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作者:万山横》第125/127页
佳慧把七宝背进屋,给她脱衣服上了床,又量了一遍体温,已经升到了39度。她翻找出放在这边的常备药,挑了盒感冒退烧冲剂,给孩子冲了一杯喝下去了。
七宝喝药时,看佳慧口罩都不戴,着急道:“妈妈,你带口罩呀!”
“没事儿,”佳慧笑道:“迟早要感染的,我不怕!”
七宝便忧心忡忡地躺下,又说:“妈妈,你出去吧,到外面去,不要跟我呆在一起!”
佳慧便出了房,到冰箱找了冰块,用毛巾包着,给七宝敷在额头上。七宝烧得没力气说话,只蔫蔫地看了她一眼。
到了傍晚,冯小河也知道他的宝贝女儿感染了病毒,惊慌地打来电话,“我姑娘怎么样了?烧得狠不狠?我过来看看吧?”
佳慧忙止住他,“需要帮忙我会跟你说的,你在厂里呆着,也别回家了,保护好奶奶和外婆!”
但是稍晚一点,冯小河还是从香菇厂过来了,进屋看到七宝一点精神也没有,简直心疼肝也疼,“就让我女儿这么干扛着?还是送医院吧,给她打两针或者吃点药什么的……”
“你可得了吧!”佳慧道:“没看见新闻里说,医院光剩下病人了吗?医生护士都感染了带病值班呢,本来病不重,可别去那儿交叉感染了变重了!”
冯小河便也犹豫起来,偏偏七宝听到“打针”两个字,也勉强睁开眼,小声说:“爸爸,我不打针。”
她从小就怕打针,变成大孩子了也还是怕。冯小河忙摸着女儿的头发说:“行行行!睡你的吧,不打针!”
夫妻俩也无计可施,只好去厨房随便做了点饭吃了,还给七宝煮了菜稀饭。然后冯小河隔一小时给女儿量一次体温,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还不时给她换退烧毛巾、喂热水,又对佳慧说:“晚上我来陪着她,你先去睡觉。”
七宝连着烧了两天,到第三天竟然恢复得差不多了,除了手脚软得厉害,浑身上下都没事了。然后佳慧开始发烧了,晚上浑身发冷,头疼眼眶疼,眼珠子仿佛要爆裂,躺在另一间房的床上直哼哼。冯小河给她按摩太阳穴都不管用。生生疼了一夜,到第二天才好了些,第三天便不发烧了。紧接着,生病的人就轮到冯小河了。
“这病毒,它还知道要留个人干活呀,”冯小河躺在床上,额头上搭着退烧的毛巾,有气无力地哼唧着,觉得自己的腰要断了。
七宝给他端来菜稀饭,佳慧手脚绵软地把他扶起来,冯小河吃了两口,又躺下了,说:“疼!腰疼!怎么咱们三个人的症状都不一样呢?”
“爸,我给你踩踩腰!”七宝说着脱了鞋,爬到床上去,让冯小河趴着,她在背上轻轻踩了一会儿,冯小河忍了片刻,说:“不行,还是疼!算了你们娘儿俩出去吧,等我睡一觉。”
他连睡着了都觉得疼,后来还是佳慧给他喝了止疼药,半夜才好些。睡了两天,到第三天冯小河才能扶着老腰起来走动。一家三口病愈后,都没什么胃口,每天喝菜稀饭度日,连吃了一周,三个人都瘦了好几斤。
这期间每天都有人打来电话探问病情。奶奶和外婆自然是忧心忡忡,陈娜却是听说佳慧瘦了七八斤,羡慕不已,说:“我觉得你这个毒株比较友好,我去看看你,顺便也感染一下!”
不过她还没来及过来,也迅速被感染了。躺在床上发着烧,竟然丝毫不影响她的食欲,一日三餐吃得敦敦实实。陈娜打电话给佳慧,忍不住诉哭道:“这毒株真的太讨厌了!本想病一场减两斤下来,这下子可好了!不仅没减还重了一两斤!”
整个十二月,佳慧身边的人,不是这个感染,就是那个感染。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大家从最初感染的惊慌,变成了后来的相互调侃。根据症状总结出了什么“干饭株”“暴瘦株”等等。所幸叶子君和奶奶外婆等人一直跟外界隔离得很好,一直没被感染过。
佳慧康复得差不多了,正想去电商中心看看,这天忽然接到了媛媛打来的电话,问她能不能到派出所来一趟。佳慧听了一惊,忙问怎么回事,媛媛便把事情的前后始末跟她汇报了。
原来玉莲这段时间去邻县采购冰糖橙,包下了某村的一片果园,双方谈好了价格,85MM以上的大果是一个价,中果是另一个价。采摘和包装都用的当地村民,玉莲也检查过好几箱,都没问题。但是等货发出去了,却有买家反映,大果的箱子里第一层装的是大橙子,第二层装的全是小橙子。售后客服汇报到燕子这里来,燕子赶紧紧急叫停,复检后发现,这一批橙子都是这样,表面上的大橙子都是合格的,下一层装的全是不成样的小橙子。
燕子把玉莲批评了一通,让她去跟对方交涉,玉莲也气得要死,跟果园的老刘电话沟通,老刘还不承认。玉莲便直接扣了他的尾款。老刘一听,立刻不赶了,带着几个村民找到电商中心来闹事,在电商中心门口要寻死觅活,镇上好多人跑过来看热闹,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媛媛和燕子都让老刘进屋说话,老刘也不听,直骂她们黑良心,自己赚了钱,还要克扣他们这些老农的血汗钱。燕子气不过,便报了警。稍后派出所的警察过来,把双方都带去调解。燕子也跟着去了。媛媛得了空,这才赶紧打电话给佳慧。
等佳慧赶到派出所,老刘正在诉说自己全家为种橙子吃了多少苦头,今年全指望着那几百亩果园过日子,没想到这边公司竟然敢克扣他们的钱。燕子便把他们货不对版的事情也说了,还现场拿出一箱橙子给大家看。老刘看到橙子,忙推托自己并不知情,是别人故意陷害他。至于是哪个“别人”,他又说不出来,只是一味哭穷装呆。
派出所的警察也很头疼,等佳慧到了之后,便跟她商量,这事明显是老刘理亏,但他们建议公司还是把钱给他,因为事情闹大了,白的也会变成黑的,到时公司业务受影响就不划算了。
老刘看到公司几个领导都是女的,胆子越发大了,诬陷道:“货是你们在果园看着装的,当场也抽检了的。拖回来了你才说有问题,在园子里怎么不说?谁晓得你们从哪里搞来的货,把我的好橙子换了?现在想赖我钱,没门!”
佳慧见他一味装疯卖傻,知道跟他讲道理是讲不通的。而且这种经济纠纷,警察也难管,这次是看在大家都是茏山镇人的份上,才出面帮着调解。但是若让老刘得逞了,公司受损失不说,还助长了这人的嚣张气焰。这是佳慧不愿意看到的。
她想了好一会儿,便出门给玉莲打电话,问她有没有当地村干部的电话。没想到玉莲还真有。她去邻县采购果冻橙,还找村书记打听过情况,包括这几家大的果园,也是村书记提供的信息。
佳慧便示意燕子给书记打电话。稍微点拨两句,燕子就知道怎么说了。她把这边的情况告诉了刘书记。刘书记也跟着痛骂老刘,但提起如何处理,他便有些为难,因为老刘不是本村的,是外来户到这边承包的果园。
燕子便说:“刘书记,您这边的果冻橙品质没问题,我们本来很看好的,打算建立长期合作,以后你们农户的橙子我们可以包销。但是头一回就出现这样的问题,下次再有果子,我们可再也不敢去了。而且我可以明确告诉您,我们不收的果子,别家水果商也不会去收。我们也有自己的沟通渠道,哪个地方的人难缠,在群里一说,大家心里都有数。橙子种得再好,卖不出去有什么用?”
说到最后,村书记便表示会尽量给老刘做工作。果然,佳慧和燕子等了片刻,那边老刘的电话响了。也不知道村里对老刘说了些什么,老刘恶狠狠地看了燕子两眼,骂骂咧咧地带着人走了,尾款也不要了。
佳慧和燕子回去后,当即让玉莲给所有已经发单的客户打电话,核实订单情况,让对方尽快退货退款。有些客户表示大橙子已经吃了,退不了货了,公司仍然退了钱。到最后这款产品不仅没挣到钱,还亏损了好几万块。佳慧为此在开会时第一次发了脾气,她说:“老刘这个人确实狡诈,但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我们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流程有问题?还是负责品控的人有问题?为什么在果园装箱时没有发现?抽查时也没发现?一直等发货后客户反馈了,才知道这个情况?”
然后层层查下去,最后发现是负责品控的另一个员工失职,她也是好意,看装箱过称的人忙不过来,跑去那边帮了半小时忙。谁能想到才耽误了半小时功夫,那边就出了事。燕子狠狠批评了她,又扣了三月工资,还在公司会议上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了,让各个采购小组引以为戒。
果冻橙退款事件发生后,没想到焕珍的直播间关注人数反而上涨了。大家把这事传开来,都觉得在这里买东西让人放心,焕珍的直播间,同一时间的在线人数从两三百人上涨到五六百人,成交量也上涨不少。现在焕珍除了拍视频,每天都要直播,比以前辛苦多了。但她乐在其中,因为每场直播她都有业绩分成,收入水涨船高,不仅把买房的借款还完了,还攒了一笔存款,成了茏山镇小富婆。
第170章
正月里, 一场倒春寒过后,天气转暖, 溪边的一棵老杏树冒出了满树粉色的花苞。
杏花将开未开的时节,文琳的预产期悄然临近。因为怀孕的月份大了,今年文琳和王若麟连春节都没有回来,就在C市过的年。因此正月还没过完,姑姑便迫不及待地收拾收李,准备看望她的幺姑娘去了。
虽然知道那边的亲家母肯定会去照顾文琳坐月子,姑姑还是不放心。家里添个新生儿,天知道要添多少事!小的吃喝拉撒要人照管,大的起居坐卧也要人伺候, 人手再多都嫌不够。婆婆再好,有些话也要惦量着说,哪比得上亲妈在身边?她势必也要去的。
只是这一走, 七宝和苗苗身边却断了人。开春后, 苗苗已经读初三下学期了,正到了紧要关头, 可半点不敢马虎。林芬和佳慧两人都有公司要打理,抽不开身去陪读,请个人又不放心。林芬的娘家妈倒是愿意去, 可她不会骑电动车,接送孩子十分不便。思来想去, 最终佳慧给罗玉华打了个电话,问她能不能帮帮忙。
罗玉华在家呆得正不自在,接了电话欣然应允。原来老吴近年来竟转了性子, 对罗玉华也比以前大方了。今年春节前,那铁公鸡破天荒给她买了个金镯子, 罗玉华收了他的礼,赶上过年超市忙,也不好装看不见,便去店里干了几天活儿。老吴见了越发欢喜,处处巴结她,倒让罗玉华不好意思撂挑子。但是一直这么干下去,罗玉华心里又有气。正好佳慧请她帮忙,她便火速收拾了行李,赶往茏山镇去了。
等到了那边,她和姑姑去市里同住两天,把孩子们上学放学的作息摸清楚了,姑姑放了心,这才动身往C市去。临行前,王若麟的父亲开着商务车过来接姑姑,车里堆了各种食材,全是什么人参燕窝阿胶红枣之类补气血的东西。等到了石桥南村后,姑姑和姑爹又塞进了更多东西。把偌大的商务车放得满满当当。除了姑姑的行李,还有几箱土鸡蛋、宰杀封装的乌鸡、新鲜采摘的菌子、自家晒制的各种干菜等等,甚至还有个带盖的水桶,桶里养着几十尾活泼泼的黄骨鱼。姑姑说了,月子里吃这些,又养人又下奶,再好不过。
一行人过去的第三天,文琳就发作了。半夜进的医院,到第二天上午八九点钟时,姑姑打电话回来,说文琳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俩都平安。
奶奶听了满脸是笑,说:“恭喜你啊,当外婆了!”
姑姑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说:“妈,我还不是要恭喜您!又添一个小重孙!”
奶奶又问:“生得顺么?我琳琳受罪了没有?”
“还好还好!”姑姑知道奶奶牵挂外孙女,忙道:“琳琳这会儿休息呢,等醒了我让她给您打电话!”
没几天文琳出了院,姑姑和王若麟妈妈便住在那边,一起照顾产妇和新生儿。两亲家略作分工,王若麟和他妈主要照顾新生儿,给他换尿布喂奶外加洗洗涮涮,姑姑则天天炖汤做饭,给文琳做月子餐,一家子忙个不停。
这边罗玉华也很快适应了带孩子的节奏。她每天做了早饭,就开车送两个孩子去上学,到了晚上再准备宵夜、接孩子放学。起初佳慧还担心她妈脾气火爆,会跟孩子们合不来。谁知有次她去看她们时,发现罗玉华跟两个孩子竟处得很亲密,让她大感意外。
罗玉华年轻时,对两个女儿都没有太多耐心,说起话来总是夹枪带棒。轮到对七宝和苗苗时,态度竟和蔼多了。就比方说,以前吴蕊涵朝她抱怨作业太多,罗玉华总批评女儿太磨叽;轮到七宝也这么抱怨时,罗玉华就又气又心疼,觉得老师们太严厉了,还悄悄给七宝出主意,要帮忙代抄一些没有含金量的作业。这么一来,七宝立刻觉得外婆是自己这一国的,立刻和她亲近了起来。
苗苗读初三后压力大,罗玉华就让她泡脚。中老年人眼中,泡脚能包治百病。上火了泡脚,湿气重泡脚,压力大当然也要泡脚。于是苗苗晚上放学回家,吃完宵夜后,就和七宝到卫生间里,两人边泡脚边背书,浑身上下暖洋洋的,竟真的觉得很舒服很管用。
等两个孩子上学了,罗玉华就在家补补觉,写写小文章,偶尔还会开车回茏山镇看望外婆和奶奶,顺便和霞姐聊聊天。她现在和霞姐很有共同语言,每每说到文琳结婚生子,罗玉华便犹豫着也想让涵涵回来考个教师编,别的不说,至少找对象比较容易。而霞姐的女儿也是大龄未婚,每每提及女儿的婚事,老母亲们无不是痛心疾首,恨不能天降小女婿,让她们大愿得偿。
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王若麟开车把文琳等人送回老家,在平安市办了场热热闹闹的满月酒。然后他回去上班,文琳和孩子却留在了平安市。文琳在婆家住了几天,便回了娘家。在石桥南村住了几天,又把孩子抱到漫水桥来玩。奶奶和外婆自然喜欢得什么似的,凑在襁褓边,就着小毛毛像爸爸还是像妈这个话题讨论了半天。
家里冯小河出差,佳慧也去了外地,因此中午姑姑和霞姐做了饭,大家围坐在厨房的餐桌边,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姑姑便问:“今年佳慧过四十岁,家里打算请客的么?”
“怎么不请?”奶奶道:“孩子三十岁就没大请客,过四十总得办得像样些!”
霞姐闻言笑道:“奶奶,前段时间小冯不是问过罗总了吗?罗总说不请客呀。”
奶奶自从过了年后,记性大不如前,耳朵也有些背,她想了半,天疑惑道:“佳慧什么时候说过这话?我怎么不记得?
外婆倒还记得清楚,忙凑到奶奶耳边大声道:“上回吃饭的时候说的。她说不想过四十岁,免得别人晓得自己老了!”
不过,“山村人家”视频号持续创作到现在,佳慧已经成了拥有千万粉丝的大名人,确实不方便为了生日大操大办。文琳想了想便道:“妈,大嫂肯定没时间理会这些,到时我们商量着给她办个生日宴吧。”
“好!”姑姑忙说:“哪怕就是家里人一起吃顿饭,也要办得热热闹闹的!”
文琳吃了饭便拿着手机坐在树下戳,姑姑洗好碗出来,给她端了盘水果,忍不住道:“你那眼睛还要不要了?才出月子就这么玩手机!”
文琳忙道:“哎呀,我跟涵涵商量办生日宴呢!别打扰我!”
姑姑办好翻着白眼进屋去了。过得片刻,又探出头来喊:“先进来睡觉!中午不多睡一会儿,等晚上孩子闹,你又要说睡不好了!”
文琳只得收起手机先去睡觉。她在姑姑的眼皮子底下,跟吴蕊涵商量出了个大致的主意,又趁着周末孩子们放假回家,跟七宝和苗苗在房间里嘀咕了半天。后来还给冯小河打了电话,问他有什么高见。
冯小河并没有高见。他现在几头忙,不仅要打理香菇厂,还要为网站到处奔波。菇厂这边已经走上正轨,又有胡春平和姑爹等人替他操心,倒还轻省。网站那边的业务却是在日益增长扩大,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行业网站里的佼佼者。现在网站不仅提供行业信息、供求商机,还提供在线交易服务,入驻网站的香菇企业非常多,各类新鲜香菇、干菇、菇丁及初加工食品也应有尽有。作为菇菇网的创始人之一,冯小河现在虽然不像佳慧那么有名,但也成了让业界大佬们尊敬并仰望的存在。
即使忙成这样,冯小河倒也还记得佳慧的生日,并且已经抽空备办了一份礼物,——他买了个玉镯。玉能驱邪挡灾,拿来当礼物最是吉祥不过。但这种东西,如他这样的外行是识别不出成色和品质的,唯一靠得住的便是价格。在老婆四十岁生日到来之际,冯小河尽自己最大的财力,请人带他买了个碧油油的手镯,虽然比不得大富人家的首饰,也很看得过去了。
冯小河对佳慧的生日宴没有想法,不等于他没有要求。听说文琳在负责统筹这事,他立刻指示道:“今年还是你嫂子的公司成立十周年呢,要不要把这个主题融入到生日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