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作者:罗小明》第1204/1306页


  “明庭不允许蓄养僮仆,不承认所有的卖身契约,只要奴仆愿意,允许其随时可以脱离主家,朱主家不得违抗,执法是由鹰狼卫缇骑及其道政部、户部三方协理,没有半点辗转的余地。”
  “就算奴仆不愿意自行离开,主家也要承担高额的违令税,虽然不是强制解散僮仆,但是却逼着我们解散僮仆。”
  “子”
  “这些事情,你可都知道?”
  糜芳神色微沉,糜竺现在所说的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正是这个问题,使得大部分的世家豪强都不愿意归附明庭,想要做最后的挣扎。
  这样的代价实在是过于沉重。
  糜氏如今坐拥田亩数以万计,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八成的家私,九成的土地……
  “兄长往日精明,此时如何难以明察局势,贪小利而失其大利也?”
  “汉庭若是退守江淮,明军进驻兖、青,徐州难保,徐州田地又如何能够保全?”
  糜芳握紧了拳头,咬牙道。
  “坐拥亿万家私,却也禁不住百般盘剥,不断捐献。”
  “总有一日,有穷尽之时。”
  糜芳见糜竺神色,知道糜竺已经有些被说动。
  “兄长可知明庭开海一事?”
  糜竺眉毛微挑,微微颔首。
  明庭开海一事,他有耳闻。
  许安派遣其麾下卢盛远征三韩,于三韩故地设海东行省,追封箕子为海东伯。
  又遣公孙度讨伐沃沮国和挹娄国,击破两国,而后卸磨杀驴,明军以不敬之罪为由,杀入高句丽王都,尽诛高句丽王族,其军队孤悬海外,被围而歼之。
  至于扶余国,老王死后,嫡长子战死,后众子争位,使得国家纷乱,因为其争国之时,有乱兵侵入辽州,许安于是派遣辽州军进往扶余平叛。
  叛乱平定之后,许安再废扶余国,扶余国王族全部被废为庶民,流放至海东行省。
  自此辽东四国覆灭,扶余南部、高句丽国故地被归入辽州,沃沮国则被归入海东行省之中。
  扶余国北部、以及挹娄国地区,被设为新的行省,定名“远东”。
  许安在北地修军港四座,设舰队两支,似乎有远洋之意。
  明庭开海,广泛发展海船,建立起了一条自海东行省、辽州、冀州、青州四处州省的海路贸易,源源不断的产出财富,收取大量的商税,明庭也因为官商、专营,而赚的盆满钵满。
  糜竺本质上还是个商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也多是经商之道,因此他能够看得出来许安的手段。
  汉室的税收来源主要是以土地、人口为主,大部分的税赋压力都集中在普通的民众身上。
  而明庭的税收来源,却是主要以商税为主。
  北方的边市、西域的丝绸商路、南面的珍草宝物贸易,还有东面的开海,都是明庭敛财的手段。
  明庭大力发展商业,作为商人,在明廷的待遇要比在汉庭高的多。
  虽然商税苛刻,但是能够赚取钱财的道路却是也十分之多,能够获取的利润也更是恐怖。
  若是能够成为官商,参与专营,那么当真是不愁吃喝,甚至达到糜氏曾经不可能达到的地位……
  糜竺神色微变,心中已经是有了一些意动。
  糜芳虽然有些时候冲动,考虑事情不全面,但是这一次糜芳的判断确实没有什么错误。
  糜芳继续侃侃而谈。
  “一旦汉庭退守江淮,便是我糜氏被抛弃之时。”
  “不如及时停止损失,转投明庭,效彷母极甄氏。”
  “你的意思是……”
  糜竺眼神微动,偏头看向糜芳。
  “若论先祖背景,官位门槛,我等再如何高攀,亦不如母极甄氏。”
  “但是若论货殖营生,母极甄氏却是远不如我等。”
  “官商一人,我已与鹰狼卫商议妥当。”
  随即从怀中一处极为隐藏的地方抽出了一封颇小的文书,递给了糜竺。
  “此为许安亲笔所签名之委任令,这些印章,分别是户部、道政府的印章,兄长请看,这里便是许安之玺印。”
  糜竺心脏狂跳,他从糜芳的手中接过了那文书,只是薄薄的一张的黄纸,但是他却是感觉格外的沉重。
  顺着糜芳所指的方向,糜竺也看到那一方印玺,还有许安的签名。
  “只要我糜氏愿意归附,可以获得官商凭证,明庭已经确定会于徐州再行开海,第一处开港地点,在于东海郡临海之处,靠近郁洲山(云台山),港口名字已定,名为‘海宁’。”
  糜竺目光闪烁,心中飞快的计算着利益得失。
  八成的家私、九成的田地、林场、来换取一个官商的名额到底是否值得。
  糜竺闭上了眼睛。
  答桉其实已经显而易见。
  汉室这一艘大船,现在就算再如何的修补,也已经改变沉没的命运,他也无意做什么汉室的忠臣,为汉室而殉国。
  他只是一介商贾,虽有官身,但是却是难以改变这一情况。
  陆康对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此事由你安排,务必小心谨慎……”
  “糜氏所有资源你都可以利用,不要出现任何纰漏。”
  糜竺已经是被彻底说动。
  两害相较取其轻,土地、僮仆、矿场、林地、湖泊,这些明军打来,他们若是随着一起撤离,必然是无法带离。
  到时候只怕是要遣散大部分的僮仆,土地那些无法带走的东西,也尽数会被明庭所占据,他们也就能携带一部分的钱财南逃入江淮。
  寄居篱下的日子本就不好过,更何况他们出身商贾,在本乡本土尚且遭受排挤,到了南方,恐怕境况更差,这亿万的家私,不仅不是财富,只怕是会让糜氏成为被人窥视的猎物,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引来群狼,最后被生吞活剥,彻底吞噬。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糜氏宅邸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为外人所知。
  没有人想到糜氏居然会和鹰狼卫早有勾连。
  就在糜芳和糜仁商谈之后不过半刻之钟,糜氏一队前往朐县的商队离开了郯县,顺着平整的官道一路向东,因为糜氏的关系,这支商队一如既往的一路畅通,甚至连任何的盘查都没有遇到。
  ……
  徐州之地,人心惶惶。
  各地都在征募民夫,大量的军卒被集合起来,在将校的带领之下驰援徐州北部。
  徐州北部的战事已经打响,明军在许安的带领之下,正在进攻平昌城和诸县。
  一旦平昌城和诸县两城被破,那么徐州将会完全丧失抵抗的能力,明军将可以顺流而下,长驱直入,一路攻入琅琊郡,而后挺入东海郡,深入徐州的腹地。
  官道之上,除去北上的军卒之外,便是大量逃避战乱的民众,他们恐惧战争,也知道战争会带来什么。
  陆康没有如同曹操一般,将这些民众故意遗留在北方。

当前:第1204/130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