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夜听春雨》作者:明月倾》第1/277页


  《小楼一夜听春雨》作者:明月倾
  晋江2023-12-16 完结
  总书评数:23164 当前被收藏数:33908 营养液数:23739 文章积分:260,257,408
  文案:
  娄家二房因为府中争斗,避居扬州十六年,生下四个女儿,到了婚嫁的年纪,回京赴花信宴,为三个年长的女儿订亲事。长女卿云端庄贵气,遵守规则,却好事多磨;二女儿娴月美貌袅娜,却体弱多病,心思深如海。三女儿凌霜性格跳脱,锐不可当,对于京中的重重规则都要挑战,对于出嫁之事深恶痛绝,娄二奶奶一心要规训她回到正道。
  二十四番花信宴,桃杏尤解嫁东风。但凌霜却是这花团锦簇宴席中的异数,冰雪一般的决绝。当命运的帷幕落下时,她能否凭借自己的勇气闯出一片天来?
  是大家族女性的群像,三个闪闪发光的年轻女孩在命运前的不同选择,姐妹之间的扶持,七窍玲珑心之间的斗智斗勇,世家大族的起落,也有对规则的思考,对世俗的反抗。是在现实的重量之下怒放的花朵。
  当然也有翩翩少年郎,有初见的怦然心动,也有百转千回,有炽热的爱意,也有酸涩的恨,有高不可攀的王侯,也有眉目低垂的进士郎……
  希望大家像认识三个新朋友一样,跟着她们一起走进这个世界,看看这一场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故事呀。
  本文已全文攒稿完毕,全文免费,更新时间每天早上8:00,中午12:00,下午17:00和晚上20:00,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呀。
  对了,微博是这个:@明月倾rina 欢迎大家来聊天呀。
  内容标签: 因缘邂逅 宅斗 婚恋 相爱相杀 美强惨 群像
  搜索关键字:主角:娄凌霜,娄娴月,娄卿云 ┃ 配角:秦翊,赵景,贺南祯,贺云章 ┃ 其它:古言,婚恋,女性主义
  一句话简介:娄家三姐妹的故事
  立意:女性在命运面前的互相扶持和绽放


第1章 回京
  【前言】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民间有语“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木鸟兽,都是按照节令气候而活动。
  其中,每年,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正是一年中从冬日到春暖花开,花木繁盛的季节。
  所以古人在这二十四候中每一候选出一种最应节令的花木为代表,每一候都有花朵盛开,人们把花开时吹过的风叫做“花信风”,这二十四候,也称为二十四番花信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京中富庶,百姓也按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节气,赏花游园。
  世家贵族,更是在自家花园中举行宴席,赏花饮酒,招待亲眷朋友,形成盛会。
  世家女子深居闺阁,只在花信风时参加宴席,所以世家渐渐养成了在花信风的宴会上相亲的习俗,最终形成了二十四番花信宴的规矩。
  每年从小寒开始,京中德高望重的世家,都会从二十四番花信风选取一候,在家中举行宴会,遍请京中的未婚的世家小姐和王孙子弟,男子赴外宴,女子赴内宴,赏花游园,骑马射箭,彼此相看,主要是长辈为主,有中意的,就由长辈定下婚事。
  一年一会,所以二十四番花信宴,也成了京中官员世家缔结亲事的途径。
  就算有官员外放当官,到了子女结亲的年纪,也会千里迢迢赶回来,参加这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盛筵。
  【正文】
  娄家二房的船,是辰时靠的岸。
  正是小寒时节,水面还有薄冰,京城地处北地,春日来得迟,他们从江南一路过来,路上有些地方桃花都开了,京城的草芽还没冒出来呢。
  娄家的轿子在渡头等着接,给老爷太太预备的是轿子,姑娘则是马车,人员倒是来了不少,二房离京时娄二老爷和夫人才二十出头,十五年过去,家人里多了些生脸,但领头的黄管家还是老样子,知道二老爷娄子敬性情温和,好说话,上来先带着家人齐刷刷打了个千,请安道:“二老爷高升。”
  “起来吧。”娄二爷笑道。
  他们却不起来,又朝着后面行礼道:“二太太吉祥,小姐一路平安。”
  娄家人丁兴旺,家人子都是清一色的石青衣衫,衣帽齐整,头脸干净,齐刷刷行礼,声音洪亮,十分显眼,这地方是个官渡头,来往客人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娄子敬自然是笑眯眯的,他离京十许年,见官渡头的石牌楼竟和记忆里有些出入了,不由得盯着看个不停,娄二奶奶下了舢板,见除了两顶轿子之外只有两辆马车,她那保养得宜的鹅蛋脸顿时就往下一沉。
  黄管家察言观色,哪里会注意不到,只当不知道,上来万分地赔着小心,道:“渡头风大,老爷太太先上轿吧。”
  二奶奶却不动,只问道:“如今府里是谁当家?”
  “我听我女人说,内宅是三奶奶在照看。”黄管家滴水不漏,赔笑道:“老太太念二爷好久了,从元宵就开始挂念了。”
  娄二爷听到说起自己母亲,才回过神来,连忙“哦”了一声,二奶奶便不再问,只道:“月香,扶小姐下船吧。”
  娄家规矩大,男家人子都垂眉敛目转身避让不敢看,只有几个媳妇上来想搀扶,但却一个都没搀扶到,黄管家行五,他老婆人称黄五家的,在内宅三房当差。
  虽然是仆妇,却也跟小门户的当家娘子一样长裙大衫,涂脂抹粉,插金戴玉,她小心翼翼上前搀扶,二房的大小姐卿云却已经扶着丫鬟月香的手下了舢板。
  当初离京时,大小姐才两三岁,生得粉雕玉琢,十五年过去,果然出落成了个端庄的大美人,和她母亲一样的鹅蛋脸,肤如凝脂,一双沉甸甸的大眼睛,鼻子却像二爷,和戏里的美人一样,是个琼瑶鼻,生得贵气,最难得是那股温柔的神气,让人一见心里就觉得亲近,她噙着笑,将手在黄五家的手上一搭,低头上了马车。
  后一位大概是四小姐探雪,是个十岁不到的小女孩,虽然年幼,却神气得很,穿着一身红,羊皮小靴,一跳就上了岸,和大姐上了一辆马车。
  黄五家的还在看四小姐,却听见了一声轻笑声。
  这声音好听得很,又脆又轻,跟被风里的柳枝拂了一下脸似的,黄五家的转过脸来,看见了二小姐娄娴月,她穿得严实,穿着藕粉色白狐里子的披风,一手拉紧了披风的领子,只从下摆露出撒花洋缎的裙摆来。
  一手却握着块藕色的帕子,挡住了半边脸,摇摇颤颤地下了船。
  那藕色是极冷的紫色,更衬得双手像玉一般,十指纤纤,她像是怕风,握住了额头,只露出半张脸来。黄五家的看见,心神不觉一晃。
  娄二小姐天生一对细眉,弯弯如柳,直扫到鬓角里去,虽然眯细了眼睛,却是一双桃花眼,白狐毛簇拥着一个尖尖下巴,微微有些病容,那帕子原被她咬着一角,被风一吹,险些脱手飞去,露出花瓣般浅红的嘴唇来,她瞥了一眼黄五家的呆样,顿时又笑了。
  “还不上车,这可是过江风,冻不死你。”她身后的人骂道。
  原来是个极漂亮的姑娘,一双眼睛尤其厉害,锋利得像刀,她也穿红,却十分利落,鹤氅拦腰系住,身条高挑,形容却看得出只有十五六岁,应该是三小姐凌霜,动作利落,催着姐姐上了车,自己一挑帘也上了马车,看她摔帘子的神色,倒像是和父母在斗气一般。
  主人都上了轿马,黄管家放姚二在前面引路,自己看着小厮挑起几挂鞭炮,在岸边噼里啪啦地放了半刻钟。
  很快,娄家的二老爷带着妻女回了京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有懂行的就说“这是来榜下捉婿来了”。
  娄二老爷外放十五年,女儿是生了一个又一个,却一个都没定亲,金陵虽远,但故交同事也是有的,全留着来京城定亲,不是来捉婿是什么。
  也有和娄家来往密切的夫人们,就猜到了,说:“娄二奶奶是憋了一口气回来的。”
  娄家说高不高,也是有点自矜门槛的,毕竟是书香门第的世家,娄老太爷做到过侍郎,位置也不低了。
  但娄二奶奶出身不好,是个商户女,是带了一笔大嫁妆进来的,要说娄二奶奶的身世,也确实是堪奇。
  她本来姓梅,她母亲是下江人,下江的女子彪悍,是出了名的。
  她母亲是独女,嫁到梅家,把个梅老爷管得是服服帖帖,梅家原本是贩丝绸起家,从江南各地贩卖丝绸到京城,回去的空船多半是贩粮,一船的面粉也赚不了多少钱。
  梅老太太可不一样了,她看出江南香料贵,皮货贵,所以让压船的掌柜多买这两样,偏偏那年海上刮台风,南洋商人的船全折在了海里,年底香料的价格炒得比金子还贵,梅家一趟船回来的钱比卖丝绸的利还高。
  梅老爷本来就怕老婆,从此更是言听计从,生意越做越大,到梅老爷身故时,已经是富甲一方了。
  梅老爷没有小妾,只有一个独生女,就是娄二奶奶,要说她为什么嫁到娄家,也有一段传奇故事。
  当初梅老爷留着她,本来是预备招婿的,娄二奶奶性格爽利,从小就跟着母亲学着管家,里里外外一把好手,虽然是个女儿,也有顶门立户的才干。
  谁知道梅家宗族势大,等梅老爷身故,竟然纠集一帮族人,又有族中长老,强逼着梅老太太要过继族中子侄承嗣,要抢梅家的家业,堵着门不让她们出来,娄二奶奶那年才十五岁,好在贴身丫鬟得力,用绳子坠着爬墙出来,一纸诉状告到了府台衙门。
  官司是吞金的猛兽,两边人都使钱,偏偏梅家长老有个远房妻侄,是隆庆三年的进士,与府台是同榜,一封书信下来,判输了梅家母女的官司。
  梅老太太气得中了风,偏瘫在床,族中长老做主,选了个成年的侄子过来承嗣,眼看着一份家业都要被夺走,娄二奶奶把心一横,竟然将家中私房连夜变卖,以两倍价格采买当年的新茶,新绸缎,一船精致细软,连夜上了京城。
  她进了京城也不急着告状,而是以卖绸缎茶叶的名义,去与梅家有生意往来的高门大户拜访,一连半个月,到底让她找到一家靠山来。
  如今京中还在流传她当年的事,说她是看得准,做得狠,把得牢,实在是一等一的厉害角色,闺阁里的英雄。
  梅家相交的不过是商户,见了高门大户总低人一等,当初她深知这样的事没人敢揽,索性心一横,直接叫来媒妁,说出三嫁三不嫁来。

当前:第1/27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