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棠欲醉》作者:糯团子》第231/291页
可如今沈砚不肯让人近身,书案上的奏章自是无人搭理。
宋令枝轻轻叹口气,别过脸:“……奏折、奏折怎么办?”
朝政大事,总不可能一直耽搁着。
夜雨萧瑟,烛光照不到的地方,沈砚喉咙溢出一声笑。
宋令枝不明所以,抬眸皱眉:“你笑什么?”
“你在家想了那么久,就为了同我说这话?”
他不再自称“朕”。
宋令枝双目圆睁:“你又监视我?”
沈砚眸色微暗:“猜的。”
宋府的暗卫早就撤走,若非如此,宋令枝当日也不会遇险。
“奏折不必管,待……”
宋令枝忽然伸手,纤细手指握住沈砚一角的衣袂。
“我、我帮你念罢。”
她定定心神,扬眸凝视着沈砚,“我念,你写。”
那抹象牙白衣角不曾从宋令枝指尖滑落。
……
夜已深,点点烛火撑起寝殿的光亮。
窗外雨声好似小了些,只听秋风掠耳,落叶满地。
宋令枝枕着手,趴在案几上昏昏欲睡。
公文晦涩难懂,她往日又是个不爱念书的主,小的时候学《论语》学《孟子》,不知气走了多少先生。
如今念着干巴巴的奏折,宋令枝只觉眼花缭乱。
寝殿燃着安神香,青烟未尽。
沈砚松开笔,侧目垂眼。
耳边气息平缓,弥漫在鼻尖的幽香渐渐。
沈砚不动声色起身,拦腰抱起宋令枝。
殿中杳无声息。
少顷,有人低低在殿门口轻唤:“陛下。”
沈砚抱着宋令枝驻足:“进来。”
岳栩小心翼翼推门而入,偌大的宫殿,只有宋令枝和沈砚二人的身影。
他轻声踏入殿中,余光瞥见沈砚怀里的宋令枝,岳栩瞳孔一紧。
“陛下,属下唤宫人来……”
沈砚目光淡漠从岳栩脸上掠过。
即便那双眼睛看不见,然落在身上的压迫却半点也不减。
视线似有了分量,沉沉落在自己肩上。
岳栩头埋得更低了。
青纱帐慢影绰,沈砚抱着宋令枝,一步步朝暖阁走去,无声将人安置在榻上。
指尖的青玉扳指轻转,沈砚目光在宋令枝脸上停留片刻,方起身往外走。
“近日朝中,可是有事发生?”
岳栩轻轻松口气,亦步亦趋跟上去。
暗道果真还是孟瑞有能耐。
宋令枝来之前,沈砚根本不让人踏进寝殿半步,朝堂之事也不再过问一二。
似青檐古松,对尘世漠不关心。只守着自己案上那盏微弱烛火,等着有朝一日命逝。
1銥誮 可如今——
岳栩悄悄握紧拳头,满腔言语落至嘴边,却只剩轻轻的一句。
“陛下,宋姑娘本来明日要回江南的。”
沈砚身影一顿,良久,方听得低低的一声:“嗯。”
……
宋令枝这一觉睡得极沉。
再次醒来,天光大亮。雨过初霁,天青色雨幕垂着茫茫白雾。
宋令枝于晨光中睁开眼,入目青纱低垂,隔着一扇缂丝屏风,孟瑞刻意压低的声音从外间传来。
”兴许会疼些,陛下若是……”
沈砚声音冰冷:“无碍。”
他端坐在临窗榻前,一身月白色寝衣衬出孱弱身影。
昨夜光影昏暗,又或是泪水模糊了双目,宋令枝看得并不真切。
如今借着光影,方觉沈砚比往日瘦了许多。
他面色怏怏,许久不见日光的脸不见半点血色,苍白似高山寒雪。一双瞳仁极深极黑,与冷白容颜大相径庭。
沈砚厌世嫉俗,遍身笼罩着重重阴影。浓雾笼罩在沈砚周身,挥之不去。
宋令枝脚步顿住。
透过槅扇缝隙,悄声望向殿外。
孟瑞似乎是在为沈砚针灸,又或是在为沈砚放血,数百根银针一众排开在案几上,只看一眼,宋令枝顿觉遍体生寒。
孟瑞挡住了宋令枝大半的视线,她只瞧见沈砚紧拢的眉宇,听见对方竭力扼在喉咙的闷哼。
冷汗一点点从沈砚额角渗出。
半晌,孟瑞手中多了一盆血水。银针扎在沈砚指尖,血珠子染红了丝帕。
孟瑞细细打量沈砚的眼睛,小心道:“陛下觉得如何?”
沈砚言简意赅:“看不见。”
孟瑞一怔,而后丧气塌肩,瞬间似老了十岁:“老朽、老朽再想想办法。”
药箱收走,自有宫人迎孟瑞出宫。
霎时,殿中只剩下沈砚一人的身影。
浑身虚脱无力,指尖虽不再往外渗血,然身上失血过重,销金散发作,沈砚只觉如坠冰潭之中。
疼痛难忍,周身似有千万虫蚁啃咬,耳鸣愈发严重,咚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