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作者:孤独麦客》第2033/2037页
河套草原之上,时不时展开大规模的练兵,太子吃住在军营中,对部队的掌控日渐深入,威望日渐增高。
其他地方,延续着同光以来的太平盛世。
在邵树德的统治下,这个国家的人口从唐末以来的三千余万快速攀升,已接近五千万。这个数字,比明朝、清朝开国时少,但比北宋三千万多,也算不错了。
财政收入逾四千万,接近五千万贯石。这个数字比北宋低,但百姓负担也远远轻于北宋。事实上,百姓负担达到北宋那个程度,在整个历史中也不多见。
四大商社稳步有序地开展着业务,日复一日地为大夏维持低成本的边疆解决方案。“给得太多了”这种事,让安南、辽东、云南、西域的地方土豪们欲罢不能,乖乖跟着洛阳的指挥棒走。
他的将军们在威慑敌人。
他的官员们在治理地方。
他的学者们在完善新学。
他的工匠们在琢磨新工艺。
他的航海家们在探索新航路。
北方牧草返青的时候,中原已经夏收,南方的水稻则在茁壮成长。
东边渔船收获第一网鱼的时候,中间的百姓已经起床,准备去田间地头忙活,此时的西边,沉沉夜幕之下,挎刀持弓的武士刚刚夜袭敌人营地,大胜而回。
云南的热带丛林之下,火光熊熊,一片片土地给开垦出来。
湖南的瓷窑之外,浓烟滚滚,一件件瓷器被烧制出来。
襄阳的汉水之中,波光粼粼,一艘艘船满载物资驶往各处。
海州的码头之内,人声鼎沸,一箱箱的丝绸被装上船,向远方带去中国的问候。
代北的草原之上,一头头牲畜被驱赶过来,任人挑肥拣瘦,侃价议价。
就连苦寒之地的辽东,也有一所又一所的学堂被兴建起来,越来越多的蕃人走进学校,开始知道他们到底是哪国人。
一切的一切,汇聚在这片古老、文明、富饶的大地上。交融互汇,推陈出新,不断积累,慢慢稳固着新朝的根基。
这是他统治下的帝国。
新生、健壮、朝气,蓬勃发展,气象万千。
帝国的开创者、设计师,即将功成身退,留下的只有中原百姓口口相传的传说,只有草原石碑中永恒的诏谕,只有西域无上皇帝峰那无上的气魄。
这就是大夏王朝。
第101章 离开
四月中,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
贺兰山下,早就已经遍地野花。
山羊在水涧旁跃来跃去,尽情展现着天赋技能。
牧人坐在山坡上,出神地看着远处排成长列、迤逦北上的大军。
好羡慕啊!放羊放羊,放个鸟羊!
这些部队在山下折腾好久了,终日练兵,一练就是数月。你还别说,连他这个外行都看得出来,练兵几个月,军士们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还顺带操练了几個新阵型,大阵变幻的时候,看着挺有意思的。
有经验的同伴对他说,这些部队本来就很强,几个月整顿下来,赶走了不少混子,现在愈发精悍了,军令一下,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一往无前。
听起来有些夸张,但牧人是真的羡慕了。
他也想去里面混一身军服,领几样长短兵器,跟着吃皇粮。但三十来岁的年纪,估计没戏了。这又不是战争年代,连五六十岁的丁壮都要抓,太平盛世之时,十八岁的好儿郎挤破头都不一定能进去,何况他们这些中年人。
大夏太子来过几次,甚至住了一个月,前些时日匆匆走了。
他们这些每天观摩训练的人都看得出来,太子甚得军心,穿着戎服检阅部伍时,欢呼声如雷霆般响亮。
年纪大的人说,太子有点像灵武郡王。当年的邵大帅也是这般检阅部队,这般让军士们发自内心爱戴的。
他们这些年轻人没见过灵武郡王的英姿,但从太子身上,似乎可以一窥那位雄踞关北的大帅年轻时的模样。
恨不能早生数十年,跟着邵大帅杀敌,也不用这会还在不知所谓地牧羊了。
不过,真那样的话可能已经死了,世间之事,真的不好说啊。
上万大军走了好一会才完全消失在北边的地平线上。
众人收回目光。没戏看了,眼见着天色将暗,不如回家。
“太子——”有个少年突然说道:“太子不会去夺位了吧?”
“夺位?”有人下意识问道,傻傻的。
“就是兵谏啊。”少年说到“兵谏”二字时,声音明显小了下来,显然也知道怕了。
“嘭!”他很快摔了个狗吃屎。
只见一位本家叔伯跳到他身旁,揪着衣领,又是七八个耳光下去。
混小子这话也是你能说的?不知道这种罪是株连亲族的吗?你想死没人拦着,但别害大家啊。
其他人也吓了一跳,纷纷上前踹了两脚。
官府若要治罪,可不会在乎他们这群人谁说了谁没说,人家根本不会分辨,在场这五六个人一个跑不了,全得抓了。
站在最外圈的一人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他姐夫在州府当小使最近忙得脚不沾地,据闻在偷偷采买白布。
想到此处,不由地悚然一惊。
他不傻,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圣人驾崩,天下缟素,官府可不得提前准备么?
没有人透露任何消息,也没有任何风声传出,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至少在州府一级,这已经不是秘密。
州府需要底下人干活,慢慢地,消息早晚会扩散出去。
他估摸着,连他都能嗅到点风声了,看来情况很严重,莫不是圣人已经驾崩了?只不过消息还没传出来?
一时间,他有些茫然。
建文神武无上皇帝是从关北走出去的,这里是他根基最深厚的地方,也是流传着最多传说的地方,所有人或多或少都要受点影响。
圣人若真走了,心里空落落的,怪难受。
※※※
丰州城内,刺史赵莹亲自赶到了府库查验。
一匹又一匹的白麻布摞放在货架上。
他亲自上前摸了摸,全程不言不语。
作为同光七年的农状元,在当了三年多秘书郎后,与前辈们一样,外放州郡。
他来到了丰州,出任刺史。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职位。邵夏龙兴之地,一般人还来不了呢。
但他上任不过年余,就遇到了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圣人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