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作者:兰拓》第170/347页


  这倒是让江小满的思路一下子就放开了。
  商机转瞬即逝,江小满立刻给他的新朋友孙哲远打电话,说自己想要在镇上大批量收购石笋干、野山菌干、蕨菜干之类的山货。
  正好他们镇上有不少留守的老人和妇女都找不到赚钱的门路呢,他的想法是希望镇上能牵头,以“助农公益活动”这个噱头,把他这个新开业的快递驿站作为收购点,大批量收购本镇村民手里的山货。
  “这个活动好!哎呀,小满你可真是咱们镇上的福星!”孙哲远放下电话就赶紧去找领导汇报了。
  说实话,他们郎山这一片本来就没有什么工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很少,几个做茶叶、做豆腐的小作坊,基本都是自家人在里面干活,极少从外面招人的,本地老百姓想在家门口打零工也没啥机会。
  男人们还好点,毕竟四里八乡经常有盖房子、砍树之类的体力活,还能打打零工。妇女老人就很艰难了,又要照顾孩子,又要下地干活,每年只有红菇、松树菌上市那一段时间,才能上山捡菌子赚点零花钱。
  江小满这个销售渠道要是真能打通,他们郎山一年四季多少山货啊?老人妇女平时没事多跑几趟山上,也能赚不少生活费啦。
  孙哲远这边在为这件公益活动四处奔波游说的时候,江小满也给他合作的这家快递公司的分公司负责人打了个电话。
  本来他这个快递站点就是公司特批的贫困山区对口帮扶点,一听说江小满这么快就行动起来了,开业还不到一个月,就要依托这个快递驿站大批收购当地的助农特产,还得到了镇上的大力支持,区域经理精神一振,当即决定明天他要带着分公司的人一起过来看看。
  这年头越是大企业,越是要在品牌形象上做文章。
  尤其是关系到民生的快递行业,这几年国内几大快递龙头都在死磕快递到村的“最后一公里”战线,这时候,当然是谁家对脱贫攻坚事业做出的贡献最大,谁就更有竞争力啦!
  江小满这个项目要是真能好好运作一番,搞不好他们整个区域年底都要被集团嘉奖呢。
  和区域经理约好了明天直接在他这个临时驿站见面,江小满又马不停蹄地跑去找山岩。
  山岩一早刚从山上下来,正坐在院子里喝江鱼给他做的甜酒酿焖蛋呢,没想到江小满居然上门给他送钱来了。
  “岩哥,我觉得这门生意能赚钱的。”江小满也盛了一碗甜酒酿,一边喝着,一边跟他解释自己的想法。
  论山货,老山坳子那边绝对比他们这边多得多,只不过因为那边都是深山老林,不是祖辈住在里面的山民,一般人都不敢贸然闯进去找死。
  但其他人不敢,山岩他们这帮人敢呐!
  而且他跟着山岩他们跑过几次山,也知道老山坳子那边并不是山岩他们一个村,而是分散住着不少人家,这些人家,说句不夸张的,几乎每家每户都占着一座山头呢,远了不说,只把自己家山头上的山货薅一薅,晒干了卖到他这里,赚的钱也够一家人小半年的花销了。
  毕竟山货这玩意儿不需要任何成本,但凡勤快点,多往山里跑几趟,一个野菜季下来,赚个几千块钱还是不难的。
  江小满之所以来找山岩,是因为他知道镇上就算牵头来办这件事,最多也只能通知到各个行政村,住得近的还好,大家彼此打听一下就都知道了。
  可老山坳子那边,山民们要是自己不下山,镇上可没办法挨家挨户通知到。
  江小满既然敢把快递公司也拉进来,那就是想趁机把他们郎山这边的山货特产的名气借着快递公司的渠道彻底打出去,这就不能小打小闹的收购山货了。
  毕竟他们和镇上打出来的名头是“助力贫困山区老百姓销售滞销山货”,到时候就那么几千斤,还不够他一场直播卖的,还滞销呢?
  新闻发出去就等着被网友们笑死吧!
  他想多收点山货撑撑场面,也想让阿虎庆山这帮小子趁机跟着赚点钱。
  而且,往长远看,收山货这条渠道要是真打通了,往后阿虎和庆山他们可以直接作为他安排在老山坳子那边的代收点,他们那边按照山里的价格收到手,再转手提高点价格卖给他,赚个辛苦钱。
  这样一来,山民们不由跑那么远的路到他这里来卖山货,阿虎他们也算是有了一个长久稳定的收入来源。
  “行!这事儿交给我吧!回头事情要是办成了,叫阿虎他们几个也请你喝一场。”山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心里清楚,江小满本来可以直接联系阿虎他们的,却先来找他,是给他这个做师父的长脸呢。
  人家都能想着自己的徒弟,山岩难道就不想让徒弟们过上好日子?
  通知完山岩这边,江小满又顺路去了江奶奶家,找到了郎英。
  他那边要是大批量收获的话,就要请几个帮手了。


第157章
  之前他答应过郎英, 今年再有什么活先想着她,江小满也知道她一个女人带着俩孩子,日子过得苦, 也想带着她一起赚点钱。
  “成啊!这活我能做!下个月我打算把两个丫头都送到托儿所去, 听说现在上小学那题目也难着呢, 担心她们俩跟不上,以前是我婆婆舍不得花钱, 去年托你的福,手里攒了点钱,把她们俩送到托儿所,我白天也能去赚钱了。”
  郎英是个痛快人, 答应了江小满之后,没两天就把大妞二妞送到了托儿所。
  农村的托儿所不像城里管的那么严,而且都是私人办的,也能按月收费。
  一个小孩一个月四百五, 一般人家确实舍不得花这个钱,譬如郎英的前婆婆。
  以前郎英还没离婚那会儿,手里没有几块钱,即便想送孩子去托儿所,家里不给钱,她也毫无办法。
  没想到离了婚, 这手头反倒是宽裕起来了。
  郎英暂时还没想清楚这其中的缘由, 只觉得自从跟前夫离了婚, 这天也蓝了, 路也宽了, 就连两个孩子的生活, 也比以前好得多了。
  因为这个, 郎英倒是没像村里其他人背后八卦的那样,离了婚带着两个孩子有多惨,反倒是越活越滋润了。
  江小满请她过去,主要是做两件事:
  一个是收山货期间,帮他做一下每天的三顿饭。
  还有一个是抽空帮他收发一下快递,打扫一下快递站的卫生。
  因为接下来一段时间,他都要全力以赴忙着收购和销售上的事情了,快递站这边也不能没人值班,他更不放心随便找个人过来,想来想去,只有郎英还能放心点,而且她做事也勤快。
  江小满给她按日薪算的,每天早上九点到晚上八点,一天一百块钱。
  郎英算了一下,要是江小满这边能干满两个月的话,那她就能净赚六千多块钱了,等于两个丫头半年的托班学费就不用愁了,那还犹豫什么?
  当天晚上她就把这事儿和江奶奶说了一声,以后她每天早上八点前把家里打扫一下,猪和鸡都喂好,再给江奶奶和月月把早饭做好,吃完早饭送俩丫头去镇上的托儿所,回来就直接去江小满那边上班了。
  听到郎英要送大妞二妞去托儿所,江奶奶犹豫了一会儿,到底还是没忍住,开口说想请郎英帮帮忙,顺带着帮她把江月月也送到镇上念托儿所去。
  现在二孙女有了锦绣前程,江奶奶唯一担心的就是最小的月月了,可灿灿自己还是个小孩子呢,根本不可能让她学习之余还来照顾妹妹。
  江奶奶要是眼睛还能看得清,她就自己去送孙女上学了,但她现在这幅样子,唯一能求的,就只有郎英了。
  “这有啥?反正我每天都要跑一趟的,就是我那小三轮后车斗有点小,她们三个得挤一挤啦。”
  大人觉得为难的事情,在三个小丫头看来简直完全不是问题。
  尤其是大妞和月月,这段时间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俩人一听居然还能一起去上托儿所,当场就激动得抱到了一起。
  看样子是不会嫌弃小三轮的后车斗太过拥挤了。
  江小满听说了这件事情也笑得不行。
  不过,没两天他就从县里买了一辆后车斗能坐四个大人的电动三轮车,让郎英每天骑这辆车去镇上送孩子,顺便把当天要吃的菜什么的买回来。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冰箱了,哪里还需要天天去赶集买菜?
  郎英知道江小满心软,是担心她骑着小三轮带三个孩子太危险呢。
  不过她什么也没说,欣然接下了备用的车钥匙,反正她就早上用一个小时,等她从镇上回来,正好把车子停在快递驿站这边,平时江小满用着也不耽误。
  只是这份人情她却记在了心里,对待这个尚在雏形的快递驿站也愈发上心。
  听说驿站后头那块荒地没人种,还抽空拿锄头给江小满开出了一块菜地,从自家菜园子里移栽了不少蔬菜过来,这样一来,江小满平时连新鲜蔬菜都不用花钱买了。
  ……
  郎山村的江小满要收山货了!
  而且价格跟他们自己去镇上摆摊卖的差不多!
  什么石笋干、蕨菜干、各种野山菌干、农家自己做的梅干菜之类的,都可以拿去卖,现场看货结钱!
  这个消息,最近几乎在附近几个村都传遍了,就连隔壁镇上都有人在打听,是单收本镇的,还是外镇的也能收,听说就连老山坳子里面的都收,一时间山里人家都闻风而动。

当前:第170/34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