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作者:全金属弹壳》第1722/1723页


  有考生误会他了,笑道:“王队长,我们吵到你们社员休息了吧?不好意思,我们太兴奋了。”
  王向红摆摆手随口说:“哦,没有,你们高兴就高兴,我上来是找王老师的。”
  有人下意识说:“你也知道王老师有孩子的事了?”
  王向红很着急,没在意这些话,然后他随即又反应过来,满脸惊喜:“什么?小秋老师有喜了!”
  王忆笑道:“对……”
  “那你小子还瞒着?”王向红一把抓住他手腕使劲甩了甩,“这么重要的消息,你不赶紧说出来?”
  王忆无奈:“我也是刚知道……”
  “你小子少来,那我必须批评你,你对小秋老师关心不足!”王向红严肃起来,然后又大笑起来。
  其他人纷纷笑,这时候王忆问道:“队长,你刚才说你来找我,怎么了?有什么事?”
  听到这句话,王向红脸上笑意有所收敛,他拉了王忆一把低声说:“跟我走,去码头,有人找你呢。”
  王忆下意识的问道:“还有大学生没上来吗?让他上来就是了,我看他们今晚是不会睡觉了……”
  “不是,是治安局的同志在找你,想问你两句话。”王向红打断他的话,“治安局的同志送了个人上来。”
  王忆疑惑的问道:“送了个人上来?送了个什么人上来?怎么还要找我呢?”
  王向红脸上也露出疑惑:“这事说来挺复杂的,怎么回事呢,就是今天县里来了个小伙子,打听咱们天涯岛和王家,然后他说他也是王家子弟,叫王东清。”
  “但治安单位跟咱队里熟悉,他们知道咱队里没有他那么个人,就以为他是假冒咱队里人为非作歹的,把他给抓了起来,结果……”
  王忆一听,头皮顿时炸了!
  王东清!
  他问道:“王东清!他这三个字里头的清是不是清水的清?今年刚刚中专毕业?”
  王向红急忙点头:“对!”
  王忆心里咯噔一下子。
  王东清……
  这是他爹啊!
  根据他所知,他爹就是中专毕业后回到天涯岛来认祖归宗的,后来便一直生活在了岛上。
  没想到他老爹是1983年回来的。
  不过算算时间,现在是六月份,确实是中专的毕业季!
  王向红说道:“问题来了,王老师,这个王东清说他爹叫王祥文!”
  “他手里有一些东西,那个就是祥文的死亡证明、祥文的骨灰盒,祥文写的信,还有在东北开的介绍信、还有他们学校开的介绍信,所以、所以我迷糊了!”
  王忆也说过自己老爹叫王祥文,而实际上王祥文是他爷爷……
  现在人家王祥文的正牌儿子来了!
  事发突然。
  比发现自己有崽了这件事还要突然!
  不过他不慌张。
  因为他已经做过心理预期了,也有准备了,他知道自家老爹迟早会回到天涯岛。
  于是他坦然的把准备好的说法说了出来:“太好了,我兄弟终于来了!”
  王向红:“什么?”
  王忆笑道:“王东清是我同父异母的亲弟弟,我们家里这关系吧,别有隐情,你等我待会在路上给你介绍。”
  “我这个弟弟性子内敛又倔强,哈哈,一直以来我知道他,他不怎么知道我――走吧,咱们先下去把他接回来再说!”
  他快步下山。
  爹,我来啦!
  不过这次委屈你一下,咱们各论各的,你以后得管我叫哥,我心里还是管你叫爹!
  秋渭水听了他的话后好奇便和王向红跟在他身后,其他考生跟羊群一样,哗啦啦的跟了上去。
  于是海岛的夜晚很燥。
  也变得很闹。
  空无一人的山顶成了例外。
  听涛居里,风扇在转。
  土炕的凉席上有一面薄薄的凉被在随风摇曳,枕巾上沾染了几丝黑发,依稀还带着主人的体温和发香。
  门前灯亮着昏黄的光,先前还熙熙攘攘的听涛居前突然便空空荡荡。
  只留下一只被吵醒的野鸭子从窝里钻出来,孤零零的站在灯下。
  它疑惑的歪头环顾四周,又抬起头静静地看向夜空。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1982结束了,1983结束了,这本书算是结束了。好的,第一段留给骂蛋壳烂尾的朋友,请大家不要留情,尽情的发泄吧……
  其实种田文真心不好写结尾。
  像《妖魔哪里走》是先有结尾才有书,蛋壳是看了明杨慎的《西江月》后大为感动,突然有了那么个心思写下了那本书。
  所以结尾就是一首《西江月》。
  这本书呢?
  大家应该看出来了,这本书缺乏明显的大纲,是沿着时间线在写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在时间上,王忆不死,他的故事就不会结束,或者说他的生活就不会结束……
  他在天涯岛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新阶段有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东西?
  有,很多。
  有没有什么能写的很有趣的东西了?
  这也不敢写、那也不敢写的情况下,蛋壳是真想不到了……
  这本书――情况很复杂,大家可以去看蛋壳以前书的完结感言,都是实打实的认错、坦诚的承认不足和能力差。
  但这本书蛋壳要说,真是束手束脚!
  这方面不多说了,其实同时代来说,同类型的文都是差不多的红线,蛋壳后面内容写的不好,其实还是自己本事不够。
  实际上这本书,对蛋壳来说情况很复杂。
  它起初成绩并不好,上架首订低也就罢了,收订比还不好看,这么一本书按理说应该会扑街。
  结果后面蛋壳更新多,逐渐把成绩拉起来了,这也导致蛋壳走进了一个误区,以为自己只要更新量大,成绩就会比较好――提起这事蛋壳只能扼腕叹息。

当前:第1722/172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