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作者:万山横》第105/127页
很快就到了元旦,今年电商公司的员工们难得地放了几天假,佳慧便组织大家进行了一次团建,到附近水库坐船、采摘。元旦当天天气晴朗,燕子、媛媛、小路和佳慧各开了一辆车,带着公司的孩子大人,一起来到茏山镇的一座水库边上。
大家把车停在水库管理区的停车场,孩子们蜂拥而出,在库区的篮球场和树林里到处奔跑。不远处,一道高高的堤坝和周围的小山围着万顷碧水,水面上还有星星点点的小岛。堤坝旁边有农户家的桔园,里面的部分果树上,还挂着未采摘的金黄桔子。
库区挺大,除了办公区域不对外开放,其他地方都可以自由参观玩耍。一群人先到水库边去坐船。每人二十块钱,就能坐着敞蓬船到湖心小岛上去玩一次。大人孩子闹哄哄地穿好救生衣,坐到船上,就见小船荡开清澈湖水,在机器轰鸣中朝最大的一个岛驶去。
小岛还没开发,上面只有荒草和草甸,以及一些钓鱼项目。他们这一船都是女人和孩子,没人喜欢钓鱼,大家在岛上走了一圈,四处看了看,就又都坐着船回来了。
上岸后,大家转而沿着水泥大坝缓缓往前走。堤坝的一边是无边的碧水,另一边是高高的草坡,坡下建有小型发电厂。大人在水库边拍照谈笑,孩子们便在草坡上追赶打闹,还有两个孩子跑到坝下发电厂门前,朝里张望了好一会儿。
顺着堤坝走过去后,便到了桔园。媛媛已经跟农户提前联系过了,到了那里,大家便各拿一个小篮,进桔园采摘柑桔。金黄色的果实挂在枝头,垂得很低,轻易就能摘到,但果农告诉他们,要先摘树顶上的果子,因为顶上的阳光充足,果子更甜。
初冬季节的柑桔,已经非常甜了,吃着很美味。二十来个大人孩子在果园里边吃边摘,最后每人都摘了一大篮,去农户家按斤称了,由公司统一购买。果农见他们买得多,十分开心,又拿出自家做的无花果干来待客。他家房前屋后种了十来棵无花果,吃不完的就采摘后晒干,嚼着吃很有韧劲儿,也很甜。叶子君尝了尝,非常喜欢这个味道,想买些回去,老板笑道:“做得不多,本是留着自家吃的,既然你喜欢,那就送你两罐算了。”
叶子君心满意足,左手抱两罐无花果干,右手提一大袋桔子,和大家一起回到库区。把桔子放到车上后,孩子们便提议来玩老鹰捉小鸡。于是燕子当了鸡妈妈,身后挂着十几只大大小小的鸡崽,小路充当老鹰,左冲右突地来捉人。燕子身后的长龙便跟着左右摆动,尾大不掉,尾巴经常断成几截,球场上不时响起惊叫声和欢笑声。
玩了两局,大人们跑累了,便坐到蓝球区的看台上休息,留下孩子们不知疲倦地继续疯。眼看到了中午,小鸡队伍才恋恋不舍地解散了,大家一起去管理区旁边的餐馆里吃午饭。
这家餐厅的特色就是鱼,红烧清蒸丸子一应俱全,还有各种鱼干。最好吃的当属他家的小葱鱼丸豆腐汤,又新鲜又美味,一点腥气也没有。大人孩子吃得赞不绝口,老板娘端菜进来时,听到他们夸奖,也很自豪地说,自家的鱼都是旁边水库里捞上来的,大鱼有大味,别家鱼塘里养出来的鱼哪能跟他们比?
饭后大家在餐馆旁边休息,那处有个平台,有钓具有秋千,有几个人尝试着钓鱼,也有人搬了椅子在水边坐着闲聊,孩子们则有的玩秋千,有的又跑到库区球场上去玩,一直呆到晚上吃过饭,才各自开车回家。
到家后佳慧才知道,奶奶不知怎么的,竟又摔了一跤。
幸好这次冯小河在家,听到外婆喊,忙从屋里跑出来,发现奶奶已经坐在地上了。冯小河把老人扶起来,要带她去医院检查,奶奶不肯,反而十分恼怒,说:“去什么医院?我这是老了,该死了!老话都说,七十二、八十三是个槛,我看这个槛我是迈不过去了!”
“你又跟我犟!”冯小河听她这么说,也很生气,“这是能忍的么?现在不去医院,等发现摔着哪里了,以后爬不起来了我看你怎么办!”
说得奶奶又有些怕,活动了腿脚,觉得没有摔伤骨头才放心。后来她又吞吞吐吐地告诉孙子,近来她总觉得走路不像过去那么轻便稳当,拄着拐都无法控制身体了,让她颇觉苦恼。冯小河听了,吃了一惊,忙说:“明天我带你去市里检查。”
外婆也急了,说:“你看你!不舒服你跟孩子们说啊!或跟我说一声也好!咱们到镇医院去看看,叫医生开两帖药,倘或从此就吃好了呢?你瞒来瞒去的,准备瞒到什么时候?”
“我这就是老了!”奶奶不以为然道:“医生也只治病,谁还管你长命百岁?”
冯小河阴沉着脸没理她,自己去给姑爹打电话,把厂里事交代了一下,准备这两天就带奶奶出门看病去。等佳慧和孩子们回来后,得知奶奶摔跤了,也忙去看她。见她不肯去医院,七宝说:“大太太,你要乖!爸爸叫你去,你就去看看嘛!不要怕吃药打针!”
苗苗说:“对啊,你又不是医生,你说了不算!医生说的才是正确的!”
她们的大太太不服别人,对两个重孙女倒是很服,最后只好嘟囔道:“行吧行吧,去就去!哎,老了就是麻烦!要死就死了算了,偏还生些病来折磨人!”
第二天早上,冯小河开车带着奶奶,直接去了平安市。回来后两人的脸色都很凝重。原来市医院的医生经诊断后,认为奶奶得了帕金森,冯小河决定带奶奶再去江城的大医院去确诊一下。
佳慧奇道:“不都说得了帕金森会手抖吗?奶奶的手又不抖!”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冯小河道:“听医生说,帕金森的症状很多,像奶奶这种,属于姿势平衡障碍。走路时不能及时停下来,容易向后跌倒。医生说奶奶现在的症状还算轻的,继续发展的话,坐下后连起立都很困难,甚至会无法行走。而且这种病还没有办法治愈,随着年纪增长,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他说着重重地叹了口气,佳慧忙道:“奶奶知道这些么?你先不要告诉她,到大医院看了再说,不要引起老人家的恐慌。”
冯小河摇头说:“她只知道自己得了帕金森,别的我都没敢说。”
第二天一早,冯小河又开车带奶奶去了江城,到那边医院检查,晚上就住在医院附近的宾馆里。那一晚家里人都牵肠挂肚,佳慧躺在床上半夜睡不着,不由想起上辈子的事来。
上一世奶奶也是这一年走的。她上山干活儿时摔了一跤,爬不起来。山里人少,大声呼救也没人听见。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有人路过才发现了她,赶紧给姑姑打了电话。姑姑和姑爹火急火燎地把她送往医院,又打电话给冯小河。等他们从海市赶回来时,奶奶已经不行了。
老人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清醒的时候,她紧抓着女儿和孙子的手,把后事都交待清楚了,又熬了好几天才去世。那段时间姑姑始终瞒着冯小河,根本没敢和他说奶奶在外受伤的经过,但即使是这样,冯小河也差点崩溃了。在奶奶去世后,自责和悔恨陪伴了他的后半生。
现在想来,上辈子奶奶的病症肯定早就出现了。可是她既没有告诉孙子,也没告诉女儿。老人要强了一辈子,最大的恐惧不是独自承受身体上的疼痛,而是给本就不宽裕的子女们增添困难。所以到老到死,她都没有告诉过孩子们,她那病痛缠身的老年生活过得有多难。
手头的钱要是不够,就卖一套房吧,佳慧心里暗自谋划。努力了这么久,她和冯小河终于有能力面对这些变故了。老人们终有离开他们的那一天,她不怕她们的离去,但她害怕她们离去时,她能给出的只有眼泪和无穷的遗憾。这一世,她再也不想做那样的自己。
第139章
从江城回来后, 奶奶脸上竟有了两分喜色。她告诉佳慧和外婆,“还是你们说得对, 凡事要听医生的。医生开了药,我吃了竟然好多了。”
外婆也放了心,笑道:“你看你还不肯去,医生总比你有办法!”
奶奶又叹息:“就是那个药死贵死贵!还跟高血压的药一样,断不得!天天都要吃!”
一盒药八百多块钱,只能吃一个月,一年光药钱就得近万块钱。奶奶把这个账一算,就觉得心疼肝也疼。佳慧和外婆听了却是心头一松,觉得这比自己最初预想的情况要乐观多了。
但晚上一起吃饭时, 佳慧总觉得冯小河笑得有些勉强。等两人上了楼,关起房门聊到奶奶的病情时,冯小河才道出实情。原来这药对老人的肾脏有伤害, 这且不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药剂的作用会越来越小, 到时就必须加大剂量。但是终有一天,再大剂量的药物,也对奶奶不再有用。
佳慧看他愁眉不展, 也急了,问:“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办法倒是有的, 就是做手术,简单来说,就是在脑袋里安装一个起博器, 刺激老化的神经系统对身体作出指示。据说这是目前最有效果的手术,费用要二十多万块钱, 并且还无法纳入医保。佳慧听了忙说:“自己出就自己出,咱们这么辛苦地挣钱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大人孩子能过得舒服点?”
现在钱对他们还真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冯小河担心奶奶年纪大了,手术风险太大。而且江市的医院做这个手术得排队,哪怕从现在开始排,真正做手术也是半年以后。
两口子嘀嘀咕咕商量了半天,都觉得应该让奶奶做手术。冯小河又到网上咨询、打电话给海市的熟人,得知在海市的医院里做这个手术可以报销一部分,但是也得排队。
“先排着吧,”冯小河说:“我担心奶奶不愿意做这个手术。”
果然,周末的家庭会议上,奶奶听说要做手术,表示了强烈反对。她虽然年轻时是个巾帼女英雄,但是听说要把脑袋打开,在里面放个机器,还要用一根线牵到胸前来,还是吓得脸色都变了。
“要不得,这可要不得!”她摆手说:“我吃点药,多活两年就够了,做什么手术?难道还真想活一百岁不成?”
冯小河忙说:“您不要怕,现在都是微创手术,到时候麻醉药一打,你闭上眼睛睡一觉,啥都不用操心,醒来后手术都已经做好了。”
“对啊大太太,”七宝和苗苗也都说:“医院的医生会保护你!没那么可怕的!”
“你莫要心疼钱!”外婆则劝她道:“孩子们要是钱不凑手,我这里有!攒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救急么?哪怕花光了,国家现在每月还给我发一千多呢。”
整个元月份,大家围绕着做不做手术,商量了好几次。冯小河把这事也告诉了姑姑姑爹,姑姑详细了解了做手术的事情,也抱着果宝赶过来劝奶奶。
姑姑说:“不就是做个手术吗?妈,你咋这么胆小了?你年轻时可不是这样!”
奶奶生气道:“你说得怪轻巧咧!那么大个铁疙瘩,塞到谁脑壳里不害怕?”
姑姑说:“哎呀小河说啦,那东西跟米粒差不多大!你咋想得那么恐怖,你年轻时肉里戳根刺,忘了拨出来,不也就长在肉里了?小河说了,那个跟这个差不多!”
奶奶还是不肯,“二十多万块钱呢!我这辈子都没挣着这么多!老都老了,还花一笔大的!我不去!”
姑姑便急赤白眼地道:“妈,你不想做手术,到时候喝药也不管用了咋办?你躺床上不能动了怎么办?到那时候,就不是钱不钱的事了,是人活着受罪的事!”
说得奶奶也犹豫起来。她虽然不怕死,但却怕以后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自己受罪不说,还拖累了一家老小。现在做手术,好处是可以不用服药,哪怕病情发展到后期,也可以再辅助药物进行治疗,能最大程度减少对肾脏的伤害。而且根据佳慧和冯小河的了解,这项手术在国内已经开展十多年,技术十分成熟了。
最后仍然是冯小河说服了她。这期间他加了个病友群,还经常逛病友们聚集的贴吧。群里和贴吧里有做过手术的病友,经常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让大家避坑。最近就有个人发帖,说他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才做了这个手术。他们是在海市一家大医院做的微创手术,各种买医保、买保险后,最后自己只出了两万多元钱医药器材费用,手术后老人家感觉良好,全家人都很欣慰。
冯小河本来担心奶奶年纪大了,又有高血压,扛不住手术。看到别处也有八十多岁才去做手术的,不由松了口气。奶奶则是听说最后才花两万多元钱,终于忍不住心动了,说:“做就做!怎么说我年轻时我也当过铁姑娘队的队长,死都不怕,还怕一个手术?”
于是冯小河赶紧按照别人所说的,给奶奶补买了两种保险,叶子君则打电话给刘黎山,让他去医院帮忙预约时间。没想到刘黎山在医院排队时,结识了一位姓钟的医药代表,就是卖这种起搏器的。刘黎山把小钟的联系方式推给冯小河,两人一番详谈后,小钟得知奶奶已经八十三岁了,而且发病时间并不长,建议他们迅速到海市来,到医院给奶奶做个体检,如果符合手术指征,他可以跟医生预约,不用排队,立刻就能手术。
家里人立刻着手准备奶奶手术的事。林芬得到消息后,把自己娘家妈叫来帮忙看孩子,让姑姑跟着冯小河和奶奶去了海市。文琳正好放假了,得到消息,也从C市直接赶到了海市,和他们汇合。到医院检查完身体后,医生说奶奶虽然年纪偏大,但除了高血压没有别的基础病,可以进行手术。第二天小钟就动用他的门路,让奶奶住进了医院,观察两天就可以进行手术了。
手术如果成功,出院半个月后还要来复查。眼看到了农历年底,路上到处人多车多,冯小河不想让奶奶在路上奔波,这几天干脆到医院附近租了套房子,打算等复查过后再带她们回家。因为只租一个月,又要得急,所以只寻到一套三室两厅的大房子,租金颇不便宜。好在家俱都是齐全的,赶在奶奶手术前,文琳跑前跑后地置办了些生活必需品,几个人便住了进去。
两天过后,便到了手术的日期。从早上起佳慧便坐立不安,虽说是微创手术,毕竟也要开颅,奶奶又这么大年纪了,哪会没有手术风险?但她也不敢频繁打电话,怕姑姑等人分神。外婆则是提前好几天就开始烧香拜佛,这天早上更是又额外多烧了两柱香。
一直到下午五点多钟,冯小河才打来电话,告诉她们手术很成功。佳慧这才松了口气,外婆在旁边也念了声阿弥托佛,又问奶奶在哪里,醒没醒过来。
冯小河说:“人躺在ICU里,还麻醉着呢。”
佳慧大吃一惊,忙问:“不是说手术很成功吗?怎么还进了ICU?”
姑姑在旁边大声道:“规矩是做完手术,都要进那个屋子躺一两天的。莫慌,医生说没得事,躺一天观察一下,情况好的话,说不定明天就转到普通病房去!”
佳慧这才放下心来,第一时间在家族群里发消息表示祝贺。之前群里一片沉寂,大家都没心思说话,这会儿也都跟在佳慧后面,排着队祝贺。等苗苗和七宝回到家,又连发了好几条语音,夸奶奶勇敢,希望她尽早康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