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开医馆闻名全世界》作者:盼星星》第2/319页


  “你……”王婆婆看白苏一脸自信,好像真的很有把握,可如果真的很不错,她之前为什么不愿意继承医馆从医呢?
  不等王婆婆想明白,白苏的甘草绿豆汤就煮好了,不需要像熬绿豆汤一般熬出沙土,直接冷水下锅煮开后再煮三五分钟就行。
  煮好后将汤放在冰水里凉一凉,待可入口后白苏直接端出去给小孩儿灌了几大碗。
  等了二十多分钟,小孩儿停住了上吐下泻,呼吸也恢复正常,此时正一脸病态的倚在妈妈怀里,不过明显看起来好多了。
  “冬冬,还难受吗?还想吐吗?”林晓琳轻声细语的询问着儿子,生怕声音太高吓到了他。
  小孩儿轻轻摇头,依赖地往妈妈怀里钻了钻。
  “医生,冬冬还没好吗?”林晓琳忧心忡忡地给儿子揉了揉肚子,又扭头问白苏,“请您帮他看看?”
  “刚上吐下泻了一场,虚弱很正常的。”白苏给小孩儿把了脉,脉象很虚弱,但明显平稳许多,“回家养几天就好了。”
  林晓琳怔住:“养几天就好了?不用开药打针吗?”
  “小孩就不吃药了,回去以清淡营养为主,还可以再喝几天甘草绿豆汤。”白苏看着虚弱得像只小猫儿的冬冬,清润的声音微顿:“过几天就恢复精神了。”
  “那就好,那就好。”去其他地方看病,医生总是开一大堆药,做妈妈的私心里也是不想孩子频繁吃药的,林晓琳感激地笑了笑,随即又想起冬冬咳嗽的问题,“医生,他一直咳嗽,打了针、吃了止咳糖浆都不见效。”
  白苏刚才帮小孩把过脉,小孩久咳不止,以至痰热闭肺,脾肺两虚,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百日咳的小孩最后还是以调脾胃为主,“吃一周健胃消食口服液,平时多喝莲子山药粥、红枣小米粥,你若是得空还可以帮他捏脊,每日两次。”
  林晓琳婆婆面露怀疑之色,“健胃消食口服液不是健脾胃的吗?我家冬冬是咳嗽啊。”
  白苏抬眸,清润杏眼淡淡扫她一眼,耐着性子解释了一句,“你家小孩脾胃虚弱偏内寒才久咳不止,因此需先调脾胃,调好了咳嗽也差不多好了,记住平日少吃点零食和生冷水果饮料。”
  “好,我们记下来了。”林晓琳又询问了一下注意事项,然后掏出手机,“医生,谢谢您,多少钱?”
  “十块。”白苏这里没有健胃消食口服液,所以只收了甘草和绿豆的钱,只用了一小撮,加起来成本还不到十块。
  “这么便宜?”林晓琳怔了下,换作城里的中医馆,稍微厉害点的中医光把脉问诊就得几百块,她想着要不要多付点。
  “甘草绿豆不贵。”白苏淡淡笑了起来,朝林晓琳摆了下手,示意她不用多管,她还没正式开馆问诊,所以并没收额外的费用。
  “谢谢医生。”林晓琳望着气质淡泊的白苏,心底生出几分敬重,没想到在这个小镇上竟然能遇见这么有医德的好大夫。
  为表感谢,林晓琳额外从医馆多买了一些甘草和绿豆,然后才带着孩子离开。
  等她们离开后,一直守在旁边的几个看热闹的邻居这才出声,“白苏,没想到你还真能把那孩子治好,看来你还是和你爷爷学了一点本事。”
  白苏语气淡然的嗯了一声。
  “你爷爷医术很好的。”邻居感慨着:“要是你爷爷还在就好了,我们看病也方便,现在得去小镇另一头,那个医馆医术一般,收费还贵,完全比不上你们的白氏医馆。”
  “没错,你们家医馆要是能继续开下去就好了。”
  白苏抬眸,脸上多了几分笑,“那等我收拾好医馆就会重新营业,婶子你们有需要可以来找我。”
  邻居们一怔,“你开?”
  白苏颔首:“大家如有不舒服可以找我。”
  “好。”邻居讪讪笑了下,其实她们只是客套一下而已,她们可不敢让年轻的白苏帮着治病。
  白苏装作没瞧见,转身走进医馆继续整理药材。
  王婆婆跟在后面追了进来,“苏苏,一个月前你不是还不想继承这间医馆吗?怎么忽然想重开了?”


第2章
  白苏望着布置老旧的医馆,脸上有一瞬的恍惚。
  王婆婆所说的一个月前,对白苏来说已是两辈子。
  一个月前爷爷疾病去世,去世前交代白苏要想法子将白氏医馆传承下去,可因为幼年时的某些原因,白苏不想从医,在安葬好爷爷后便直接关了医馆。
  白苏重新回了工作地,但一段时间后却发生了车祸,幸运的是车祸后她穿到了药王谷,在那里她恰好碰见一起和爷爷类似的病症,心底愧疚的她放下心病,认认真真的学了十几年,一直跟着师父治病救人。
  本以为会一直在药王谷待下去,但没想到又遇见了变故,再一睁眼又重新回到了现代。
  回来后白苏想起爷爷的遗愿,于是辞职回了家,她环顾着熟悉又陌生的医馆,语气轻柔,却透着异于以往的沉静和坚定,“爷爷说得对,我们家的传承不能断。”
  白氏医馆在小镇上开了几十年,术精岐黄、仁心仁术,在周围邻居心目中都很好,要是能传承下去,王婆婆也是欢喜的,但让白苏坐诊,她又有些担忧:“你坐诊?”
  白苏朝王婆婆笑了下,“是。”
  “……”虽然刚才白苏熬了甘草绿豆汤给那小孩解毒,但王婆婆对白苏的印象还停留在之前她不愿意学医的画面,“你能行吗?”
  “我可以的。”白苏知道王婆婆是为了她好,没计较她的语气,轻声说道:“王婆婆你别担心。”
  听着白苏的话,王婆婆觉得她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但具体哪里不同她又说不上来,她还想再说几句,但被白苏打断了。
  白苏扶着王婆婆的手腕往里走,顺道帮她切了下脉,关脉里藏着冷,“王婆婆你中午是不是吃冰激凌了?”
  入夏后天气热,王婆婆午后偷吃了一个老冰棍,没想到竟被白苏发现了,她心虚问着:“你咋知道?”
  “我会把脉啊。”白苏将王婆婆的小动作看在眼里,“你肠胃虚弱,吃多了寒凉的食物容易胃疼,王叔知道了肯定要担心的。”
  王婆婆尴尬笑着应了一声好,然后开始转移话题,“今年的天气忒奇怪了,才六月就热得不行,你们家重新安装空调了吗?快早些装上,等到七八月又得涨价了。”
  白家医馆比较老旧,再加上爷爷治病、收购药材、扩宽后院,家里其实并不宽裕,反倒欠款不少,因此白苏暂时不准备去添置空调,不过嘴上应着:“我改天问问。”
  “那你早些去。”王婆婆在医馆待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待王婆婆离开,白苏关好门,穿过布满药香的大堂走进后院,后院比前面医馆宽敞了许多,有两进四合院,前面一进的房间全都堆放着医馆所需的药材和制药的工具。
  穿过晒着药材的天井,走过铺着青石小道走向后院,后面是翻修过的起居小院,小院中央种着一棵梨树,梨树上了年份,枝繁叶茂,遮掩了大半个院落。
  树荫蔽日,凉风绕绕,倒是比外面街上凉快许多。
  后院后面还有几亩土地,里面种满了药材,药材在夕阳的余晖下,懒散摇曳着。
  白苏给爷爷种的药材浇了浇水,然后回屋走进厨房,将剩下的甘草绿豆汤继续熬上,熬出沙后当做清热消暑的饮品,再配上一份酸辣开胃的小菜,晚间对付着吃一顿。
  隔日。
  白苏早起,继续清点药材,爷爷以往都会囤药,还会照顾山里采药的村民,因此家里攒了不少药材。
  村民采摘的这部分药材都是纯野生的,药效很不错,单收价格比批发贵很多,这也是家里为何不宽裕的原因。
  白苏按照爷爷留下的账本一点一点核对,常用药鸡血藤、厚朴、柴胡、车前子等都囤了两年用量,像昂贵稀缺的重楼、牛黄、麝香等也囤了不少,爷爷以往赚的钱大半都压在了这些名贵药材上。
  除了这些,爷爷还珍藏了一株上了年份的救命药材,正放在后院的保险柜里,是爷爷专门留给她以防万一的。
  白苏看着保险柜里面放着的五十年的人参,心情很是复杂,上辈子爷爷都没舍得用的东西,她在两个月后却拿去救了其他人,白苏忆起目前还只是点头之交的某人,心底毫无波澜,只觉得不该浪费了爷爷的一番心血。
  她正发怔时,屋外传来男人的喊声。
  “小师姐?”
  叫她的是何信,是爷爷五年前收的药童,说是药童其实相当于徒弟,不过因为比她大不了多少,所以暂时挂名在她已逝父亲的名下。
  原本白家医术是不外传的,但何信家实在太可怜了,爷爷思来想去后还是好心收下他,虽然天分不足,但做事勤快认真,爷爷还挺喜欢他的。
  之前她不在家的时间,都是何信陪在爷爷身边,因此白苏对他印象还不错。
  “小师姐,你在屋里吗?”何信又喊了一声。
  “在。”白苏将人参和里面残存的经方一起放好,重新锁上保险柜,打开门走了出去。
  她看着长相忠厚、满脸憨笑的何信,许久不见,忽然心生亲近,她冲着何信温和一笑,“你怎么忽然来了?”
  “我听村里人说医馆开了门,猜想是小师姐回来了,所以过来瞧瞧,看看你这里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何信望着一身浅色棉麻衣裳的白苏,瞧着和上个月见不太一样了,气质清冷,像是换了个人。

当前:第2/31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