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奈卿卿动人心》作者:蜀国十三弦》第4/116页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牵引过来。
  女郎头戴幕篱,一身清落的雾青色锦裙,腰间垂挂镂空浮雕玉叶禁步,清风徐来,环佩玎珰。
  月白乳烟缎的攒珠绣鞋徐徐踏上甲板,一袭薄绡掩盖住绝色的姿容,却掩不住窈窕玲珑的身段。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子脚下朴拙庄严的气派与江南水乡含蓄雅致的韵味有着鲜明的对照。
  码头的商贩见惯了南来北往的客商,从这姑娘举手投足间,一眼便能看出她独属于江南女子的柔弱婉约。
  下码头时,苏老板不着痕迹瞥了眼身侧,犹豫着要不要伸手去接,这一微顿,到底晚了一步,阿朝已垂眸提着裙摆上了岸。
  只是,那一截皓若霜雪般的手腕却尽收眼底。
  这么精致的人儿,若是能自己享用……
  苏老板喉咙一滚,忽想起此行目的,不得不掐灭了这个念头。
  他笑问:“芊眠姑娘今日可好些了?”
  阿朝下了甲板站定,幕篱遮掩住微红的面颊,她纤长的眼睫不安地轻颤了下,“多谢苏老板关心,芊眠……”
  “已经好多了!”春娘及时上前抢过话头,赔了个笑:“只是姑娘方在京城落脚,难免有水土不服之症,未免伺候不周,扫了贵人的兴致,苏老板可否宽限几日,为姑娘请个郎中仔细瞧瞧?”
  眼下这情形是春娘最不愿看到的。
  喝了一路的药,阿朝的症状却半点未见好转,昨夜醒来用了些小吊梨汤,竟吐了大半。
  十万两买下来献宝的人,就这么病恹恹的如何是好?
  春娘生怕惹得苏老板不豫,今日下码头前特意为阿朝好生装扮一番,免得叫人瞧出了病气。
  苏老板的目光直勾勾地落在阿朝身上,自上而下地打量,似在斟酌这话的真伪。
  江上风大,掩面的幕篱被吹荡起来,露出脖颈一截凝脂般的雪肌。
  单单这一抹粲然,就足以让人目眩神迷。
  苏老板眯了眯眼。
  阿朝有些局促,愈发垂了头,衣袖下的手指一寸寸地捏紧。
  苏老板的目光从那惊鸿一瞥的玉颈缓慢收回,语气平和:“也好,离梁王寿辰还有几日,姑娘可先到驿馆安置,在下必为姑娘寻来京城最好的郎中,还请姑娘尽快调养。”
  他抬起头,凝视着那幕篱之后的人,提醒道:“最晚八月初十,姑娘可就要进府了。”
  日子越来越近,仿佛索命的一般,将她越拷越紧。
  春娘忙保证:“姑娘定能趁这几日养好身子,为您尽心。”
  “好说好说,”苏老板笑了笑,“芊眠姑娘仙姿玉色,我见犹怜,定能深得王爷喜爱。”
  春娘见他不恼,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棋盘街车马喧阗,往来人流如潮。
  苏老板前往醉仙楼谈生意,阿朝几人则由车夫带路,前往客栈安置。
  阿朝坐在一辆翠帷朱缨马车内,指尖挑起帷幔一角,望向车窗外。
  盛京城民康物阜,人烟稠密,相比扬州的繁华富庶,更添几分庄严厚重的王者之气。
  棋盘街两边商铺林立,往来贵族马车不计其数,路边的小摊围着不少孩童,师傅手里的糖人红亮诱人。
  一旁两个丫鬟也从未见过盛京繁华,心中无比雀跃,却又忌惮春娘威厉,不敢东张西望。
  阿朝看了许久都不舍得移开目光,“春娘,横竖还剩下几日,我们到处走走可好?”
  入了梁王府,前路难料,再要想看看这般繁华盛景,可就难了。
  春娘却拉下脸:“想出门还不容易,梁王好美色,你若能哄得他忘乎所以,何愁日后不能出门?芊眠,当下最要紧的这一关,跨过去就是终生的富贵。一会到了驿馆,你就乖乖诊治,乖乖喝药,听到没有?”
  她一抬手,阿朝眼前便是一黑,视线从烟熏火燎的小食摊换成沉闷刻板的车帷。
  阿朝抿了抿唇,眼里闪动着细碎的光,轻轻地说了声“好”。
  春娘得意地一笑,亦向车窗外看去,心道来日姑娘成了梁王的姬妾,她便是梁王爱妾的娘家人,即便是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也照样呼风唤雨。
  少顷,行车声、马蹄的急踏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天子脚下,一砖头能砸中几个穿朱戴紫的,想来又是某位大人物出行。
  车夫坐在驾辕上,见街口一队持剑的精兵拥护着一辆四驾马车迎面而来。
  马车之后,上百名黑衣带刀护卫乌泱泱地驱开四散的人潮。
  车夫见势赶忙拉紧缰绳,避让到路边,车内四人没留神,身体齐齐往前一倾。
  崖香眼疾手快地将阿朝护在自己身边,两人勉强稳住身形。
  春娘一把抓住身边的扶手,眉头拧紧,见阿朝无碍,这才朝外嗔道:“当心些!姑娘若是磕着碰着,你们担待得起么!”
  车夫偏过头低声解释:“姑姑恕罪,当朝首辅车驾在前,寻常百姓皆需避让,劳烦姑姑和姑娘稍候片刻。”
  话落,两个丫鬟都吓傻了。
  没想到她们来到盛京的第一日,就遇上了首辅的车驾,那可是当朝一品大员!
  春娘纵是气焰再盛,听到车夫这话也不由得屏息噤声。
  马车擦身而过的瞬间,阿朝心口忽然沉沉地一紧,目光竟似被拉扯般,久违的牵连和某种莫名的期许促使她再次抬起头,透过帷幔的罅隙往窗外探去。
  黑漆锦蓬的马车从眼前驶过,四角悬挂的铜铃一声声地刮蹭耳膜,宝蓝色绣瑞兽纹的锦帷随着车身晃动的节奏掀起一角。
  周遭的一切都静了下来。
  阿朝眸光定格在眼前一晃而过的马车内,男人清晰冷毅的下颌线。
  无声的逼仄与威压扑面而来,令她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脑海中忽然思绪纷纷,仿佛能从那仅仅窥见一瞥的下颌,勾勒出一张模糊的面部轮廓。
  长眉,深眸,高鼻,紧抿的薄唇,她未曾见到过的一切一切,却又难以将男人的面容拼凑完全。
  一霎的失神过后,辘辘声已然远去,街市来往如常。
  阿朝放下帷幔,收回目光,才觉自己有种莫名的心悸。
  陌生,又熟悉,让人想起檐下的冰,松间的雪。
  怔愣半晌,阿朝慢慢呼出一口气。
  她是尘泥一般的人,怎配与当朝首辅一见如故。
  更何况,她不过是瞧见了那人的下颌,连正脸都未能一观,谈何似曾相识?
  马车继续前往驿馆,银帘在一旁小声地感慨:“盛京果然不同于江南,内阁首辅竟有这么大的排场,知道的是首辅出行,不知道的还以为官府拿人呢。”
  方才屏息凝神的车夫悄悄松了口气,朝车内笑道:“姑娘不知,咱们这位首辅大人,十五六岁时便是天子近臣,弱冠之年入内阁,现如今已是当朝第一人了!年轻气盛嘛,难免讲个排场,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锦衣不夜行’,我若有飞黄腾达的一日,村口的猫狗少不得都得知会一声。”
  崖香与银帘二人掩面而笑。
  这回连春娘都愕然睁大双眼:“我当内阁都是些白发长须、德高望重的老头子呢,竟然如此年轻。”
  车夫道可不是。
  他是苏老板在京城的亲信,也分管一些小生意,京中大小事不说了如指掌,多少比寻常人留心几分,尤其盐酒茶税与官府密切相关,一有风向便要往扬州传信,决不能慢人一步。
  因而这些年在京城,他对这位年轻的首辅早有耳闻。

当前:第4/11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