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奈卿卿动人心》作者:蜀国十三弦》第114/116页


  袁辉见他这副不死不休的模样,忍不住冷笑一声:“我今日来,可不是与大监叙旧和结仇的,当日兵器行一案,可是大监暗中向我递送的消息!谢昶若是查到我头上,大监一样逃不掉!您蝇营狗苟这么多年,朝野上下无人不敬,可别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袁辉离开之前,猩红着双目,恨极道:“大监非要与我割席,那么这条命,我袁辉自己来挣!”
  ……
  尚书房。
  宿郦附在谢昶耳边,将探听来的消息一一上报。
  谢昶面色微冷,转而继续对身侧的九皇子说道:“将这副字帖写好,我若不在,也可请冯大监指点一二,明白了吗?”
  九皇子认认真真地点头:“明白了。”
  次日下朝之后,晏明帝考查完九皇子的功课,让冯永将人送回尚书房。
  路上九皇子谨记谢昶的交代,将写完的字帖递给冯永瞧,“父皇和谢阁老都说大监书法造诣精深,大监觉得,我的字比之从前可有长进?如需改进,该从何处着手?”
  冯永含笑俯身:“小殿下折煞老奴了,殿下有谢阁老这样的良师,何须老奴提点呢?”
  九皇子不肯罢休:“大监的字连父皇都盛赞,定然不同凡响,谢阁老今日又不在尚书房,大监就帮我看看吧!”
  冯永拗不过,只好接过来瞧,可那纸面上的字迹甫一撞入眼眸,冯永当即吓得面色煞白,浑身哆嗦,险些将手中的纸卷丢出去。
  九皇子乌黑的眼眸瞧着他:“大监,你怎么了?”
  冯永浑身发冷,胸腔一口气顺不上来,攥着一沓纸页抵着胸口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喉咙都生了血气,他用巾帕抵着唇,目光垂下,瞧见帕面的血迹,他拳头握紧,死死地收紧了手掌。
  九皇子也吓得不轻,赶忙伸手去扶他:“大监,你究竟怎么了?若是身体不适,我可自行回尚书房的。”
  冯永直待咳停下来,才缓缓摆了摆手,歇了口气才道:“殿下写得很好,老奴没事,先送殿下回去吧。”
  他浑浊的双目抬起来,远处的飞檐鸱吻都像飘着血腥气,晚秋凉风吹拂着背脊,寒意从脚底直窜天灵盖。
  到这个地步,冯永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那字帖上的笔迹,即便是烧成灰他都认得,正是十八年前老安定侯之子、陕西三边总督萧显豫的笔迹。
  冯永在御前行走,自然知晓谢昶有意重查当年萧家勾结外邦一案,连九皇子都被拿来试探他,可见谢昶已经查到了他的身上。
  方才他一时情急,露出破绽,恐怕这紫禁城藏在暗处无数暗桩已经将他的失态尽收眼底。
  冯永脚步虚浮,一深一浅地踩在紫禁城冰冷的石砖上。
  夜间辗转难眠,脑海中浮现出的居然不是当年犯下的罪孽。
  而是璧月。
  刚进宫时,璧月还是储秀宫负责外殿杂扫的小宫女,他那时已在御用监做事,遇上个同乡,难免照顾些,只是她生性怯弱,别说是将来要封贵人的秀女,就是储秀宫随随便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丫鬟都能欺负到她头上来。
  那日储秀宫台阶的石砖裂开,一位秀女路过时险些摔倒,左右找不到能出气的人,就拎她过去赏了顿鞭子。那日她也没忘了他们之间的约定,她抱膝蜷缩在宫墙下哆哆嗦嗦地将做好的酥饼递给他,伸出的一截细瘦手腕上布满鞭痕,瞧得他心痛不已。
  他没什么本事,即便读过书,会写字,有幸入御用监掌管书籍画扇,可也只比最下等的奴才处境好一些,帮不到她什么,也没有渠道能提携她一个小小宫女。
  他想了很久,蹲在她身前道:“璧月,你想不想读书,学写字?”
  宫女大多是贫苦人家出身,会写字的不多,但只要读过书,基本就能摆脱外院打杂的差事,比人人都能打骂欺凌的粗使宫女定然要上一个台阶。
  璧月泪眼盈盈地望着他,点点头。
  从那以后,不论寒暑,他每日都抽出时间来教她读书写字,璧月很用功,冬日满手冻疮的时候也能咬牙坚持,一笔一划地完成他给的字帖。
  后来他升了典簿,因在宫中人缘不错,也有了小小的话语权,便向尚宫局的司记女官举荐了她,璧月这才得以摆脱储秀宫的粗使丫鬟身份,跟在司记女官身边打理宫中诸司的簿书,她不会再挨打,不会再受尽欺凌。
  璧月在无人的宫墙下,悄悄地抱了他一下。
  她小小的、表达感激的举动,却是他头一回,享受到特权的滋味,也是头一回,对她生出不该有的人欲。
  日子就这么细水流长地过下去就很好,直到后来璧月跑来告诉他,说爹娘替她说了门亲,那人是京卫司的吏目,人长得高大英俊,待她出宫就要成亲了。
  心被剜空了一块,深深的无力感席卷而来,几乎将他整个人吞噬。
  自然,姑娘在宫中做了女史、有了出息,家里也跟着扬眉吐气,能说到不错的人家。
  他能做的,唯有祝福。
  不然呢?大好年华的姑娘,难不成陪他这阉人在深宫老死?
  那时太子与怀王一党水火不容,太子又因贤名在外,深为元嘉帝忌惮,而怀王野心勃勃、势头大好,元嘉帝甚至有废太子立怀王的打算。他在深宫行走,最低等的奴才,不得不学会眼观六路、见风使舵的本事,偶然探听一耳消息,说太子发现一处兵器行,怀疑是怀王的手笔,正有前往搜查的打算,而当时的京卫司为怀王把持,他鬼迷心窍,干脆将这立功的机会送给时任京卫司九品吏目的袁辉,让他向当时的京卫指挥使进言,先发制人,反将太子一军。
  一步错,步步错,走上这一步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而人一旦尝过欲望的滋味,就会为欲望所驱使。他那时总想着,袁辉立了功,前途不可限量,璧月只会更加崇拜和爱慕自己的丈夫,哪里还会记得深宫里那个教过她读书写字的小小典簿呢。
  于是他大胆向怀王自荐,以一手临摹的本事蒙蔽老迈昏聩的元嘉帝,彻底为怀王除去眼中钉肉中刺的安定侯萧家,一步步走上权力的高峰。
  无论袁辉何等本事,还不是他这奴才的附庸?他要她永远记得他的恩惠,记得他这个人。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他连她的死讯竟都不是第一时间知晓,这些年对袁辉的提拔,也着实可笑至极!
  屋里漂浮着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冯永躺在床上抵唇咳嗽几声,歇了口气,正欲凝神小憩片刻,猛地一阵风刮过,吹熄了床边的烛火,屋内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冯永睁大双眼,瑟瑟缩缩地四下张望,竟发现窗边似乎坐了个黑发白衣的女子,长长的头发披散下来,垂落在地板上,若有如无的哭声在耳边回荡。
  “你满手血腥,一身罪孽,可有悔过?”
  “你本才华横溢,行的却是党邪陷正之事,来日到地底下,萧氏一族不会放过你的……”
  “九泉之下,你也莫要来见我了……”
  冯永慌不择路地想要去捕捉那道白衣的身影,却被床边的春凳绊住了腿,重重摔在地上,“璧月……璧月是你吗?”
  他忍着痛连爬带滚扑到窗边,那道白色的身影却在指尖消散不见,他双手紧紧扣住窗棂,十指几乎抠出了血迹,“璧月,是我错了……是我魔怔了,是我千不该万不该,颠倒黑白,助纣为虐……你回来见见我可好?”
  他坦之外,谢昶冷冷听完这席话,看向身边面色沉凝的晏明帝。
  “来人,将冯永即刻押送大理寺,严加拷问!”
  作者有话说:


第76章 正文完结
  冯永被人反剪双手从他坦内押出来时,面上已有轻微的心神恍惚、魂不着体之象。
  晏明帝目光肃厉地盯着他,良久才叹了口气:“大伴,你太让朕失望。”
  冯永听到这一句,黄浊的双目才缓缓流下泪来:“老奴对不住陛下……”
  他已慢慢缓过神来,借着六角宫灯幽弱的烛光,目光移向谢昶身边那名长发披散的“女子”,分明就是谢昶身边的侍卫假扮!
  当年临摹的书信早已扔进炉中烧毁,这些年来他慎始慎终、恂恂度日,却没想到临了还是被人试探出真相。
  眸光挪移,对上面前那双森冷阴戾的凤眸,几乎就是洇着血色的,像毒蛇身上拔下最锋利的鳞片,在人的背脊上一寸寸地捻磨。
  纵是冯永这些年迎来送往从来都是处变不惊,也没想到今日会因一个眼神而冷汗淋漓。
  只是冯永并没有太多思考的余地,很快就被人押往大理寺。
  晏明帝吁口气,转头看向谢昶:“爱卿明察秋毫,洞烛其奸,为忠臣良将沉冤昭雪,是我大晏的功臣。只可惜安定侯满门忠烈,竟亡于小人之手,我大晏为此损折数位肱股之臣,朕亦甚感可惜。”
  谢昶眸中没有半点温度,沉吟良久,只道:“忠臣良将当马革裹尸以身许国,而不是受奸臣陷害,背负祸国殃民的罪名饮恨而亡。刑轻者,不得诛也,刑重者,民不敢犯。陛下唯有重罚,才能威慑万民,不致忠臣寒心。”
  晏明帝叹声道:“朕明白。”
  冯永罪不容诛,即便多年御前辛苦,也难抵其陷害忠良之罪。
  谢昶独自行走在宫道上,一如孤身踽踽独行的这十余年。

当前:第114/11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