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东升》第2/53页


听了他的话,老大人吃了一惊。
“怎么回事?”
“卑职昨天才听说的,”郭顺抱拳回话说:“潘大人的折子已经上去了……”
“啊!”
“潘大人的折子,不仅参了焦相阁一本,便是对司礼太监也颇有微词。”
“坏了!”李老大人为之瞠目结舌:“他到底还是忍不住……坏了事了……这两天因为我没有上朝,偏偏就有了这种事……这可怎么是好?”
曹同怔了怔,红着脸说:“潘大人的官声很好,平素很少说话,说不定……”
“你知道什么?”李老大人摇头叹息道:“刘老相阁、谢老相阁、韩老尚书这些人哪一个官位不比他大?如今又怎么样了?几次‘廷杖’――有眼睛的人都应该瞧出来了,官家那里,如今是不许人再说话了……”
几句话,说得各人透心发凉,面面相觑,作声不得。
“看起来,他这个侍郎是做不下去了!”
忽然,老大人眼角涌出了热泪:“丢官事小,今日早朝这一顿棍杖,只怕便要了他的性命……却是何苦来哉?”
曹同“唉呀”一声,面色苍白地道:“既是这样……老相阁……你老要救他一救……”
“难……”老大人木讷说道:“我与他三十年交情,还用你来关照?只是这一次怕是帮上不他的忙了……早些时候焦芳已代传官家的话,要我少管闲事……这话当然不是官家说的,我当然知道是谁说的,你们也知道是谁说的……”
外面来人催驾,老相阁的八抬大轿已经备好――他是几个特准“紫禁城”乘轿的年老重臣之一,舆驾可以直抵“太和殿”,不受干涉。
其他各人可就不同了,在宫门之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往后还有好一阵子路途要走。
当官的并非事事如意,一本难念的“官经”,可不是人人都能念得下去,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个中滋味,便只有他们自家心里有数了。
早朝
李东阳不幸言中。
兵部侍郎潘照告人不成,害了自己。诏责削去侍郎官职,廷杖“午门”。
大学士李东阳、王博跪请不准,再请为刘瑾挡了驾。当廷传刑,押潘照赴午门,即刻执行。
一片金风,飘下了桐叶几许。
时令深秋,殿檐下,乍见燕子似裁衣……
一溜子校尉吆喝声中,潘侍郎直押午门,出御道东侧,那一片青石板地,便是行刑的地头。
在八名锦衣卫左右押赴之下,潘侍郎两腕紧缚,每过一扉,身后的黑漆铁门即行关闭,发出震耳的碰击声,惊飞起一天的鸽子,在天上打转。
这般廷杖却不曾吓着了潘照。
他虽是进士出身,却久战沙场,干过宣化镇的总兵,也曾陪同前兵部尚书刘大夏治过黄河,为朝廷立过大功,忠心耿耿,此心可对天日,不期今日却落得了如此下场。
仰视白云,发出了幽幽一声叹息。
久病新愈的身子,显得单薄了些,尤其是那张脸,白中透青。额面天庭,一片乌黑,显然正是大难当头了。
“刑不上大夫”自古皆然。
今天的情形可就不同。
始作俑者,当属本朝开国太祖皇帝,此后也就屡见不鲜,那时候的廷杖,充其量只是一种羞辱,隔衣垫毡,受责之人并无人身伤害,哪里像今日情形,一场廷杖下来,能活着不死的倒成了“幸数”。
潘侍郎这一霎才觉着了后悔,后悔没有早听李老相阁的一番忠告,如今可是什么都完了。
占地不大的那一片青石板地、天井院子,就是行刑的地方了。
三面高墙,一方箭道。
此时此刻,箭道两侧,锦衣卫两列站立,衣红裙、襞衣,各人怀中抱着一根红通通的枣木“鸭嘴杖”,少顷行刑,料必是这些家伙。
潘照远远站住,身边人嘱咐他暂时在一只石鼓上坐下。
“大人好生歇着,还有会子好耽搁。”
说话的廷卫,紫黑脸膛,四十开外的年岁,边说边叹息,往前蹭了一步,小声道:
“大人不认识我了?小人早先在兵部当差,听候过大人的差遣,就是那两年治河时候,也没离大人左右。”
“哦……”
“小人姓张……张铁柱。”
“啊,你是铁柱子?”
一惊又喜,恍若身在梦中。
“对了,小人就是铁柱子。”
张铁柱叹了一声,指着身边另一个廷卫道:“这是小人的好友黄明,早先也在兵部当差,我二人对大人的处事为人都着实敬佩,大人不必顾忌,可以放心说话。”
黄明左右打量一眼,支使着另外四人,大声道:“过去,到前面站着去!”
四校尉应了一声,走向前边槐树下站住。
如此一来,说话可就方便多了。
张铁柱咳了一声:“我二人如今在西厂当差,只管护卫押解宫廷中事,打人的事例由东厂负责。早先就听说那个姓焦的(指焦芳,时任户部尚书)与大人不对付,却不知道大人也得罪了这个活阎王,今天情形,看来对大人不利,回头对答,大人千万要小心仔细,免得吃眼前亏……”
几句话说得潘照热泪滂沱直下。
“铁柱子,这朝廷中事如今不要再谈了……回头廷杖却赖你暗里打点关照才好……”
“来不及了……”
张铁柱苦笑道:“事情太快……眼前情形,大人也看见了,打人的事是东厂负责,那边虽有几个朋友……眼前不是说话的时候……”
黄明凑前道:“有话快说,时候到了。”
潘照看了一眼,站起来叹息道:“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回头如有不测,夫人那边……”
“这个小人晓的!”张铁柱道:“大人担待!”
昂首前视,便不再说话。
一行脚步声,踏进眼前,敢情是有人来了。
廷杖
来者七人。
清一色滚红蓝缎子官衣,黑纱长帽,斜挎腰刀――是“东厂”锦衣卫士的穿戴打扮。
由一个隶属“内厂”的高瘦太监前头带领,直趋而前,一直来到面前站定。
“潘大人请吧!就别叫咱们费事了。”
两句话出口,往边上一站,这个太监勾了一下右手袖子:“带住――”
六名东厂卫士,一边三个往潘照身边一站。
“潘大人,”高瘦太监一脸轻浮地笑着道:“横竖就是这么回事,您是带过兵的,吓不着您,千岁爷可是来啦,请吧!您哪……”
潘照冷冷哼了一声,却把一双灼灼目光,向一旁的张铁柱打量一眼。
俱在不言中了。随即在一干锦衣校尉押解之下直趋而前。
再一次的校尉吆喝声,惊起了飞鸽满天……
不知什么时候,这片“午门”杀人的地方,竟然盘踞满了鸽子。在西方,鸽子被喻为“和平”的象征,到了东方,可就身价暴跌,充其量不过是有钱爷儿们桌子上的一道好菜而已。

当前:第2/5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