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星际技术上交了》作者:暗夜公主》第207/277页
在赵卫东的居中介绍之下,现在古景耀也和董松君通过邮件的方式建立了联系,两人偶尔也会跟他说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是朋友一样。
当然,古景耀因为身份特殊,是完全不提自己这边的事情的,但也会就他们的生活琐事说上几句,其他的就完全只聊学术。
对此,赵卫东和董松君都表示非常理解,并且把古景耀当成了良师益友。
这段时间,他们邮件的内容,主要就是赵卫东和董松君就自己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听到的内容中无法理解的东西向古景耀请教,而古景耀也从中意识到了他们真正的问题所在,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给他们解答疑惑。
不过与其说古景耀是在给他们解释大佬们报告的内容,倒不如说他是以此为基点,在给他们补习数学,因为报告的内容对赵卫东和董松君他们来说,实在是有点超纲了。
赵卫东和董松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一开始还是借着报告的内容提问,最近则干脆抛开了报告,就目前星际中高等数学的教材内容中他们理解不清楚的地方进行了提问。
古景耀本来就是抱着指导的目的和他们交流的,自然来者不拒,有任何问题都一一解答。
而赵卫东和董松君也在征得他的统一之后,决定根据他回复的邮件内容整理成一本教材,给夏国的数学家使用,将来可能还可以给夏国的大学数学系学生使用。
此外,古景耀也在和此前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认识的其他数学家交流,其中不乏一些数学界的大佬,这样的交流就主要是他向大佬们请教了,方向和他现在在研究的课题有关,不过并不直接和课题相关,这倒不是因为他担心大佬会盗用他的学术成果什么的,只是他单纯的享受解题的过程,并不愿意让大佬们减轻他解题的快感。
至于盗用学术成果这样的事情,怎么说呢,不管是在哪里,学历和能力与人品从来都不是必然呈现正相关的,虽然大佬们大多数能力足够,根本不需要做这种事情,但也难保其中没有滥竽充数的。
只是现在技术发达,他们又是通过邮件交流,很容易留下证据,脑子正常人的人都不会觉得自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别人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这也是现在像是导师抢夺学生的研究成果之类的事情变得很少的原因,不是导师良心变多了,纯粹是这种操作变难了。
和赵卫东、董松君他们的邮件往来想必,古景耀和大佬们的邮件往来当然没有那么频繁,也更加谨慎,主要是和大佬们的邮件往来,如果说的都是没什么营养的东西,古景耀觉得未免太浪费了,大佬估计也对这种简单的东西不感兴趣。
而古景耀的优点则在于他的精神力特别活跃,想法也特别多,这些想法和现有的数学理论相结合,往往能够给大佬们一种全新的启发,这让大多数大佬在和他互通过一次邮件之后,依然愿意继续保持和他的联络。
毕竟对后辈的欣赏只是一时的,这些数学大佬们,自己的学生、晚辈都多得很,即便欣赏古景耀的才华,又能关注他多久呢?
但现在就不同了,他们的联系变成了一种同行之间的互惠互利,和利益往来往往是最长久的。
君不见,即便是亲戚之间的交往,也讲究一个礼尚往来,凡事都要有来有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利益往来,这是这种利益往来是以感情或者血缘为纽带的。
实际感情和血缘的联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天然的利益同盟。
当然,大家都不太乐意这么说,毕竟谈钱伤感情嘛。
而古景耀和数学家们,包括赵卫东和董松君的一切邮件往来,当然也都在军方的监控之中,实际上不仅是古景耀,军中任何人对外联系都会受到监控,有任何可能会泄露军事机密的内容,都会被拦截并受到审查,这也是为了军队和国家的安全。
古景耀和数学家们的这种联络频率,自然也没有引起任何怀疑,只让他们觉得古景耀的数学水平还挺高的,不仅可以和数学界大佬们平等交流,还能够指导普通的数学家了。
顺便一提,因为监察部门也不能说很懂数学,他们当然也不可能没事去找古景耀求证。
虽然军中大家都默认了自己被监控的事情,可是这种事情如果默认是一回事,有人找上门来直接说我们一直在监控你和外界的联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反正不会有人感觉到高兴了。
总之因为这种原因,监察部门多少有些高估了古景耀的数学水平,实际上他在数学上确实有天赋,并且现在水平也不算低,可是毕竟平时用来学习和研究的时间并不多,在星际数学家大概也就是相当于普通数学家的水平,也就是想法多一点而已。
但关于这件事情从监察部门传开之后,军方的很多人都知道了古景耀的数学水平很高,就算比不上那些数学大佬,也就是比大佬第一档次的水平了。
而谣言这种东西,总是越传越离谱的,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古景耀是不世出的数学天才,如果他当初没有选择从军而是去学数学,现在可能已经是月轮帝国最优秀的数学家之一了。
并且因为传谣言的人都要说这些内容是监察部门的人说的,于是给这种谣言增加了许多可信度,还有人去找检查部门的人求证,监察部门的人一想,觉得很有道理啊,古景耀在主业干得真好的情况下还能有这样的数学水平,如果全职从事数学研究,那肯定能成为最优秀的数学家吧,于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等到谣言传到古景耀耳边,古景耀想要辟谣都被当成了谦虚,根本没人相信。
这是后话,此时的古景耀心情还是很不错的,鉴于之后的几个月时间他肯定要忙于整合队伍和练兵,估计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数学家们联系了,他把该处理的问题都在这几天先处理了,尤其是和赵卫东他们的邮件,更是多说了一些内容,讲得也更深入了一些,剩下的时间则让他们自己慢慢消化。
时间紧迫,在得到尤颖中校提供的推荐名单之后,古景耀结合自己此前看到的人以及名单的变动综合考虑,大致定下了一份名单,并额外多准备了一些备选名单随时可以补充进正式的名单之中。
为了节省时间,古景耀还难得地动用了一些“特权”,对自己和邱况他们名单和备用名单上的人进行了一些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再对正式名单和备用名单进行调整,前后只花费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把正式名单给确定了下来,后勤部门也第一时间给了他确定的批复。
实际上这种事情基本上除非是人员名单发生了冲突,否则后勤部门是不会驳回的,也就是批复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古景耀的身份自然不可能有人卡他。
调令从后勤部门下达,一般来说会给一周的准备时间,但这次因为时间比较赶,所以古景耀跟后勤部门沟通过,要求所有人在三天之内来报道,这也是指挥官的权利,虽然一般不会用,但需要用的时候也没什么问题,最多就是接到调令的士兵们心里或者私底下会有些抱怨。
古景耀现在并不关心官兵们会不会抱怨,他首先需要保证完成宫滢上校要求的任务。
而这三天时间,一直忙忙碌碌的邱况六人终于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休息一下。
但古景耀却不行,想要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把一个新组建的队伍融合起来,形成有效战斗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时间,他需要制定的严密的训练计划,从心理上将队伍凝聚在一起,从战斗力上让他们能够彼此配合,发挥出至少绝不大部分的战斗力来。
而且他还必须考虑到,其中也有部分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新兵,他们虽然经过学校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和真正的上战场不是一回事,像是古景耀他们这样还在学校就参战过的,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总之,这三天的时间,甚至不够古景耀完成一个完善的训练计划,他只能做出一个大致的计划,然后完善最开始的内容,后面的内容则需要再训练中继续调整和完善。
当然,其他人也不是完全没有事情做,除了日常的训练之外,古景耀要求他们也给训练计划提出一些意见,他会对这些意见进行筛选和整合,这也是古景耀对他们的一种锻炼,早晚他们是需要自己制定训练计划的,不能什么事情都交给古景耀自己做。
实际上,这次如果不是因为宫滢上校要求的时间太急,古景耀其实是不准备自己制定全部训练计划,而是准备把权力下放,自己只做整体把控的,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
时间紧任务急,古景耀就不能交给邱况他们练手了,只能自己上,让他们提些意见。
不仅是邱况他们,来了或者还没来报道的大队长们古景耀也让参与其中,可能现在就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在之后的训练过程之中提出自己的意见。
本质上,在古景耀心里,老部下和新部下还是不同的,但在行事上,如果不想对方产生矛盾,那肯定要一碗水端平。
第178章 动员
时光如白驹过隙, 忽然而已,转瞬间三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一般来说,在月轮帝国的正规军编制里, 很少有不尊军令的情况出现, 古景耀给出了三天的报告时间, 不管官兵们私底下怎么想怎么说,三天之内所有人都完成了报道。
队伍扩编之后, 古景耀他们也搬家了,他们占据了第六师管辖范围内一大片的区域作为第十八团的驻地,并且这个驻地的范围非常大,足够他们将来扩编团满编团所需。
按照一般的管理,各个中队或者大队其实都是单独训练的,现在包括吴衡、邱况等人自己的中队也已经了自己的营地, 就和古景耀他们之前一样,一个中队或者大队的人住在一起, 一起训练。
而古景耀的团部在另外一个地方,就比较冷清一些了。
毕竟到了校级之后,他也算是中级军官,一般情况下不再需要他身先士卒地冲在第一线了,当然他非要冲在第一线也不是不可以,还是有些军官更喜欢冲锋在前,而不是在外面远程指挥的。
考虑到这次时间的紧迫性, 古景耀直接把所有人集中在一起进行训练, 前面的时间各自训练, 最后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不同队伍之间的配合训练。
而在训练开始之前, 当然是首先进行动员工作。
站在训练场上,古景耀看着下面列队整齐的官兵们, 此时队伍之中出现了许多生面孔,但对古景耀的记忆力来说问题不大,他可以叫出所有人的名字,不过这就没有演示了,此前各个队伍的长官已经进行了点名,并把结果汇总给他,包括团部的文职人员在内没有任何一个人缺席。
古景耀目光扫过全场,用中气十足的声音道:“我知道很多人可能很困惑,为什么我会要求你们在三天之内报道,还有人是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的,三天的时间对你们来说可能有些紧迫。”
训练场里的每个人都听到了古景耀的声音,而除了古景耀原先的老部下之外,新加入战斗团的众人这一瞬间脑子是空白的。
他们之中几乎可以说绝大多数都对于古景耀要求在三天之内报道的命令感到困惑,这完全不符合军中的惯例。
而这些困惑的人之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单纯的困惑,并没有更多的想法,上级下达命令,他们执行命令,至于命令是否合理,可以慢慢来看。
更何况古景耀下达的命令看起来是有点严苛,但也可能知识个人的带兵风格不同而已,这是他的权力,甚至也不能说命令不合理,除非真的有完全合理的理由无法在三天内赶到,却在陈情之后被粗暴驳回。
然而实际上,现在看来古景耀定的这个三天时间,其实是经过充分考虑,确定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并不是不合理的命令。
但肯定也有一部分人,心里有些想法,有些抱怨,再来报道之前他们本来以为可以有更长的假期,可以更从容地安排一些事情,结果变成了赶时间。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他们的新长官,会在第一天训话的时候就这么直白地把这件事情说了出来!
这这这……这完全不安常理出牌啊!
面对这样直白的话,新来报道的官兵们一时之间也是真的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了。
说心里没有不满吧,显得有点虚伪。
但要真的说自己不高兴不乐意,显然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当兵又不是来享福的,七天的报道时间虽然是惯例,但也没有明文规定说一定要给七天时间,这个权力其实是掌握在长官手里的。
如果说连缩短报道的时间都觉得无法接受,还其他更加困难的任务,还能指望他们做好吗?
如果对长官合理的命令都要闹情绪,那么还能指望他们在今后的作战中完全服从长官的命令吗?
一时之间,新报道的许多官兵都想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