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威武》第241/242页


  在城北出现的人更是让宁朝戈震惊,一向不问世事的熹王居然伙同了献王举兵而来,随同的居然还有锦衣卫五千人与东厂三千人!
  “严加看守城门,纠集兵马前去支援!”宁朝戈于震惊中下达了命令,等士兵一走,他就与百姓道出了现如今京城被四面包围的境况。
  “沈客贼子贼心不死,妄图动摇大贺基业谋朝篡位,现已经煽动数万士兵包围了城北城南城西三门,大家!大贺现在需要你们!有谁愿意为大贺一战,擒得了沈客,本王重赏黄金万两!”
  京城的兵力不足,那城中这数万的百姓都是他的兵马!
  “吾愿往!吾愿往!”百姓中不少热血男儿被激励,奋勇振臂高呼了起来。
  “愿意去的请去都督府纠集,若此战能平安度过,我一定重重嘉奖!乱臣贼子天诛地灭!”
  “稍等,诸位!”宁致远高喊打断了宁朝戈的话,让一些人停下了脚步。“相信大家曾经与我一般坚信沈将军并非乱臣贼子,京城曾有许多传言,今日我就给大家一个真相。”
  许多人被宁致远的声音话题吸引了目光。
  “沈将军确实是安国公之子,十一年前的安国公血案如今许多人如我一般记忆犹新,那一夜安国公一家百口人死于非命,唯有沈客一人得以逃生,大理寺一查三月不得结果最终设为悬案,诸位或许都质疑过,为何在天子脚下如此血案居然找不出一丝蛛丝马迹,我也质疑过,于是我只想到了一个结果!没错!造就安国公血案的人,就是我的父皇,惠明帝!”
  宁致远大声高喊,用尽全身力气的嘶喊,脸颊充血面红耳赤的叫喊着。
  这是人人想要听的真相,这个一直被质疑了十一年的真相从宁致远的口中说出无疑是最大的讽刺,就是这样的讽刺,让人更是心生疑惑,为何皇上的亲生子会为了一个乱臣贼子抹黑自己的父皇?
  然而宁致远还说出了另一个真相。
  “我是早产出生,出生时就被断定活不下去,人人以为我因早产气血不足身体虚弱所以重病缠身,今日我要告诉诸位另一个真相,我的病,并非病,乃是毒,我的母妃并非难产而死,而是因为毒物引发早产雪崩而撒手人寰!有一个恶毒的妇人在我母妃的食物中投毒,一日一日的算着剂量,欲要让我们母子一尸两命,这个恶毒的妇人,就是当今的皇后!”
  食指遥指马车,被宁萧挟持的皇后慌张的往后一缩,想要大声为自己辩解却被宁萧的匕首抵紧了喉咙。
  人群开始骚乱了起来,宁致远道出的两个真相已经让他们忘记了方才在宁朝戈的高喊之下被召唤出来的热血激情,一直就被蒙在鼓里的他们,一直渴望了解皇室与这些秘密的他们,听着一个与他们猜想相似却与他们所知差之千里的真相,余下的只有更多的质疑。
  “沈客是安国公之子,这点我可以证明!”
  人群中传出一声高喊,让人们纷纷侧目。
  颜行禄拨开了人群,走到了宁致远身侧。
  “我父亲颜柳乃是主办安国公一案的人,沈客的身份我能证明,我颜家对大贺世代忠心日月可鉴,但事关沈将军的清白,我颜行禄愿冒天下大不韪为睿王的话做佐证!”
  话音未落,高台之上的宁朝戈一声冷哼抢过了话头。
  “众所周知颜行禄与宁致远乃是一丘之貉,在杜依依未嫁给宁致远之前曾与颜行禄私奔至艾城,两人为救这个女人居然诋毁惠明帝,来人啊!”
  宁朝戈一声喊,手持兵器的禁卫就聚集了过来。
  “二哥!你别动!你要是动了!我可要不客气了!”那头马车中,宁萧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
  宁朝戈厌烦皱眉,挥手示意禁卫们行动。

  第三百一十章:赢家(大结局)
  第三百一十章:赢家(大结局)
  “不错!沈客是安国公之子!没人比我更清楚这些,安国公三代尽忠职守对大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皇上却见不得安国公等功勋手握兵权唯恐他们日后生变无法控制,于是十一年前策划了安国公血案,杀了安国公一家的凶手就是故去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朱阁,朱阁原名祝革,乃安国公亲信,被皇上买通的朱阁杀害安国公一家后改名易性为朱阁,为皇上执掌锦衣卫,若非当时安国公中有一与沈客年岁相仿的小孩,沈客也根本无法逃出生天,沈客十二岁参军!在泾城从小小的士卒做起,为大贺抵御草原的入侵杀敌数千立下赫赫战功,皇上………………”
  十一年的往事,被高台之上的杜依依简洁的缓缓道来,人们熟知的未知的真相从记忆深处被挖掘而出,那些熟悉的陌生的画面,刺痛的浮现在她的脑海中,沈客的穷困潦倒,沈客的穷途末路,沈客的生不如死,沈客不是大贺百姓们的英雄,但是是她的英雄。
  她知道宁致远肯定会来,虽意料之中,但她依旧很感动,感动于他能在天下百姓面前将他父皇的丑事讲出来,为的只是救她一命,宁致远豁出了性命的来救她,宁萧是如此,颜行禄也是如此,那么,沈客也会是如此。
  泾城的艰苦,沈客浴血奋战立下的功劳,伏虎军变的真相,雁留湖畔叛变的真相,乃至京城那场大火的真相。
  就算无法让百姓相信,至少能让他们怀疑。
  真相永远不会被淹没,她坚信。
  宁朝戈的败,败在他失道寡助,败在他大意自得,若他不是要侮辱沈客与宁致远要将他们一网打尽,今日杜依依不可能站在这里,若非他那不该有的贪婪欲望,她也不会知道这些事情,若非他冷血无情,今日他也不可能从未众矢之的。
  “呵呵!笑话!一群乱臣贼子,居然抹黑惠明帝劫持皇后还要来污蔑本王?动手!”宁朝戈笑眼一眯,身后的是禁卫立即就行动了起来。
  禁卫双手才刚刚触碰到宁致远的身体,人群中就飞出了一把飞刀,将禁卫的三根手指齐齐削断。
  随即,秦淮纵身而起踏着一位百姓的肩头借力掠向了高台。
  杜依依让宁致远知道了一个震惊的真相,让百姓们更是狐疑不已,以宁朝戈的权势来看显然宁朝戈蓄谋杀害皇上这点是站不住脚的。
  秦淮身手不弱,三名禁卫两三下就被打倒在地,越来越多的禁卫紧接着涌了过来。
  然而这次他没有出手,人群中再纵身飞出了一人。
  此人是一个老翁,老翁摘下了面具,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全国正在缉拿沈客,沈客居然还敢跑到京城来送死!
  他来了!杜依依不知道该是松一口气还是倒吸一口凉气,沈客没有死在全国的大力搜捕之下她很高兴,但她更不想看到他因自己而死在这里。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宁朝戈!雁留湖畔的旧账,我们今日就算算!”沈客把剑,纵身来到了宁朝戈身前,禁卫们一拥而上将他团团包围,眼看就是一触即发的大战。
  宁致远按住了秦淮的手,给了他一个眼神,秦淮得令,趁着杜依依身侧守卫空虚放到了几个禁卫。
  宁朝戈的预料之外没有算计到的,依旧是沈客在军方的影响力,他全防万防给沈客罗织了一个杀害君主的罪名,却没想到最后却还是有人可以为了他摇旗呐喊!
  开国圣祖丝虽得天下,但从未试图过将天下变成宁家之物,而皇上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路,这条路走下去要么是赢,要么就会输的一塌糊涂,可惜在他赢之前,他就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里。
  而宁朝戈有今日之困,一部分是他的大意所致,一部分更是皇上在军方留下的怨恨与沈客的威信所致。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就在午门外僵持的时候,城北门的两万兵力已经突破了都督府的防守线,紧闭的城门,为这群‘乱臣’而开。
  兵败如山倒,宁朝戈一掌权就急着排除异己,没有人会相信他,熹王献王之所以会出兵,都是因为对他的不相信。
  书如海口中也有一个真相,虽没有杜依依的这么详细,但已经足以让人判断谁是乱臣贼子,书如海对皇上忠心不二,没人会怀疑他。
  而思郡王出兵,是得了宋将军的一个承诺,宋将军承诺若睿王能够掌权,他所属的江南军系就能扩大一倍。
  信同侯的兵力中有一部分来自镇国将军宁昌安,一部分则是他剿匪时所收纳,很多人忽略了前去锦州剿匪一去就是一月多的信同侯,更没有人知道他另一个真实的身份,他并非锦衣卫里的人,但他与朱阁的地位相差无几,他也是皇上的一双眼睛,在人人都以为他深居不出的时候,他已经替皇上走过许多地方。
  如今他的归来,并非为了私情,而是为了皇上的一席话,皇上一力培养宁朝戈让许多人都以为皇上已经将宁朝戈当做了继承人,但实则不是,皇上也一力的要让宁致远与沈客划出界限,皇上曾与书如海说过的话也与他说过,所以他才会亲近宁致远。
  沈客这么说过宁朝戈,性情急躁缺乏耐心,今日他就死在了他的这一致命缺点上。
  坚固的城楼有一扇脆弱的城门,跋山涉水而来的士兵如遇水的鲤鱼一遍有过了这道龙门,开始了自己崭新的征途,进入了京城,他们或许将会成为历史上的罪人,或许将会就此死去,或许,他们会开辟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城北门,城南门,城西门。
  未曾到午门观看斩首的百姓还不知道这些涌入京城的军队是为何因何而来,他们躲入了家中,庆幸着这些士兵没有烧杀抢掠。
  也许是同胞相杀太残酷,也许都督府的士兵也在渴望着能有另一种开始的到来,在意识到无法扑灭这群人的时候,有些人干脆选择了放弃。
  数万大军,很快聚集到了午门。
  百姓们如同鸟散,惊慌失措的欲要逃离,但沈客说了一句话。
  不管百姓们认为他是恶魔还是英雄,沈客的话都有着绝对的震慑力。
  “诸位放心,他们不会伤你们一丝一毫!沈某请诸位留下来做一个见证!”
  局面已经失控,优势正在慢慢转移,还未能从这种转变中回味过来的宁朝戈有些暴躁,大军包围,他手下的都督府大军居然无法抵挡!这是他的耻辱,他欲要让宁致远沈客死在这里,他们去给他反力一击!
  “沈客!你两次叛乱不成,还想造反?”
  站在高台上,宁朝戈居高临下盛势凌人!
  “我们安家世世代代忠于大贺,若非皇上杀害我父母,我也无须隐姓埋名,皇上苦苦相逼,我一而再再三退让,皇上让朱阁在雁留湖畔截杀我等数万士兵,却与天下说我们起兵造反!你觊觎皇位谋害皇上,却昭告天下说我沈客弑君叛乱!现在我就在你面前,面对天下百姓,你如何自圆其说!”
  沈客也为想到局面会有这样的突变,他一直没有等到的大军在他最需要的时候赶来了还带来了这么多的救兵,人群中宋将军与他一抱拳,他恭敬的抱拳回礼,熹王、献王、书如海、思郡王、信同侯,这些都是他的恩人,今日救了他的命是其一,能够相信他也是其一。
  士兵中还有一些人,虽骨瘦如柴却战志高昂,他们是陪着沈客出生入死的那千人,沈客朝着他们深深一鞠躬。
  还有一人。

当前:第241/24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