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小媳妇》第4/140页


  “皇帝你自己想想,当初贵妃生下六皇子,因她宫人出身,哀家担心她礼数不周,教养不好皇子,命人把六皇子抱到永寿宫抚养,贵妃转头把你请了过来,月子里就跪在这永寿宫门口,恨不得让满宫上下的人都知道,哀家这个恶婆婆,强行把刚出生的孩子从母亲身边带走,你也对哀家大发脾气,指责哀家欺负贵妃,又把孩子抱了回去。”
  太后指着贵妃,“孝端皇后去世,你这个心尖尖有一半的功劳,哀家还未向她问罪,你便跟她合谋,让御医欺瞒哀家,说贵妃怀有身孕,让哀家不得不饶过她,孝端皇后去世时,五皇子才五岁,那么小的孩子没了亲娘,哀家有意将他接到永寿宫抚养,你这个贵妃,又不知在你耳边吹了什么风,让你觉得哀家养了五皇子在身边,对你有威胁,为了让你安心,哀家只能将五皇子送回去,如今哀家想养幼宁在身边,你与哀家赌气,半月不踏足永寿宫,今日若不是担忧哀家扣留贵妃,对贵妃不利,你是不是打算一辈子不来哀家的永寿宫。”
  贵妃扑通一声跪到底下,捏着帕子,眼中含着泪花,“臣妾冤枉。”
  太后悲切道:“哀家到了这个年纪,就想着含饴弄孙,身边有个孩子解闷,哀家就你这一个儿子,你生的儿子不愿意往哀家跟前送,幼宁你也不让哀家养,哀家这是造了什么孽呀,皇帝你有哀家,有后妃无数,皇子公主,哀家这永寿宫,什么都没有。”
  宣德帝被太后说的羞惭满面,辩解道:“母后,儿臣没有那个意思,是儿臣疏忽了,儿臣前些日子去了乔妃那里,七公主生的粉雕玉琢,冰雪聪明,定能能讨母后欢心。”
  言外之意,要把七公主抱到太后跟前养。
  太后摇头道:“阿??才四岁,本就不是乔妃所生,乔妃悉心教养,哀家岂能夺人所爱。”
  宣德帝一共有七位公主,除了已经出嫁和早夭的,只剩下四公主六公主和七公主。
  七公主生母位分低,一直养在乔妃身边,四公主是林贵妃所出,六公主是敬妃所出,敬妃性情温顺,出身名门,父兄皆受重用,知书达理,担得起她封号里的敬字,宣德帝不好向她开口讨要六公主,最适合养在太后身边的,就是七公主了,太后没看上七公主,宣德帝偏头看了林贵妃一眼,林贵妃咬唇,委屈的看着他。
  宣德帝斟酌片刻,最终是心偏到了贵妃这里,说:“阿娴性情活泼,素来得母后喜爱。”
  太后还是摇头,“阿娴太闹腾了。”
  六公主七公主都不要,那就只剩下林贵妃所出的四公主了。
  “母后这是想要阿婉。”
  太后道:“阿婉不错,八岁了,不需要哀家操心太多,日后随哀家去宜春园,有她相伴,哀家也就不会烦闷了。”
  林贵妃脸色一白,膝行上前两步,道:“太后,求您开恩呢,若是臣妾哪里做了什么惹您不快,您尽管冲着臣妾来,阿婉她还小,她是您的亲孙女啊。”
  太后看向宣德帝,“你瞧瞧你这贵妃说的话可像样子,难不成,哀家会害自己的亲孙女。”
  宣德帝蹙眉,不满的看了贵妃一眼,斥道:“放肆,你浑说什么,还不向母后赔罪。”
  贵妃俯身,恭顺的把头磕到地砖上。
  太后叹了口气,“这是让哀家听到的,皇儿当着哀家的面斥责贵妃,私下里只怕也会被贵妃说动,觉得哀家会对自己的亲孙女不利吧。”
  宣德帝垂首,讪讪道:“这种荒唐的话,儿臣岂会相信。”
  太后神情怏怏的摆了摆手,“罢了,贵妃既怀疑哀家会对自己的亲孙女不利,哀家要真把四公主要过来,往后的日子也不得安宁,皇子公主们金贵,全当哀家没说过,派人到宜春园那边,哀家明日便启程。”
  宣德帝撩着袍子跪到地上请罪,“母后,是儿臣没管好贵妃,母后罚儿臣吧,千万不要拿自己个赌气,宜春园久不住人,儿臣怎能让母后去那里。”
  太后闭目不语。
  贵妃暗叹太后老奸巨猾,来了这么一招釜底抽薪,陛下此刻觉得愧对母亲,今日只怕不但送不走幼宁郡主,再这么说下去,还要搭上自己的阿婉。
  横竖幼宁郡主养在宫里头对自己也没什么影响,自己想办法送幼宁郡主出宫也不过是为了讨陛下欢心,眼下这情形,陛下都被太后说的无地自容,自己又何必担着恶人的罪名。
  她拽了拽宣德帝的衣袖,怯怯开口,“陛下,今日之事,起因还是幼宁郡主,为了这事,闹的您和太后都不开心,不值当。”
  殿内静了片刻,宣德帝起身,看着闭了眼睛的太后,拱手道:“既然幼宁郡主能让母后开心,想来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那么便留在永寿宫吧。”


第4章 五皇子
  母子之间的这场争执,终归是太后赢了。
  不过因为贵妃说的那些话,让宣德帝对母亲的愧疚之心又转为了埋怨,觉得母后要去宜春园,不过是仗着自己对她的孝顺,故意拿捏自己,逼的自己不得不把幼宁郡主留在宫中。
  是以宣德帝离开永寿宫的时候,面色并不好看。
  太后盯着宣德帝拂袖阔步离开的身影,抿着唇,把手中的盖碗放到案桌上,她心里带着气,青花小碗落到桌面上晃晃悠悠的荡出几滴茶水,陈嬷嬷连忙躬身用帕子抹了。
  太后伸手按住额角,半歪在榻上,陈嬷嬷站在她身侧给她揉着肩膀,出声安抚,“太后不必忧心,陛下也是一时想不开,执念于心,瞧着咱们陛下嘴上阵仗厉害,那心里头不还是向着娘娘您的吗?不然今天,也不能这么轻易同意留下幼宁郡主,不过贵妃行事越发没有分寸,是该敲打敲打了,奴婢知道,娘娘还是念着八年前的事,那事陛下不是已经说了,贵妃假孕,只是想逃过惩罚,娘娘您别总惦记着,夜里多梦。”
  八年前,孝端皇后去世,太后大怒,下旨杖毙贵妃,值事的内侍打了十几棍发现贵妃身下蔓延一片血迹,不像是棍伤导致的,宣德帝见状一脚踹开内侍,宣了太医来瞧,才知道贵妃已经怀有身孕,孩子被生生的打掉了。
  太后从那以后总是梦魇,一会是孝端皇后和五公主,一会是那还未成型的皇孙,即便后来查清楚,贵妃那日是陛下指使御医,让御医伪造贵妃假孕的脉案,太后依然不能释怀。
  这也是这么多年,太后鲜少过问后妃之事的原因。
  太后叹了口气,摆手道:“她心里明镜似的,哀家不喜欢她,当初那事,她差点丧了命,随她去吧,总归是些小打小闹,没掀起什么风浪,眼下河清海晏,国运昌盛,哀家也算对的起大齐的列祖列宗了,哀家现在,只想护着哀家的小幼宁,好好的过日子,随哀家去瞧瞧,幼宁睡醒了没。”
  太后手搭在陈嬷嬷的手上起身走到落地罩前,正对着拔步床的方向,就见一只白嫩的小手从明黄色的床帐中探出,在床头摆着的雕花矮桌上摸索着,一点一点伸到白玉碟中,精准的捏了一块奶香千层糕,又缩了进去。
  良辰立在拔步床外,并没有看见她家小郡主拿糕点吃。
  “阿宁是不是饿了?快让人做些阿宁爱吃的糕点端上来。”
  太后对着陈嬷嬷吩咐。
  幼宁听见太后的声音,像偷拿别人家东西吃被当场捉到一样,下意识的把一整块千层糕塞到嘴里,消灭证据。
  她也是刚刚才醒,肚子倒是不饿,就是躺在床上无聊,嘴巴闲不住,想到床头摆着糕点,又懒得起身,这才直接伸手在外面乱摸一气,没想到刚好被太后看见了。
  这可真是时运不济,平日里太后总喜欢让她多吃点,幼宁想到那些‘奶奶带的孩子’和父母带的孩子对比图,就会特意收敛些,这会让太后逮到她自己拿糕点,不会觉得她是害羞,不好意思吃吧。
  良辰见太后来了,把床帐挑开,挂到玳瑁钩上,露出了刚坐起身,腮帮子一鼓一鼓,着急咽下糕点的幼宁。
  幼宁扭头对上太后慈祥的目光,小脸一红,太后好笑道:“慢点吃,别噎着。”
  良辰倒了杯水递过去,幼宁吃的太急,糕点都堵在嗓子眼,喝了好几口水才顺下去。
  太后轻抚她的后背,哭笑不得,“没看出来,咱们阿宁还是个小馋猫。”
  幼宁被太后说的很不好意思,太后果然误会她了,幼宁伸手捂脸,从指缝里露出两只圆溜溜的眼睛,细声细语道:“我不馋,只是待着无趣,吃块糕点解闷。”
  她动作一团孩子气,说出的话却有些学大人的话,不伦不类的,越发招太后疼,觉得她天性活泼,到了永寿宫连性子都拘束起来。
  太后顺着她的话道:“好好好,咱们阿宁不馋,只是吃着解闷。”
  太后这话听起来,总感觉是在逗孩子玩。
  幼宁有点郁闷,从床上下来,一排身穿绿色宫衣的小宫人整齐的端着各式糕点进殿,摆在案桌上,刚出锅的糕点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太后牵着幼宁的手走过去。
  幼宁净了手,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红枣糕递到太后唇边。
  太后微怔,小姑娘乖巧可人,夹了糕点先递给她,太后刚被宣德帝伤透了的心又涌出一股暖流,便是陛下幼时最听话的时候,也不曾拿了东西让她这个母后先吃,这样的小姑娘,她怎么能不疼。
  太后捏过糕点吃了一口,笑着揉了揉幼宁的额头,幼宁也忍不住咧开嘴。
  陈嬷嬷站在一旁,面露欣慰,太后许久没这么开心的笑过了,到底是幼宁郡主会讨太后开心,简单的吃个糕点都能这么满足。
  自孝端皇后去世,太后伤心不已,连带着饭量都缩减了许多,更别提这些小点心了。
  陈嬷嬷眼瞧着太后和幼宁郡主一老一小都吃到第四块糕点了,完全没有节制,忍不住道:“太后,待会就要用午膳了,午膳前不宜吃太多糕点。”
  糕点吃多了,到了午膳,又没胃口了。
  幼宁听了,默默的把夹在筷子上的酥皮马蹄糕放下,永寿宫的御厨手艺太好,她每次都会不由自主的多吃。
  太后三餐时辰都是准点的,今日因为吃多了糕点,陈嬷嬷特意让人把午膳时辰延后了一会。
  饭后太后要午睡,幼宁早上睡的多,这会不困,回了福安殿。
  福安殿是永寿宫配殿,面阔五间,雕栏玉砌,窗明几净,幼宁入永寿宫后就居住在此。
  幼宁回到福安殿,就见窗户底下蹲着一个身着粉色比甲的小姑娘,才六七岁的年纪,小圆脸,面色白净,正是幼宁从汝阳带过来的小丫鬟雪兰。
  她这会正抱着双膝,下巴搭在胳膊上,肩膀一抖一抖的,鼻翼微颤,哭的可怜兮兮。
  这么些天了,幼宁也算是了解这个小丫头,不用问都知道她是因为什么哭的。
  跟在幼宁身后的良辰训斥道:“雪兰,你又哭哭啼啼的做什么,宫人不许随意啼哭。”

当前:第4/14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