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作者:孤独麦客》第108/2037页


  不过在其他地方,使用得远不如宋代普遍,夏州甚至还没开这个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土,邵树德便下了这个命令,不过并不是立即执行,明年还得过度一下,后年正式取消柴捐。
  这当然是一项德政。希望这个“德”能惠及到自己儿子身上,让他健健康康长大。
  “大王,若能大量产石炭,百姓倒是少了一桩苛捐杂税。”夏州讲武堂之外,行军司马吴廉拱着手,说道。
  “此物甚廉,然不可拿来炼制军械,吴司马还需盯着一点。”邵树德说道。
  讲武堂是由以前的铁林军随营学堂演变来的。这次重新整理了一番,和以前有了较大的变化。
  首先,原本供队正以上军官进修的部分仍然保留,这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讲武堂最重要的职能。这些军官起于行伍,文化水平不高,但经验十分丰富。他们若想进一步提升,靠战阵厮杀慢慢成长太慢了,而且成材率较低,淘汰率极高。有的时候,战功到了,不得不提拔,但他的实际水平可能还无法胜任这个职务,这就给军队的战斗力带来了隐患。
  晚唐这会其实很多这种军官。升官靠的是武勇,但带兵和武勇是两回事,他能当陷阵勇将,可未必能带五千人长途行军打仗,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办法就是给他们进修,通过课堂学习提升他的眼界,帮他补全一些知识层面的空白或缺陷,提升成长速度。
  邵树德最初靠自学外加讨论,后来层级高了后,这个方法行不通了,就只能请教张彦球、诸葛爽等人。尤其是诸葛爽,教了他太多东西,可以说是亲手将他从一个军将的层级提升到了大将的层面。
  将门世家,将这些知识敝帚自珍,但自己不能这么做。人才的匮乏,始终是困扰自己的一大问题。因此,讲武堂的设立就十分必要了。
  讲武堂之下,还将设附属的朔方县、夏州两级武学。县武学拟招收五十人,以十岁左右的孩童为主,由文教谕教授读书习字的同时,还有武教谕对他们进行基础的军事训练,让其习惯军旅氛围。
  五年学习期满后,可进夏州武学,再学习五年战阵、后勤、治军等高级军事知识,同时骑马、射箭、枪术等科目要考核合格,优异者直授队正,一般的授予队副。
  县武学最近已经招收完毕,五十个孩童,大部分是家里困难饭吃不饱被送过来的,甚至还有不少孤儿。
  几个读书人做文教谕,教他们文化知识,不需要多厉害,能粗通文墨即可。武教谕则由几个伤退下来的老兵担任,按照小孩子的身体情况适当降低训练量,保证他们健康的同时也能打下点基础。
  州武学目前也不会闲着,大概招了二十来个军中子弟,十四五岁的年纪,半大少年。他们或多或少都会耍枪弄棒,箭术也还凑合。接下来他们将学习五年,不仅仅是个人技艺,还有战阵知识。
  讲武堂三级体系,目前还处于筹建、完善状态,邵树德亲任总办,幕府行军司马吴廉、铁林军判官陈诚担任会办。过了新年就正式开学,邵某人希望这能成为定难军未来重要的军事人才来源。
  不知道河东、河南、河北的将门世家听闻后,会不会痛斥自己将他们秘而不传的屠龙之技给扩散了。但无所谓了,老子就是要这么搞,你们大军头套小军头,我没那么多人才来投奔,那么干脆另起炉灶,自己弄一个系统,不信比你们的差。
  这事他会一直盯着。宋代搞中央、州、县三级武学就搞废了,范仲淹还特意上奏说“没人愿意入学”,让开办不过九十余天的武学关门。到王安石变法时重办,结果还是让文人来监督、管理武学,这本来就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自己要引以为戒。
  虽然自己就是武夫出身,但这年头的武夫,他自己都怕。自己活着的时候,还能压制这些人,但死后可不敢说。杨行密何等英雄人物,死后杨氏兄弟是个什么下场?武学若能办成,其实是自己留给儿子最大的礼物,制度化的东西,总比个人威信要靠谱。
  回到郡王府后,邵树德忍不住去看了看一双儿女。当了父亲后,自己的很多想法都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恨不得现在就为他们铺平以后的道路。但理智告诉他,过分溺爱是不对的,女儿另说,但儿子还需要自己成长、历练。
  朱温在世时,其实李克用根本玩不过他。但两人一死,梁、晋各自的结局如何?
  “大王,妾娘家几个侄男侄女想到夏州来住一阵子。”回到书房后,王妃折芳霭跟了过来,轻声说道。
  邵树德将她轻轻拥到怀中,抚摸着渐渐隆起的小腹,问道:“这是外舅的意思?”
  折芳霭点了点头。
  邵树德轻叹口气。自家娘子可甚少在自己面前显露这么软弱的一面,这是感到危机了?身边的女人是不是太多了?以至于让一贯以坚强、从容形象示人的发妻都感到不安,这是自己的失职。
  “夫人,折家的帮助,某记在心里。刚出兵讨黄巢那会,身边不过骑卒数十,是小郎亲自带着四百多折家子弟过来相助。这份恩情,如何能忘?”说完,又抚了抚折芳霭的小腹,道:“如今的基业,都等着吾儿出世后继承呢。”
  折芳霭脸上露出了笑容,道:“还没生呢就知道是儿子?”
  “那就再生一个,大不了某辛苦一些。”邵树德厚着脸皮说道。
  折芳霭噗嗤一笑,将脸埋在邵树德胸口,轻声道:“今晚就把那三个侍婢还给你。”
  还有这好事?邵树德精神一震。
  自家这个娘子对赵玉、封氏姐妹都没什么,唯独对嵬才氏、野利氏、没藏氏这几个党项女子特别警惕,动不动让她们在自己面前消失。呃,好像外面还软禁着个拓跋蒲,自己还没吃着,都不敢带回家啊。
  “大王基业稳固了,需要应对的事情太多。嵬才、野利、没藏对大王的基业都有帮助,就像折掘氏一样。此三人,妾以后不会拿她们当婢女了。但有一点,大王切勿——”
  “切勿沉迷女色。”邵树德义正辞严地抢答道。
  折芳霭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自己每次劝谏夫君,到最后都稀里糊涂地劝谏到了床上,自家夫君这个老毛病,看来是很难改了。
  “以后不准再抢别人家的娘子。”折芳霭从邵树德怀里起身,整了整襦裙,飘然而去。
  伊人远去,手有余香。
  邵树德轻嗅了下指尖,舒服地躺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开始思考:“还有一个月就是祭天大会了,折家居然都感受到了压力,这是不是变相证明了自己的成功呢?稳住,不能飘啊。祭天大会第一次在夏州办,可不能搞砸了。届时看看谁来了,谁又没来,都拿小本本记下,明年再算账。”
  

第029章 祭天大会(上)
  “野利族长,又见面了。”离腊月末越来越近了,夏州城中渐渐多了不少党项人。他们提前来,一是表示恭顺,二也是顺便做点生意,比如野利经臣一行百余人就带来了许多药材、皮革、蜂蜜,打算在夏州售卖。
  “大帅这一年东征西讨,声名播于四州之地。某即便是在山上,亦得闻大帅之威名。”野利经臣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人,道:“祭天大会办完后,大帅的威势会更上一层楼,镇内无忧矣。”
  “叛将拓跋思恭尚未授首,据报其已至灵州,与河西党项勾结在一起,某实难安心。”
  野利经臣无语。他也不知道邵树德这个“据报”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如今看来,大帅对灵、盐二州是志在必得了。只是,朝廷那关过得了吗?
  须知如今之天下,朝廷虽然威严尽丧,但到底架子还在。有些嚣张的藩镇,比如魏博,已经迫不及待动手侵攻邻镇了。但这种出头鸟,不用过多理会,朝廷现在确实没法直接拿你怎么样了,但间接的手段还是很多的。
  更何况,现在谁也吃不准各镇节帅对朝廷是什么态度,谨慎点的都不太敢动手,要动手也得有个糊弄得过去的理由。李克用这厮现在应该是吸取教训了,当年手握两三万兵马,竟然产生了天下在手的幻觉,最后被诸镇围攻,差点没法翻身。
  要动手,就得有个理由,这是野利经臣一个党项酋长都明白的事情,那么邵大帅打算用什么理由呢?
  “大帅,京西北八镇到底与其他地方不同,须得谨慎。”说这话时野利经臣也有些唏嘘。
  他们党项人就散居在京西北八镇,夏绥、灵盐最多,其次是鄜坊四州、天德军、振武军,泾原、凤翔、邠宁也不少,反正都是离关中很近的地方。一旦作乱,朝廷立派大军而至,杀得他们人头滚滚。
  可如果换到离京城远的地方,朝廷还会如此在意吗?不一定了!
  如果京西北八镇之间互相吞并呢?朝廷肯定也会惊慌失措,要出手段制衡。如今大帅看起来还是个忠臣,朝廷也挺信任的,可若是悍然吞并灵盐,朝廷会不会号令其余诸镇并力讨之呢?这个可能性不低啊!
  “某打算派人整修下芦子关、木瓜岭、青岭门、石堡城等关隘,并遣军驻守。”邵树德说道。
  野利经臣噎住了,看来自己是白说了,大帅铁了心想打灵武。这几个关隘,都是夏州与邠宁、鄜延之间的要冲之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只需派少量军士驻守,外人就很难打进去。这是夏州的地理优势,也可以说是劣势,关起门来做土皇帝不错,但对外联系也被限制了。
  “野利族长勿需如此惊惶,某也没说现在便要如何。与朝廷之间当然还有一番公文来往,首尾定是要处理好的。”邵树德笑道。
  他当然不会傻乎乎上去就硬打,那样也太扎眼了。
  最近他将任遇吉从衙将中调了出来,到幕府下面新组建了一个曹司:听望司。
  听望是军中术语,即探听敌军动向、查看其情况,取这个名字,主要是为了遮掩一下。听望司的主要职能还是开展情报工作,目前人手少,主要在镇内活动,从商队那里收集消息,然后整理、归纳、提炼。
  任遇吉从灵武过来的商人那里得知,朔方节帅李元礼削减军中赏赐,士卒们忍到现在,已经忍无可忍,随时可能爆发叛乱。
  这事已经与丘监军密谈过了。监军族人这会正陆陆续续搬来夏州住,算上家仆婢女,估计四五百口人,这是将丘氏完全与他绑定在一起了,所以很多事完全可以直接谈。
  丘监军的意思,还是得走一走门路。如今杨复光病死了,田令孜只手遮天,对他不满的人相当多,西门氏就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力量。他们现在非常看重外镇武力,当初邵某人能当上夏绥节帅,西门氏也是出过力的,这次或可同样借他们探听朝中风色。
  只是,这样一来注定要和田令孜之辈对上了。
  邵树德对此感到无所谓,特别是他曾听说田令孜某个姓薛的假子,当初还想让魏绲献妻,对小封垂涎三尺。这不弄死你就怪了!
  “大帅既有通盘谋划,某也不便多说什么了。灵州那边,不是很熟,破丑氏、米擒氏向来跋扈,不把我们野利氏放在眼里。大帅若讨灵州,怕是帮不上多大忙。”野利经臣说道。
  “此事不急,慢慢等机会便是。”邵树德说道:“先喝茶。”
  将茶端过来的是野利凌吉。昨日娘子开恩,将三个侍婢还给了自己,邵某人想都不想,晚上直接搂着小野狸睡觉了。
  小野狸在自己面前从来都是一副坚强不屈的模样,不过谁让自己就好这口呢。单论舒服,没藏妙娥是诸女中服侍得自己最舒服的一个,但小野狸是另外一番情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大帅有了子嗣,某还没道贺呢。遇略都三个儿女了,凌吉还没生下个一男半女,某还想什么时候能抱外孙子呢。”野利经臣看了眼自己女儿,厚着脸皮说道。
  这话很耳熟啊!没藏庆香好像也在自己面前说过。这帮子党项酋豪,一个个都藏着什么心思啊!
  ※※※※※※
  “大王,最近夏州来了好些部族啊。”马车内,嵬才来美爬了起来,坐到邵树德身旁,挽着他的手臂看向窗外。
  “下次换个厚一点的垫子,不然你腿都青了。”邵树德放下马车窗帘,说道。

当前:第108/20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