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作者:东仙轩辕》第2/859页


  按照三比七的比例,取了三斤碱水备用,又称出七斤豆油倒入铁锅之中开始熬煮加热。
  原本清澈的豆油在加入了碱水之后,已经迅速变成了乳白色,于是便顺着一个方向不断的搅拌,要一直搅拌到碱水、豆油的混合溶液逐渐胶着才可以。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刘衍就这样一直搅拌了足足两个时辰左右,待到天色见黑,铁锅之中的混合液体才逐渐变得胶着,变成了类似乳胶一般的状态。
  此时刘衍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双臂又酸又肿,好像快要断掉一般,就连腰也直不起来了,放下木棍便一屁股坐在地上。
  “真是个累人的活!“
  不过累归累,刘衍看着一大锅的肥皂原液,心中还是非常高兴的,原液能够呈现出这样的状态,已经算是成功―大半了。
  刘衍抓紧时间,取来提前准备好的模具,其实就是用小木板钉在一起,做成的一个小木框,大概有一个手掌大小。
  不过在倒入模具之前,刘衍还翻箱倒柜的找到了一小包的松香,这可是稀罕物件,一般只有大户人家和书香门第才会购买。
  刘衍是在王家庄采买豆油的时候,顺手买了一点。毕竟这土法肥皂制作出来是没有任何香味的,甚至因为是用了生豆油的原因,味道还会有一点生豆味。
  所以刘衍准备加入一点松香,这样便可以让肥皂自带芳香,卖相更好,价格自然也会更高。
  刘衍将松香放入石捣之中,用石杵仔细捣碎,然后均匀撒入肥皂原液之中,再搅拌均匀。
  一切准备完毕之后,刘衍便将肥皂原液慢慢倒入模具之中。刘衍一共做了二十个模具,都是之前晚上熬夜做出来的,此时铁锅里的肥皂原液还有很多,二十个模具全部装满之后,还剩了不少。
  于是刘衍便找来了一个扁平的盘子,当做一个大模具来使用,将剩下的肥皂原液全部倒了进去。
  做好全部之后,刘衍便将所有的模具放在火炉旁边,这里是屋子里最温暖的地方。这些模具放在这边要静置大概七、八天的时间,然后便可以脱模了。
  脱模之后,那个大盘子里面的肥皂便可以进行切割,全部切割成一样大小的体积。
  当然,这些肥皂脱模之后也没有最终完成,还要继续在阴凉通风处继续静置,以便让这些肥皂继续成熟。
  在这段时间里,肥皂的颜色会继续加深,里面的水分也会不断蒸发,肥皂的体积会不断变小。
  又过了一会,陈勋已经赶了回来,一众墩军及家眷正围着陈勋欢呼,一群人,正盯着陈勋身上背着的一个包袱。此时刘衍要请大家吃肉的消息已经传开,所有人都兴高采烈。
  陈勋正在与众人说话,见到刘衍出来之后,便笑着走过来,说道:“甲长我回来了。”
  “好,买了多少肉?”
  周围众人也是满脸期待,不过陈勋却有些气愤,说道:“现在王家庄内的物价也太离谱了,现在一斗米要二两银子,就连一枚鸭蛋也要三十文钱,一支老母鸡更是要一两银子!“
  说着,陈勋将包袱放在地上,打开之后只有一小块猪肉,众人见状都有些失望。
  “一斤猪肉要卖三百文,甲长给的一两银子也只能买三斤多而已!”
  刘衍闻言不由眉头紧锁,三斤多的猪肉根本不够分,大盘墩内可是有二十多口人呢。
  “哎呀,这三斤多猪肉怎么分呢?恐怕一个人连一口肉都吃不到呢。”
  “是啊,这么多的猪肉,真不知道怎么做才够吃。”
  刘衍则是思索了片刻,然后看了看一众墩军及家眷,说道:“我屋内还有一些黑面,回头让陈家弟妹拿来,再混上一些野菜,今天咱们就包猪肉好了。”
  陈勋笑着拍手说道:“甲长好主意,这三斤多的猪肉做蹋钝馅就好了,足够咱们分吃了。”
  陈勋的老婆陈江氏就在旁边,听了刘衍的吩咐,当即笑着说道:“好呦,全凭甲长吩咐。”
  然后陈江氏还招呼身边的几个墩军家眷说道:“你们也别闲着了,甲长又是花钱买肉,又是拿出黑面做混钝,咱们也要出出力气。”
  于是几个妇女在陈江氏的安排下,或是收拾野菜,或是收拾碗筷,或是从自家拿出粗盐来。整个大盘墩内都热闹起来,好像过年一般。


第三章 靠山
  自从大盘墩众人一起吃了一顿猪肉混钝后,一众墩军及家眷都感觉彼此之间亲近了许多,特别是对刘衍,众人更是从心中觉得刘衍便是自己的领头人,大盘墩的人心凝结了许多。
  大盘墩的人老实下来,刘衍则是继续等待肥皂制作完成,这里可是他几乎全部的身家,必须要慎重再慎重,不能出一点问题。
  就这样,时间过了好几天。
  一天清晨,墩内的公鸡刚刚开始打鸣,天色还灰蒙蒙的没有大亮,刘大煜便带着两个心腹墩军前往王家庄。
  虽然刘大煜此刻走路还需要夹着腿,但刘大煜已经不愿意再等下去了,断子绝孙之仇,他怎能不报。
  片刻之后,王越带人放下了大盘墩大门上的吊桥,刘大煜一行三人便迎着清晨的寒风离开了大盘墩,朝着北面的王家庄赶去。
  天色大亮之后,陈勋得知消息,便急忙来找刘衍。
  此时刘衍正在房前打拳,只见刘衍在寒风中脱去了上衣,一套拳法打得虎虎生风、刚劲有力,打到关键之处,刘衍全身的肌肉如同一块块岩石般纠起,如同猛虎一般骇人。
  刘衍打的这套拳法便是明军中普遍习练的劈挂拳,最初是在戚继光军中流行,当年戚继光就曾在《纪效新书》拳经中提到:劈挂拳用于实战最是犀利!
  片刻之后,刘衍打完一套拳,身上已经是汗水淋漓,在这寒冷的早上,刘衍的身上开始蒸腾出一阵白雾。此时刘衍仍不停歇,又取过自己的长枪,摆了一个架势。
  这是杨家枪法,最早起于宋代,后戚继光对这套枪法也是非常的推崇,曾称赞杨家枪法打遍天下无敌手,并且在戚家军中广泛推行习练,后来便传到了九边各镇以及大明北疆各地。
  拿枪、拦枪、颠枪,一连串的动作之下,只见枪出如龙,一个个枪花在空中闪现。
  这时陈勋赶到,正好看到这一幕,顿时看傻了眼:“甲长竟然有如此武艺,为何之前被欺负成这般?”
  “收!”
  刘衍看到了陈勋,然后一个收式停下,大步走了过来:“有事?”
  陈勋这才回过神来,急忙说道:“甲长,今天天还不亮,刘大煜就带了两个人去王家庄,十有八九那刘大煜去找徐老天爷了。“
  陈勋看到刘衍似乎并不在意的样子,于是便说道:“甲长忘了,每次都是刘大煜带人去领取口粮,然后回来再与王越一同发放。不过这一点上他们倒是做得实在些,所有人都是按照级别发放的,没有偏向,而是一视同仁。只是每次发下的口粮都不足数,不过这也不足为奇了,朝廷本就没钱,向来如此。”
  按照山东都司的规制,每月底会由各卫发下口粮,各处火路墩或是屯堡要自行派人去上级百户所领取。只是现在大明各地卫所的粮饷多有拖欠。
  刘大煜能够纠结一帮手下,就是靠着粮食这条路线,毕竟谁都不可能和肚子过不去。
  刘衍听完便笑了起来,说道:“没事了,等到刘大煜回来之后,记得过来告诉我一声。”
  “明白。”
  “口粮?看来我也要提前谋划一下才行。”
  与此同时,刘大煜已经到了王家庄,在徐家等了许久,徐老太爷才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徐老太爷七十多岁的年纪,虽然看上去有些老态,但是精神却很好,眉目之间不时闪过一丝精明,气度之中也有着几分威势。
  只不过徐老太爷毕竟是上了年纪,一张满是褶皱的老脸上零星分布着褐色的斑点,看上去有些吓人。
  两旁的侍女则是只有十六、七岁,不但皮肤白皙、面容娇美,而且还很会服侍人。此时左边的侍女正端着精美的茶杯给徐老太爷喂水,另一名侍女则是站在近处,用手帕一点点的擦拭徐老太爷嘴边的水渍。这一幕看得刘大煜也是瞪大了眼睛,心中还有些为那两个侍女感到不值。
  今日徐老太爷一身华服夹袄穿在身上,外面还披了一件狐皮拼接的大氅,此时喝过茶水坐在黄花梨的太师椅上,便看向了刘大煜这边。
  “怎么,还没到发放口粮的日子,你今日过来做什么?”
  “外甥是来求舅舅做主的!”
  接着,刘大煜便哭丧着一张脸,将前几日自己被刘衍废了的事说了一遍,听得徐老太爷也是啧啧称奇。
  “真是奇了,一个三脚踹不出个屁的软蛋,竟然变得如此蛮横,难道真是突然开窍了?”徐老太爷直接忽略了刘大煜变成软蛋的事。
  刘大煜说道:“舅舅啊,去年我就说要那大盘墩要动一动,放一个窝窝囊囊的总旗官算是怎么回事啊,可是舅舅你就是不着急。现在好了,一个有名的憨子直接变成了老虎,竟然要吃人了!“
  徐老太爷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我本打算等到开了春,托关系到夏河寨前千户所,花钱买两个贼寇首级来,加在你的身上,先把你的小旗官升为总旗官,然后再把那个没人照应的软蛋刘衍一脚踢开,顺理成章的任命你为大盘墩甲长。这些事情我已经跟夏河寨前千户所的戴百户打好招呼了,可是谁知道这个刘衍性情大变啊?“
  刘大煜闻言来了精神,说道:“性情大变又能怎样?既然舅舅已经托好了关系,那还等什么,此事尽快办吧。有舅舅在,我这个总旗官甲长还不是手到擒来的?然后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弄死那个刘衍。”"
  “你懂什么!此事着急不得。”
  徐老太爷说道:“我既然已经许给你大盘墩甲长的位置,就一定不会食言。只是现在上面派下来口粮了,而且还将之前几个月的积欠也一并发了下来,你给我仔细点,把此事办好了,咱们可是帮着戴百户做事,你要明白孰轻孰重!“

当前:第2/85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