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月入怀》作者:南陆星离》第115/138页
“客官,我送东西来了。”店小二的声音响起。
“不吃了,”顾今月捏着嗓子:“你下去吧。”
她怕外面还有嬴风的人,不敢轻易露面。
小二应了一声,心里嘀咕怎么感觉声音与昨日有些出入。
双儿吓得脸色铁青,张嘴一个字都说不出。
等小二也走后,顾今月的心才算是放下来。
“苏小姐妙算。”虞扬心里也捏了一把汗,他万万没想到从三在逃跑途中居然还有时间飞鸽传书给主子,更没想到主子来得这样快。若不是顾今月坚持让他和双儿扮做夫妻,她独自一人而行,今天恐怕要露馅。
“谁会想到我一个怀胎六月的人敢独自上路呢?”她朝虞扬灿烂一笑:“虞大哥,我们走吧。”
虞扬愣了一下,空气中嬴风带来的威压在她的一笑中尽数散去。
三人依旧是分头行动,最后在一处僻静小巷会合。
虞扬头戴蓑笠压低头,赶着马车往北门去。
与他们相隔一条巷子的嬴风一行人也骑上马往南门赶。
“德四,核实了么?”嬴风微微侧头用余光往后看。
“回主子,核实了,确实是一对年轻夫妇,不是夫人。”德四沉声答。
嬴风皱了皱眉,没由来的有些心烦意乱,好像有什么东西从脑海里划过,可他偏偏说不清,道不明那是什么东西,想要抓住什么又无从下手。
此时已然是冬日,虽是晴天可温度极低,呼吸间白色雾气团成一团氤氲在眼前,令人烦躁。
忽地一阵凛冽的寒风平地而起,吹得他大氅猎猎作响,然他依旧稳稳当当骑在马上,人倒是利爽许多。
抬头望了望宁江方向,嬴风不再纠结,用力一甩马鞭,千里马额角上白点迎风微微晕开。
“驾!”
一群人兵分两路浩浩荡荡往城门疾驰。
同时。
顾今月等人的马车在另一条巷子往相反的方向走,两路人在经过某个连接的暗巷口擦肩而过。
他往南,她北上。
又过了两日,三人分别进入京城。
“虞大哥,一路上承蒙你照顾,我们就在此分别。”顾今月把手中的白玉绞丝镯给了虞扬,她看着面前这个男人,感激道:“谢谢你。”
“顾……”虞扬站在原地还想说什么,顾今月带上帷帽头也不回的高举着手朝天空挥了几下,潇洒离去。
双儿扶着她,悄悄回头看了一眼。
虞扬一身黑衣守在马车旁,一直到她们消失在转角还没有离开。
“小姐,我们为什么不告诉他要去哪里,以后他也好来寻我们?”双儿不解问。
顾今月淡淡一笑:“他为我们冒的风险已经够多了,他若是知道我们在哪里落脚不上报,被人发现后嬴风决计不会绕过他。”
“哦,”双儿明白小姐是不愿意再拖累再虞扬,“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顾今月停下脚步,前后左右看了无人注意,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放在双儿手上。
“你家小姐现在很有钱,咱们去买个大宅子住。”
双儿捧着每张面值一百两的银票惊得张大了嘴,她家小姐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
第二日,京城朱雀大道旁,与风府相隔一条街的某处三进宅子悄悄易了主。
“小……”双儿及时改口:“夫人,咱们老爷说了下个月就回来。”
顾今月躺在临窗矮塌上轻轻嗯了声。
主仆二人安顿好后雇了几名奴仆和婆子照顾起居,对外宣称她家老爷出门做生意,下个月回来。
她们商量每个月都换一批人,让那个在外的老爷永远“下个月”回来。
好在虞扬给她们准备了好几份盖好官印的空白路引和户碟,身份核查一事上倒没有大问题,实在不行可以随时改头换面跑路。
“近十几日有什么大事发生么?”顾今月半阖着眼,捂嘴打了个哈欠。
她们已经在这处安顿了近一个月,平平安安的无人打扰,真应了顾今月说的“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双儿知道她关心什么,一边拉过旁边的被子给她盖上,一边轻声细语道:“老爷还是一样被羽林军围困在府中,倒是没人敢为难他,好吃好喝的供着呢。”
顾今月知道嬴风会监控祖父,心里十分愧疚。
“您别多想,老爷不会怪您的,”双儿打趣道:“我瞧着老爷倒是比以前更精神了。”
双儿曾经偷偷混在人群里见过祖父出门被阻拦,他也不生气,乐呵呵地往回走。
顾今月扯出一个笑,“从三和碧柔的消息有么?”
双儿的手顿了一下,没出声。
顾今月敏锐地察觉出问题,她睁开眼看向双儿,双眸一片清明。
空气忽然陷入诡异的安静中,双儿低头假装在整理被褥。
“双儿”顾今月声音很平静,“你有事瞒着我。”
双儿咬住下唇,双手不知所措地握在一起,十指交缠很是不安。
顾今月稳稳抓住她忸怩的手,语气强硬:“不许瞒我。”
双儿抬起头,一脸欲言又止,最后在顾今月黑黝黝地目光中全部和盘托出。
“小姐,靖王反了。”
“从三被封骠骑将军,上前线打仗。”
“还没有碧柔姑娘的消息。”
顾今月身体一僵,错愕地瞪大双眼。
作者有话说:
嬴风:媳妇是真聪明,逃跑还不忘把我的钱都卷走。
顾今月:嘻~我是接地气的仙女
第78章 起兵
字,有什么问题吗?
太昭元年十二月, 靖王骤然发难。
以瓜州为根据地,联合西北驻军冯家二十万大军以及戚家手中还剩的一万大军从江南出发,走水道直取京城。
据闻靖王为拉拢碧沙寨, 承诺他继位后封碧沙寨大当家为镇国公,且碧沙寨归属权不变,招兵买马只要不超过一定限度朝廷通通默许,每年还不必上缴过路费,全部由大当家自行处置。
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在与太昭帝签订的条约作对比, 碧沙寨大当家毫不犹豫地投诚了。
之前以为靖王疯了的人又开始动摇, 朝廷的水师一直疲弱, 即便太子这些年改革不少也依旧缺少熟悉水上作战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