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蜜事》第158/159页


  真的没有想过,让郭添取代昱瑾吗?
  走到郭兴家门前时,郭嘉抬起头,望着树梢那轮明月扪心自问。
  有过,而且还曾狂热的预想过,但夏晚给予他的,平凡而又浓厚的幸福感,足以抹去那深深的遗憾,为臣子,尽本分,能一人退雄兵百万,也能恪守已职,卑微而又本分,只做自己的份内事,人生一世,恍如沧海一栗,也仿如月空下那一粒星的闪烁。
  无比卑微,但也无比的伟大。
  月华深深,皇宫后面最大的狩猎场,御苑内,两个孩子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着,撞到一起,便同时瘫坐到了地上。
  那个嘴巴尖利,又坏又可恶的小姑娘,在掖庭局涮了几天恭桶,洗了几日衣服之后,因为不服管教,跟李昱瑾顶撞,吵架,李昱瑾把她绑在了御苑里河边一颗老柳树上,本是想吓唬吓唬她,晚上再来救她的,但等他和郭添两个晚上进御苑时,河水涨了至少两尺深的潮,而那个才六岁,个头矮矮的小姑娘也不见了。
  李昱瑾找来找去,甚至于忘了自己到底是把她给绑在那棵柳树上了。
  因为郭嘉特地吩咐过,让把杜呦呦给文安郡主送过去,俩孩子算是擅自行事,悄悄把她给拘起来的,这下倒好,因为他俩的擅自行事,一个才不过六岁的小丫头,居然就那么凭空消失,不见了。
  过后文安郡主来查,这才开始满宫里四处的寻找,找了约莫半个月后,于下游的污泥潭里捞出一具极渡溃烂的孩童尸体来,这事儿才得已告终。
  杜呦呦那个小姑娘,也就于这世上生生儿的,消失了。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
  因为那个无辜小姑娘的一条性命,风风火火,性子莽撞而又冲动的李昱瑾,在他十一岁的这一年,终于长大了,也沉稳了,当然,也正是因此,最终才能胜任那个位置。
  十年后李燕贞丧,李昱瑾继位,郭嘉为中书令,便是大魏王朝,长达三十年的太平盛世。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番外依旧是个小故事,就算一场折子戏。


第163章 番外
  窄窄的青油蓬布小驴车慢慢儿晃悠,晃悠,出了华严寺,一路往东。
  小毛驴暗猜,这大约又是要去乐游原了。
  近来寺里的主持文贞法师总爱去乐游原,小毛驴也格外的高兴,无它,概因乐游原的草,总比少陵原的要绿一点,而且,也要更甜一点。
  究其原因,小毛驴觉得,大概是因为乐游原美人多,少女多的缘故。
  仲夏将近,又不是暑热的晒,乐游原上有一处乐游苑,每年仲夏时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天佑丰年,都会唱皮影,唱大戏以祭祀,所以,最近的乐游原可热闹了,光是长安的贵女们,都会整日游玩,看戏听皮影儿,直到日头落山,才懒懒归长安。
  有什么能比恰美人年少好呢,美人们屁股坐下的草,就比那风吹雨打过的更好吃不是。
  驴车内高高儿挂着一只鹦鹉,光着头的小尼姑趴在地上,裹腿麻鞋绑了细窄窄的脚丫子高高翘起,正在教那鹦鹉说话儿:“念一句,阿弥陀佛。”
  “贼痴泼货!”鹦鹉来了这么一句。
  “再说一句,我佛慈悲!”
  “俺操/你娘!”居然还带着关东腔。
  光头小尼姑无奈的指了指小鹦鹉,恼声道:“你呀,真真儿是个不听话。”
  她转身,又给一个布偶娃娃梳起了头。
  偶人娃娃的头发,是真人的头发,当是她一捋一捋缝上去的,僵硬而又呆板,终究没有真人的好看。
  文贞法师今年也不过二十多岁,虽说出了家,但并未剔度,所以,一头长发是包在帽子里的。她笑了笑,道:“你若想还俗,不是不可以,想去文安哪里也行,表姐又不是不肯放你,这样整日的给个小偶人梳头,像是表姐强逼你出家一样,怎的,你还贪恋红尘,贪恋外面的生活?”
  小尼姑手抖了抖,随即狠狠摇头。
  文贞法师了然于心的笑了笑,将手中一串星月菩提甩个花子,默默念起了佛号来。
  光头小尼姑爬起来,挑开小驴车的帘子,便开始眺望窗外。
  初夏,正是一年之中最叫人舒心的时节。前往乐游原的路上,一辆辆的香车载着美人儿,绢帕伸出窗外,姑娘们的青丝招摇,真真儿是叫人羡慕呀,杜呦呦心说。
  不过,她只敢羡慕,并不敢真的蓄发,出去,或者说,换个身份进到长安城里去。
  十年前,在皇宫御苑内,河水暴涨,一点点漫过头顶时的那种绝望,根植在杜呦呦心里,她不敢出去,毕竟长安有两个小魔头,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其中一个还成了皇帝,要真知道她还活在世上,不知道要怎么折磨她了。
  可是,做了十年的尼姑,杜呦呦着实做腻了,她知道佛祖慈悲,也知道死后万事皆空,皮囊化归,也终究不过一捧黄土。
  可她连红尘都未涉足过,她真想知道自己若是有头发,会是什么样子,一生一回,她也想妆扮成少女的模样,于那绿野丰沃的原上走一走。
  “表姐,我想去关东。”望着外面一辆辆经过的香车,杜呦呦忽而说道。
  既然不能在长安露面,杜呦呦就想到关东去找她的大表哥李昱霖。李昱瑾和郭添两个再怎么手眼通天,该不会追到关东去吧。
  文贞道:“怎的,想你表哥了?他虽是个渤海王,但渤海那地方穷苦之极,他自己尚都难以为继,如履薄冰,随时都怕李昱瑾降罪要暗害他,你去了,不更加是找死?”
  微热的风拂着脸,杜呦呦摸了把光光的小脑袋,心说,若也能有长发在耳畔飞着,多好。
  “不会的。”她道:“李昱瑾若真的想杀大表哥,早就杀了,何苦等到现在。”
  “人心险恶啊呦呦。”文贞道:“永远不要相信李昱瑾那些人的话,他们为了权力,地位,什么都能做得出来。”
  杜呦呦手伸在窗外,捋着指缝中往外投的风,风从中间梭过,就像幼年时头上的头发从指间穿过一样。
  不过,不止李昱瑾的心险恶,文贞,李昱霖,他们的心其实也一样险恶,彼此倾扎,相互而差距,为个什么呢?
  最初,在杜呦呦小的时候,以为李昱霖和东宫是正义的一方,李昱瑾和晋王府是邪恶的一方。不过,渐渐长大,见过的人多了,听过的事儿多了,她渐渐就发现,其实都是恶人,相互倾扎,也不过狗咬狗而已。
  正如当初在当归山下,郭添所说的哪样,她不过是只学舌的鹦鹉,叫人牵着线的小偶人儿,仗着点儿小聪明,叫人拿着做矛头,最终落得个,小小年纪,却仇家满身,好容易从涨水的洪水中逃出来,为了保命,只敢投奔到华严寺,做个小尼姑尔。
  再抬头,便见路上走过来个小姑娘,提着只小垮篮儿,丢哒丢哒,走的正欢。
  那小姑娘约莫八/九岁,生了一张鹅圆的漂亮小脸蛋儿,一头长发梳成格外漂亮的小垂髻,亦是丢哒丢哒,随着她的步子而摆。
  杜呦呦爱这小姑娘那漂亮娇俏的容样儿,也爱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于是便目不转晴的望着。
  “阿菩,阿菩,你能不能慢一点?”
  正在疾步赶的,是个年约三十的中年男子,身材修挺,颌有青须,眉眼斯文俊秀,臂膀却格外的宽阔。
  “爹,女儿是慢不了的,不过您能不能快一点儿?”
  语声清脆,说话的是约莫十岁左右的小姑娘,穿着件葱白面的交衽长袄儿,同色,摆绣雏菊的裤儿,脸儿圆圆,臂膀儿也格外的圆,甩开两只手,正在前面卖力的走着。
  小阿菩手里提着个小垮篮儿,篮子里装的,是自己和娘两个昨夜亲手蒸的小花卷儿,葱油搁的格外多,装了满满一篮子,揭开白布瞧了一眼,小阿菩又极为满足的将它盖上。
  阿菩的爹,人称郭六畜,是本朝的中书令。
  中书令,据说是整个长安城除了皇帝之外最大的官儿。
  不过阿菩并不觉得有什么,因为她娘还是长公主呢。非但娘是长公主,她的二表哥如今还是皇帝呢。
  今天,是阿菩的外祖父,先皇李燕贞的百日祭。娘有身孕不能出远门,便吩咐爹带着小阿菩到位于乐游原上的青龙庵去上柱香,顺便,再给青龙庵后面孤独园内的孩子们送些点心和衣服过去。
  衣服皆是小阿菩幼时穿过的。
  而点心,也就是小花卷儿,全是小阿菩自己蒸的。
  乐游原离长安城可有一段距离了,若是爹带着娘一起,肯定会套车,但只要是带着小阿菩,则必定就是走路。
  因此,小阿菩觉得爹疼娘,却不疼她。
  出了长安城,阿菩走的太多,就觉得脚有点儿疼了。
  “爹,背背阿菩吧。”小阿菩于是央求道。
  “女孩子总要自己走路的,你娘小的时候,每天都要走十多里路,你这才走了几步。”

当前:第158/15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