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作者:万山横》第108/127页
“什么?米你都往家里带?”文佳终于不满地嚷嚷起来,“你真不嫌麻烦哪!咱家种田的,还差这点米?我出门非给你扔了不可!”
奶奶笑呵呵地扭头道:“佳呀,你要敢扔,你妈能跟你拼命!好不容易带回来的呢,得亏路上有小麟照应。人家孩子在车站上上下下地搬了好几趟,比扛货的都辛苦!”
行李多,人也多,出站时兵荒马乱的,到了车上七宝和苗苗才长长地吁了口气,苗苗感叹:“总算到家啦。这么多东西,我生怕在路上搞丢了。”
文佳便朝他妈翻个白眼,心疼地说:“看把我孩子都累瘦了!”
七宝的小辫都挤散了,冯小河给她重新梳了一下,又揶揄姑姑道:“姑,你这幸好是搬不动家俱,要是搬得动,我看你硬是要把人家房间都给搬空!”
“我只拿我买的东西,怕什么!我花了钱的!”姑姑理直气壮道:“房东的东西我原样没动!走的时候我收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人家房东过来看了,不晓得多满意!”
几个人分两车回茏山镇,到石桥南村后,冯小河让文佳把东西都拖回去,他带着奶奶和七宝回漫水桥。几人刚在门外下车,三妹就听到动静,疯狂跑下来,直往七宝身上扑,又围着奶奶一个劲儿地撒欢儿。奶奶摸着狗头,吸着山谷里的冷空气,心情说不出的舒畅,感叹道:“哎呀,终于回家啦!”
奶奶在家歇了一两天,过了正月十五,便有亲戚们得到消息,拎了礼物过来探病。罗玉华和双玉等人也专程开车过来看望两位老人。逢有亲戚来,奶奶不免要把看病经过复述一遍,包括怎么发病、怎么去市里和省里看病、怎么到海市做手术等等,具体内容视她和亲戚们关系亲疏而定。越是亲近的人,当然讲得越详细。关系格外亲近的人,最后往往还要看一眼奶□□上的伤口。啧啧称奇之外,自然也要奶奶养好身体,顺便又夸她命好,几十万的手术费,眼都不眨地拿出来了;过年怕她寂寞,孩子们还特地跑到海市去陪她。若不是家里孩子又孝顺又有钱,谁家能为老人做到这个地步?
奶奶听了,自然心头又添一重舒畅。她的头发为了方便做手术,当初在医院全剃了。一个月过去了,也只长了点花白的发茬,为了好看,同时避免着凉,经常需要戴绒帽。七宝嫌她的绒帽是灰黑色,不好看,在家里好一通翻箱倒柜,把自己以前戴过的小兔子绒帽、粉红毛线帽和白色带围巾的帽子都找出来给了她。奶奶也不挑,每天换着戴。她做完手术,也不需要拄拐杖了,经常戴着可爱的小兔子绒帽,坐在太阳下和外婆择菜,两人有说有笑,精神比手术前还要好。
等正月十五过后,姑姑和姑爹有天晚上专程过来了一趟。两人拿着钱来的,说当初手术费医药费全是冯小河一人出的,房子租金也是他给的。姑姑回家后大致算了个账,要按数目平摊,两家一边一半。冯小河自然不愿意,说奶奶在那边住了将近一个月,全是姑姑和文琳在照顾,几个人的生活费开支也不是个小数目。双方吵架一样,在晒谷坪推攘了半天。最后奶奶出面调解,好说歹说,冯小河才收了一万块钱。
过了正月十六,叶子君也从海市过来了。佳慧和她花了几天时间,拟定了新一年的拍摄计划,便开始动手拍摄了。去年她们的“山村人家”视频号虽然没有大火,但持续更新以来,竟也陆续涨到了十多万粉丝。两人把数据最好的几期内容拿出来分析后,决定照着这个模式继续拍下去。
开春的第一期拍摄内容,当然是关于野菜的。正月二十茏山镇下了一场大雪,处处一片银白。但在冰雪覆盖下,田野里早已冒出了簇簇新绿。两天后,院墙边的残雪还末褪尽,她们就拍摄了挖荠菜、包饺子的视频。奶奶戴着她的粉红色毛线帽,和外婆一起参加了拍摄。老人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忙择菜,三妹在她们身边走来走去,非常悠闲自在。最后几个人坐在明亮的厨房里吃饺子,说说笑笑的场景看着十分温馨。
叶子君拍完后回看了视频,满意得不得了,说:“咱们奶奶和外婆都不晕镜头,这一点特别难得!”
佳慧笑道:“已经被咱们操练出来了。”
想当初,她想给奶奶和外婆拍一张神态自然的照片,还只能靠抓拍。两位老人一旦意识到镜头对准了自己,无不是表情僵硬,手都没处摆。但经过这几年持续不断的拍摄,她们对镜头早就习以为常。身边蹲着拍摄的人,也丝毫不影响两人说说笑笑。尤其在调色之后,戴粉色毛线帽的奶奶竟显得有几分俏皮,给整个暗沉的冬日带来一抹难得的亮色。
这期内容剪辑后发出来,意外地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和转发,评论也非常多,而且都十分友善。接下来,佳慧和叶子君又拍摄了春日的系列野菜。野韭菜、野水芹、野竹笋、香椿头、蒲公英、蕨菜苔……,春天山野里冒出的嫩芽儿,80%以上的都能吃,对拍摄视频的两人来说,当然每样都不想错过。
新鲜的食材采回来,自家吃不完,佳慧便给姑姑或姚师傅家送去,时常还会得到回礼,或是自家做的特色小吃,或是路边采的其他野菜。这些乡村人情来往,当然也被叶子君记录了下来。然后两人回到家中厨房里,备好食材后一番烹饪,不同种类的野菜,或凉拌或清炒,或煎炸或炖煮,搭配的食材也是就地取材,用的多半是家里现成的东西,比如鸡蛋、熏肉、鸡肉、鱼虾等等。
家里的鸡也越来越多了。奶奶和外婆每年都会孵一窝小鸡,这些鸡和母鸡荷花的孩子们混合到一起后,渐渐连七宝和苗苗也分不清谁是谁了。家里每天都有新鲜的鸡蛋吃,下蛋最多的春夏季节里,奶奶和外婆还时常把吃不完的鸡蛋攒起来,让佳慧带到公司里,大家一起吃。
三月初的一个夜晚,家里经历了一次黄鼠狼偷鸡的惊险事件。一只黄鼠狼趁着夜色,潜伏着靠近了鸡舍,扒开鸡舍的门,偷了一只鸡。鸡们受到了惊吓,扑着翅膀叫得咯儿咯儿的响,把人都叫醒了。三妹闻声跑出去,奋力跃过篱笆门,赶跑了黄鼠狼,留下一只被咬伤的鸡。
奶奶和外婆早起后打扫战场,把三妹狠狠夸奖了一通,又把被黄鼠狼咬伤的那只鸡赶了一刀。宰杀烫毛后,全家人吃上了香喷喷的牛肝菌炖鸡肉。大人们吃的时候还有些小心翼翼的,生怕孩子们哭闹反对。但是七宝和苗苗也吃得很香,于是佳慧便隔段时间杀一只鸡,用来改善了全家的生活。
第143章
从初春的系列野菜, 到冬春季节里菜园常见的萝卜青菜、土豆蒜苗等,勤劳的主妇们总能以此为食材, 做出花样翻新的各种美食。更何况佳慧还有上辈子的记忆加持,以及奶奶外婆这两个能干的后援团,自从拍摄美食视频以来,在题材方面她们几乎没有遇到过瓶颈,唯一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更新一年来忽高忽低的流量。
然而,新年伊始,就连流量也开始变得疯狂起来了。她们的每期视频,浏览量都在持续疯涨。点赞转发量也节节上升, 小半年内,粉丝数量从十万多迅速涨到了五十多万。
“熬出来了!咱们终于熬出来了!”叶子君每次打开后台,看着形势一片大好的数据, 都会兴奋不已, 连续好几个月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但同时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从去年到今年, 他们的视频内容变化不大,所作的改变也无非是将画面内容剪辑得更丰富、形式更完美而已。为什么流量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佳慧却明白,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 恐怕一方面得益于她们的坚持,另一方面是平台自身的原因。在持续几年的发展之后, 各大平台也终于意识到了原创视频这个广阔的蓝海,在以后将会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如何决策才能在未来几年攫取更多的蓝海市场份额?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当然是改变算法, 用流量扶持本平台的优质原创视频。
这就是所谓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如果不是活了两辈子, 像叶子君和佳慧这样的散户是很难意识到这一点的。正因如此,错过了时机,她们的成功模式也就很难复制。但无论如何,佳慧仍然觉得心情很爽,视频平台发展过程中的这一口红利,也终于被她吃到嘴里了。
初春的时候,佳慧请来挖机,把工作室旁边的池塘修整了一下。附近的杂草实在茂盛了,她担心会有蛇。冯小河用水泵把池塘的水抽干净,挖掘机轰隆隆开过来,只花了半天时间,就把塘里的淤泥和陂岸上比人还深的杂草清理干净了。接下来,佳慧和几位村民塘底埋了莲藕,放了水,几场大雨过后又放了些鱼苗。到了三四月,塘边不仅多了很多花草,还冒出了一盏盏荷叶。孩子们过来玩时,七宝随口道:“姐姐你看,这像不像书里说的‘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他们去年栽下的各种月季绣球风雨兰百合之类的花草,经过一年的生长,也陆续进入了盛花期。现在叶子君可以自豪地说,无论站在哪里,随手拍摄一张照片,都会美极了。她们的生活被花草包围着,连本来庸常平凡的日子也变得充满诗意了。
她拍摄了佳慧在花木扶疏的小院里种菜除草的场景、穿过梨花纷纷的台阶下去晒莴苣的场景、在池塘的埠头处洗菜的场景……,等孩子们放假在家时,她们又拍摄了她们逗狗玩耍、钓鱼摸虾的画面,穿插在视频中,不仅画面更丰富,也让整条视频显得更温馨、更活泼。
虽然现在她们的每期内容数据都很漂亮,但是佳慧和叶子君仍不时加以总结,她们发现,但凡视频里出现了孩子和老人的,评论的数量总会更多一些。为了保护孩子们的隐私,在拍摄时叶子君往往会借助花朵、竹篱、树枝等前景,让孩子们的脸半遮半掩,或者干脆就用远景,只能看到影影绰绰的几个人而已。但在拍老人时就没这么多顾忌了,怎么方便怎么来。因此但凡对她们有所了解的网友,现在都知道佳慧的家里有两位老人,一个是她外婆,一个是她奶奶。
几个月过去,奶奶终于可以不用戴帽子了。她的头发长长后,每天都整整齐齐梳在脑后,用一根围梳围住,又恢复了以前干净利落的模样。如今,她和外婆除了在自家院子里闲坐,也经常带着狗来到工作室这边,随手帮些小忙,比如帮着择菜切菜等。奶奶的爽朗和外婆的慈爱,哪怕隔着屏幕,都能让万千网友们感受到,针对她俩的评论也非常多。平时几人无事时,叶子君便会把关于她们的评论挑选出来,念给老人们听。
“外婆长得好像我的奶奶啊!”
“难怪小慧做事这么利索,奶奶和外婆看着就很能干!”
“我外婆今年也满八十岁啦,妈妈总说她一个人住在老家很寂寞。可我们想让她进城,她说什么都不愿意。哎,我也很想多回家陪陪她,可惜总是太忙……”
甚至还有网友得知奶奶得了帕金森后,给出了各种专业的建议。有一位在医保局工作的女孩还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申请慢性病补助。有了这项补助,以后奶奶买药就能报销80-90%,能够有效减轻家庭负担,“奶奶这么善良,一定很怕给家人增添负担。小慧快去申请补助吧,希望奶奶长命百岁!”
当叶子君念到这条评论时,奶奶的眼睛都湿润了,她忙说:“感谢全国各地的亲戚朋友们关心!一定要替我好好谢谢人家!有这姑娘的地址么?人家帮了这样大的忙,咱们也给她邮点家里的腊货,好歹是点心意!”
然后叶子君和佳慧真的照着奶奶的意思,找女孩要了地址,给她寄了几斤真空包装的自制熏腊肠。女孩收到香肠后,兴奋又自豪地拍照发到网上,立刻在评论区引发了一波疯狂的羡慕嫉妒。
自此后,佳慧和叶子君便时常在评论区搞一搞抽奖活动,奖品有时是自制的干菜酱菜,有时是电商中心的粽子鸡蛋等物。粉丝们收到礼物,自然是要品尝并晒出来的,无意中又给电商中心的网店打了广告,引去了一波波流量。
不知不觉就到了四月末,五一长假时,刘黎山和可乐又一次来到茏山镇度假。佳慧特别出了一期关于小鱼小虾的美食。她和孩子们提着小桶,到溪边捉螃蟹和小鱼。清澈见底的溪水里,有石头形成的凹槽,经常可以看到一指长的小鱼,忽闪忽闪地游动着。佳慧穿着雨靴,用小竹篮轻轻沉到水底,猛地往上一挖,便能挖上来十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儿。
孩子们则每人提一只小桶,跳到露出水面的大石块上,翻找着螺蛳和小螃蟹,经常有孩子跳得比较远,回不去了,便伸出胳膊大喊:“妈妈/大妈,快来救救我!”佳慧便淌着溪水过去,把他们背到靠岸的石头上。
短短一上午的时间,他们便成果斐然,淘到了好几桶鱼蟹和螺蛳。回家后,奶奶把螺蛳泡到清水里,洒上些盐让它们吐泥沙,佳慧则把小鱼和小蟹收拾了出来。一番忙碌后,中午他们吃到了杂鱼炖豆腐、香辣煎小鱼、油炸小螃蟹、青椒炒螺蛳等。席面丰盛、香辣美味,大人孩子坐在二楼阳台上,一边吃一边聊天,各自都很尽兴。
当天下午,叶子君就把这期视频剪辑好了,第二天传到平台后,不出所料,收获了一大波赞美。很多人都留言表示了羡慕,认为这才是孩子们应该有的美好童年时光。叶子君还半带炫耀地给刘黎山看了一眼后台的私信,密密麻麻的有很多都是找她们做商业推广的。刘黎山看得眼睛都瞪大了,此后几天,他还打电话给自己的父母和岳丈,告诉了他们这个好消息,含蓄的语气中透着得意,差点把“我老婆终于出息了”挂在了嘴边。
于是这一年的七月,刘黎山带着可乐前来度假时,还把叶子君的父母一同邀来了茏山镇。叶父叶母来到漫水桥边,客客气气地对佳慧一家进行了拜访,又到工作室里陪叶子君小住了几天,虽然依旧不明白她们靠拍视频怎么赚钱,但是,叶母对叶子君到农村创业这件事终于不再那么抵触了。在到石桥南村玩了一趟后,她也亲身感受到了村庄的变化。印象中那些又脏又穷苦的地方,在这几年间确实变得干净漂亮了很多。
当然苦还是苦的,干农活哪有不脏不苦的?不过现在有了很多小型农业机械,跟她年轻时下乡相比,显然是轻松舒适多了。而且种地干活的几乎都是佳慧,她女儿只拿着摄像机到处拍,然后坐在屋里剪辑,跟城里上班的人一样。顶多就是闲下来种种花除除草,顺便打扫房屋之类的。并非她想象中那样,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干苦力。
叶母还悄悄问了问叶子君的工资,得知她每月工资照发,还拥有公司股份,心里才有几分安慰。这工作跟海市是没法比的,但既然女儿喜欢吃这种苦头,她这个当妈的有什么办法?只好多存点钱,以后倘或小两口遇到了困难,他们当父母的尽量支持一把了。
叶子君却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一天会混到需要父母资助的地步。她现在自信满满,每天除了拍片编片,就是和佳慧从后台私信中筛选各种可能的合作对象。关于未来的赢利模式,她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也达成了一致。她们都不希望和商家的合作仅仅停留在推广这一步,而是想找到一个类似于杨家花肥厂这样的合作对象,技术和经验都相对成熟,最好也比较容易沟通。这一次,她们希望从产品的源头就开始介入,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
第144章
暑假到来时, 漫水桥迎来了各种水果成熟的旺季。
其实从去年开始,胭脂梅、红心李就挂了果, 头一批果实又甜又大,但产量不高。这是因为佳慧觉得树太小,刻意进行了控花控果。今年,在持续好几年的水肥培育后,他们的水果终于开始了大丰收。
最早成熟的是金太阳杏,一根根树枝上,绿叶间密密地挂着黄色的杏实,把树枝都压得弯曲了。成熟后的杏子摘下来,放两天吃口感最好。用手轻轻一掰, 蜜色果肉就分成了两半,露出中间一颗完整的果核。杏子肉甜中带着微酸,七宝和苗苗最喜欢吃了。
杏子陆续成熟, 还没吃完, 毛樱桃也到了采摘期了。毛樱桃就是本地常见的小颗粒樱桃。早春季节,枝头会绽开密密簇簇的小白花, 等到了四五月份,绿叶间便挂满了娇艳的红色小樱桃。这种小樱桃吃起来不像别的品种那样惊艳,外皮略涩, 核大肉薄,可它太好看了, 摘下几串来,连同细细的果柄一起放到白瓷盘里,或成堆放进小竹箕里, 摆放到树下,天然便带有一种工笔画的美, 让叶子君和佳慧为之而痴迷。
毛樱桃的成熟期只有半个月,吃完就没有了。但紧接着,蟠桃和锦绣黄桃也熟了。浅红色的蟠桃和黄里透红的锦绣黄桃挂在枝头,光看着就很诱人。熟透了摘下来,咬一口能甜到人心里。
到了六月份插秧的时节,房前屋后除了桃子,李子、梨子、胭脂梅和白玉枇杷也先后成熟了。奶奶和外婆最喜欢吃枇杷了。黄白色的枇杷摘下来,两人坐在树下,一边剥皮一边吃,能吃出一堆圆溜溜的果核来。七宝和苗苗很喜欢这些果核,专门收集了种在小盆里,半个月后,就长出了绿油油的一盆枇杷苗来。
到了六七月份,家里的水果彻底吃不过来了。佳慧没时间采摘,便给林芬打电话,让她和文佳下了班路过这边时,顺便采几筐水果带回家吃。到了傍晚,林芬果然和文佳过来了,采摘了几大筐各种果实,除了给他们留一筐,其余的都带回去,姚师傅家和张书记家每家送了一筐。
七八月间,他们又迎来了葡萄大丰收。鸡舍那边栽种的几棵阳光玫瑰和夏黑葡萄,每年佳慧都会埋肥、剪枝和除虫,由于养护得当,今年架上也挂了大大小小的各色葡萄。绿色的阳光玫瑰、深紫色的夏黑葡萄,果肉无不是饱满紧实,一串串挂在葡萄架上,茂密的枝叶挡住了阳光,鸡们便在树荫里休憩刨食。孩子们回家后,最喜欢去鸡舍那边捡鸡蛋,同时仰着头清点葡萄串,看着哪几串成熟了,便搬上冯小河亲手做的小梯子,站在葡萄架下面,把看中的那几串葡萄剪下来。
除了葡萄,夏季南坡边的那两株大樱桃也挂了满满的果实,一颗颗大樱桃果肉饱满,外皮紫红得近乎发黑,咬开来,里面是小小的核,包裹着紧实的果肉,连汁液都是紫红色的。孩子们晚上看书时,可以吃掉一整盘。
南边靠着溪水,斜坡上不仅有大樱桃,还有他们栽种的无花果树。不过,无花果要等到十月份,果实变红后才可以采摘。去年他们已经尝过一批无花果了,成熟的果实软糯清甜,孩子们觉得这种果实不够甜,奶奶和外婆却最喜欢这种软糯糯的口感。去年的果子结得少,但是可以预见,今年满树都会挂上青色果实,家里早就决定了,除了吃新鲜果实,他们还要做一批无花果干。
夏天成了七宝最喜欢的季节,每天她们都能吃到不同品种的水果。大樱桃、葡萄、西瓜、小西红柿、红宝石李子……,新鲜采摘的水果,还带着绿叶,被放在竹篮里,浸到凉凉的溪水里。偶尔午睡起来后,吃几个水果,简直是最惬意的事了。
除此之外,夏天还意味着长长的暑假,假期里她不仅和小伙伴们一起打了球、写了作业,还在幺幺和小姨的带领下,去做了茏山镇的田野调查,他们找到石桥南村的李爷爷和其他老人,了解了茏山镇的历史沿革,也听他们讲了很多平安市的名人逸事,孩子们对身处的这片土地有了更丰富的想象,原来石桥南村旁边的村庄里,那些青石阶梯曾经是马道;原来山上的石头寨子里,奶奶的父母曾在那里躲过土匪;原来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发生过很多惨烈的故事……
佳慧的视频号在网上爆火,丝毫没有影响到两个小姑娘的生活,或者说有些细微的影响,但七宝和苗苗根本没注意到。她们每天也很忙碌,除了学习和调查,回到家里还要帮着干活儿,比如除草、栽花、剪枝、摘果子、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等,干完活儿之后的时间非常宝贵,所以她们要抓紧时间洗澡,以便能在睡前留出时间来看会儿书。
暑假过后,开学不久,七宝就代表茏山镇小学,到市里参加了乒乓球比赛,同去的还有端端和另两个孩子。佳慧和冯小河专门请了假,去看她打比赛。就见小姑娘穿着球服,弯腰站在球桌边,双目炯炯地盯着对手,看起来奶凶奶凶的,真是太可爱了。
佳慧作为女儿的头号迷妹,当然是从头到尾都在拍照。而冯小河身为打了好几年球的资深球员,得以和教练一起,在球桌边给中场休息的女儿擦汗、鼓励、分析对手情况等等。而七宝也不负众望,一路杀进决赛,并成功夺得了本组别的第一名。在宣布冯爱罗同学上台领奖时,台下的两个乡镇企业家笑得嘴巴老大,毫无形象气质可言。
七宝打完了女子单打,又和端端一起夺得了双打的亚军。这一回,连带队的何教练都笑得非常愉快,让其他带队教练很是嫉恨。比赛结束后,冯小河和佳慧带着七宝端端,去快餐店吃她们爱吃的可乐汉堡。冯小河坐在店子里,很没素质地给姑姑打电话,大声道:“……对!得了一块金牌!两块银牌!那是,我姑娘和端端可太厉害了!尤其单打的这一组,选手实力都很强,一个个上了场都跟小老虎似的,但是再强也没有我姑娘强哈哈哈哈……”
他说得太大声,终于引来路人侧目,七宝压着嗓子对她爹抱怨:“爸爸,小点声!你太聒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