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第1/86页


声明:本书为狗狗书籍网(gouyg.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您好!您下载的小说来自 www.gouyg.com 欢迎常去光顾哦!
本站所有资源部分转载自互联网!请支持正版,版权归作者所有!


--------------------------------------------------------------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作者:静水孤舟
1.正文-第一章
生命就像一条看似简单但又很复杂的轨道,从这条轨道的一端到另一端清晰而简洁的阐述了生命的全部过程和意义,只要我们还在这条轨道里就会感知我们的生命原来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让人觉得有些残酷和伤感。踏上生命的旅程就等于已经步入死亡的轨迹,对此我们无法躲避只能勇敢的去面对,哪怕那是一种咬着牙的勇敢,如果不这样我们自身的世界就会被无情的碾碎,不知道这是上苍对我们的惩罚还是恩赐,当我们完全无法分辨惩罚与恩赐时或许就是我们最迷茫最痛苦的时候,对那些有幸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生存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残酷的事实,它把我们中绝大部分的人挤压得一塌糊涂面目全非,只能在灰暗的天空下残延苟喘,静观人世的名利荣辱缠绕着青春在流沙上浮华中慢慢幻灭,目送无数的生命在岁月的流逝中静静的消亡,在人世的无尽轮回中换来一声无奈的轻叹。

令人略微欣慰的是这世上还有那么一小部分人靠着高尚的品格、顽强的意志和渊博的知识得以侥幸的幸存下来,他们的思想和事迹又将传给后面的那一小部分人,一代又一代的接替着守卫那微弱的灯火。显然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理想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炼狱式的折磨,幸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有亲人、爱人和朋友,他们能让我们减少许多的痛苦,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让我们感到更加痛苦和孤独甚至迷茫。

八十年代罗通出生在四川南部的一个小县城,长江同赤水河在这里相聚共同出川向东奔腾而去,由于水上交通便利使得这里自古就是川渝地区水上运输的交通要道,这里是一个既宁静又有些喧哗的地方。从罗通能记事起他的母亲,一个很善良又很不幸的女人就带着他住在这个县城南边靠着长江的一片老城区的两间老房子里。这里的房子年代的确很久远了,听有的老辈人说这条老街旁的一些房屋在民国元年张仲彝修城墙之前就已经有了,不了解历史人的还真是无法推测这些老家伙的岁数,如果要在时间上较真的话,这些房子具体是什么时候修的还真没有人能说得上来,县城里最老的一个老寿星曾口述说这些房子在他能记事时就已经存在了,如果按此推算有些房子至少是一百五十岁左右,其实不用去考察史料就单从房屋的木头上斑驳的黑灰色和那被岁月折磨得千疮白孔像是瞬间就会变成粉末的泥墙就能看出它们的年岁实在很老了。罗通和她母亲就在这种老房子里住了十多年,岁月沧桑的痕迹与人生的苦难沉浮巧妙相融,如同江边老人拉奏的二胡那样阴郁沉重,在这里房子和人的境遇被命运安排的如此的恰当其份。

在罗通的印象中那一排排的老房子一直都是歪斜而紧密的靠在一起沿着长江懒懒的斜卧着,即使过了很多年罗通依然能清晰的记得这些房子在烟雨朦胧中的景象,如果说印象再深刻一点的就是穿插其间的那些不规则的石板路了,难以理解的是这些看上去毫无价值的石板路会在罗通的记忆里存留如此之久。在很多时候罗通都觉得这些石板路是很令人着迷的,似乎每一个块石板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而他每天都在这里无心的阅读,这些仿佛都已经是罗通生活中的一部分了,确切的说是童年的一部分。确实,当时像罗通这样的小孩子,总是喜欢沿着那些断墙残亘下的石板路在各条小巷里来回穿梭着去找自己的伙伴儿玩耍,小巷里有些地段由于地势很低或是被旁边的建筑或大树遮挡所以总是显得很是阴暗,即便外面是很大的太阳也同样如此。由于道路交叉纵横这些小巷就像一条条的地道在地下完美的交汇在一起,如若习惯了就会觉得这里还是很安全的而且很有意思的,可以说小孩子对黑暗有着天生的畏惧但有时候也会有同样的好奇,甚至有时候会被某种难以描述的阴暗色调所吸引,这些事情确实很难解释得清楚。如果你对这个地方非常陌生也不用感到害怕,因为往往每隔一小段就会有昏暗的灯光,周围闲暇的人都是聚在这种地方打牌的,有点儿像地下茶馆儿,只是第一次来这里的人多半都不能一下适应这里的环境。住在这里的都是些收入微薄的人,忘了说一句在这个地方除了极少数本地人外其余的都是从乡下进城找活儿的人,而其中又以建筑工和搬运工为最多,他们在这里艰难的生活着,至少罗通是这样认为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除了那些天真懵懂的孩子外应该不会有人喜欢这种生活的。哎,有时候仔细想想,生活是一件多么无奈的事情呀,无奈到有时只能依靠麻木才能继续下去。

罗通的家并不属于这片像地道一样的区域,而是在旁边的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几棵老树旁的院子里,当然房子还是那种残旧的老房子,住在这里除了房屋的光线很好以外,实在和住在“地道”那儿的人没有任何区别。由于几个能耍到一块儿去的伙伴儿都住在这片地道周围,所以这些地方就很自然的成了罗通童年时代一个难以忘记的印记,而令人感到伤感的是除了那少许应该的快乐外其余的都已经化为那无言的艰辛和酸楚了,如果说在这一阶段唯一能令人感到欣慰的便是罗通一直都处在母亲温暖的保护之下,一种微弱而有力的保护,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保护了。

打罗通能记事起他就一直是跟着母亲生活的,父亲对他来讲是一个比较遥远的名词,在和母亲相依为命的那段日子里母亲靠着在那条老街的街边儿上摆一个卤肉小摊儿艰难的维持生计,而罗通那时候太小做不了什么活儿母亲也不让他干什么活儿,只是很严厉的监督罗通看书和做功课,摆摊儿的时候他的母亲就让罗通坐在旁边的一个小凳子上看书,所以在罗通年龄较小的时候几乎就帮不上母亲什么忙,母亲就这样一个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可以想象在这种日子里她过得是多么的艰难,一个可怜的女人带着一个可怜的孩子在这条可怜的老街上顽强的活着,想想就觉得令人伤感。在后来的日子特别是在母亲走了以后罗通每一次翻开母亲留下的那些旧日的黑白照片时就会想起那些艰辛但很温暖的岁月。在一张黑白照片上那老街黄昏且清冷的街头瘦小的罗通穿着一件米黄色的旧毛线衣服站在母亲身旁,母亲穿着灰色的上衣和一条极不相称的蓝黑色长裤平静的望着镜头,瘦削的脸上有着一丝茫然一缕伤感和一点希望,照片左边的那些发霉的斑点使背景中老街残破的容颜显得更加清晰和落寞,让人顿时产生对岁月流逝的伤感和追忆往昔的无尽惆怅,就像是人生段落末尾上的句号,醒目而苍凉,落寞而遥远。

不知道从何时起罗通才开始明白一些对他来说很难明白的事情和道理,在这世界上确实有太多的事情是很难解释也是很难得到什么答案的,想想就觉得这些是多么的令人遗憾呀!二十年后,大概是罗通三十八岁的那年,具体是几月呢?罗通自己都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当印象中的这片老城区破房子都变成一堆堆的小楼房的时候罗通有些木然的站在一个小石墩上发呆,很长很长的时间他都在这小石墩上回想以前的很多往事,只要一回想以前的事情罗通就会感到自己被一种绵延而强烈的伤感与惆怅包围着,仿佛是属于自己心脏上的某一个区域被什么锐利的东西穿透并划开了一样,总之那种感觉令人非常的难受,就像在窒息的边缘挣扎一样。罗通一直都无法解释这个自己一直想离开但又时常记起的地方竟然会让他产生如此强烈的怀念和忧伤,那些破烂的旧房子和阴暗的巷道似乎早就已经印刻在他的灵魂深处,那以往的容颜正从这些说不出来的地方不断涌现出来,而以往所有的一切似乎在今天才刚刚开始。

那是十八岁的一个清晨正是少年最黄金的阶段,对此罗通记得实在太清楚了。那些记忆是那样的新鲜如同春日楼台上少女清秀淡雅的容颜。这一天正好是星期天,清晨的窗外的树上有两三只不知名的小鸟正在肆意的欢快啼叫,几株新绿沐浴着晶莹的露水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青翠欲滴,窗台的石板上那些昨夜被夜风吹落的花瓣儿还在残存的露水中孤芳自赏,几缕淡淡的花香随着晨间的微风悄悄潜进房间在屋内轻摆荡漾,似乎晨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但就在昨晚这间屋子的主人却很久都没有能入睡,因为他马上就要离开这个已经生活了十八年的县城去一个对他来说很是遥远的城市念大学,所以这一天在青春少年的记忆里是那样的清晰,以至于他一生都未曾忘记。罗通起来先是洗了一个脸再到书桌前看了一阵子书,当时的罗通特别爱看大仲马和歌德的作品,后来一段时间则喜欢钱钟书汪曾祺和王小波这些人的小说,到后来只要是他觉得值得一看的书都要去翻一翻,那时候如果有两天没有看书罗通就会觉得周身都很不舒服,爱看书的习惯对罗通的影响很大,对书的痴迷使得他有时候一看就是整整一个晚上。

看着一旁还在为自己收拾东西的母亲罗通心里很是心疼,母亲经常对他唠叨说只有念书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只有读了大学才能出人头地才有出息才能当官才能不受欺负,如果养个儿子不读书不如去养头猪,每当说到这些罗通不会觉得好笑,只会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重量压在自己的身上,似乎母亲后半身的命运已经全部交在了自己的手里。罗通的母亲命不好因为家里是农村的,那时候的农村人一直都认为女娃子是要嫁出去的迟早都是别人家的人,读不读书是无所谓的,儿子是要传宗的是可以光宗耀祖那才是最应该读书的人,在那时候的农村女孩子一般能将初中念完的都是家景比较好且思想开明的人家,尽管母亲成绩很好也只有接受不能读书的命运,毕竟后面还两三个弟弟。因为没有文化母亲只好在这条街上辛劳的为一日三餐而挣扎着,正因为如此母亲不愿意罗通以后也过着自己这样的生活,她起早摸黑的操忙劳累就是为了把她心爱儿子供出来,普通百姓要供一个大学生是非常不容易的,条件不好的家庭就更是困难了,没有同样经历的人是不会明白这其中的酸楚的。

“儿子,你看一下这些东西都够了吗?”

看看母亲摆放在箱子里的物品罗通笑着说“老妈,我看够了,太多了我带着也麻烦。”

“哎,你就怕麻烦!这出去可不比你在家里,你又是个不懂得照顾自己的笨孩子,什么东西都要准备充足一点,这样我才能放心些。”

母亲唠叨着收拾箱子里的东西,罗通只能苦笑着在一旁打着下手,想着自己走后母亲就很难在唠叨了,现在多听听也不是坏事儿。要带的东西以衣服居多加上一些日用品全部装了一个箱子,母亲出去后罗通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发呆,具体想些什么事情呢,好像是想到什么就想什么吧。打开那张破旧的书桌的抽屉,一张整洁的信纸赫然放在几本书的最上面,打开信纸里面是那首罗通在与兰若语分手之后写的诗。

微风吹拂着青山惆怅的边缘

绿水无奈的荡起伤感的波线

谁的洞萧在那青山与绿水之间

抑郁而起凄伤而落

暗淡的星光飘荡在天宇的尽头

落寞的湖泊孤寂在残月之幽

谁的琴声在残月湖泊之畔

如怨如慕如泣如述

兰若语,罗通估计这个名字自己这一辈子都忘不掉了,为什么想要忘记呢?为什么不能忘记呢?有时候罗通自己都在想这个问题,那些看似有些明白但又不明白的问题最是让人苦恼,对罗通来说兰若语给自己的第一次实在是太多了。罗通第一次看到兰若语是在学校的操场上,他远远的望到兰若语迈着优雅的步子离开学校,给罗通留下了一个令人无限美好和遐想的背影,这个背影罗通至今都不会忘记,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轮廓,似乎是接近于一种朦胧的美,难以辨别是虚幻还是现实,也许这正是对罗通和兰若语两人关系的最好诠释――那朦胧幻美的背影注定将成为罗通永恒的回忆,无法永远拥有那真实的触及,而那段交织在璀璨年华里的爱恋也许只是前世柳叶花絮间的数次回眸残留在今世幽月江畔的一次倒影。

那是一个秋天的晚上,罗通在教室里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了兰若语。那个晚上兰若语在她奶奶的陪伴下来上晚自习。兰若语所在的班是从一个很远的学校分过来的,班上大部分的人的家离学校都很远,所以不用上晚自习,这两天老师要在晚自习上补讲一些重点,这大概是兰若语来上晚自习的原因吧。

罗通坐在教室的第六排,兰若语穿着一件淡粉色的衬衣带着略微羞涩但很迷人的微笑坐到第二排的一位置上,这个距离这个场景这个画面已经永远印刻在罗通的脑海里了。兰若语一进来,罗通的眼睛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美丽的女孩,在他的这个位置上,既可以清晰的看到兰若语的一举一动又不会暴露自己的神情,兰若语的眼睛就如同一块宝玉被某种神奇的力量融化在一眼温泉里一样,她的微笑对罗通来说实在太迷人了,就像太阳下的雨滴,那样温暖又那样湿润,好象这样说也不是很准确,具体应该怎样对它做出形容呢?罗通都快疯狂了,感觉自己的身体都在轻微的颤抖,脸上的毛在不断收紧,心脏也在不停的跳动,他的身体能清晰的感觉到周围的空间似乎在被什么力量挤压着。兰若语微笑的样子就如同音乐一样,让人完全沉醉在那优美的旋律里,心脏都随着音乐在舞动,哎,这种情况他从来都没有遇到过,总之整个教室都安静了,惟有心脏在不停的跳动。这个晚上罗通第一次失眠了,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无奈之下他打开窗户去看漫天的星光不停的回想着兰若语的眼睛、笑容、记笔记的动作

“同学,你的笔记能不能借给我看一下。”

兰若语的声音在罗通耳旁响起,罗通颇为怀疑的抬起头来看着兰若语,“你是在问我吗?”

“你认为我是在问别人吗?”

“你要什么笔记?”好半天罗通才回过神来问兰若语要借什么笔记。

“当然是上节课的笔记,你们班上的人都说你记的笔记总是最全的,你该不会是不想借吧?”

当前:第1/8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