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何以待》第87/90页


季萧却谦恭的摇头,抬首对上父亲,浅笑着道:“还要谢谢爸,提醒晚辈。”

父亲似乎愣了神,清了清嗓子,看向季萧。

“爸刚刚看着那梅瓶,再看看季萧。让季萧想起曾经听过的故事,说是要做出最好的瓷器,就是要砸。坚持做下去,坚持砸下去,一直砸到满意为止。那叫,不破不立。季萧就想,世间的道理都是相同的。”他微微一笑,谦逊却不卑躬,指了指棋局。

结果意料之外的顺利,季哥哥因为一盘棋赢得了岳父大人的欢心,用他的温柔体贴赢得了岳母大人的喜爱。浅浅怨,爸妈这太容易了好不?

这时的江南还有几分凉意,但还好只是舒舒爽爽的风,温和的如母亲的手,透过窗棂,抚在人的脸上。季萧就坐在床边不远处的摇椅上,穿着一件尔雅的白衬衣,肩背舒展的靠着椅背,右手拿着本线装书,半搭在摇椅的把手上,他低着头,一页一页认真翻看着。

苏姑娘就拥着被子探着脑袋瞅着他发呆,他像有感应一般不一会就抬起脸,精致的轮廓皎洁干净,眼底亮亮的,放下手中的书,说了声:“醒了?”

浅浅点点头,从薄被里伸出双手,对着他张开,摇了摇。他勾起唇角,把书放在一边的桌子上,站起身,走到床头向她伸出手,把浅浅从床上拉起来,嘴里还笑着道:“傻丫头。”

这是苏姑娘的闺房,自从季萧跟苏父苏母坦白两人已领了证,就差他们点头举行婚礼后,季萧就自觉的拎着他的行李跟着苏姑娘进驻这里。

浅浅整理好,再到厨房,就见桌案上已经放好了冒着热气的牛奶。开心的伸手去捧起杯子,暖呼呼的慰着手心,不知道多舒服。季萧从行李包里找出一条长丝巾,走过来环着她,替她系好。在爸妈含笑的目光下,两人相携而去。

这是 到达后的第二个清晨,小院里带着淡淡的安逸气息,树叶上的露水也看得清楚,小水珠透着光亮。季萧穿着米白色的风衣,微微扬起头,望着门角的摇铃。纤长的背影带着阳光的暖意,说不出的迷魅,周身透着如墨一般的沉静与安详。

浅浅在廊前盯着他背影许久,才迈开步子向他走去。他听见声响,偏过头,好看的唇角一弯,双手插在口袋中望向她。本就知道他有一张摄人心魄的绝美容颜,但如今只因那浅浅一笑,竟是好看到连阳光都要叹息了。

出门尚早,空气也仿佛是新的,老街上行人也比昨天少了很多,繁华亦未显现,路旁的店铺大多还关着门。整个路上清新淡雅的气息格外的明媚黏人。走进一家糕点铺子,铺里很干净,穿着小二服搭着白毛巾的服务生惹人笑了笑,

点了咸豆浆和莲蓉包,莲蓉包是刚出炉的,还冒着热气,苏姑娘吃得好欢快,真的是好吃的不得了。不过,当某姑娘得意忘形用手去抓莲蓉包的时候,被季萧用筷子打了一下手背……但是不疼,很温暖……

吃完糕点,两人散步到河边,坐在翠柳边的石头凳子上,相拥着看着无波的小桥流水人家。

早上十点的时候,河里渐渐有了画舫游船,苏姑娘也兴起叫了一条小画舫。

起先只是坐在船头默默地看着岸边的风景,古街的白墙乌瓦奥凸有致,说实话,看了二十几年,这里没有什么动人心魄的景致,只是淡淡的,朴素的,不多不少的,就那么融进人心里,让人周身都静下来,只觉得安稳。

浅浅靠在季萧怀里,听着他有力而平稳的心跳,交握的手叠在身前,周身都环绕着他的气息,清淡而好闻。不知是过了多久,石桥那头划来一条小画舫,画舫里坐着两位半百的老人,他们相依偎着,老婆婆头发花白,慈眉善目,握着老伴的手,伴着这徐徐江水,细细凉风里唱着婉转的小调,“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老婆婆的老伴右手在船沿上打着拍子,满脸是笑的望着她,眼底满是抹不去的眷恋。

看到这一幕,两人默契的对视一眼,季萧浅浅的笑着,精致的下巴在浅浅发间蹭了蹭,苏姑娘往他怀里靠了靠,想起一首再好不过的诗,笑着,轻轻的在他怀里念 :

“当你年老,双鬓斑白,睡意昏沉,在炉旁打盹时,

请取下这本书,慢慢诵读,

梦忆从前你那神色柔和的双眸,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爱你的美丽青春,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在他怀中仰望着他,抚摸着他精致的面容。

季萧勾起唇角,如玉的手掌覆在浅浅的手背上,细细的摩挲。垂眸与之对视着,一笑,清浅的道:

“当汝老去,青丝染霜;

独伴炉火,倦意浅漾;

请取此卷,曼声吟唱。

回思当年,汝之飞扬;

眼波深邃,顾盼流光;

如花引蝶,众生倾狂。

彼爱汝貌,非汝心肠;

唯吾一人,爱汝心香;

当前:第87/9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