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第3/66页


  “三小姐你才来不知道,张姨娘在老爷没做世子时就在府里当差了,一路从通房丫头熬过来的。现在多少丫头想复制张姨娘的成功之路呢。但偏偏,府里一堆通房丫头,但就是没再有过姨娘。小姐你说邪门不邪门?”
  嗯,这么个二百五,果然不能是任何人的耳目。赵如意很满意,总归不是一屋子细作。于是她罕见地对红玉笑了笑,说:
  “这不邪门,这只能说明国公爷是个惜身的人。”
  惜身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妻妾成群的,但就如同红玉所说,府里还有一堆通房丫头,不是吗?
  “其他几房呢?”
  显然这点消息不能让赵如意满足。
  红玉是赵国公府家生子,对国公府家事更是如数家珍,如今难得三小姐捧场,利利落落地就把府中关系交代了个干净。
  “老国公有三子,大老爷去的早,大房里只剩下大太太和已经出嫁的大小姐。三老爷一直在外任官,听说在当地娶了妻子,好像一儿一女都不满三岁的样子。还有几个庶出的姑太太,嫁的都还不错,或是寒门举子,或是高门庶子,其中以四姑太太嫁的最好,嫁的是宁远侯的庶长子,宁远侯没有嫡子,现在四姑太太已经是世子夫人啦。”
  “大小姐的夫家是?”
  “那可了不得,因咱们国公府的牌面,大小姐未及笄便与钱家定亲了,听说钱家如今还出了娘娘呢。”
  “钱家?”
  “钱家老爷子据说很会打仗呢。”
  赵如意颔首,又问:
  “国公爷有几个孩子?”
  “五个。两男三女,各按序齿排的。二少爷和四小姐都是张姨娘生的,二小姐是夫人嫡出。”
  红玉掰掰手指头。
  “二少爷多大,四小姐多大?”
  说来惭愧,虽说回过两次家,但赵如意实在和几个兄弟姐妹不熟,从前即使过来,也无人给她介绍,因老祖宗实在厌恶她,都是叫她坐一坐便走了。
  “二少爷和大少爷一般大,如今都只有十岁,生辰只差一天。四小姐年纪小一些,如今十四。小姐你没见过大少爷?大少爷与您一母同胞,您与大少爷细看还有点像呢。”
  赵如意对红玉眼底的探寻之意伪作不觉,不过,当年赵渊出生,远在容水村的陈嬷嬷和陈夫子都挺高兴,觉得府里就算是看在赵渊的面子上,一定会将赵如意接回国公府。可惜,两人愿望落空。
  “这位张姨娘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红玉不屑的撇撇嘴。
  “长得好看呗,又能生。”
  赵如意心里便有数了。
  张姨娘若空有容貌而无智慧,怎会在赵国公夫人眼皮子底下生下一子一女,但红玉既只提她美貌不提她智慧,那么这个人势必是个智不外露的人。智不外露的人,都是难缠的人。
  打听完基本信息,赵如意让人请张姨娘进来说话。虽是个庶出小姐,还为府里老夫人不喜,赵如意却派头十足,完全没有那种初来乍到,生怕说错一个字,多行一步路的小心翼翼。她大摇大摆地坐在上首,面容沉静地等着那位传说中的张姨娘进来。
  从通房丫头到姨娘,这位张姨娘的人生很励志嘛。
  张姨娘比赵如意想象中年轻,听说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看上去却仍如二十许人。一身水红色绫罗缎,一支汉白玉梨花簪,笑起来温文尔雅,两点梨涡娇柔可亲。虽没有当家太太的派头,却也没有为人妾室的瑟缩。
  张姨娘城府深,她一件赵如意便惊了心,脸上却不露出来,从从容容地坐下,笑说:
  “上一回见如意你还是四年前,出落的越发标致可人了。”
  赵如意喝不惯茶,她在乡下都是喝水来的。只是如今要招待人,这才让婢女换了茶上来。她拿着茶盏,却没喝。
  “张姨娘有事?”
  赵如意一贯会噎人,何况这人也不值得她委婉。张姨娘脸上的笑影一丝不变,只是语气略带嗔怪。
  “看三小姐说的,没事我就不能来瞧瞧三小姐吗?三小姐或许不知,我与你娘也是多年的姐妹了,如今你回家来,我也总该照拂照拂你。”
  赵如意笑着垂下眼,茶盖和茶碗碰撞出清脆的声音。
  “看姨娘说的,即使要照拂,也是太太照拂我。何况我没福,这么多年都未见过我姨娘一面,姨娘这么一说,我这心里怪不好受的。”
  赵如意的另一个一等大丫鬟落玉原是二小姐赵惜柔身边的丫鬟,后因赵惜柔进了宫,因她不是十分机灵的人才,家里也舍她不得,就没随着赵惜柔去皇城。这次她被大夫人指来服侍赵三姑娘,自然是带着任务来的。原先以为不过是个乡下姑娘,并没放在眼里去,如今见识到三姑娘言辞如刀,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瞬间人都立的直了些,打起精神自不消提。
  倒是张姨娘被赵如意噎了个好歹。好在赵如意虽是个沉静人,但显然她不是那种不会说话的姑娘,她看张姨娘吃瘪,又很善解人意的给她铺了个台阶。
  “怎么不见四妹妹和二弟弟?”
  张姨娘一时有些摸不准她的性情了。说她是个乡下姑娘不懂规矩吧,偏偏别人会打你也会抬你,但说她有心计吧,也没见谁有心计是这种一上来就显厉害的。张姨娘百思不得解,倒不如刚来的时候那般智珠在握了。
  或许连张姨娘自己都没察觉,她对赵如意,已经从刚来时候的自信随意,变得有些小心翼翼了。
  “你四妹妹和二弟弟如今正跟先生上课,还没下学呢。说起来,如意你还没见过阿渊吧。”
  赵渊,赵如意一母同胞的兄弟。赵如意想,家里突然接她回来,最大的因由也无非是因为这个弟弟了。但是也不尽然,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姐姐,对于国公府的庶长子来说又有多少分量呢。


第3章 赵国公府(3)
  张姨娘的神情略带恳切,嘴角不自觉地先勾起一缕笑,这是一个满怀恶意的人会拥有的笑容。从前在容水村,她也见过这种恶意的笑容。但她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温暖,只是一想到那温暖,她的心,忽的痛到不能自已。
  张姨娘敏锐的发现赵如意面色有变,当然,她理解错了。这错误的理解让她露出尖利的獠牙。
  “如意若有空也去瞧瞧你弟弟,他在这府里,虽然也有夫人照顾,又得老爷看重,但到底你才是亲姐姐,他见了你,一定高兴。”
  是啊,我前脚见过我那弟弟,夫人就该更忌讳我一层。
  赵如意笑笑,却说:
  “我听夫人的。”
  张姨娘见她滑不溜手,于是不再提这话,她略使个眼色,便有婢女端了一盘子绸缎上来。
  “你回来的不巧,府里刚过做衣服的时节,我比着惜缘的喜好给你挑了几样绸缎,看可和你心意。”
  伸手不打笑脸人,赵如意不是个臭美的,对这些事一向淡得很,不过她素来敏锐,很快从这一袭话里捕捉出来一些不一样的信息。
  “原来家中是姨娘管家。”
  赵如意骤然展现智商,张姨娘怪不习惯的。她摆摆手,谦道:
  “不敢当管家这两个字,无非是家中事情太多,得老太太和太太抬举,分些事给我做罢了。”
  一个有掌家之权的姨娘,一子一女傍身,有什么好在她这里图谋的呢。即使是将她当作敌手,可她一失母庶女,又可和这位父亲的妾室争什么呢?赵如意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却想,既来了,便不退了。
  从前没想过回来,车马都已雇好,只打算隐姓埋名远走他乡的,但到底她不曾去他乡,反而被一架马车送回赵国公府。或许,是天意。
  赵如意一向是个很信命的人。
  信命的人,骨子里都有一种得失随意的淡然。
  但同时,她又是不喜为人左右的人。
  从前赵钦就说过,她这个人,明明冷淡无情,偏有些热忱人才该有的爱操心的毛病,这样的人呢,最矛盾。赵钦说话,一向鞭辟入里。
  赵如意未随张姨娘一起笑,只是将目光落在那一盘绸缎上,都是好料子,从前在长水村见都未见过的好料子,赵如意看了几眼,说:
  “看来惜缘妹妹喜欢鲜亮颜色。”
  提起女儿,张姨娘的眼神里便多了几分真实的柔和。
  “她啊,性子鲜明,偏生话多。看着是个机灵的,其实糊涂的不行。怎么,如意你喜欢淡色。”
  “是,我喜欢干净雅致的颜色,穿着纵不出挑,但也绝不会出错。”
  “这一点,你倒不像你娘。”

当前:第3/6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