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霞瓷生》第26/133页


宋锦瑜瞥了一眼,微微勾唇,没有出声。

这是他前世其中的一个妻子,出事后没有进诏狱看他一眼,只送来一张和离书。

第二十七章 宋府之夜

听说很快改嫁,且嫁得很好。

站在一边的二弟宋锦华正痴痴地看着她,一脸的失落。

前世就知道他的心思,既然甩不掉这女人,这世,就让他们在一起吧。

“吃完晚饭就来书房一趟吧。”宋老爷站起身,说完没看众人一眼,拂袖而去。

“明天和我去你周刘伯父家送年礼,顺便把你们亲事定了。”

宋府前院书房内,宋老爷坐在金丝楠书桌后面的太师椅上,对着面前的宋锦瑜面无表情地说,脸上没有丝毫刚见到亲生儿子的喜悦。

宋锦瑜却习惯这样的相处方式,两世以来,他和他父亲严格来说,只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前世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没有任何的异议,那时自己已中了状元,进了翰林院,周伯父是监御史,刘伯父是都察院左佥都副御史,门当户对。

“父亲,我决定这辈子只娶一位妻子,而绝不是她们两个。”宋锦瑜反对着。

“你敢?你这不孝子,你想气死我呀,你不知道娶妻娶贤吗?周刘两家权势滔天,都可以帮衬到你。”

宋老爷勃然大怒,用手一拍桌子,指着宋锦瑜大骂。

“所以,你当时扔下我们母子九年,再见时你已又娶妻生子?”宋锦瑜讽刺地问。

“我再娶怎么了?我有休了你母亲吗?你母亲不是大夫人吗?”宋老爷没有丝毫的内疚,考上状元后他原被派到一个偏僻的县城当了县令,娶了蒋氏后仕途火箭直升,很快做到知府,才派人回老家把宋锦瑜母子接了回来,这也是他骄傲的地方。

“你以为这样就没亏待母亲了,你知道不知道你走后的那些年,母亲除了服侍爷爷奶奶,做好家务后,每天就是站在关闭的院子里面,抚着你在我生下时种下的那棵石榴树,听着院外路上行人脚步,盼着你回来,谁能想到你早已娇妻稚儿在怀,乐不思归。”

宋锦瑜闭了闭眼睛,从他记事时起,就看到母亲一日一日,一年一年地站在石榴树下,寂寞地盼望着。

整整九年,直到十岁他才和母亲回到宋府,那时爷爷奶奶在乡下早已过世,而父亲身边却多了一个平妻蒋氏,宋锦华和宋含玉是双胞胎,已经八岁了,后院里还有几个姨娘。

他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回来时他已经十岁,有了自己思想,后来又到书院求学。

宋父对宋锦华和宋含玉也比对他亲近许多。

“为成就大业不拘小节,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宋老爷振振有词,他没感觉到自己哪里不对。

眼看两个人谁也不能说服对方,宋锦瑜决定换一种方式,自己还是太弱了。

“父亲,请让孩儿大比之后再成亲吧。”宋锦瑜恳求着。

“不行,本来让你今年就下场的,你不肯,现在周刘两家递消息过来,说他们女儿年纪已大,不能再等。”

“那就让二弟成亲吧,二弟过年已经15岁,可以娶之。”

“胡闹,周刘两家都是看中你,再说你二弟尚未有功名。”宋老爷大声呵叱。

“怎么不行,二娘不是常说,二弟是不想当文官,以后会是将军吗?”宋锦瑜反驳着。

宋老爷无言以对,宋锦华比宋锦瑜差多了,文不成武不就,至今连童试都没过。

蒋氏为了给宋锦华贴金,经常这样说,自己听了也没出声。

郡守之子,谁也不敢反驳,于是,宋家两公子文武双全名声就传开来。

“再说,孩儿若是有了功名,京城公伯侯卿家的姑娘,哪一位娶不到?父亲不是常常说,就是尚了公主,也委屈孩儿?父亲担心什么?倒是二弟......要是有了周刘伯父帮衬,当上将军真不是一件难事。”

宋锦瑜循循诱之,他知道父亲的七寸在哪。

宋老爷眼睛一亮,站了起来:“这倒也是。”

忽又颓然坐下,“不行不行,你周刘伯父和周姑娘刘姑娘皆是看中于你。”

当前:第26/13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