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也想活(穿书)》第270/271页


  麦生伸手揽过她,“往后你不需要担心了,安心给我生个闺女,好不好?”
  抱得太紧,锦娘有些不适,动了动身子道,“你轻点,勒着你闺女了。”
  麦生闻言大喜,“真的?”
  锦娘脸热,轻微的点点头,“早上大夫刚诊出来的。”
  村口突然传来一阵大笑,“哈哈哈哈,我有闺女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番外二

  永昌十八年春
  青棚山
  青棚山附近几十里都是各式各样的暖房,靠近都城的方向造了个三进院子, 镇国将军夫妻俩人住在那里已经许多年。
  此时院子大门外站了不少人, 都是一副恭敬模样,张采萱一身厚重的诰命衣衫, 这个是宫中准备的,且每年都有新的送来,从里到外足足好几层。凡是朝廷命妇都有这么一身,区别只是颜色和图案还有布料的不同。
  今天天气不错, 还是春日呢,她愣是生生捂出了一身汗。
  秦肃凛和她互相搀扶着,见她热得脸颊绯红, 伸手帮她扇风,“大概要来了。”
  张采萱倒是无所谓, “没事, 一年就两回,我受得住。”
  每年的春天和秋天, 皇上都会出宫来青棚山亲自验看暖房。这么多年来张采萱都已经习惯了。
  周围的人虽多,但站的位置都离他们俩有段距离,秦肃凛望都城的方向看了看,道, “采萱, 我们住在这边好是好,就是每年这两回……”
  张采萱瞪他一眼,“别说话。”
  秦肃凛顿时就住了嘴, 还抿了下唇,有些委屈的样子。秦肃凛已经是中年了,做出这副样子……她噗嗤一笑,“那些天天上朝的得多少回?”
  秦肃凛将南越国匪徒剿完之后,就交回兵权,和张采萱一起搬到了这边。
  对于两人种暖房的本事谭归是知道的,尤其在秦肃凛主动交回兵权的时候对他们夫妻越发满意了。于是,圣旨很快就下来了。青棚山这边的一应事宜就交由他们夫妻主理,近年来收获不错,每年都能运好些粮食回去。
  前面隐隐传来许多人厚重的脚步声,顺帝到了。
  张采萱和秦肃凛两人跪了下去,豪华的马车帘子掀开,顺帝跳了下来,已经四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如三十岁左右一般,浑身儒雅,见状抬手,“不必多礼。”
  他语气随和,比起以前多了些威严,整个人也没了当初的痞气。
  他随和,张采萱两人却不会大意,依旧行完了礼才起身,顺帝已经走到两人面前,“带朕转转,看看今年又有什么变化。”
  接下来张采萱两人带着他往新造的暖房那边去,顺帝左右观望着,颇有兴致的模样,不时还点点头。四周不远处都站满了禁卫。
  暖房逛完,此时的大麦已经在暖房中一年能收三次,且收成都很不错,谭归自登基后,凡是南越国地界内气候合适的地方都建起了暖房,且农作物多了许多,如今早已不会有人饿肚子了。
  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吃饱穿暖,才不会关心上位者是谁。安王已经在十年前就逝去了,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当初的景安帝了。
  顺帝越逛,脸色越发柔和,到了午后看到桌上一桌普通的饭菜后,颇为感慨,“犹记得当初我初见你们的时候,你们夫妻满是戒备,对了,那时候镇国夫人还不太愿意给我做饭吃,有几回到了饭点还撵我走。”
  满是揶揄的语气,不见有生气的意思。
  提起当年,张采萱的脸上也露出些笑意,秦肃凛抬手倒酒,“皇上说笑,分明是您贵人事忙,来不及吃饭。”
  几人之间不见生疏,相处随意,一旁静立的宫人见了,头越发低了下去。
  皇上对于镇国将军夫妻的重视比他们认为的还要多些。
  饭后,又说了半晌话,宫人上前禀告,“皇上,时辰不早了。”
  顺帝起身,看向秦肃凛两人,“这边朕就交给你们了。你们种的不只是粮食,还是南越国人的希望,好好照顾它们。”
  然后声音微高,“回宫。”
  张采萱两人恭敬地看着他上了马车,马车渐渐地远去,也带走了周围伺候的人,院子门前瞬间就冷清了下来。
  “其实,皇上让我到这里,我觉得他比以前更看重我了。”秦肃凛扶着她起身两人慢悠悠进门。
  张采萱想起方才谭归话里话外对两人的亲近,有时候皇上的态度代表许多东西,他的一言一行许多人都看在眼中,他表示了对他们夫妻足够的看重,那下面的人也不敢放肆,还有就是他放出了一个信号,他之所以对他们夫妻看重,是因为他们俩在研究新的农作物,也就是说,他再一次表明了自己重视农事的心思。
  张采萱想起这些,脸上笑容绽开,“有一个重视农事的皇上,是天底下百姓的福气,最起码不会饿肚子。”
  确实是天底下人的福气,顺帝在位四十年,南越国发展迅速,隐隐领先周遭各国,本来还有些苗头蠢蠢欲动的各国都把爪子缩了回去。
  顺帝在位期间,对于镇国将军夫妻很是看重,君臣相得。秦肃凛两人也一直住在青棚山,顺帝对他们没意见,他们两人的日子过得挺不错,朝堂上的争斗等闲也不会牵扯到他们,谭归是个读书人,早早地定下太子,一门心思培养,别的儿子若是有心思他率先就拍了下去,所以,他退位后新帝继位颇为顺利,又早早地分封了各个儿子的封地,成年后就让他们去了封地,并没有以前历史上那些兄弟相争的戏码。
  皇家和谐,底下的臣子也好做。当然了,也有想要争那从龙之功的,还没开始呢就被顺帝收拾了。有时候皇子想要争权夺位并不是他自己想,而是底下人一步步推着他走,顺帝当然不会让自己儿子弄成那样,他收拾了几个不老实的臣子时,手段颇为狠厉。作为开国皇帝,没有人会怀疑他的狠辣,当初他初登基的那三个月,法场那边天天有头可砍。能够站在朝堂上的都是聪明人,自然就不会有人再伸手。
  ――――――――
  蛮城底下,有县城大小十来个,作为南越国边界,这边向来以野蛮著称。当然了,这是都城那边来的人这么觉得,这边对于女子的约束并不大,说白了,就是对于姑娘家的规矩并不多,这边的姑娘能随便在街上闲逛,哪怕是贵女也一样,最让都城人诟病的,就是这边对待婚事,并不是非得父母之命,大街上看对眼了就能让家中去提亲,姑娘家要是看中拿个好男儿还能当面表明心迹。
  蛮城,阗县后衙
  一个嬷嬷站在楚霏霏面前,“夫人,那钟意姑娘,今天又在街上对着大人表明心迹了,那话说的,我听了都脸红,偏偏街上那么多人居然没人觉得不对,这么下去,大人会不会……”
  楚霏霏揉揉眉心,有些疲惫,摆摆手道,“我知道了,嬷嬷下去歇歇。”
  夜深了,周秉彦才回到后衙,这房子在这阗县算是好的,但是比起当初都城中的周府就差得远了。周夫人到了这边就病恹恹的,一个月里有二十天身子都是不适的,无奈之下,他把父母都送到了隔壁的烟城,那边四季如春,很适合修养身子。如今这后衙就住了他们夫妻和两个孩子,地方不大,伺候的人也不多。很是清静。
  推开房门,一眼就看到楚霏霏面色冷淡的坐在榻上,周秉彦稍微一想就知道她在气什么,阗县能有多大,根本就瞒不住什么,当然了,他也没想瞒。
  他自觉和楚霏霏夫妻两人之间互相信任,只要她相信他不会有别人就行。
  周秉彦刚到阗县,这边风俗和都城很是不同,相对的,辖下的百姓对于律法知道的不多,又都是火爆性子,动不动就大打出手,很不好管,今天他尤其累,“霏霏,不早了,早点睡。”
  楚霏霏看到他已经脱鞋上床,越发生气,以前周秉彦无论多累,只要看到她生气都会来哄她,现在他已经连哄她的意思都没。她气冲冲走到床边,责问,“那个钟意,你打算怎么办?就让她一直这么纠缠你吗?如今整个阗县都知道她心悦你,非君不嫁……”
  周秉彦已经闭上了眼睛,闻言随口道,“那怎么办?她爹是阗县第一富商,我初来乍到,人家是地头蛇……霏霏,你理解我一下,也要相信我对你的心意,我绝对不会做出对不起你的事。”
  “真的?”楚霏霏摸摸他的眼,看到眼周的黑眼圈,又满是心疼,“以后会好的。”
  是啊,以后会好的。无论如何,日子总得往下过不是?她到得如今,也只有面前的这个男人和两个孩子了。
  ――――――――
  老去
  永平十年
  青棚山的院子里,张采萱和秦肃凛两人依偎着看着天边的夕阳,昏黄的夕阳看得人心里温暖,尤其是加上身边的人,不觉丝毫凉意。
  骄阳带着妻儿过来,一眼就看到相依偎的两人,从后面看,两人的头发都已然全白了,身形都佝偻着,让人觉得若不是互相依靠,他们很可能会站不住。
  他的眼睛瞬间就热了,边上的妻子擦擦眼,“夫君,我们先别过去好不好?”
  那样的美好,谁也不愿意打破。
  秦肃凛却没注意到后面的动静,看着夕阳,虽觉得美好,却生出许多不舍来,他握着身边人的手,“采萱,我还记得当年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你跟在婆子后面从周府后门出来,那时候我想着,舒弦这一回又不想见我,反正庆叔走了,以后我也不来了,但是后来看到你,我突然觉得要是以后都不来,就看不到你了,很可惜。”
  张采萱轻笑,声音已经不见当初的清脆,有些沙哑,“胡说,分明我已经回村了你还不想娶我,定亲的时候你还说,若是我不愿,这门婚事就不算数。”
  秦肃凛笑着看向她,“其实……那时候我很紧张,就怕你真的不作数,如果周府那边不派人来问,我也会找机会跟你提亲的。看到你搬去村西……”
  张采萱听着,渐渐地瞪大眼睛,她从来不知道秦肃凛对她动心时那么早,她一直以为两人是成亲之后互相理解互相陪伴渐渐地才交心的。
  秦肃凛对上她的眼,里面满是柔和,又带着执拗,“采萱,我不会让你嫁给别人的。”语气笃定。
  张采萱笑了,“谢谢你。”谢谢你陪伴我一辈子,也做到了当初的诺言。

当前:第270/27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