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作者:罗小明》第1296/1306页
“等到安西、南洋、北域三处军区设立之后,便立即推行‘影响’计划。”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对于这些事情必须要快刀斩乱麻。
许安已经是下定了决心,虽然必然会遭受到反抗,但是这是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一个国家再如何的强盛总有衰弱的时期,如果作为屏障的八省对于华夏文化毫无认同,仍旧是如同以前一般,那么在之后必然会频繁的出现独立,叛乱等等情况。
影响计划便因此应运而生。
现在的明国的基础是原先汉庭所占据的十四州。
而作为屏障的,则是漠北、西域、南疆、海东等八省。
这还只是现在,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行省。
而除去了这些作为直接控制屏障的行省地域,现在的明国在行省内外,还拥有数量众多的附庸国。
这些附庸国单个的军事实力并不强,但是联合在一起却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而且在地方之上他们拥有着极强的控制力,而且根深蒂固、难以拔出。
在国内这一切都不会成为问题,但是问题就是在于这些附庸国都是在距离长安数千里,乃至万里之外的边陲之地。
影响计划是由中军、中书、中道三府一起拟定而出,管理附庸国的计划。
首先便是将其国家,按照国力大小分为伯郡县亭四等,然后按照地域划分其职属,以及需要承担的义务。
一些临近内陆十四州的国家主要提供税收和粮食以及一些特产,只提供较少的军队。
而在靠近边陲的国家则是主要提供兵役,他们提供的军队将会跟随着明军的主力一起征战,常驻于明军的要塞之中。
如果提供的兵役人数不足,则要支付高额的税赋,如果抗拒兵役和税赋,将会遭到明军和其他诸国的讨伐。
一旦暴发战事,只要明军征召,附庸国必须出兵配合作战。
其国家不得称帝、称皇、称王、称侯,也不允许使用超出规格的仪仗。
最高的一级的国家也只是伯国,受封为荣誉伯爵。
荣誉伯爵的实际地位要低于伯爵,只是略高于子爵,自然也没有资格进入凌云、明光两阁之中。
同时所有附庸国的贵族都需要学习大明官话,附庸国国主的子嗣必须要进入明庭专门设立的学院就读。
所有的附庸国也都必须要明文上表,奉大明帝国为宗主国,并缔结盟约,许下盟誓。
而这一时间,许安将其定在这一次长安庆典最后。
这一次的长安庆典,相关有司早就筹备了许久,所有附庸国、臣属国早已经派出了最高规格的使臣团云集于长安城内。
在最后一日的大朝会之上,他们上表请封。
中书府也早已经完成了统计,将所有附庸国的排序并定下了等级。
而相对于这些附庸国所付出的代价来说,明庭要付出的代价实际上微不足道。
明国必须要保证他们的统治,如果发生窃国之事,明军将会出兵帮助其夺回国家。
而这一代价实际上也有利于明国。
所有继位的国主都必须要有明国的册封,得到明国的承认。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附庸国的国主没有明国的承认和册封,甚至都无法继承国家。
实际上,这些附庸国虽然名义上是国家,但是实际上只是明国的官员,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还是要受明国管辖,只是空有国主之名,其位可以世袭而已。
附庸国没有主权,一些靠近内陆的附庸国甚至不被允许保有军队。
条件是很苛刻,虽然明庭的到来,为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财富,提供了安全的环境,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但并非没有国家和人心有怨言。
他们要提供的,比获得的要多上不少。
他们别无选择。
他们只能如此。
这个时代。
并不属于他们……
第九百二十三章 昭昭有明,天俾万国!
长安城的庆典持续了已有五日的时间,但是长安城内的众人热情仍旧不见多少的消退。
各大商会、商队齐聚长安,大量的商品摆放在集市之中使得市面一时无比繁荣。
长安大街临近长安广场的一处酒家的阁楼之上,栏杆周围数名身穿劲装腰佩刀剑的护卫正扫视着四周。
许安头戴铁冠、身穿青袍,正坐在其上,他一边喝着清茶,一边看着街道之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自光和七年起始,十多年的时间他已经是很久都没有享受安宁。
直到这段时间,他才放下心来,享受起了生活。
安宁的生活让人忍不住沉醉于其中……
黄昏温暖的眼光照耀入长安,将街巷之中众人的影子拉得极长。
远方,残阳如血。
长天染绛、丹阳烁烁、晚霞如火。
夕阳西下,却不见半分的萧瑟。
灯火渐明,长安城内人声仍旧鼎沸。
舞者跃动的铃铛声、丝竹管弦的交响声汇聚在了长安广场之上。
还未到晚间,长安广场之上便已经是灯火通明、人山人海
今日的早晨,应天府便放出了消息,晚间宣教司内的舞者文工将会在长安广场之上举行公演。
消息一经传出,便是牵动了众人的心绪,这才使得今日的长安广场之上人满为患。
近几日,坊市之间的歌舞,也将长安城内的气氛越推越上。
凌云、明光两阁的修建,两处工地之上热火朝天的景象,也将长安城内的气氛彻底拉至了高潮。
宣布之日,无数的军将振臂高呼,齐聚于太平观之前。
他们高唱着军歌、呼喊着万胜,诵念着经文,所有人无不是康慨激昂,所有人无不是战意昂扬。
他们的精神也感染了普通的民众,换来了更多的支持。
坊市之间,想要报效从军者的数量一时激增,很多郡学生甚至直接修改了志愿,非军校不考。
甚至有国学院的学子想要投笔从戎,联名请愿想要进入军校之中重修。
不过这些国学生的请愿自然是被许安全部都驳回了,毕竟他们已经在国学院修习了一段时间,怎么可能改易。
而且军校招收学员,实际上比起石渠、天禄两所国学院要求都还要高。
况且他们现在做出的决定也是出于一时激动,定然有顾虑不周的地方,真的批准他们进入军校之后,怕是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作为军校生,不仅要通过鹰狼卫的审核,确定其身家清白。
还有心性、意志、身体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通过了一系列的综合考核之后,最后才能成为一名军校生,进入军校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