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作者:苏佑蓁》第415/416页
圆饭,心情很好,晚上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一早,把家里事情交代给大儿子大儿媳后,早饭都没吃,就一个人跑回娘家,陪父母早饭,陪父母聊天,像个小孩一样和父母撒娇。
苏世伟和叶梅眉开眼笑,苏景林和郭采玥哭笑不得,都做祖母的人了,还这么任性。
苏果霸占了父母一个上午,中午在苏家吃完饭才回家,王仲文媳妇看婆婆的眼神饱含羡慕,谁家女儿出嫁几十年了还这么受欢迎,昨天那么多人来接婆婆,她每次回娘家,娘家的人都客客气气的。
王仲文笑说:“羡慕啊,没必要,我们家不也是很好么,没那么多破事,和别些人家比起来,已经很好了”。
王仲文媳妇回神:“也是,但还是羡慕,你说怎么办”。
“我怎么知道?”。
……
次一天,王曼翊带丈夫孩子回来了,苏果和女儿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话,王曼翊一家在娘家住下来。
娘家给自己接风那一天,苏果带儿子一家,女儿一家,提着大包小包,浩浩荡荡回娘家,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
王仲文媳妇瞪大眼睛,看和平时完全不同的婆婆一会跟太外婆撒娇,一会跟大姨妈撒娇,一会又抱着二姨妈摇晃,她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没见过吧”,一个年青妇人笑说。
这个是小舅爷的儿媳妇,哦,叫垣表弟妹,亲戚真多,王仲文媳妇汗了一下,笑笑:“是没见过”。
垣表弟妹小声跟她八卦:“我公公常说他们五个兄弟姐妹感情可好了,特别大伯公和二姑婆,凡是二姑婆要做的事,大伯公都支持”。
王仲文媳妇:“是…是吗?”。
垣表弟妹点头:“真的是,我没见过感情这么好的兄弟姐妹,我一出嫁,回娘家,娘家人客客气气的,是外人了”。
王仲文媳妇点点头:“我也是”。
两人相视一眼,心有戚戚。
苏果整个人兴奋不已,放飞自我,一点官太太的样子都没了,整个人倚在苏叶身上:“二姐,这些年,我真的真的好想你们”。
苏叶抿嘴笑说:“那你怎么不每两年回来一次,住十天半个月的”。
苏果委屈:“我这不是怕我回来了,回去后院多了个女人,你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送他美人”。
苏叶笑:“你把妹夫看太紧了,也不怕他反感”。
苏果:“其实也没那么紧,喝喝花酒不留宿还是可以的”。
一旁的苏卉呵呵笑起来,说:“其实是我们运气好,族里一些姐妹嫁出去,在夫家过得鸡飞狗跳,那个热闹哦,我听了都觉得累”。
苏果嘻嘻笑说:“有些官员后院也一样,我今天压你,明天你压我,这无声的你来我往,精采得很”。
苏叶:“你怎么知道”。
苏果:“一些主母管家不严,就流传出来了”。
叶梅:“还有这样?”。
苏果点头“有,有些官员发达时,娶家里条件好点的媳妇,等发达了,原配人老珠黄,男人自然想搂年轻漂亮的女人,有男人宠爱,自然不把原配放眼里,后宅就乱了”。
叶梅恍然,小声说:“你大嫂好像跟你大哥闹过几次别扭,你大哥是不是也干了这事”。
苏果噗嗤笑了:“我不知道,我又不打听大哥的私事,不过,娘,夫妻俩闹别扭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女色上的”。
其实苏叶苏卉也蛮好奇的,大哥当官这么多年,究竟有没有在女色上犯过错,作为妹妹,她们又不能去探究,只好按下心里的好奇。
吃过娘家办的接风宴,苏果心满意足,家事完全放手给儿媳妇,自己要么轻轻松松地接待上门拜访的发小,要么到处走走,重温儿时的路,要么去一个姐姐家消磨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要么去茶室胡天说地,端的是惬意无比。
瞧婆婆这样,王仲文媳妇不由担心了,某天晚上问自家相公:“婆婆这样,传回去公公没意见吗?”,他们可是带了不少下人回来,里面就有公公的心腹。
王仲文:“爹娘同一个村里长大,娘的本性爹就知道”,然后小声说:“我听说过,娘小时候有时会打架,爹见过几回”。
“娘竟会打架?”。
“不是会,是很会,不过不及二姨妈的一点零头”。
“啊”
……
等年后开春,苏果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第407章 番外2谢卫远 苏景枫
谢卫远从小就不爱读书,夫子在台上授课,他在下面晕晕欲睡,努力睁开眼睛也睁不开,一放学就生龙活虎。
所以启蒙完成他就不读了,去了城里当衙役,其实衙役也不是那么好当,小小的地方人员关系复杂,谁是谁的人,谁又是谁的人,幸好也没人敢惹他。
小县城大案件很少有,鸡毛蒜皮,倒灶的事一大堆,和他想像的相差甚远,不做衙役,又不知做什么,只好耐着性子做下来,时间长了,也就那样,没有快意恩仇,没有惊心动魄,日子平淡,平淡中带点波澜。
总之,做衙役还是有收获的,别的不说,消息灵通,得到消息比人快一步,大面上护着村里人还是可以的。
慢慢地,从衙役做到捕头,这时他才明白,他年轻时想进的六扇门不可能了实现了,不免有些心灰,但在职位上还是尽心尽职。
流水的县令,铁打的捕头,当他跟新来的县令不合拍,且这活也做得够久了,已有不耐之意,他辞了捕头的活计。
辞了捕头之后,去外面游玩了一番,才回村过起了地主老爷生活。
两个哥哥发展得好,他不是不羡慕,可他就这能力了,他期昐后代能有出息,可是儿子也随了他,不好读书,只好把期望移到孙子身上。
大孙子五岁启蒙,谢卫远便每天督促他读书,和孙子斗智斗勇,搞得孙子和他都不亲了。
二孙子也一样,五岁启蒙,又是一番斗智斗勇。
孙子们读几年书,他无奈发现都没有读书的天赋,只好认命。
抱着坛好酒去找大哥喝个烂醉,哭诉一番,回头醒过来,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五岁的苏景枫非常害怕,二姐发烧晕迷整整三天了,还没醒过来,他害怕,害怕二姐像二爷爷家的孙女一样,死了,死了就不见了。
猛地他听到三姐尖叫:“二姐醒了”,他急忙跑过去,二姐真的醒了,他想上前看看,被娘推到一边:“你姐刚醒,别吵到她”。
苏景枫乖乖自己去玩泥巴。
二姐醒了,醒来的二姐能干了许多,渐渐地,家里每餐都有点肉吃,饭也能吃饱了。
二姐虽然话还是很少,力气还是很大,但他知道,二姐和之前完全不同了,他很疑惑。
后来他偷偷听娘和舅妈说,人有三魂六魄,二姐出生时只带了一魂三魄,所以二姐从小是傻傻的样子,现在另外的两魂三魄回归,二姐自然也正常了。
娘还说了,二姐那两魂三魄回归去了另外地方,有了奇遇,所以才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 苏景枫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于是苏景枫不帮家里干活时,去快乐的玩耍,结识了不少新的小伙伴,他喜欢新家,喜欢新地方,这里,没有奶奶时常来找爹娘要钱,没有奶奶时常的骂人的声音,每天都有好吃的,每天三餐,餐餐能吃饭,真好!
新地方也不算全是好的,野猪岭上野猪多,山里还有吃人的狼,于是家里都在努力建起石头围墙,防狼,他也是家里一份子,于是忍住去玩的心思,帮家里干能干的活。
建了围墙转年又是旱灾,之后又是建石桥,修路,记忆里头几年特别辛苦,直到通往县里的路修好了,大哥考上了秀才,家里人才没那么辛苦。
他玩心重,最喜欢和小伙伴们招猫逗狗,招摇过村,父母兄长姐姐说他,他总找理由避过。
稍大一点,二姐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
做什么?他不像大哥会读书,也不像二姐有力气,他能干什么呢?想不出能干什么只好跟卫远一起去县衙做衙役,几年后觉得没意思就不做,回村了。
大哥考了进士,做官了,回村的苏景枫不知自己能做什么,很迷茫,每天跟爹干点农活,空闲时和村里发小吹吹牛,时间长了他觉得没意思,寂寞空虚。
一天,二姐来找他说:“现在你没什么想做,不如试试看嫁接水果,种出好吃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