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娇气包妹妹》作者:Zz之耶zZ》第54/85页


  距离抵达皇城尚有些时日,看来得趁着这段时间为叔叔们涨涨思想觉悟。
  正当俞沐陷入沉思之时,关丘码头又迎来一艘极尽奢华的船只,船只大小竟比战船还大。这是自码头建成后,人们见到的最最气派的船!
  也不知这船是什么来头,竟能让祈将军的战船主动让出位置让其停靠!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第42章 不委屈
  在知情村民的竞相传告下, 整个关丘渔村还有谁人不知祈将军便是大恩公俞沐?
  这一得知俞沐身份,大伙儿便一改往日对祈将军的看法,反赞颂起来, 只觉对祈将军抱有成见之人都他妈心瞎眼也瞎!
  万恶不赦的祈将军瞬间变成为民除害的英武大将军, 当受万人敬仰才对!
  沐哥儿宁受万人唾骂也要为民起义,真真是好儿郎!
  这般好儿郎却遭万人唾骂!
  世态炎凉, 可悲,可悲啊!
  心疼沐哥儿!
  百姓们对此义愤填膺, 心疼得厉害。虽惦念沐哥儿,却知俞进士一家正是团圆时,不忍打扰,这便将心思转向固守在码头上的兵卫,纷纷将自家的好东西扛过去相赠。
  哪知兵卫们恍若未见, 不动如山尽忠职守。村民们也是不恼,直接将东西搁置于码头边, 只想着选个人做代表, 同沐哥儿说一声, 让他收下大家的心意。
  嗯, 就村长了,他较能说上话。
  不多大会儿码头边便已堆积许多品质上成的海货,都是些易放的干货。诸如干贝、牡蛎、各种鱼贝。这些好东西若拖出去卖能赚上不少呢!
  可也不见哪一户人家有心疼之态。
  大家心知肚明, 俞进士家怕是要离开关丘渔村了。以后去到皇城, 只怕再难吃上这般真材实料的上等海货, 村民们只担心自家给的会不会太少。
  相比于俞进士家为村人所做的贡献,自己这点东西简直难登大雅之堂。
  大家争先恐后送来心意, 生怕落人之后便送不出去。
  这种事情便是如此,有人开个头, 自有无数人接应。
  只是谁也没想到会突然窜出一艘架势比祈将军战船还要强上百倍的船只,一看便知这艘船为私人所有,其主人非富即贵。
  只如今沐哥儿便是皇上最为宠信的皇城新贵,能让沐哥儿的战船如此礼让,莫非是宫中的贵人?
  是曾听闻新帝的亲妹妹,也就是如今的大长公主钟情于祈将军,莫非是……
  可俞进士家不是养着一个顶好看的童养媳吗?沐哥儿打小便最为宠她怜她。
  大长公主这是要来横插一脚?
  一出出宫廷大戏现于村民们脑中,精彩之至,直教人深恶痛绝!
  至此,百姓们心疼沐哥儿之余,又生出对皇家‘恶霸’行径的痛恶之心,一道道不友善的目光便直直盯在刚停靠好的船只上。
  陆续自船上下来一批家仆打扮的壮丁,他们统一着装,目光炯炯有神,面带得体微笑,步伐稳健昂首阔步,不卑不亢。
  村民们垂眸看看自己身上的布衣,竟觉无地自容。这群家丁打扮的男子穿着比自己还要得体,看那布料得是锦缎吧?
  这主人家该多富贵啊!
  自码头建成,整个关丘渔村家家户户便做起海货买卖,几年积攒下来已是小有家业,附近十里八乡多少外村人挤破头想嫁进来。亏得他们长期自我感觉良好……
  现在看来他们是井底之蛙才对。
  也正因此,村民更坚定自个儿的想法:大长公主送赏赐来了!
  瞧那些家丁们两两一组,手抬一口紫檀木制的大箱子,沉甸甸的,也不知装的什么好物。
  长长的家丁队伍之后伴随着络绎不绝的一大群长相秀丽的姑娘,统一的妆容和服饰,规行矩步,仪态端方,纱裙在身,飘飘若仙。
  本以为黎家的丫鬟已经够好命,虽是奴籍,吃穿用度却比寻常百姓家的姑娘要好得多,且各自分工明确,并无需做粗重活计。
  再看看面前的姑娘们,这一身行头都能赶上小富户人家的千金了吧?果然宫里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正如村民所料,紧随祈将军而来的这群人,其目的地正是俞进士家。
  见此阵仗,大伙儿生怕这群人会生出什么幺蛾子,故而紧随其后。
  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好歹这里是他们的地盘,天高皇帝远,大长公主又如何?可不能让她胡作非为!
  却不知,此时俞进士家却是另一番景致。
  俞沐眼见三叔几次欲言又止,始终不敢道出言语,憋的一张脸越发涨红。无奈一叹,俞沐主动问道:“三叔有事但说无妨。”
  两世相处下来,自己这些亲人是何性子俞沐岂会不知。归家前他便有所预料,三叔定然更想留在渔村。故而他才会在饭桌上提上一嘴,三叔若想留下看守老宅也是好的。
  想来三叔是将阿奶那句‘一家人还是在一起的好’听近了心里去。殊不知,他早已为三叔做好了安排。
  大侄儿都开口了,俞家老三哪还敢当闷葫芦,干脆憋足了气,一鼓作气道出心中想法:“我……三叔不想去皇城,三叔……三叔就想守在渔村。”
  牟足劲开口,声音不自觉放大几倍,却说的断断续续,没点儿底气,倒是让一旁的俞麻等人一字不落听了去。
  俞麻当即跳脚,立刻冲过去拧了三子一把:“说什么浑话!你个不孝子,敢不去试试!”
  瞧瞧这个不孝子说的什么话?带头造反呐!
  俞麻一走,二房阿英便悄悄开口问道:“你们咋想的?沐哥儿有了成就还念着咱们,你们咋这么不知好歹的?”
  阿英性子急,嘴快,但没有坏心思。除后进门的四房媳妇,她们妯娌间一直关系融洽配合默契,三房突然搞这出,她还真没想到。在她的思想里,他们几房是要一辈子在一起的。
  阿淑心虚的垂下头,心中也觉着他们三房不知好歹。他们自然知晓去到皇城将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沐哥儿定然会护他们安康。
  可是……可是……
  常言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与其去到皇城那种富贵之地夹着尾巴做人,还不如留在渔村,在这儿谁不是对他们家崇敬有加?
  毕竟有大造化的是沐哥儿,哪怕皇城里的贵人们面上礼遇他们其他几房,心里指不定怎么想呢!万一自己行差就错,将给沐哥儿带来无妄之灾。
  他们只是老实巴交的渔农,可没有那么多心眼儿,别人若想利用他们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另一边,俞家老三自知理亏,也不敢违逆母亲,大块头搁那儿坐着一动不动,任由阿娘打骂。
  俞禾见状立刻将崭新的烟斗自口中取出,怒目瞪向俞麻:“瞎闹啥,一边呆着去!”
  老三的想法和他差不离,方才老三一开口他心下便已了然。私心里,他自己未能留守家乡本是遗憾,有个儿子替他守着‘根’,他也更安心些。
  “啥瞎闹,你懂啥!”
  于此事,俞麻反应着实大了些。可也怨不得她呀!早先家里是真穷,谁都能往她头上踩一脚,她是真个儿受过苦的。
  后来她牟足劲儿生!就盼能多生几个儿子。
  如今世道,哪怕你家业再大,人丁不旺那也是要招人取笑的。纵是穷的揭不开锅,只要男丁兴旺,人家断不敢欺负到你头上来。
  皇城她是没去过,但世道不过如此,想来也是一样的。故而俞麻想着,全家一起也能多些底气。
  眼见阿爷阿奶要为此吵起来,俞沐适时开口:“不是什么大事,阿奶息怒。”
  说着,将阿奶扶到父亲身边坐下,免得三叔再遭殃。
  俞逞接收到长子的目光,立刻便意会,宽慰的话语随口即出,道:“母亲也知邻里乡里人情世故往来必不可少,且咱们这一去少说几年,路途遥远,类似祭祖等大事自是鞭长莫及。还是三弟顾全大局,一人包揽所有。”说罢,面向老三,歉疚道:“委屈你了,三弟。”

当前:第54/8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