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作者:孤独麦客》第2007/2037页


  县一级的医学博士没有品级,相当于吏员,州一级的博士则是最低级的从九品官员,替换对象主要就是这些人。
  “那这些地方只能用土人了。”邵修守小大人般叹了口气,道。
  邵树德哈哈大笑,然后又与孙子看起了其他国家。
  大食、波斯、吐火罗斯坦、黠嘎斯、乌古斯、钦察人等等,地图上应有尽有,只要是已经探索出来的,全部画上。
  邵修守目不转睛地看着,时不时发问,邵树德都认真解答,并且尽量讲得很有趣。
  培养嫡长孙对外界的认知,不令其两眼一抹黑,是邵树德的主要目的。如果孙子还能对外界产生浓厚兴趣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以后你当了天子,要多出外走走,不要总窝在宫中。”休息间隙,邵树德语重心长地说道:“即便去不了外邦,也要尽可能在国内多出巡。走得多了,见得多了,很多你以为的难题就没那么难了,同时也能让地方官员们有所顾忌,不敢做得太过分。”
  “阿翁,什么是过分的事情?”
  “你以后就知道了。”
  “出巡时抓到的贪官污吏,怎么处置?”
  “按国法处置。”邵树德说道:“去年的科考,就录取了二十余位明法科学子。他们熟读各种律令,本事不差的。以后出身明法科的官员会越来越多,你用好他们就行了。”
  说到这里,邵树德想起了女婿和凝。
  在登封县令任上数年后,他再一次回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因为在登封干得还不错,邵树德令吏部考功司对其进行了单独考功,最后定为第二等。
  于是,和凝要高升的消息不胫而走。事实上也差不多,在邵树德的计划中,明年他就将成为至少一个中州的别驾,官升两级,专门协助刺史处理狱讼之事。
  以二十七岁之龄走到这个地步,可以说相当神速了。但邵树德觉得自己可能还是没时间来培养他了,如之奈何。
  “阿翁,这个国家怎么那么穷?什么土贡都没有吗?”
  “有些地方确实物产不丰,唯凶人一堆,对其要施以怀柔之策。”
  “阿翁,造物主怎么这么流行?”
  “造物主崛起日短,并未到腐朽的时候,你只需盯着他们,不令其渗透西域即可。”
  “阿翁,于阗国既然这么恭顺,不如让其国主来洛阳好了,朝廷可派官员去帮他治理国家嘛。”
  邵树德:“……”
  与嫡长孙在一起的时间还是蛮欢乐的。邵树德欣喜地发现,这个孩子对他十分依恋,说什么都听,这让他对这个王朝的未来有多了几分信心……
  ※※※※※※
  年前倒数第二天,邵树德在天黑后溜进了亚隆王府之内。
  稍顷,亚隆王正妃蔡邦氏又遣人至象雄王府,邀请象雄王妃过府一叙。
  当没庐氏急匆匆进入里屋时,见到蔡邦氏在榻上玉体横陈,发鬓散乱,满脸红潮。圣人则在屋内煎药。
  没庐氏一闻药味,就气乐了。她也喝过几次,同样是圣人亲手煎的,据说可避免怀孕。
  作为在京人质,又是吐蕃王妃,她俩是万万不能怀孕的,不然根本无法解释。
  “才旦病体痊愈了吗?”邵树德看了没庐氏一眼,说道。
  “已经不咳了。”没庐氏坐在榻上,看着蔡邦氏那不要脸的样子,微微有些嫉妒。
  圣人问的是他们俩的孩子,同光三年末出生,今年六岁。自小身体不是很好,动不动生病,让邵树德很是忧虑,没庐氏也有些揪心。
  反观蔡邦氏生下的儿子扎西德,今年七岁,身强体壮,虎头虎脑,让没庐氏非常羡慕。
  当然,没庐氏还有一个稍大的儿子,那是铁哥与她生的,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了,最近被选为宫廷侍卫,看似前途远大,实则颇为不妙,这辈子都不一定有机会回象雄了。
  “铁哥快到洛阳了。”煎完药后,邵树德将其倒入碗里,待稍凉之后,端到了蔡邦氏面前,说道。
  没庐氏脸一红,没说什么。
  这几年,铁哥在象雄动作频频,一会拉拢这个,一会拉拢那个。
  两年前,普兰土王为其修建宫殿,并把女儿嫁给他,听闻已经生下一子。他的这个行为不但严重挑衅了邵树德,同时也让世为象雄大族的没庐氏深感不安,认为家族利益受损,故遽然发难。
  很快,出身普兰的次妃母子“病死”,铁哥惊惧不已。随后,于阗国主李圣天派了五百僧兵入象雄,为铁哥“讲经”。
  这个经一讲,铁哥也就没戏唱了。身边不是没庐氏的人,就是于阗僧众,权力几乎丧尽。
  当然,这不是没有副作用的。
  政变发生后,地方土王有些离心,离得稍远的拉达克诸王公这两年都没派人至象雄,似乎打算割据自立了。
  邵树德当然清楚其中的情况,不过他也没办法。铁哥本来就不是什么恭顺的人,即便已经被隔绝中外了,他仍然在想办法传递消息,甚至趁着公开露面的场合,给前来参拜的各土邦王公们暗示,搞风搞雨,无所不用其极。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邵树德几乎耗尽了耐心。于是传令象雄,令铁哥亲自来一趟洛阳,参加明年三月的祭天仪式。
  前唐之时,经常有藩邦国王、王子入长安参加庆典,邵树德的这个要求倒也不算太离谱,虽然铁哥肯定百般不情愿,但他没有拒绝的权力。
  明年,邵树德会好好与他谈一次。如果说不通,没庐氏的二儿子才旦就要返回象雄继位了,虽然他才七岁。至于铁哥本人,直接在洛阳出家,没得说。
  如今最大的隐患,其实还是才旦身体不太好,邵树德担心他会过早夭折。
  思来想去,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待铁哥来京之后,邵树德还得吃海狗丸。
  与铁哥相比,延孙还算听话。
  桑州那边与其来往密切,诸般大事经常汇报。前年更是有数名官员入亚隆河谷,在王府内担任各级官员。到了去年,又是一批十名官员入藏,帮助延孙整理田亩账册、完善税收体制、建立汉文学校。
  亚隆王府内的土著官员一看都这操行了,有些沮丧。不过很快,有数人得到延孙推荐,前往成都担任官员。
  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意义十分重大。跨出了这一步,亚隆吐蕃人的想法就有了微妙的变化,再加上两地商业来往的日益频繁,很多吐蕃贵人在商队中占了份子,可分享汉地的商业利益,变化就更加大了。
  邵树德不担心亚隆河谷,他担心的是象雄。
  眼见着时日无多,有些动作必须要加快了。
  

第080章 入京
  正月十五,刚刚入夜,铁哥就抵达了洛阳城南的定鼎门。
  时已同光九年(924),不知不觉,大夏已经开国二十二年多了。
  二十多年,差不多就是一代人的时光。
  开国初年的名臣良将纷纷辞世。
  就在去年,枢密副使徐浩去世。
  今年,南衙枢密副使胡真、北衙枢密使李唐宾、秘书监卢嗣业又相继离世。
  最近,北海郡公没藏结明、曲沃县公范河等人又病重卧床,想必也是大限将至。
  新一代迅速成长了起来。
  如今完成武学化的禁军已经扩大到了八支之多,大量武学生军官充斥部伍,取代了传统的将门传承――当然,将门世家、行伍简拔、侍卫转任这几大渠道并未完全断绝。
  文官方面,经历了两届改制后的科考后,新的政治格局正在慢慢成型。
  在以往的时候,只有开国初期才有可能让大量没有功名、杂科出身或下九流之辈身居高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越来越严密,所有人都被赶到了进士一条路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展开惨烈竞争。
  但在大夏,已经二十多年了,进士反倒声势越来越弱,吸引力大不如前。甚至于,渤海商社的商人也开始进入税务监,出任各级官员。
  所有人都知道,这种状况继续下去的话,越到后面,越难更改,因为他们已经成了一股政治势力,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了。
  税务监,大概率是商人与明算科学子的乐园了,即便有进士挤进去,也未必能占得优势。

当前:第2007/20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