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第199/562页
瑞雪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粗布衣裙,笑了笑,“我倒是没想起这事儿,不如嫂子同我去库房选选,有没有合适的料子。”
“好啊。”但凡女子没有不爱挑拣布料的,翠娘欣然前往,两人扎到库房里,把所有布料都从箱子里抱出来,数一数,前前后后,从田家和程掌柜那里也收了有二十几匹好料子,挑了一匹藏蓝,一匹银灰,给赵丰年做长衫,一匹大红棉布给吴煜做练功服,瑞雪也配了两套素色的衣裙。如此这般,剩下的料子还有十几匹。
瑞雪想了想,扯了一匹秋香色的锦缎递给翠娘,“这匹缎子,你和张嫂子分了,也做套新衣裙吧。”
翠娘死活推拒不肯要,后来见得瑞雪一定要给,就换了匹万字纹的枣红锦缎,笑道,“正巧我娘要过寿,这料子给她做套喜庆衣衫。张嫂子前日也念叨要给她婆婆买快料子,想必也能喜欢。”
赵家没有老人,用不到这样的料子,瑞雪也就可她心意了。扭头见旁边一个箱子里还有两盒胭脂水粉,就又配了两根银簪子,单独放到一旁,问道,“英子和石榴,做活计怎么样?”
翠娘笑眯了眼,“两人都是做活的好手,勤快,不偷懒,还知道节省粮食,咱们可没挑错人。”
“那就好,到了月底发工钱,记得提醒我给她们涨二百文,这胭脂水粉和簪子也都留着,到时候一并给她们。”
翠娘顺手扶扶自己头上的簪子,笑道,“这可好了,但凡进咱们作坊里的女子,都有根簪子妆点脸面,可要让村里人更眼红了。”
两人出了库房,翠娘抱了料子去开工,瑞雪就准备午饭,到得晚间,夫妻俩行完那欢喜之事,抱在一起说闲话,提起素菜馆子订的豆腐最多,就都动了去五十里外的翠云山拜佛的念头,一来是春暖花开想着出去走走,二来,还是要把自家的豆腐送进寺庙里去。
铺子有张嫂子,家里有张大河和翠娘,倒也没有他们让他们夫妻俩挂心的地方。
第二日两人唤了张家、高家,简单交代了几句,就收拾了一食盒咸豆干,一罐瑞雪春时下好的豆瓣酱,两板豆腐,即将出发奔向翠云山。
云小六套好车,吴煜就坐在旁边车辕上,大有死活都要跟去的架势,瑞雪好笑,再看大壮和黑子眼巴巴的模样,想着左右她和赵丰年也过不了二人世界,索性就多带两个吧,于是同张嫂子说了一声,把大壮和黑子也带上了。
两个小子从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简直乐疯了,挤在前面车辕上,一路见到谁都要喊一声去翠云山大菩提寺,吵得瑞雪苦笑,直后悔带了他们。
第一百五十二章 寺中一日
五十里路,大部分都是官道,不过三个时辰也就到了,大壮和黑子跳下马车,仰头去看半山腰的寺庙,忍不住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脚下是长长的阶梯,阶梯顶端,是座足有两张高的门楼,铺着青瓦,廊檐翘着,乌木的匾额上用金漆描了四个大字“大菩提寺”,下面的松木大门刷成了暗红色,两侧同色的围墙,圈起了足有十几亩大小的地方,远远望着,里面屋檐磊叠,隐隐烟气缭绕,不时有百姓从大门里出入,穿着灰色僧衣的知客僧笑着送客。
“这庙真是大太了!”大壮省过神来,惊喊道,小脸儿兴奋的通红。
黑子也嚷道,“这阶梯好长,要爬多久啊?”
吴煜上前扶了姐姐的胳膊,嘀咕道,“这才多小的庙,若是让他们见到护国寺,还不吓死啊。”
瑞雪没听清,问道,“煜哥儿说什么?”
“没,姐姐走啊。”
瑞雪点头,回身吩咐云小六,“小六你在此等一会儿吧,我们见了知客僧,要他派人下来抬豆腐,你安顿好马车,就来找我们吧。”
赵丰年也道,“晚上赶不回去了,咱们要住一晚。”
听得要在庙里住一晚,众人都是欢喜,笑眯眯爬起了台阶,几个孩子日日跑步体力好,片刻功夫就到了台阶顶,赵丰年扶着瑞雪,脚下也不慢,到得大门前,那知客僧就已经迎了上来,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
赵丰年带着几人还礼,笑道,“大师有礼,我们一家来自灵风城南云家村,家中有作坊,做了一味叫做豆腐的吃食,极素,今日特送来两板,与众位师傅们尝个新鲜。”
寺庙里常有香客舍财舍物,知客僧本也没多在意,但是听得“豆腐”两字,却猛然抬头,打量赵家几人半晌,问道,“这豆腐可是用牛豆所作?”
难道豆腐的名声已经传到这么远来了?赵家夫妻对视一眼,都有些欣喜,点头应道,“正是,因为半点儿不沾荤腥,所以,我们夫妻来烧香,才冒昧送了两板过来。”
那知客僧脸上也蒙了一曾喜色,笑道,“阿弥陀佛,多谢两位施主慷慨,前些日子,庙里有位俗家师弟送了一些来,满寺上下都极是喜爱,连主持方丈都惊奇,何等灵秀的心思才能琢磨出这样的好吃食,没想到今日居然就见到二位施主。”
赵丰年和瑞雪连忙双手合十客套两句,那知客僧唤来两个扫地的小沙弥,使了他们下台阶去抬豆腐,然后亲自引了赵家几人向里走,赵丰年道,“天色已晚,路途又远,我们一家是赶不回去了,不知贵寺可有客房,容许我们叨扰一晚。”
“施主客气了,我们寺里备有十几间客院,正有五六间空闲,小僧做主替施主寻得一间清静所在可好?”
“那就多谢大师了。”
知客僧果然说话算话,绕几间大殿,穿过月洞门,走了不到半刻钟,终于来到一间小院儿前,指了左右厢房说,“两侧都住了客人,只有正房三间空下,正好够施主一家安歇。”
赵家众人道谢,送了知客僧,大壮和黑子掖了前襟去打水,跑回来笑道,“左边厢房住了书生呢,我们听见读书声了。”
瑞雪一边投帕子,要他们擦脸,一边笑道,“可能是家贫无处所吃住的读书人,来此借助苦读。”
几个孩子听得,脸上都有些怜悯之色,瑞雪拍拍他们的头,“知道有家,有爹娘疼多好了吧,那以后就好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