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夫后天天吃瓜[七零]》作者:金彩》第2/367页


  何玉燕没有手表,但家里五斗柜上有个小小的铁皮闹钟。从房间出来时她已经看了,才早上八点多。搁她这便宜大嫂口中就变成快中午了。
  “大嫂,我这病还没好呢!怎么不能休息。”
  原身这两天发烧生病,加上特殊时期学校乱糟糟的,何母干脆让她别去学校。
  “燕子啊!你也别说你大嫂。她这是担心你呢!”靳大妈见何玉燕出来,立刻变了话锋:“她这不是担心你毕业后就要下乡吗?不像我家里丽丽,我跟你叔可是砸锅卖铁都不会让她下乡的。”
  “这么热闹啊!”
  靳大妈的话音刚落,门口就响起了个大嗓门。
  何玉燕一听就知道这是原身的亲妈回来了。原身的亲妈是厂子包装部的临时工。这个时候回来,应该是厂里没活干了。
  “妈,你看看大嫂。”
  原身跟亲妈的关系就跟时下的人差不多。亲近不足,沟通不多。何玉燕也不敢在对方面前多多说话,怕掉马。
  那头,何母三言两语就把靳大妈打发回家。转头直接说:“大妮,燕子的事儿你少掺和。她爹妈都还没死呢!”
  徐大妮一听这话,就知道刚刚自己跟靳大妈说的那些话,铁定给婆婆听到了。当下夹起尾巴做人,讨好笑道:“妈,我错了。我去择菜洗菜。”
  说完一溜烟儿拿起何母刚进门时放在角落的青菜,就跑去走廊尽头的公共水槽。
  教训完大儿媳,何母转身问道:“燕子,身体好些了吧!好了的话也别在家里闷着。跟你同学他们打听打听,毕业后是怎么个样儿?相亲的事儿,我已经托了你伍婶子帮忙留意了。”
  说完这话,又急匆匆朝水槽那走去。不用说,铁定是去看大嫂有没有继续碎嘴子。
  何玉燕耳朵听着何母急匆匆的脚步声,继续整理之前接收的记忆。可是,越是整理,她就越是觉得哪里怪怪的。
  中午,一家人吃午饭。
  前头说过,何玉燕有三个哥哥。其中大哥、二哥已经结婚。
  大哥何勇波是厂里包装车间的正式工人。大嫂徐大妮是郊区公社的村民。两人有一个5岁的儿子,小名大宝,已经在上育红班。
  二哥何勇涛是农副产品收购站临时工。二嫂江美菊没有工作,但她亲爹是收购站的站长。二哥家有一对6岁的双胞胎女儿,叫宝珠、宝玲。同样在上育红班。
  三哥何勇海单身,在外面当兵,平时很少回家。但她跟原身的关系是最好的。
  而原身的亲爹在厂里是面粉操作车间的工人。亲妈则是在包装车间当临时工。
  这情况听着很不错,但实际情况却是,除了三哥外,剩下10口人住在一间只有30平的屋子里。这屋子是厂里分配给何父这个老工人的。当初分配只有一间屋,没有任何隔断。
  随着孩子长大,现在30平的房子用木板隔成四间房。一间给大房,一间给二房,一间是用来堆放杂物、饭桌的所谓客厅,平时三哥回家也在这个客厅打地铺。还剩一间则是原身跟父母的房间。
  没错,原身18岁了,居然还跟父母一个房间。两者之间平时就用一道布帘子隔着,出入也单独给她弄了个门帘子。但是,一点儿隐私都没有。
  这也是何玉燕最难以释怀的地方。试问,谁能一下子接受自己从别墅业主,变成只拥有一个床板的小可怜呢?
  “燕子,对之后你有个啥想法?”
  午饭吃的是二合面馒头跟杂菜汤。这馒头何玉燕吃不惯,就把馒头撕成条状,放到菜汤里面泡软。就这伙食,也比隔壁老是吃窝窝头的靳大妈家要好上不少。
  听到二嫂江美菊的问话,想也不想直接来了句:“我先去打听一下其他厂子的招工。”
  她一个现代人,连杂草跟禾苗都分不清。真下乡了,不止给老乡添麻烦。自己也得脱几层皮。而且听说下乡的人甚至还没二合面吃。顿顿窝窝头、野菜团子混着吃。
  不想下乡那就只能去找工作试试。实在不行,她妈还在托人给她找对象呢。
  “找工作挺好的。我也让我爸问问。到时候要是找个好对象,工作有了,对象有了,多好啊!”
  江美菊这话一说,徐大妮就嘲讽道:“就你那抠门精一样的老爹,哪可能那么好给小妹找工作。”
  徐大妮说着,讨好地对何玉燕笑笑:“小妹,要我说。你长这么漂亮,随随便便就能找个好对象了。”
  想到之前洗菜时听到的那些话,徐大妮更加殷勤起来:“真的,小妹。嫁人多好啊!你看我,要不是嫁人哪能变成个城里人呢?”
  找对象这条路自然也在备选范围。但是,即使要嫁人,何玉燕也不乐意跟徐大妮沾边。于是,撇开头看向亲妈。
  何母对于女儿找工作或者嫁人都是赞同的。她三个儿子因为各种原因都没下乡。自然也不乐意唯一的闺女下乡。
  “好了好了。嫁不嫁人的事儿,你个大嫂子怎么能在小姑子跟前说。早上不是让你别管燕子的事儿吗?”
  徐大妮一听到何母批评的话,立刻缩起脖子。低头就开始照顾儿子起来。
  这副低眉顺目的模样,看得何玉燕直皱眉。
  说是说找工作,但何玉燕对这个年代还处于两眼一抹黑的情况。
  于是,吃过午饭,她直接回屋里找了个破布包。揣上仅有的一块二毛五私房钱就出门了。


第2章
  “我们厂子招工只招职工子弟,你去隔壁毛巾厂问问。”
  “今年咱毛巾厂还没有招工计划。”
  “咱钢铁厂这次招工只招职工子弟,因为是找的锅炉工,只要男同志。”
  ……
  从家里出来后,何玉燕没顾上观察这个年代的风土人情。立马按照记忆,走访了家里周边的几个大厂子。等到的结论果然不容乐观。
  这些厂子要不就是今年的招工计划还没有出来。要不就是直接面向职工子弟招工。这种只有职工才能受惠的事情,在这个年代的国家企业很常见。
  只要当上国企工人,从结婚、生子、子女教育、医疗、退休等等,单位都会有保障。所以这个时候的工人幸福感特别强烈。但相对的,工作岗位的竞争,丝毫不比现代考公轻松。
  她不是职工子弟,显然很难挤进去这些厂子。但是,她父母所属的北城第八食品厂,今年已经确定不会招收新工人了。
  虽然早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何玉燕还是挺失望的。但失望归失望,办法总比困难多。她打起精神,准备放松心情到处走走熟悉环境。然后,就被一个眼熟的女孩给拉住了。
  “燕子,你病好了啊!”
  何玉燕认出这人正好就是隔壁靳大妈的女儿李丽丽,也是她的同班同学。记忆中两人的关系很一般。
  “好了。”
  李丽丽像是没有发现何玉燕的冷淡一般,兴高采烈地说道:“我听我妈说你要相亲对吧!真好。伍婶子跟你妈关系好,肯定能给你找个好对象。”
  对方带着嫉妒的神色说出这种话来,让何玉燕相当无语。她懒得跟李丽丽寒暄,索性也不继续逛了。转身就朝家里走去。
  身后的李丽丽见状,跺跺脚还是跟了上来。她妈可是说了,最近跟紧何玉燕总没错。
  “我跟你说,这事儿我瞅着能成。嘿嘿,要不说还是靳大妈你消息灵通。”
  “大妮,我这也是听说的,做不得准。你听听就好了,我没别的意思。”
  何玉燕刚踏上楼梯,就听到这样的对话。抬头从楼梯间的缝隙,隐约看到大嫂徐大妮正拉着隔壁靳大妈嘀嘀咕咕。
  “我知道,这个事儿我看最适合的还是我家燕子。你家丽丽性子太跳脱。”
  听到徐大妮贬低她的女儿,靳大妈忍住翻白眼儿的冲动。
  何玉燕琢磨着这两人中间到底谋算个啥,就听到身后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不用说,肯定是从外头追着她回来的李丽丽了。刚她懒得跟她周旋,甩开李丽丽就快步跑回来。哪成想居然就听到这样的事儿。
  她转头看着不远处气喘吁吁跑过来的李丽丽,一个念头涌上心头。
  “燕子,你干啥跑那么快……”
  那头正在嘀咕的两人,听到燕子这个名字吓得立刻闭上嘴巴。
  何玉燕听罢则是大摇大摆走上楼梯:“大嫂,你跟靳大妈在楼梯干啥?要唠嗑也别在这里挡路啊!”

当前:第2/36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