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揣个崽》作者:墨子哲》第2/150页


  陆莹一袭浅蓝色襦裙,头上仅插了一支桃木簪,除此之外,再无旁的首饰,得亏小姑娘生得漂亮,才不显寒酸。
  饶是如此,老太太心中也不大高兴,对章氏道:“莹丫头都到了相看的年龄,连件像样首饰都没有,你若是手头拮据,就给张妈妈传个话,我还能短了你们不成?没得让外人看笑话。”
  章氏被臊得满脸通红,“哪里需要母亲贴补,儿媳这就为她添置。”
  老太太之所以这么说,多半原因是嫌弃大儿媳没娘家帮衬。
  章家也曾是名门,府上出过三位首辅,章氏的父亲曾是前太子太傅,可惜最终登上皇位的却并非太子。因站错队,偌大的章府一朝倾覆。
  章氏因是女儿,才没受到牵连,出嫁时,也没多少嫁妆,自然比不上二房财大气粗,陆琼和陆琳时常绫罗绸缎,穿金戴银,跟她们一比,陆莹难免素雅。
  陆莹上前一步,柔声致歉,“是我不好,娘亲给我添的有首饰,我懒得打扮才没戴,祖母若不喜欢阿莹这样,我日后多戴点首饰。”
  老太太不置可否,她端过丫鬟递来的茶盏,轻啜了一口茶,才慢条斯理道:“成了,也无需你们侍奉,都退下吧。”
  章氏对女儿心怀愧疚,从老太太那儿出来时,神色也有些黯然,陆莹跟着母亲回了她的住处。
  下人退下后,陆莹才赖到章氏怀中,低声道:“娘,我又不是没有首饰,您不要在意祖母的话。”
  过年时,她才新添两件,还没戴多久,陆莹觉得已经足够了。
  她越是如此,章氏心中越是亏欠得慌。
  她虽是当家主母,能管的铺子却有限,老太太一直攥着几间赚钱的铺子,其他铺子进项并不多,为了维持开支,章氏每个月都绞尽脑汁。
  她如今每个月也就五两月银,不仅要给女儿攒嫁妆,还要用来打点,给女儿添的首饰自然有限。陆莹的首饰戴来戴去也就那几样,也不怪老太太挑她的不是。
  章氏摸了摸女儿的脑袋,从梳妆台下取出一个紫檀木盒,盒子里共有六张银票。
  大女儿出嫁时,她额外给一千两银票做嫁妆,给小女儿才攒了六百两,她取出一张,塞给了陆莹,“你明日去如意坊逛逛,老太太说得对,总得有几件像样首饰。”
  陆莹不肯要,她又不是没首饰,她多少有些堵得慌,今日不过戴了件桃木簪,老太太就开始借题发挥。
  每次祖母让母亲难堪时,陆莹都很难受,首饰不过是身外之物,有就戴,没有就不戴,穷人难道都不活了吗?
  她不好埋怨祖母,只闷闷道:“娘,我不想嫁人,也不要买首饰。”
  章氏只当她脸皮薄,“说什么傻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您早晚要嫁人,你拿着,一会儿就去首饰铺子瞧瞧,别让人瞧轻了去。”
  之前每次议亲,陆莹都有些排斥,也曾跟章氏说过不想嫁人的话,章氏只当女儿脸皮薄,自然不会听她的。
  这次因梦到了那些不堪的画面,陆莹对嫁人愈发有些排斥。她忍不住恳求道:“娘,我真的不想嫁人,先别为女儿议亲好不好?”
  “说什么胡话,你已及笄,再拖下去,哪还有什么好姻缘?”章氏心中咯噔了一下,“三番两次推辞,你坦白交代,难不成已心有所属?”
  陆莹心脏重重一跳。


第2章 抓痕
  室内燃着熏香,徐徐升起的烟雾,萦绕在室内,香味不算浓,还带着点花香,端得是沁人心脾。
  陆莹却屏住了呼吸,她惦记太子的事,哪敢让母亲得知,她羞红了脸,“娘乱猜什么?女儿能对谁心有所属?我只是不想离开母亲罢了。”
  陆莹几乎足不出户,根本没见过几个外男,思及此,章氏松口气,“婚姻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可别犯糊涂。”
  章氏这般担心,实则事出有因。
  二小姐陆婧是庶女,她受了生母柳姨娘的影响,一向厌恶秦氏,也怕秦氏不会给她认真相看,竟是猪油蒙了心,想算计定国公世子爷,她这等身份,就算算计成功,也只能当妾。
  好在章氏提前发现了不对,及时拦住了她,才没酿下大错,否则整个武安伯府都要受她所累。
  陆莹认真颔首,“女儿明白。”
  她自幼乖巧懂事,章氏对她还算放心,也没多叮嘱,只道:“你回去歇息一下吧,明日去如意坊买几件首饰,我去瞧瞧你父亲。”
  “我也去看看父亲。”
  陆父是从马上摔了下来,摔断了左腿,已养了一个多月,仍不能下床,伤筋动骨一百日,他少说也得再养一个多月。
  他乃工部郎中,隶属于都水司,好不容易才爬到郎中的职位,原本领了河渠航道修建的差事,这差事虽风吹日晒,干好了很容易出政绩,谁料,他前脚领了这差事,后脚就摔断了腿。
  这段时间只能赋闲在家,因心情不好,颇有些抑郁不得志,脾气也大了不少,前几日,他刚乱发了一通脾气,章氏心疼归心疼,却不惯着他的臭毛病,没立刻去瞧他,也有故意晾着他的意思。
  刚刚陆盛之还派小厮去了一趟章氏院中,这会儿见她来了,他松口气,面对陆莹时脸上的神情都缓和了些,“坐吧。”
  他一身苍青色窄袖直裰,五官硬朗,气质内敛,平日话不多,因为公务繁忙,陪伴女儿的时间也少得可怜,陆莹对他,也不像对母亲一样什么话都说,问完安,只说了几句让父亲好生休养的话。
  陆盛之轻轻颔首。
  章氏看了看女儿,再次赶人,道:“成了,人也瞧过了,回去早些歇息吧,明日还得出府。”
  陆盛之这才主动问了一句,“出府作甚?”
  章氏之前都不会说婆母的不是,这会儿更不可能拿着一些小事烦他,笑道:“莹儿年龄也大了,我让她去选两件新首饰,等赵夫人登门时戴。”
  赵大人是他的上峰,父慈子孝,家风甚好,赵浩那孩子,陆盛之也见过,很是一表人才,他自然希望这桩亲事能成,想到自家夫人手头余钱不多,他又让小厮取了一百两银票,塞给了陆莹,“我这儿还剩一百两银子,你一并拿去吧。”
  这笔银子是他拿着应酬的,因摔断了腿,无法出府,钱捏在手里也没什么用,他便给了女儿。
  “父亲自己留着吧,过段时间您的腿就好了,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很多。”
  陆盛之却板起了脸。
  章氏也道:“拿着吧,你是大姑娘了,手头也该有些银子。”
  陆莹推辞不过,只得接住了银票,她带着木槿往梅苑走时,只觉得手中的银票沉甸甸的。
  绕过长廊和花园,再往前走,就是梅苑,她才刚靠近就听见院中传来了说话声,其中一个声音稍显明快,俨然是五妹妹陆琳的声音,她道:“太子真有隐疾不成?”
  另一个声音漫不经心,是四妹妹陆琼,“他如今已及冠,身边四个司寝宫女却一个没碰,听说隐疾之事传出来时,皇上还特意赏给他一个美人,为的就是打破流言,他同样没碰。若非身有隐疾,又岂会拖到现在?”
  陆莹秀眉微蹙,攥紧了手中的帕子,精致的小脸,不自觉板了起来,轻斥道:“连太子也敢议论?谁给你们的胆子?若传出去,毁掉名声是小,也不怕连累伯府。”
  陆莹性子柔和,说话也总是轻言软语,甚少这样疾言厉色。
  五小姐陆琳性子甚为活泼,她吐了吐舌,讨饶道:“三姐姐莫恼,我与姐姐也就私下这么一说,出门在外定谨言慎行。”
  陆莹与两个妹妹关系一向好,也清楚她们的性子,只摇摇头,没过多责备。
  陆琳弯唇,拉住了陆莹的手,反客为主将她拉入了室内,室内宽敞明亮,梨花木博古架上摆着花瓶和玉如意,书案上的花瓶内插着早菊,东面墙上则挂着李老先生的《春景图》。
  陆琳语气雀跃,“三姐姐快给我们说说护国寺之行,你求姻缘了吗?护国寺的姻缘签一向灵验,可是上上签?”
  俩姐妹自然清楚,大伯娘之所以将三姐姐带出去,有让菩萨保佑她婚约顺遂之意,两张相似的脸上皆染着好奇。
  在榻上坐下后,陆莹屈指在陆琳脑袋上敲了一下,“瞎打听什么?”
  陆琳笑嘻嘻道:“事关姐姐的终身大事,怎么是瞎打听?赵公子家世不错,姐姐若能嫁过去也算一桩好姻缘。”
  陆莹并未求姻缘,她心中早已放不下旁人,根本不想嫁人,旁人再好,与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思及太子,陆莹心中沉甸甸的。
  明月高悬,夜色逐渐转浓,东宫,廊下的宫灯散发着幽幽光芒,守在门外的太监正在犯困,听到脚步声,他猛地挺直了身子,赶忙躬身问安。
  来者是宋公公,他是太子跟前的红人,很得太子看重,他只略一颔首,就匆匆迈入了书房,整个东宫,唯有他和暗卫能够无需通报,直接踏入书房。
  书房内,书案上燃着三盏灯,室内亮如白昼。太子身姿挺拔,眼睫低垂,正坐在书案前,不疾不徐地翻看着手中的书籍。
  他一袭紫色衣袍,衣摆处以金线绣四爪蟒蛇,烛火下那张脸清隽疏离,说不出的矜贵。任谁瞧见他,都要赞一声面冠如玉,单看五官,整个京城都无人能及,只可惜明月皎然,凛然不可侵。
  宋公公躬身行至他跟前,小心翼翼道:“殿下,三日前的事暗卫已查到一部分,留宿在护国寺的共有十三人,除去年长妇人和男子,年轻姑娘共有四个,一个是礼部侍郎的嫡长女,一个是武安伯府的嫡次女,一个是李千户的庶女,另外一个乃名盛酒楼陈掌柜的女儿。”
  护国寺乃京城第一名寺,香火鼎盛,因正值酷暑,前去上香者才不算多,是以留宿者仅有十几人。

当前:第2/15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