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奋斗记》第378/400页


  李隆基听到这样的回报,大松了一口气,颜元用兵如神,一如即往,不,是比以前更甚了。
  “荀将军,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虽然人被搞掉了大半,还有几万人马兵临城下呢。
  “没有绝对的人数优势,安禄山是不会轻易攻城,他不攻,我们攻。”颜元早就想好下一步了。
  “潼关易守难攻,虽然安禄山多数的兵马都带往京城了,拿潼关夺洛阳,再与长安的军队包抄安禄山会不会太冒险了?”荀太君是跟上过战场的,但知颜元的打算,颇是担心。
  “奶奶知道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颜元问了荀太君,荀太君道:“除了安禄山,还有什么值得你担心的?”
  “吐蕃!”颜元吐出这两个字,荀太君一惊,颜元道:“如今的吐蕃国富民强,兵强马壮,若是趁我大唐内乱而夺城,当如何?”
  荀太君一听也急了,“大唐连能抵抗安禄山的兵将都没有,何以御吐蕃?”
  “大唐还是有将有兵的,是长安无兵而已。出了长安,要夺回潼关和洛阳都非难事,要紧的是要赶紧布防,不可令吐蕃趁虚而入。”
  荀太君这回是明白了,“你假借夺回潼关之名,实是要去与吐蕃的边境布防?”
  颜元点了点头,荀太君可真是老怀安慰,拍拍颜元的手,“再错就像你说的,那是皇上一人之错,而不在天下黎民,战乱一起,受苦的是百姓,你能想到这些很好。”
  “吐蕃轻易是不会动手的,只怕他还会再看看,毕竟大唐的强盛他们都看在眼里,也怕我们秋后算账。一但确定盛唐再无了,他们就会长驱直入。”颜元很明白这些人各自的心思。
  “既然如此,你这一去可要小心,让照儿陪你去。”荀太君想到了什么地说,颜元道:“哥得留在京城,我还有事要他去办呢。”
  荀太君看向颜元,颜元连忙道:“真的是有事,没有故意不带他。”
  如今的荀太君,家族重任已经卸下了,孙儿也成亲有了孙媳,颜元虽是她的孙女,但又不单纯的只是她的孙女,她生来要肩负的远比荀日照要多得多。
  与天相争,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荀太君对颜元除了以往的慈爱,更多了敬意。长卿公主一生未嫁,皆为守护大唐与则天皇帝,是以荀太君在得知颜元的身份,再未想过颜元的终生大事,像颜元这样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一但有所决定,不会轻易更改,心志坚定,并不能见。
  她是她的孙女,又不单纯只是她的孙女,荀太君倒也豁达的接受了,只是她如今法力尽失,还是挺担心她对阵战场有所闪失,这才想让荀日照跟着照应。
  颜元还没走,荀太君转了一个弯去找荀日照,“元元让你留在京城是要你做什么事?”
  “就是让我看着皇上。”老实的荀日照一听荀太君那一问便脱口而出。
  “皇上有什么不对?”荀太君有些诧异,刚刚颜元没说,她便没有再问颜元要荀日照留在京城做什么,她还是想让荀日照跟着颜元保护她,所以这才问了荀日照。
  荀日照道:“元元说,皇上郁结于心,身体越发不好了,让我留下来照看,不能落了把柄在别人的手里。”
  荀太君一听,“这等小事,岂能比她的安全更重要。”
  “不,奶奶,我知道你想让我跟着元元去潼关,我本来也有这样的打算,但是元元再三的强调了,皇上的安全比她的安全更重要,如果皇上一但出了事,天下就会疑心是她大权在握要弑君,这样一来的话,她就不能名正言顺的掌握军政大军,调令三军,施令行政了。”荀日照将颜元对他说的话一一转述。
  荀太君顿了顿,这事确实很重要,一个不慎,颜元会声誉扫地。
  “那你看皇上?”荀太君问得颇是小心。荀日照道:“没什么大事,就是元元说的,握惯了大权,突然要听别人的,有点接受不了,再加上被元元骂得没脸,这不就干脆躲在宫里喝酒喝歌,有贵妃娘娘在,皇上不会有事的。”
  “贵妃,贵妃啊!他自己落得这样的下场,就是因为沉迷酒色,现在天下都乱成这样了,他竟然还舍不得那个女人,真是无药可救了。”荀太君这是恨铁不成钢啊!
  荀日照道:“这要怪也怪不得贵妃的头上,皇上要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就算是满朝的能臣都不能改变的,更何况一个贵妃娘娘呢。元元说得对,大唐会有今日,都是皇上一手造成的。”
  “奶奶,如今元元插手,太子?”荀日照可记得荀太君说过,李亨能代替紫薇剑,必是将来的皇帝,但是现在颜元插手,李隆基依然是皇帝,一时半会的李隆基还不能死,李亨想当皇帝,难……
  荀太君明白荀日照问的意思,摇了摇头道:“此事急不得,我看元元另有安排呢。不过,只要太子殿下有能力,元元是不会改变什么的。”
  “奶奶,拾欢来问过我几回元元对太子的态度,怕是太子授意的吧。”千寻在一旁插了一句,荀太君道:“你只管照实了回给拾欢,元元如今正忙得晕头转向的,这些话我们问不了。”
  千寻应了一声,还是准备颜元离开长安的事吧!


第416章 八阵图(九)
  潼关、洛阳,都是颜元十分熟的地方,成为平阳公主,为帮李渊打下江山,洛阳与潼关乃至长安都是她拿下的,再拿一回,看着好像安禄山强势,强兵跟精兵对上,结局早定。
  颜元对荀日照说过,长安守军不及安禄山,不仅人数不对等,尤其是战场厮杀的能力。
  所以颜元一直没有让长安的军队跟安禄山正面对上。眼下要夺回潼关跟洛阳,颜元用的就是自己的底子了。
  从进玄武门后颜元就已经开始练兵,为不惹人生疑,几年下来,颜元的兵只有两万不多,都是精兵,想要夺下潼关和洛阳均非难事。
  取潼关而夜袭,这点颜元教出来的兵尤其擅长。安禄山想着该如何夺下长安,不料颜元竟然秘密离开了长安,准备从后将他包抄。
  等安禄山知道的时候,潼关已被攻破,这才短短几天的时间而已。
  “是什么人?”安禄山想着自己攻下潼关费了多少心思,死了多少人,换了别人来攻却那般容易,大唐什么时候出来这样的人物?
  “将军,听闻是李隆基新封的那个镇国将军。”
  “荀颜元。”安禄山念着这个名字,恨得咬牙切齿,他骗过了荀太君,骗过了荀日照,偏偏一直以来都没能骗过荀颜元。只是不知道荀颜元是何用意,明明从来不信他,却从来没有跟荀太君说过他的不是,让他有机会一步一步地强大。
  但他对荀颜元的感觉一直都保持着警惕,这是出于直觉,他总觉得颜元看穿了他隐藏在乖巧和仁义下的野心。
  “将军,潼关被拿下就是断了我们的退路,眼下该怎么办?”
  “怎么办,必取长安。”后路被断,安禄山只能继续往前走,“传令三军,不管付出任何代价,必取长安。”
  安禄山既然清楚了自己面对的局面,原想慢慢地逗着长安的军心大乱,好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长安,这如意算盘从潼关至长安一路遇到的埋伏,他已经知道不可能。
  与颜元相交不深,安禄山以前只知道她不是寻常的女子,那也不比她在短短几日夺回潼关带给他的震憾,荀颜元竟然善于用兵,这打乱了他全部的计划。
  安禄山不是不慌的,再慌他也要装得镇定,他若是乱了,底下的将士又如何能不乱。
  夺下潼关,颜元收整残兵,提拔干吏,当知安禄山急攻长安时,这预料之中的事她一点都不急,自潼关之外,洛阳等地,那些安禄山夺下的地盘,正好用来重组。
  想来安禄山被困长安,进不得,退不能,他的儿子跟史思明必有所动,史思明略定河北,占十三郡,手中有八万人马,平定了安禄山后,下一个要对付的人就是史思明。
  颜元勾起一抹笑容,“潼关我交给王将军了,待我取了安禄山的首级,必夺回洛阳等失地。”
  既是军政大事皆由颜元裁决,颜元任命将军官吏也是可以的,况且她夺回潼关后,实施了几样安抚百姓的法子,总是让人明白了她不仅会打仗,庶务亦通。
  安禄山带兵攻打长安,这样硬碰硬的打法很快就显露出了两军的劣势,安禄山本有十五万人马,被颜元搞掉了八万,还有七万呢,而长安的守军才五万,这五万人里能打大的不到一半,两万五的人马对抗七万精兵,很快就显出了劣势,与此同时,竟然还有朝中的官员出城投降。
  李隆基听说此事整个脸都黑了,“凡有出降者,诛九族,诛九族。”
  双目赤红地大吼,可见气得不轻。
  李亨唤了一声父皇。李隆基问道:“潼关可有消息?”
  与其说是问潼关,不如说是问颜元,长安被困,眼看就要撑不住了,如果颜元不派兵回来,长安迟早会跟洛阳一样落入安禄山的手里。
  “并无!”别说是李隆基了,就是李亨现在心里也没底啊,想到荀太君跟荀日照都还在京城,颜元应该不会不管他们死活的。
  “皇上,出降安禄山的人都被安禄山给杀了。”高力士突然颤着声来禀告这个消息,李隆基突然大笑了,“好,好啊,帮朕出了一口恶气,好啊!”
  “皇上,南门,南门快要守不住了。”李隆基的欢喜坚持不到一刻,一个坏消息传来。
  “将禁军调过去顶上。”李隆基总算还是没有蠢到点,连忙地下令。
  “报,皇上,有援军来到,东门的叛军撤了。”这传来的消息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啊,李隆基倒抽了一口气,“是潼关方向来的?”
  “看到了镇国将军的旗帜,是镇国将军回来了。”报信的小将兴奋地点点头,李隆基一听眼泪都快出来了,“好,好,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父皇,援军到了,请父皇亲至城门激励三军,里应外合斩杀叛军。”李亨提议,李隆基却没有动,而是看了他一眼,“你去吧。记住好好表现。”
  下一个皇帝的决定者早就不是他了,如果李亨真的想当皇帝,必须要入颜元的眼。
  李亨一顿,不过还是听话地去了。这一去,李亨觉得此生能够亲眼看到这样一支军队,如此以少胜多的大仗,实平生之大幸!
  李亨亲临城门时,正好荀太君在荀日照的陪同下登上了城楼,原本攻城的叛军此时节节后退,不远处他们亲眼看到一群黑色如同幽冥的军队步步逼来,弓箭齐放,如此远攻杀人无数,待安禄山的兵马立起盾相护时,长枪掷出刺入,待近身捕击时,以六人为阵,相护相攻,杀得安禄山的人马片甲不留,节节败退。
  “缴械不杀!”在安禄山的人不断地后退时,这群宛如幽冥的军队齐声地喊。
  “上,杀了他们,快,杀了他们!”小兵打颤地后退,将军却不断地催促他们上前,凡是后退不肯上前的人,直接被杀。“后退者死,上!”

当前:第378/40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