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作者:罗小明》第82/1306页


  不少杨奉军的军士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想求得一条生路,还有得的军士则是向着山顶的方向跑去。
  杨奉的胞弟杨恩此时带着麾下的亲卫连续斩杀了数名逃兵,但兵败如山倒,他怎么可能止得住如今这溃败之势。
  世间或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之人,但这人绝不会是杨恩。
  杨恩横戈立戟站在帅帐之前,身旁只有五名亲卫尚存,四周已是一片火海,源源不断的黄巾军军士正向他的方向涌来。
  杨恩知道,杨奉是许安必除之人,而他是杨奉的胞弟,若是兵败,他绝无幸免的可能,看着还跟随在他左右的亲卫们,杨恩心中略有些感动。
  他的喉咙已经嘶哑,只能低声道:“你等各自离去吧,大势已去,许安如今要的不过是我杨家兄弟的头颅。”
  “将军!”
  一名亲卫浑身一颤猛地转头看向身后的杨恩。
  “主从多日,何必再添人命。”
  喊杀声再度响起,山下数队黄巾军的军士在各自队率,什长的带领下,已经踏上了登帐的阶梯。
  几名亲卫迟疑了一会,最终还是丢下了手中的兵刃,脱下了身上盔甲,快步的遁入了了帐后的小道。
  杨恩看着亲卫们离去背影,微微有些失神。
  落在最后的那名亲卫突然停住了身形,他转身跪在地上,向杨恩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这小子……”
  杨恩看清楚那名亲卫的脸时,脸色不由露出了一丝微笑。
  那个跪在地上的人,是当初他们攻下的第一个县城,开仓放粮后一名得了米粮的少年。
  这少年家中长辈都饿死在了家中,若不是他们开仓放粮,只怕是多半也会是同样的遭遇。
  后来郡兵围攻甚急,杨奉带兵逃出县城往黑山中前进,于是这少年也一路跟着杨恩的部曲跑进了黑山,还成了杨恩的亲兵。
  开仓放粮……
  遁入这黑山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早就忘记了当初的起事的誓言,他们从原来被压迫的一方,变成了压迫别人的贼匪。
  ……
  杨木最后一个从帐后跌跌撞撞的跑到营中,跪伏在路边,跟营寨内大部分军士一样,等待着黄巾军的审判。
  “万胜!!!”
  一阵呼唤声随之从他刚刚离去地方爆发开来。
  他抬头望去,杨恩的大旗轰然倒下,紧接着又是一阵欢呼声传来。
  呼喊声一声高过一声,直到整个赤石岭被天火所覆盖,声音才逐渐平息下来……
  盘踞在太行山南部的最后一股势力,也就此烟消云散。
  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曙光从云雾间照向群山。
  许安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之下走到了赤石岭的山顶处,登上了杨奉军搭建的高台。
  密密麻麻的黄巾军军士在赤石岭上忙碌着,清理着残破的战场,搜刮着一切有用的东西。
  来来往往的军士,尽皆向着许安高举着手中的兵刃大声的欢呼着。
  但是就算是作为战争胜利的一方,但在赤石岭上,在黄巾军的军中,仍然还回荡着负伤军士痛苦的哀嚎声,还有那些因为失去亲友袍泽而发出的痛哭声。
  山风呼啸,旌旗猎猎。
  许安一统太行山最大的阻碍已经消失了。
  现在盘踞在北部太行共七股势力分别是:左校、郭大贤、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
  这七股势力军力大都不过两三千之数,势力最大的张白骑,麾下贼匪也不过四千之众。
  黄龙在六月初时便传来消息,左校、郭大贤、左髭丈八三人皆是太平道出身,于毒归顺的消息传出后不久,三人便已经送来了请求归附的信件。
  甚至张白骑也紧跟着递来书信,信誓旦旦的宣称愿意加入太平道中。
  “井陉关来信!”
  一名风尘仆仆,背插令旗的信使快步走上高台,将腰间的信件取出,双手呈上。
  “井陉关怎么会这时候来信……”
  龚都欣喜的神情一下子僵在了脸上,张燕面色也凝重了起来,一众将领俱是神色各异,这份从井陉关而来的信件在台上众人之中激起了一道道涟漪。
  站在许安旁边的张季快步走了过去,从信使的手中取下信件递给了许安。
  许安拆开信件,一众将领都是紧张的盯着许安手中的信件。
  “平汉,大计请求归顺……”
  刚看到信件的开头的言语,许安就已经止不住他脸上的笑意了。
  “诸位!”许安环顾众将,将手中的帛书高高的举起。“平汉,大计已降!这八百里太行山已归黄天!!”
  许安转身来到高台的栏杆旁,举着手中的帛书,向着台下的一众军士大声喊道:“这八百里太行,尽归黄天矣!”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片刻的功夫后,整个军中都得到了这一消息。
  赤石岭上下,开始出现了嘈杂声,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大,越来越响,在众人的耳中回响。
  “他们在说什么?”
  徐晃有些诧异的看着山下,站在一旁的苦晒听了半响还是没有结果。
  马上他的疑惑就得到了回答,噪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起来,整个赤石岭只回响着一句话!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那是无数黄巾军的军士的怒吼声!


第一百零三章 集训
  被俘虏的杨奉军军士,都被统一关押在原来赤石岭山下的苦晒的大营中。
  赤石岭合战中,杨奉军参战的军力共有一万三千多人,如今在战俘营中的只有六千多人了,其余人不是死在了前段时间黄巾军猛攻之下,就是赤石岭最后的夜战之中,只有少部分逃入了四周的山林中。
  苦晒大营中,穿着麻衣的杨奉军军士们三三两两地挤靠在一起,他们的双目中大都没有一丝神彩,脸上的神情麻木,好似行尸走肉一般,只有还在起伏的胸膛才能证明他们都是一群活生生的人。
  营门再度打开,一队又一队黄巾军的军士从营门中涌进战俘营中,手持着军棍的黄巾军军士一通乱打,咒骂着将靠近营门的俘虏们赶进了寨内的更远处。
  更多的黄巾军在那些背着靠旗的什长带领下走进了大营中,命令那些或坐或躺在地上的俘虏们站起身来。
  杨木虽然卷缩在角落里,但是有没能逃过黄巾军的眼睛,甚至因为起身慢了一些,背脊还差点挨上了一棍。
  没有人在吵闹,因为数百人的尸首堆筑而成的“京观”还立在营门的外面。
  那些鼓噪周围俘虏的刺头,还有那些军中的大部分头目,军官们,他们的尸首都被堆砌在了上面。
  “往前走!”

当前:第82/130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