去。
  墨茶推门进屋的时候,外边惊雷骤响,暴雨来了。
  夜路之上,两人驾着急马匆匆闯入破庙。
  秦翰连拿着火折子点燃庙中收集的干材,将衣裳脱下烤干。他身边的秦礼掏出干粮和水看着外边的瓢泼大雨:“早知道晚上就直接在客栈中歇下了,现在这么大的雨,干粮这么干,一点儿味儿都没有。”
  秦翰连睨他一眼:“当年行军的时候,风餐露宿还少吗,也没见你这么矫情。”
  “我也就随便说说……”秦礼说着拍拍飞来的蚊虫:“这些虫子也真是奇了怪了,就盯我一个人。”
  秦翰连抬起手,手间还萦绕着淡淡的菖蒲香气,是那个姑娘香囊中药草留下的味道。他眼前又浮现出那双含怒的杏眼,也不知道此生是否还有机会再见?
  作者有话要说:
  天气越来越冷了,各位看文的小天使要注意保暖哦


第3章 落水
  夜间疾风骤雨,暴雨打在屋檐上墨茶一贯浅眠,一夜没怎么睡着,早起的时候眼圈黑黑的没精神。秋檀心里装着事,也没睡着,两人起来洗漱时被同屋的宫女瞧见打趣道:“你们俩倒真是好姐妹,一样的没精神,莫不是昨晚趁着我们睡着了,你俩说了一宿的悄悄话?”
  墨茶扯了一抹笑:“外间雨声太大,吵得人睡不着。”半点眼神也没分给秋檀。秋檀识趣,也不掺和,收拾之后拿起东西,出了客栈。
  一行人下了楼,正要走出门,掌柜的叫住墨茶:“姑娘,这里有你的东西。”
  墨茶上前,掌柜的递过香囊:“昨日那位公子拾到的,嘱咐我还给你。”
  “多谢掌柜。”墨茶拿回香囊,一边想着,那可真是个好人。
  今天天气不错,崔嬷嬷和侍卫站在马车前边,墨茶暗中打量着,其中一个侍卫看秋檀的神色不对劲,她看过去的时候那人眼神又多有躲闪,想必便是昨日那个男子,正想着,旁边秋檀扯扯她的衣角:“你想什么呢,崔嬷嬷叫你呢。”
  墨茶抬起头,崔嬷嬷板着脸:“出了宫规矩都忘了,随我上马车,昨日犯了错还得再长长记性。”
  墨茶忙不迭的过去,上了车马车缓缓的向前,崔嬷嬷看她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吓着了?这都是唬她们的。你们五人坐着马车怕是挤得慌,跟我老婆子坐,也能松快松快。”
  墨茶笑了笑:“您可真吓着我了,我还以为真是学规矩。”
  “学什么规矩,你莫不是现在还没弄清楚,你现在是自由之身,今后就是乡野之人,知道那么多唯唯诺诺的规矩又有什么用,倒不如活得自在一些。刚刚我看你和你那同乡生分了许多,你看出她和袁侍卫的事儿了? ”崔嬷嬷低声问着。
  墨茶这下才真是吓着了:“嬷嬷您都知道?”
  “我有什么不知道的,但凡行事就会露出端倪,再说他们也没做得多隐秘,也不过是你一直没注意罢了。不过你这同乡眼光真不行,这袁侍卫虽说面上光鲜,口袋里的钱被家里那个管得紧紧地,还不如旁边的徐侍卫,不过这孩子眼光高,倒像是看上你了。”崔嬷嬷笑看着墨茶。
  啊?墨茶惊讶的看着她,她一点儿看看出来啊。
  “说你迟钝吧,那徐侍卫一路上没少在你面前晃悠,你愣是一点儿没瞧出来,我也算是看明白了,你压根儿就没这心思。”崔嬷嬷也不劝她。
  “嬷嬷为人处世的睿智,我是不及万一的。现在有缘同车,少不得要腆着脸多向您请教些。今后回去也少闹些笑话。”墨茶郑重的在车里边给崔嬷嬷行了礼。
  崔嬷嬷扶起她:“我也不过就比你痴长些年岁,看的事,见的人多一些。我也不敢托大说能教你些什么,只是把我识人处事的事给你说说。你捡些有用的听听,觉得无用就当做在闲聊罢了。”
  墨茶正色点头,细心的开始学习。
  两人一问一答,崔嬷嬷也不是一味的讲道理,她拿着原来的事情说将,不过短短两日,墨茶竟觉得像是了解了人生百态,真真是受了教。第三日,一行人来到码头,再走一日的水路便可还乡了。
  几人在码头等着,前边还有等船的人,墨茶扶着崔嬷嬷在后边等着,崔嬷嬷拍拍她:“你瞧那个人,是不是当日救你的那人?”
  墨茶看过去:“看背影倒是有些相似,他一直带着竹笠我一直没见着他的样子。”
  崔嬷嬷看向那男子,低声的说道:“看那背影,拿剑的样子倒是与当年的将军有几分相似……”
  “船来了,船来了!”前方人群开始涌动。
  “嬷嬷您说什么?”墨茶没听清她的话。
  “没什么,上船吧。”
  这艘船挺大,隔成许多小的船舱,墨茶照例和崔嬷嬷一起:“嬷嬷以前可坐过船,会不会有晕船之症?”墨茶在医书上看过,有些晕船的人会极为难受,想着早作准备。

当前:第2/7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