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山河》作者:桥尘》第443/473页


  “放——”
  一声令下那十台机车,向外投射了十只巨大的黑色圆球。圆球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 落在乌族军前行的路上。
  潜风又扬起绿旗, 大喊道:“点火!”
  瞬间十台机括上一只巨大的弓.弩架上了弹射的位置,那巨大的弩.箭对着方才射出去的黑色圆球, 嗖的一声, 射了出去。
  十道带火的箭弩不分前后窜向它们前方落在地上的黑色圆球, 巨大的机括之力,把那些火箭射入黑色圆球之内。
  只是一息的功夫,那些黑色圆球轰隆一声炸裂。一股巨热火浪瞬间炸开,地上霎时间多了十处坑洼,而方才已经进跑过那些黑色铁球附近的兵马,瞬间变成了血浆,消失不见!
  跟在后面的乌族军队被这一连串的炸裂之声吓在了原地,再一看前方冲锋的族人瞬间变成了血浆,耳边闻鸣,听不清周围人在喊什么。
  就在他们愣神之际,第二波铁球已经落入他们周围。
  又是一连串爆炸的声音,前方竟然飘起了一层血雾!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妖术——是妖术啊!”
  随后乌族军队大乱,纷纷后撤往回跑。
  站在一里地之外的步和也已经看傻了眼,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只是两轮,乌族军队便已经闻风丧胆。冲在前面的人,别说是尸首了,连残骸都被炸成了血沫。没有一个人能越过那十辆机括,活着到达城墙下面。
  陈平在城墙上也看傻了眼,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乌族已经吓破了胆子,谁都不肯再战。
  面对真刀真枪,乌族人从不怯战,可他们现在对面的,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在瞬间就能把人炸成血沫!
  面对未知恐惧心理,让乌族士兵不敢再向前一步。东陵有了新武器,这事必须尽快回去禀报大狼主!
  步和当即决定回营!
  不出片刻,乌族便已经撤出了城墙可以遥望的距离。前方侦查兵传回消息,说乌族已经连夜回了百里之外的乌族大营。
  “我们……守住了?”
  又苦守了十五日的将士们还没有回过神来,不知道是谁先发出了一声欢呼声,随后欢呼声响彻天地。
  “我们守住了——”
  “守住了——”
  东陵军队发出震耳欲聋地欢呼,从城墙一路传向校场。这场守城战折损了一万新兵,终于在季凉督战的时候,结束了!
  潜风看见乌族撤走,这才松了一口气,走向季凉道:“公子,这东西虽然不怎么好用,却把乌族胆子给吓破了。”
  季凉点点头,也是长出一口气,她悄悄地把手上的汗蹭在衣服上。
  回营的一路上,所有人将士看见她都面带微笑,向她点头示意。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看起来病弱的公子,带来了新的武器,震慑了乌族,吓破了他们胆子,结束了这长达一个月的攻城战。
  到军营的时候,季凉看见有许多百姓用骡车拉着东西,跟戍南戍北说着什么。
  季凉示意凌乐过去看看。
  戍南戍北见季凉过来,连忙欠身,抱拳:“公子。”
  “这是怎么了?”季凉扫了一眼这些本应该撤到后方城池的百姓。
  戍南回道:“百姓知道我们守城物资紧缺,把自家的粮油、粮食搬来,说是要捐给守城的将士,感谢他们死守岩州。”
  季凉远远地望了一下,百姓们有的拉着拖车,有的抱着孩子,孩子怀里抱着一个布袋,布袋里装着做好的馍馍,有脊背佝偻的老者背上背着一袋粮食,有面黄肌瘦的少年睁着浑圆的眼睛,他们脸上无一例外都是满脸的期许与敬重。
  这是百姓自发的捐赠,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岩州城守备物资紧缺,把自家的吃的油与粮食带来要捐给岩州城储备军。
  就这样点点希希,最后在军营前汇聚成了一条人河!
  一个老者看出来季凉在军营里的地位不低,背着粮食颤颤巍巍地走过来,用苍老的声音说道:“这位公子,跟他们说说,收下我们的东西吧!我们都是住在这岩州城里的百姓,绝对不是什么外来的细作!我们手里的粮食,都是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舍不得吃的!”
  季凉目光变得柔软起来,轻声问道:“老人家,你们把自己的口粮给了军营,那你们吃什么?”
  老者回答:“朝廷给我们放了粮,我们自己留的有!”
  另外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也走过来,道:“是呢是呢,现在朝廷有难,南方暴雨水患,抽不出兵力来支援,物资也运不过来,我们不知道打仗需要什么……但是送来粮食总是没错的!”
  妇女怀里的孩子,才四五岁的模样,他抱着一袋馍馍,奶声奶气地说道:“小哥哥,娘做的馍馍可好吃了!我一次都能吃一大半!”
  向季凉汇聚来的人越来越多,季凉知道这是岩州城百姓的心意,她最是知道怎么拢获人心,连忙挥手道:“诸位!诸位安静一下听我说!”
  一时间吵杂的人群安静了下来,等着季凉说话。
  季凉道:“军民一心,天下再无难事。可岩州城的物资一直是由朝廷调配,朝廷没有征粮,我们就不会要诸位的粮食,这是有违军令。”
  “公子!”
  “小公子……”
  百姓一听季凉不打算要他们的粮食,又激动地抢着说话。
  季凉又摆摆手,道:“诸位——听我把话说完!但我需要把诸位心意传达给守城的将士,鼓舞士气。所以我想个法子,诸位带来的东西,我们全部登记造册,算是陵中储备军问诸位借的。等到战事平息,诸位能够回家,兵部再让岩州城刺史把‘借’诸位的东西,以市价折合成银子还给你们,这样,你们即在抗战的时候尽了心意,我们又没有违反军令私自接收百姓的东西,事后清算,户部也有账可查——诸位觉得如何?”
  季凉的意思其实他们都没听懂,但是只要储备军愿意收他们东西,他们才不管什么造册登记,事后还不还。当即纷纷表示同意。
  季凉看向戍南戍北:“你们把百姓捐来的东西登记造册,百姓的东西让储备军营里的将士们自己来取。若是有亲属的,可以让他们见面。乌族随时会反扑,不能让百姓留在这么危险的地方。东西收完,就派人护送他们离开。”
  戍南戍北抱拳应下,立即着手登记百姓送来的东西。
  季凉这是防着许安桐在许都发难,方才那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居然知道南方水患,可见他们的消息来路不一般。
  如果不是许景挚看他们在岩州苦战,故意放的消息,引百姓来支援。那便是许安桐为了下一步棋而放的消息。
  百姓感恩岩州储备军本是好事,可这事若是只贴在许安归身上,就是坏事。如此得民心的一个皇子,若是有什么图谋,那便是一呼百应。
  之前陛下就疑心许安归的物资为何用得如此之快,现在若是百姓纷纷捐赠自己的口粮给许安归的消息传回去,不知道朝廷之上又会惹出什么样的风波。
  许安桐那么聪明的人,想要在一个有兵权、得民心、骁勇善战的皇子身上做文章简直易如反掌。许安归反而因为战时,隔得太远,只能吃哑巴亏。
  季凉时时刻刻都在警惕许都的一举一动。
  *
  勤政殿,许安桐手上拿着一本册子,站在廊下等着里面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与陛下就南方水患问题商议出结果。
  邹庆端来一碗冰镇的银耳莲子羹,轻声道:“殿下,天气炎热,喝一碗冰,再好等。”
  许安桐转过身,看向邹庆,露出自己一贯温和笑容,接过来,一饮而下,把碗还给邹庆道:“大监有心了。”
  邹庆欠身:“南方水患,陛下忧心,每日都召见李大人与郭大人来问事。不会太久的,殿下且稍等一会。”
  “是。”
  许安桐点点头,不急不躁地在廊下缓步走着,望着院子里夏木繁盛,阳光星星点点漏在廊间。
  身后不远处正门大开,李涵与郭睿明从勤政殿里出来,两人低着头小声商量着什么事,一路走向官署,没做停留。
  许安桐转身,走向大殿里面,看见东陵帝坐在椅子上扶额蹙眉。
  “陛下。”许安桐欠身行礼。
  东陵帝摆摆手让他起来:“邹庆说你在外面等了有一会了,何事?”
  许安桐没有着急回禀,而是担忧地问道:“父皇是旧疾复发吗?”
  东陵帝点点头:“老毛病了。”
  “招御医来看看吧。”许安桐说着便看向邹庆。

当前:第443/47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