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作者:罗小明》第55/1306页


  这些好像都不是什么志向……
  我到底有什么志向?
  许安陷入了沉思,他的志向好像只是想在这乱世活下来而已。
  许安闭上眼睛,回想起自己的过往,过往的经历逐一在他的脑海中出现,路边的饿殍,战死的袍泽,将死之人的惨叫,汉军凶神恶煞的面孔……
  张梁的淳淳教诲,被黄巾术士鼓舞着悍不畏死向前的黄巾军士卒,还有默念经义冲锋在前的黄天使者们……
  那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民众不甘就此沉沦的最后的呼喊声……
  《太平经》贴合在许安的胸口上,坚硬的触感让许安回到了现实。
  许安站起身来,靠近城楼的栏杆处,城墙下拖儿带女的黄巾军家眷从关外争先恐后涌入关内,所幸有黄巾军的军兵勉励的维持着秩序,不至于太过于混乱,但时不时还是有踩踏事故的发生。
  杂乱,哭闹的声音虽然轻微,但许安却听得一清二楚。
  许安反问道:“你有又何志向?”
  “少时游走于乡间,只想提剑荡平世间不平事……”
  张燕挺直了脊梁。
  “如今想的是继承我兄长遗志,救下这数万同袍的性命,让那朝廷知道,我等虽为小民,却也非那案板上的鱼肉一般,任人宰割!”
  “我只是想活下去。”
  许安转过身来缓步走向张燕,跪坐在张燕的身前。
  张燕有些错愕,他没有想到许安会这么回答。
  如今许安占据井陉关,追击的汉军只要赶到,数万人都要死在关下,他不过是想找个台阶下罢了。
  他只是想问一下许安的志向,然后顺手推舟的归顺。
  “光和七年开始,我便跟随着大贤良师在冀州转战,历经广宗,下曲阳,十数场大战……”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永远都不要希望别人会因为可怜来饶恕你,摇尾乞怜只会连自己最后的尊严也失去。”
  “先师人公将军张梁传道之时,曾经说过他的志向。”
  “先师说,他想开创一个《太平经》中描绘的黄天之世,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你问我的志向,我想清楚了,我也想明白了。”
  “我想要活下去,带着我麾下的军士一起活下去,我想看一看我师父描绘的那个黄天之世,是不是真的存在。”
  张燕凝视着许安的双眼,神情微微有些动容。
  他将身躯后移了些许,叩首拜下:“愿为将军效死。”
  看着伏拜在地的张燕,许安心中千回百转,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张燕郑重的向着许安请求道:“我也想见识一下人公将军口中的黄天之世,到底是什么样的光景。”
  这时,远方突然传来了低沉的号音。
  张燕的脸色骤然变得难堪了起来,许安也发现了张燕的异样,连忙出声询问:“怎么了?”
  “这是殿后的部队的号音,只怕是已经和汉军接战了……”张燕双手微微颤抖,有些难以置信,“汉军怎么来的这么快?”
  “黄龙!”
  许安高喊一声,坐在一旁的黄龙闻令起身。
  “在!”
  “清理关门,加快入关速度。”
  “龚都!”
  龚都起身,向前迈了一步,拱手领命。
  “在”
  “命你率本部军兵驰援,务必截住汉军。”
  “诺!”
  龚都、黄龙两人领命而出。
  许安转头看向张燕,说道:“汉军来袭,关外大军还须你去坐阵。”
  “诺,某这就出关。”
  张燕叶领命走出了关楼,一时间井陉关内关外人声鼎沸,沸反盈天。
  无数军士被来回调动,各路的甲兵来来往往,哨音不绝于耳。
  黄龙领着亲卫在关门处指挥着秩序,一条还算宽阔的道路被开辟出来,虽然关外想进关的人越聚越多,但是打量的黄巾军军士还是控制住了局面。
  少顷,只听关墙上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鼓声,鼓声一下子便吸引了关外所有人的注意。
  正在入关的张燕军的家眷和军士不由的慌了神,只以为是汉军已经压了过来,都疯狂的向着关内涌去,两侧维持纪律的黄巾军军士,疯狂的挥舞着手中的军棍,才堪堪弹压住骚动的人群。
  “踢踏踢踏……”
  马蹄声乍响,众人这才发现,是关内的响动。
  一面高大的黄旗当先而出,黄旗之上黑线绣着一个斗大的“龚”字。
  黑色的战袍迎风飘扬,龚都骑乘着一匹通体黑色的骏马,从关内率众而出。
  上百名骑士跟着龚都呼喝而出,大队大队的黄巾军步卒紧随其后,无数的背旗,军旗在队列中高高竖起,和攒动的黄巾一起汇成了一片土黄色的汪洋。


第七十一章 破阵!
  “万胜!”
  “万胜!”
  “万胜!”
  关墙之上,无数黄巾军甲士齐声高喊,呐喊声响彻犹如惊雷,直冲九霄之上,高昂的声音也逐渐平息了正在入关人群中的骚动。
  ……
  井陉关外,汉军的骑兵已经离张燕留下的殿后部队越来越近了,军阵之中似乎都能听到战马的响鼻声。
  “稳住军阵!”
  殿后的张燕军统领是军司马王训,他是张燕小时的玩伴,在真定便跟着张燕一起起事,辗转征战。
  当看到汉骑的第一时刻,王训便立马传令四方,四周的旗手大力挥舞着军旗,各处的列阵的军候尽皆应旗,五处军阵人头攒动,旗帜飞扬。
  虽然只出现了数百名骑兵,但殿后的部队还是如领如临大敌一般。
  带领汉军甲骑急趋赶至的汉将正是颜良,文丑二人。
  呼啸的山风呼啸而来,吹起汉军骑阵中无数的旌旗,血红色的军旗在大风下迎风招展,发出猎猎的响动。
  颜良稍拉缰绳停住战马,侧身而立,手中倒提着百炼的眉间刀,身上穿着产自南国的蜀锦百花袍,一身狮头连环铠,腰挂着一把兽纹宝雕弓。
  睥睨的看了一眼不远处列阵的张燕军军阵,对着一旁的文丑不屑的笑道:“我早就说过,张郃被吓破了胆气,我们一路急趋而来,哪里见到半分伏兵身影?”

当前:第55/130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