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霞瓷生》第99/133页


宋锦瑜一一拱手还礼,即使早就认定自己依然会是会元,但心情还是非常雀跃。

人有时活着求的就是一个认同感,对于读书人来说获取认同感的最好方式就是科举。

何况旁边一个四品北司镇抚使,外加正三品都指挥佥事虎视眈眈,他不能接受自己一直活在他阴影之下。

“等殿试后必定一一通知。”

按照天梁国惯例,殿试后有琼林宴,类似于乡试后的鹿鸣宴让考生彻底的放松狂欢。

但现在显然还不是狂欢的时候。

虽然会试结束就等于考中了进士,但毕竟还有象征性排名次的殿试,总不能不给皇上面子提前狂欢吧?

何况这次加恩科是特殊原因,众人也不勉强,捏着李荣另给的礼包,心急的人早就拆来看了,是一个小小的画有梅花的小储物罐,里面还放着茶叶,清香扑鼻。

刚才进门喝的好茶就是这个味道,众人询问哪里买,回答都是等答谢宴会上告知。

这让人心痒庠的,看着这小罐的茶叶,心里纷纷盘算着,是喝掉还是珍藏或者送礼呢,价值实在太大了。

转眼间便到了殿试的时间,所有会试高中的贡士都聚集在奉天殿前准备考试。

天梁国的殿试不淘汰人,所以这些准进士已经功名到手心态极为放松。

慕容轩端坐在奉天殿的龙椅上,望着面前的准进士们,这些以后可是能不能用的人才,他得从现在开始就观察清楚。

“发卷!”

随着御用监太监的尖声唱诵,书吏开始给贡士们发卷。

考案前,诸考生皆是精神一振,准备走完鱼跃龙门道路上的最后一段。

考完殿试一切便尘埃落定,他们也将彻底进入官僚阶层,从此光宗耀祖被乡里亲朋艳羡。

但当展开题目后,几乎所有考生都眉头紧锁起来。殿试只有时务策问一题,策问,即议论。依据皇帝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

对于文人来说,与时事相结合的大多是农事,最偏也就是经商,可这题目:

“天下大同。”

题目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却是极难破题。

何为大同?这真的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若是解释的不合天子心意恐怕不会有好的名次。

坐在这里的都是读书人中的翘楚,行文都很有一套,有时候比的就是一个切入点或者说立意。

最重要的是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假如你处于兵部尚书的位置。

要知道,天梁国有文举和武举,文官和武官的产生于不同的科举渠道。这些文人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坐在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上。

第一百零四章 状元条件

是不是拿错武殿试的考卷,考生们一个头两个大,有几个耿直一点的都想举手发问了,但殿试绝对不是开玩笑,哪怕真的拿错考卷了谁也不会当出头鸟为大家谋福利,都会硬着头皮做下去,除非皇上说错了要改,不然此刻谁敢挑战龙威?命不要了?九族不要了?

宋锦瑜看到这个题目也是愣了一愣,前世不是这个考题,当然,他前世的考题是去年考过了,今年他考的对他来说也是全新的考题。

但据他死前所知道的,慕容轩并没有一统三国的打算,七皇子过世后,他天天酗酒痛哭,根本没有任何的凌云壮志。

看来他的重生和七皇子迄今还在世的变动,也改变了慕容轩的命运。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时逢盛世,或许,皇上也真的可以成就不世的功勋。那么,他宋锦瑜也能跟着驰骋疆场,成就一番丰功伟业。一想到这,他感觉身体的血也跟着沸腾起来。

这个题目要说简单确实很简单,但要写好比任何题目都难,尤其对于他们这帮文人来说。如果是前世,他没有把握,但这世,他和顾春衣走了一趟昌平县,所见所得他相信比在座的任何一位考生都丰富。

宋锦瑜并没有急着动笔,而是闭上眼睛打起了腹稿。

过了一炷香的工夫宋锦瑜才睁开眼睛,此刻他心中已有了成文,只需要把文章誊抄在纸上即可。

他深吸了一口气提笔蘸墨,疾书开来。

当前:第99/13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