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第243/562页
第二日一早,吃了早饭,三人骑马各自上路,满引送别之酒在山路旁,看着昔日好友的身影,转过身茂密的林荫之后,消失不见,赵丰年终是长叹出声,瑞雪上前抱了他的胳膊,夫妻俩久久没有说话。
彻底告别一种潇洒,无拘束的生活,终身将要甘于平静淡泊,虽说不后悔,但是心中还是难免淡淡失落。
一连三日,赵家掌柜都常端着茶杯坐在桂树林里望天,好似他就是从那天空里折翅掉下的苍鹰一般,想要高声悲鸣几声。
瑞雪看得是又心疼又好笑,借口城里新铺子要重新装修,拉了他参谋起来,画图样,琢磨吃食,甚至商量人手分配,很快夫妻俩就从早到晚忙碌一团,哪里还有空闲无病呻吟。
新铺子被瑞雪取名叫“酒咬儿”,极古怪的名字,受到了大伙儿的一致反对,瑞雪却坚持,死活不肯换掉。
因为她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每有喜事,或者田里的活计太累,都会在晚上归家时,舍上两块钱在村里小店,买上五六个酱鸡爪,分她们姐弟几人每人一只,剩下的就举在手里,就着半斤包谷酒,慢慢啃着,直喝得脸色通红,满眼都是满足之意,那样的情景,多年来,都在她的心里挥之不去,她也总是认为,做工养家劳累一日的男子们,只有那般喝着小酒,才是最惬意的时候,所以,新铺子决定卖下酒的小吃食,自然要取这样形象又贴切的名字。
孕妇最大,这铺子本来开着就是为了讨她欢喜,众人争了两句,也就屈服了。
于是,一块极朴实的楠木上刻上了这三个字,字体弯曲斜长,一如名字般古怪,当然,这也是瑞雪的手笔,赵丰年的笔法太过正统,实在写不出她想要的那种诙谐感觉。
铺子里外粉刷一新,朱红的廊柱,褐色的门窗,雪白的窗纸,廊檐下吊了几只走马灯,屋角处立了高高的木杆,挂了大大的酒幌子,迎风招展,走出几里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一层大堂里,除了门口的柜台,还有靠在里侧放了几张待客的桌椅之外,左右两侧都是淡白色的松木架子,架子上从齐腰高的位置向上,打了三排木楞,木楞上,每隔一段放置着一只只大的熟铜的匣子,匣子里又有小匣子,准备着以后下面放冰块镇凉吃食,以免即将到来的夏日高温,使得食物腐坏。
二层楼上,所有的隔断都被打破,四面贴地搭建了两尺高的木板榻,榻上放了小巧的矮桌和宣软的靠垫,十几座三折的屏风放置在一旁,展开就是独立的一个个空间,收起就是开放的热闹殿堂,屏风上面画着山水、侍女,或者热闹的春日出游图,很是合这小楼的气氛。
云家兄弟和马十一都在外面忙牛豆种植的事,家里作坊有张大河管着,所以,这新铺子就是高福全带人忙碌张罗,眼见搂前楼后,开始日渐变了模样,他心里也有些活动起来,想着现在豆腐生意的大头儿变成了城中酒楼,他们夫妻日日出去零卖,已经没有太大作用,若是能接手这新铺子,倒是个绝好的机会。
于是这一日晚上,他们夫妻就上门来商量,正巧瑞雪心里也有这般打算,高家夫妻都是最早跟着她做生意的,人品信得过,又肯干能吃苦,放进城里去,还能兼顾那两家卖豆腐的小门面,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人选。只不过,他们夫妻进城,家里孩子的照料就成了问题,特别是黑子还在读书,进城一时也找不到好私塾。
没想到,她把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翠娘已经笑着应道,“两个小的,我们可以带着去,大路也有六七岁了,照顾妹妹还能行。黑子就放在张嫂子那里,同大壮一起读书玩耍都是个伴儿,我们每月贴补些吃食银子就行了。”
第一百百十六章 王家
这个问题解决,说起最重要的掌柜人选,高家夫妻都有些犹疑,他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写个自己名字,算个小账还成,但是若是想撑起一个铺子,实在有些为难,但是,如果瑞雪在外面另聘掌柜,弄不好又极容易与他们夫妻起隔阂,一时就成了一个更难的问题。
瑞雪猜到一二,就笑道,“新铺子在东城区,那里乡亲相处很是亲厚,相比起来难免有些排外,到底要有个他们相熟的人当掌柜,生意才回顺利许多。栓子在码头铺子已经做了一年活计,算盘账目都学得娴熟,虽说做掌柜定然还会有不足,但胜在他生在东城区,老王大哥也有几分薄面,这都是助力。高家兄嫂,觉得如何?”
高家夫妻对视一眼,脸上都泛了喜色,栓子他们都很熟悉,这小子和大壮黑子玩的好,人又机灵懂事,很得他们喜爱,若是他当掌柜,毕竟年纪还小,平日也会对他们多有依仗,不会蛮横跋扈到哪里去,有事商量也会容易说话,自然要比别的人选好上太多。
夫妻俩满口答应,高福全笑道,“栓子小哥,看着就是个机灵的,又占了人面儿熟悉,真掌了铺子,以后我们夫妻再多帮着些,定然顺当。”
翠娘也道,“栓子那孩子我喜欢,别看同黑子一般大,可比我家那贪吃孩子有出息多了,嘴又甜又机灵,历练个一二年,定然是个好掌柜。”
他们两人是铺子的中坚力量,既然如此双手赞成掌柜人选,自然再好不过,但后厨只有翠娘一人忙碌,可是绝对不够的,虽说铺子里都是现成的酒菜,并不像码头铺子那般需要现炒现做,但是那些鸡爪猪蹄猪头,拾掇起来也是极耗时候的,怎么也要再找一人帮忙才行。
几人商量半晌,一致提议,若是能请到栓子的娘亲才是最好,因为后厨涉及到秘方,接触到的人越少越好,越能保守秘密越好,而栓子是瑞雪的徒弟,他们王家日子好过起来又多少沾了瑞雪的光,怎么论起来王嫂子都是能信得过的,而且胜在家近,人缘好,有他们母子在,那铺子就算东城区半个自家铺子了,大伙儿可就排不得外了。
事情如此就算定了下来,也彻底挖了码头铺子的墙角,瑞雪请了张嫂子过来,张嫂子听得栓子有这好造化到是欢喜,嚷着她和翠兰以后多忙碌一些,每晚把码头铺子账目带回来给瑞雪过目就好,待以后有了合适的掌柜,再另行安排。
一夜无话,第二日,瑞雪吩咐翠娘在村中收买几只肥鸡,热水去毛,拾掇干净,然后自家换了衣裙,带着踩云彩月,和自告奋勇带路的吴煜三人,又去了新铺子。
几个木匠,正在重新给店里的桌椅上清油,然后抬到太阳下去晒,高福全烧了大锅的凉茶,端了个大茶碗,每有路过停脚看热闹的乡亲,都分他一碗,倒也闹了个好人缘,留了几句夸赞。
栓子家住在两条巷子外的东三巷,小小两扇木门,挂着个写了“王宅”两字的牌子,虽然被日晒风吹,退了原本的漆色,但却出奇的没有灰尘,显见平日是常被擦拭的,这让从未与栓子娘见过面的瑞雪,心里不免极是满意。
能把门牌都擦得一尘不染的女子,定然是个干净利索的女子,这样的人手在后厨,可是难得好人选。
此时正是近午时分,小小的院子里很是安静,三间青砖瓦房里,东屋影影绰绰有人说话声传来,但是却太过模糊,而分辨不出男女老少,院子角落的两株桂树下,围了一片小栅栏,几只母鸡扎着翅膀,刨着泥土,不时咕咕争抢一条土虫,更显小院幽静。
吴煜轻轻看了姐姐一眼,见她点头,就上前去叫门,“请问王家婶子在家吗?”
他的话音一落,屋子里就扑通通跑出一个六七岁大的女娃来,小小的两根辫子垂在脑侧,白净的鸭蛋脸上,有些婴儿肥,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眨着,很是可爱,许是以为叫门的是自家什么熟人,小丫头一脸期待,但是见到来人陌生,立刻就失望的苦了脸,回身喊道,“娘,家里来客人了,叶子不认识啊。”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穿着一身洗得泛白的蓝布衣裙,乌黑的头发抿得极利索,一根乱发都没有,眉眼也极是何其,嘴角微翘,好似时刻带着笑一般,她一边拍打这身上极少的灰尘,一边嗔怪着女儿道,“你这丫头,又忘记规矩了,女孩子家说话要声音小些。”
小丫头吐吐舌头,冲着娘亲讨好一笑,然后指向门外,“娘,就是他们!”
妇人抬头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望去,微微愣了愣,然后立刻惊喜的三步并作两步奔到门前,开了木门,问道,“可是,栓子的师傅?”
瑞雪轻轻一笑,低头行礼,“王家嫂子好眼力,正是妹子。”
王嫂子脸上喜色更甚,搓着手,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一迭声的说道,“妹子今日怎么有空闲到此,天气这么热,栓子说妹子有孕了,怎么还跑这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