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作者:石头与水》第2/446页



第2章 训诫碑
  祖孙俩说会儿话,郑太后继续看奏章,让林司仪跟荣烺说一说荣烺生辰宴的准备。这是每年都有成例的,荣晟帝膝下一子一女,就是荣绵荣烺兄妹。
  荣绵年长些,今年已经十一岁,他是皇长子,按理身份应该贵重些。
  不过,皇家也只有荣烺这一位公主,再加上她是郑太后亲自抚养。郑太后偏爱这个孙女,荣绵生辰也不过是庶子例,荣烺却一向是嫡皇子例来办。
  说来,她生辰还比长兄的要盛大一些。
  好在,荣烺是公主,女孩子无涉帝位传承,纵郑太后格外偏爱,朝中也无人议论。做祖母的就是喜欢孙女,怎么了?
  又不是孙子。
  荣烺翻开内务司承上的单子,心里默默跟去岁的生辰宴做对比,觉着更盛大一些。
  “有些奢靡了,按去年的例就挺好。”
  “今年生辰宴结束,殿下就要正式读书。太后娘娘说,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简单了。”林司仪为荣烺解释。
  荣烺是个很敏锐的孩子。人在少年时期,天性的表现会相对直接,譬如,孩子会希望被特别对待,会希望得到更多的宠爱。
  荣烺却是说,“以前我的生辰宴就比阿兄的还要热闹,阿兄比我早读书,年纪也比我大,现在我的生辰宴岂不是更要超过阿兄了吗?”
  “林妈妈你不是一直说,宫中诸事,都有法度规矩。按照原本法度,我的生辰宴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殿下以往的生辰宴,是按嫡皇子的例来操办的。大皇子的生辰宴,是庶皇子的例。按宫中规矩,殿下您的生辰宴,要比大皇子的略逊三成。”林司仪道。
  荣烺没有立刻表现出不悦,而是不解的问林司仪,“我跟阿兄一母同胞,为什么按例,我就要逊于阿兄?”
  林司仪精于宫中礼仪制度,学识亦极佳,“这是太.祖皇帝的规定啊,从太.祖立国,有感于前朝妇人干政之事,便为天下定出尊卑。即便尊贵如殿下,您与大殿下一样是贵妃所出,一样是陛下骨肉,但宫中规定,皇女例减皇子三成。”
  她眼睛瞪圆,非常惊讶,“这是为什么?嫡庶有别,是因为要用嫡庶定出礼法。为什么男女也要定出差别,也是为了区别尊卑吗?”
  荣烺问,“我与阿兄,我们难道不是一样的吗?一样的父皇,一样的母妃,为什么我的例就要逊于阿兄?”
  “殿下,不只是您,自太.祖立国,皇子公主例来都是这样的。”林司仪道。
  “太.祖皇帝肯定很不喜欢女孩子。”荣烺得出一个结论。
  “殿下噤言。”林司仪轻声提醒。
  “我只跟林妈妈说。”荣烺自幼早慧,她当然不会在别人面前说这样的话。荣烺晃了晃小腿,“祖母喜欢我,每年都会让内务司很用心的给我准备生辰宴。从小到大,我也没有哪里不如阿兄。”
  “殿下,生辰宴您还有旁的吩咐么?”林司仪问。
  小小的手一下一下的抚摸着内务司递上的单子,荣烺问,“林妈妈,你是五品女官,李内侍是五品内侍官,你们的月俸是一样的吗?”
  林司仪颌首,“是。”
  “前朝时的女子是什么样的呢?”荣烺好奇的问,“祖母给我讲过文睿太后的故事,大凤朝【1】武皇帝很喜欢出巡游幸天下,武皇帝不在帝都时,就是武皇帝的母亲文睿太后掌管朝政。有重要国策施行时,武皇帝都会征询母亲的意见。文睿太后也是前朝女子,她不好吗?”
  林司仪道,“女子再好,有干政之嫌,也就不好了吧。”
  荣烺忽然说,“可我经常看祖母批阅奏章。”
  林司仪的目光变得有些柔软,“殿下还没出生的时候,仪凤门那里是原有一块巨大的训诫碑。仪凤门是进入内宫的宫门,那石碑上一面刻着太.祖皇帝‘妇人不得干政’的御笔,一面刻着显德皇后亲书的《贞烈经》。”
  荣烺敏锐的捕捉到林司仪话中的重点,“原本有,现在没有了吗?”
  “太后娘娘令人将训诫碑移至太.祖陵前,以使此碑日日陪伴太.祖皇帝,以示后辈不忘太.祖皇帝与显德皇后的训诫教导之意。”
  荣烺“扑哧”就笑了。
  林司仪的唇角也翘了翘,很快重新归于沉静。
  荣烺笑了一会儿,觉着祖母真促狭。祖母肯定是很讨厌这个什么训诫碑的,像她喜欢的东西,肯定日.日看到才好呢。
  只有不喜欢的东西,才会想眼不见为净。
  看荣烺重新高兴起来,林司仪问,“殿下的生辰宴,要是有哪里要调整,得现在就吩咐内务司。不然,殿下生辰眼瞅就到了,得让他们提前准备着。”
  荣烺眼珠动了动,摩挲着内司务的单子说,“我生辰在六月,正是热的时候,把单子上肥腻的大菜去一去,多备些新鲜时蔬瓜果、清凉饮子才好。”
  “就按这个例吗?”林司仪再次问。
  荣烺折好的单子递给林司仪,“就按这个例。”
  不知为什么,忽然之间,她就不愿意改了。


第3章 麟趾宫
  申正。
  文昌阁。
  师傅向荣绵起身行一礼,“殿下,今日授课就暂到此吧。”
  伴读们起身,垂手避开师傅的礼,荣绵回半礼,他下午功课都是到辰正为止,“有劳卫师傅了。”
  目送卫师傅告退,有小内侍进来,轻手轻脚为荣绵整理书案。近侍提了食盒进来,后面跟着一溜抬桌椅的小内侍。待桌椅摆放停当,近侍打开食盒,几样细巧点心摆在桌间,搭配几样或甜或淡的汤羹饮子。
  下午功课结束后,荣绵有用茶点的习惯。
  待荣绵坐下,伴读们依次恭敬坐在荣绵下首,右下首第一位是伴读郑徽,左下首的位子则空着,另两位伴读分坐左右次位。白玉碗里一道蜜汁樱桃,鲜红的樱桃衬着琥珀色的蜂蜜,愈发显得颜色分明,晶巧可爱。
  郑徽指了指这道蜜汁樱桃说,“殿下最爱樱桃,现在也正是吃樱桃的节令,殿下尝尝。”
  “不只我爱吃,徐家表兄也爱吃樱桃,他也病了几日了。我打发人去瞧他,总说无大碍,只是尚未大安,不能进宫。”荣绵对近侍道,“再取一碟子蜜汁樱桃,给徐家表兄送去。让他好生将养。”
  近侍面色如常的应一声,“是。奴婢这就吩咐人去办。”
  两位伴读悄悄看郑徽一眼,郑徽面无殊色,只是轻轻抿了下唇。
  宫中素有食不言的规矩,陪荣绵用过茶点,三位伴读一起告退出宫。
  荣绵去万寿宫给祖母请安,他一向如此,先去万寿宫,再去父皇那里,最后是母妃的麟趾宫。
  今日亦如往常。
  待荣绵行过礼,郑太后招手让他到近来,看看他的气色,问今日卫师傅教了哪些功课,用了哪些茶点,茶点可用的香。
  荣绵一一答了。
  见妹妹坐在榻桌一畔,榻桌上摆着几摞奏章,荣绵问妹妹,“阿烺又学认字了?”
  “嗯,我今天又学了好几个字。”
  荣烺三四岁的时候,郑太后偶尔教过几句诗词,就发现这个孙女格外聪明。小孩子大都是教两三遍就能会的,不过,荣烺都是过耳不忘。更难得的是,第二天问她,她还记得。待隔三五天问,依旧会。
  待郑太后教荣烺认字的时候,都曾感慨,以往只听闻世上有过目不忘之事,今儿算是亲见了。
  郑太后也博闻强识,但自认没有过目不忘之能。
  所以,别看荣烺年纪小,她如今已认了五六千字。只是因人少不易早拿笔,方没有习字罢了。寻常一些基础书本,也早背会了。
  郑太后看奏章时,她闲了也会翻一两本,看上面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或问祖母或问林司仪。
  荣绵笑着跟郑太后说,“祖母,也就阿烺是公主,要是外头男子,肯定能考状元。”
  郑太后拍拍他的肩,“去看看你父皇吧。你母妃今日身子不适,你去请个安就出来。过来给我念奏章。”
  “是。”听说母亲不适,荣绵起身便去了。

当前:第2/44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