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经论道的太后》作者:赤色鸳鸯肚兜》第2/83页


  太后看着我笑道:哀家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后,自以为哀家这皇后做的便是十足的贤德了,但是见了你才明白,哀家真是远远不及你啊。
  我赶紧低下头。
  儿臣无才无德,能在宫中立足,只依靠太后照拂,儿臣只求尽心侍奉来回报太后。
  太后笑着拍了拍我的手,却换了个话题。
  昨日宴上怎么样,皇帝可还满意?
  我知太后想听什么,便道:一切都好,皇上满意,朝臣尽兴,上书房里读书的皇子和王爷们也来了,小王爷看着精神很好,又新添了伴读,是刘侍郎家的嫡次子。皇子们看着也很好,与小王爷看着很和睦。
  太后听完脸上笑意更深了:子润,听说皇上昨天晚上去了你那里,哀家很喜欢你,也很希望你能尽早诞下龙种。
  我低头道:臣妾定当尽力。
  从太后宫里出来,我与宫人们走在常青道上,脸上虽然一脸凝重,心里却稍稍放松。
  如今看着,只要皇上愿意来,子嗣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是嫡子,我便可以松口气了。
  正走着,突然前面有宫女来报:娘娘,贵妃已在宫中等候多时了。
  贵妃是什么样的人呢?
  她是太傅的孙女,出身清流名家,自幼读遍四书五经,能作诗,会填词,才华,家世,美貌,无一不有。
  且与陛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可是因为她祖父的政治立场问题,皇上不能给她这皇后的地位,反而是我,一无是处,却白白占了这个名分。
  她焉能不恨我?可是我不能叫她恨我。
  如此,我便与皇帝一起来宠她。
  我亲自下诏将她召进后廷,亲自为她求来贵妃的名分,为她在太后处打点遮掩。
  我将后宫中最华丽的殿宇分给她做寝宫,亲自照应她的吃穿用度衣食起居。
  有看不过的嫔妃偷偷议论,我一律狠狠斥责。
  我委委屈屈却又大大方方的承受着所有非议,她和皇帝焉能不感谢我?
  我便是这样贤良的人。
  等我走进寝宫便看见了一个宫装俏丽女子笑着迎上前来扶我。
  姐姐可是去了太后处吗?妹妹等候多时了。
  我一脸慈爱的笑着看着她道:刚伺候太后用过早膳,可巧在路上便听见你来了。在我这里不必守那些规矩,你要吃什么玩什么只让他们找出来便是了。
  贵妃道:已是用过膳了,只是日子实在冗长,无聊至极便来找姐姐说话了,姐姐日日都去侍奉太后吗?
  我笑道:不曾日日都去,只是习惯常常去看一看心里方才踏实。
  顿了顿我说道:你入宫有一段时日了,可曾去拜见过太后?
  她听完这句便低下了头,泫然欲泣。
  太后并不喜欢我,我不敢去。
  我笑着握着她的手道:你如此聪慧美丽,太后怎会不喜?便是真的有些什么,我们做媳妇的还能和老人家置气吗?你若怕便等下回我带着你。有我在,你不必担心便是了。
  贵妃惊喜的看着我。
  姐姐,你真是极好的人,我家族里也有几个姊妹们,却从不像你这般待我亲厚。
  我看着她道:咱们都是嫁进宫里的女子,何苦彼此为难呢,陛下操心国事,我们这般彼此照顾着,便不必让陛下分心了。
  说完我便招呼外殿侍立的宫人,让她们把我亲做的糕饼点心拿过来给贵妃尝一尝。
  我虽然不会填词作诗,不会弹琴作画,但我对自己的厨艺却十分有信心。
  吃过我做的东西的人,没有不喜欢的。
  她尝过以后连连夸赞。
  姐姐真是天下第一贤德人。
  此番过后我又与她闲话半天,午时亲自下厨房做菜,与她吃了饭才把她送回去。
  刚把这贵妃安置妥当,打算好好睡个午觉,却听得有人来禀报,景妃领着大皇子来了。
  得了,又睡不成了。
  我命人将景妃安置在前殿,自己梳妆过后才打起精神去见她,景妃是个老油条,不像贵妃一般好糊弄。
  景妃是小官之女,官有多小呢,就是官职说出来,我们都没有听过。
  但景妃却很有福气,生下了皇帝的第一个儿子,大皇子郑焕。
  许是同我一样,家境不好的女子都没有棱角,她同我一样总是温温柔柔的性子,仿佛没有什么能让她着急生气。
  除了我,她也是出了名的贤良之人呢!
  我打理完毕,整理好笑容,敛袖缓步进入前殿。
  便看见一个着湖蓝色宫装的女子带着身后的小男孩恭敬起身,屈膝行礼。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金安。
  小男孩也一板一眼的跟着行礼。
  哎呀,快快请起!
  我扬起慈爱的笑脸亲自将他们扶起。
  这便是景妃与贵妃的不同了,我与贵妃只说过一次让她私下里与我姐妹相称,且在我殿内不需与我行礼,她便照着做了,可见她天性单纯。
  这话我与景妃也说过,可景妃除了偶尔称我为姐姐,却从不曾坏了礼仪规矩,可见此人不是我三言两语便能哄骗的,思及此我便有些头疼。
  面上我却丝毫不显,只热情的招呼他们母子二人过来吃我新做的糕点。
  景妃也笑着对郑焕说道:今日你可是有福了,你母后的手艺是你父皇也难以受用到的。
  只见郑焕从众多糕点中捡了一个形状精致的荷花酥放到青玉小碟上,亲自捧到我的手边。
  母后请用。
  我捡起荷花酥道:景妃妹妹果然是有福之人,焕儿如此懂事,必是妹妹苦心教导的结果。
  景妃推辞道:是娘娘的榜样做的好,听闻娘娘日日去太后宫中亲侍膳食,陪伴太后。焕儿也是娘娘的孩子,自然纯孝。
  是啊,焕儿当真纯孝。我笑着说道。
  当年我刚进宫初登后位,满宫人谁不是等着看我笑话,却只有景妃,每次见我都是礼数周全,一丁点错误都挑不出来。
  只是周全是周全,她却从未像今日这般常常带着焕儿来我宫里坐坐,更不会开口闭口便说焕儿是我的孩子,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吃过糕点,景妃也没有要带着孩子回去的意思,但我是多么贤德的人呀,怎么会让气氛冷场?
  我立即提议准备文房四宝,由我和景妃陪着大皇子一起温书学习。
  我细心询问大皇子的功课进度,又认真与他探讨师傅们讲过的经纶策要,最后决定我们一起练字消磨时光。
  景妃免不了又要以母子之情来吹捧我一番,我乐得接受。
  既然天已将晚,我便吩咐着早些准备晚膳,又留了景妃与大皇子在我这里用膳。
  用完膳天色已暗了下来,景妃才终于依依不舍的要回去了,除了他们带来的宫人,我亲自派了我宫里的人护送他们回去。

当前:第2/8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