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作者:抱空山》第24/134页


  陆柃闻言一愣:“什么?易之表哥也喜欢青姐姐?这…我怎么从未听母后说起过,莫不是皇兄诓我?”
  她话一出口,便知道不妥,她皇兄万不会在这种事上随口胡诌,到到底心里还是乱乱的,瞪他一眼:“我明天便去问姨母。”
  她气冲冲地往外走,自己也不知道气什么。走出好远未见前路,身后陆珵叫住她:“走反了。”
  陆柃又恨恨地返回,往另一边出去了。
  …
  四下寂静,唯有灯花劈啪之音。陆珵处理堆积的案牍。垂眸突看见袖中一枝小小的雪白,他伸手将那小花枝捻出来,应当是崇福寺上沾染上的。
  崇福寺,陆珵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张鲜润的脸。
  每次见她,她仿佛都有不同的一面。却都是那般眉眼明媚,神采奕奕。
  他将梨花拈在指尖轻旋。它虽是跌落枝头却未见揉弯,开的极是舒展。
  禁苑却长不出这样的梨花。
  他长指轻动将它放置在香橼上。
  ……
  今夜,有人彻夜未眠。
  忠毅伯府北苑正房外厅,小周氏挑灯,忧心忡忡地在地上转乱,手中拿着一道文书。
  文书是巳时末外头的人递来的,只说给李家大姑娘。
  门房乃是小周氏的人,这么晚了外头无人自然送到北苑来。
  李栖筠早已睡着,正梦呓着。
  小周氏踏鞋出门,拿着文书看了两眼,突脸色发白,手颤起来。
  这文书信封倒是平平无奇,里头落款是“陆珵”,落着的却是…
  东宫的印。
  再看里面内容,小周氏如何不怕?想了又想,只昧下那纸连夜叫人送去别处。
  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翌日,是个晴天。
  南苑,一大早便有鸟雀催檐。
  绮晴从外面进来,折进几枝春花摘到竹篾帘下的银瓶中,一旁的黑漆笼中,小翠支着翅膀还未睡醒。
  帘外落了一层层的落花。外头清扫的小丫鬟起来地晚了,急急忙忙地捡了扫帚要扫地,被李青溦叫住:“莫扫,莫扫。”
  赵嬷嬷正在里间给她绾发,将她歪着的头扶正,笑道:“姑娘又打什么哑谜呢?”
  李青溦笑道:“我还未走。此刻便扫地,岂不是要把你家大姑娘扫地出门?”
  廊下几个侍女一齐笑了。
  待收拾完,赵嬷嬷给她收拾衣物,装了一个箱子,李青溦笑道:“怎么带了这么些衣服,我又不是去游山玩水的。”她走过去,随手翻了两下,“如何连我去年穿的窄袖马服都带了?庄子里可未必有马,即便有,想也是小孩子玩的木马。”
  赵嬷嬷笑道:“指不定用得上,婆子去不成,是想着什么都给姑娘安排妥当。”
  她年岁大了,出不得远门。能想着什么一边同卞婆子说,一边又细细嘱咐了跟着的清霜绮晴二人。
  收拾齐全出得院子。
  一道着红色圆领朝服直裰的身影埋头从北苑出来,后面两个小厮跟着。正是要去应卯的李栖筠。
  李青溦停在路侧,等他过来,见礼喊道爹爹。
  李栖筠正半闭着眼睛打盹,听见声音吓了一跳,抬眼见是她,拈着髯不轻不重地应了声。又见她带着行李随从,连那月前捡的那只大燕子都带着了。
  倒是拖家带口的,李栖筠咂了咂嘴问道:“大清早地,你这是做什么去?”
  李青溦前几日便捡着时间,同她爹爹说过一次她去南郊的事情,支了十几护院。当时李栖筠只是应承,她当时就疑他没怎么听,现在倒是破了案了。她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只觉着又好气又好笑。
  知她爹爹性子,她也不好抢白些什么,只得将去南郊验校庄子的事又说了一遍。
  李栖筠哦了一声,终是想起了这事:“就是那个连年亏损的庄子?”
  李青溦应了一声。
  半晌无话,父女两闷头走了半路,李栖筠哈欠连天。
  李青溦不由问道:“爹爹瞧着精神不大好,可有传医诊视过?”
  李栖筠摆摆手:“许是未歇息好吧。说起来也怪着,昨夜不知怎么搞得,半睡半醒间总瞧见有人影在外头晃悠,似乎是拉了半宿的磨。也不知是何寓意,有何征兆啊。”
  李青溦不会解梦,也说不出什么上下来。实在无话,只能叫他多喝热水,注意身体。
  出了大门二人分道扬镳,李青溦正要上轿。身后李栖筠突然叫着她,李青溦回身。
  李栖筠轻抚玉带,清了清嗓子缓缓开腔:“家里的那个庄子,我若记得不错该是在古绛镇那边吧。”
  李青溦点头,问道:“爹爹是有什么事吗?”
  “无事,只是想起周氏的兄长在蔚县做县丞,古绛镇乃是蔚县的一个镇。”李栖筠捂拳轻咳一声,又道。
  “爹爹听他说那里的苏合香酒十分出名,很调五脏,祛腹中诸病,很是滋补,你既去了便带些回来。”
  李青溦低眉应了一声上了轿子,放下轿帘时,看见李栖筠还在那站着,对上她的目光,低着头跟着一边的小厮过去了。
  李青溦叹口气,放下车帘。
  车声辘辘。行过坊市出了郊外。
  郊外青峰叠翠,绿水堆云,掀开外帘,轻纱漫漫,不断有蝴蝶追着车行。绮晴和清霜许久没来郊外,早就下了车同随从走着,二人叽叽喳喳地说了一道儿的话。
  李青溦和卞嬷嬷坐在轿中。
  轿中垫席上放着个小几,放着些果品点心。李青溦拈起块牛乳菱粉香糕垫了垫肚子。
  卞婆子见她脸上神色淡淡的,轻轻拍拍她胳膊。
  “儿行千里母担忧,家主临行前说那起子话还是忧心姑娘。想着若有什么事叫姑娘去那周县丞帮忙。虽说那周县丞同小周氏是一丘之貉,会不会落井下石是二话,家主初心也是为人父母的一片苦心,姑娘不必多心。”
  李青溦应了一声,掰开手里的糕点喂了喂小翠,轻垂眼睫:“我只是在想那周县丞。”
  卞嬷嬷蹙眉摇头,“说起来也确实是怪,那小周氏的长兄老奴如何没见过?奸滑耍鬼,实非是读书人的样子,那般的人也能做县丞?想必老母猪也能开眼成仙了!”
  李青溦听了她的话只是笑,半晌才止住。
  “俗话道:捐官做,买马骑。当今开纳捐之例,他应当是捐了班,顶的实缺。”
  卞嬷嬷奇了怪了:“那应当需要很多雪花银才行吧?那周家虽然是商贾,却是卖胭脂水粉出身的,如何就能有那么多的银子?”
  哪里来的银子,李青溦想到自家那几间换了东家的铺子,心里自然有数。她既掺和进此事,定然要了解清晰,断然不会就这般做冤大头。
  只是此事确实还有几分奇怪之处。
  那几个铺子若卖了,许差不多够捐班买官。只是补实缺却要走门路,花更多的雪花银。那几个铺子,自然是不够,除非……
  除非小周氏将她家的庄子卖了。

当前:第24/1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