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中国》第2/10页



在高中时,李彦宏强烈地感受到了排名带来的竞争压力。学期考试后,张榜公布成绩,谁在班里排第几,在年级是第几,都要被同学们议论好几天,成绩好的,面上平静但心里得意,混在放学拥挤的人群中,他会感到背后别人的指点和投来的敬佩的目光。尽管那时政治课上已经学过辨证唯物主义,但大家还是会静止地看问题,如果谁排了一次第一,那整个学期人家都认为他是NO.1,如果他下次得了第二、第三的话,同学们就觉得他不如那个第一了。但无论是做领跑者,还是做追赶者,十六岁的花季,都过得挺艰苦卓绝的。(弗洛伊德说,童年对人的影响很深久,我几乎有理由相信,正是在从小被排名的压力和快感之下,在20年后推出竞价排名这种让百度平步青云的商业模式的。这是后话。)



心仪的大学不招生,被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录取
在北大,没有了排名的压力,李彦宏开始为自己寻找压力。他的第二个决定,是重拾对计算的热爱。既然自己的专业中计算机课程太简单,那就干脆去听计算机的课,搞专业的学什么他也学什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自己专业的信息检索就不用功。而事实上,百度搜索,与两个专业密不可分,一个是计算机、互联网,一个是信息检索。那时的李彦宏,并没有意识到这两者会结合的如此完美。

李彦宏最重要的决定,是准备出国。当时,有一本薄薄的名为《北京人在纽约》小书在社会各阶层中被传阅,后来,姜文主演了由这本书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有一句台词:“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对更多的中国人来讲,那里是天堂地狱并不重要,出国,是一种时尚和风潮。在国内,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社会结构的激变在短时间内造成了脑体倒挂,正如有两句顺口溜说的:“搞原子弹的还不如卖茶叶蛋的,操手术刀的还不如拿剃头刀的”。许多校友毕业分配,进了工厂,机关,最终也都碌碌无为。不知道前途在哪里。身处这种环境下,李彦宏的选择也变得明朗起来,出国。

当初精心选择的专业,不仅味同嚼蜡,也成了出国的障碍。那时候,学数学的或者学物理的出国比较容易,学历史的或者学地理的出国就很难。李彦宏打听了一下,他们这个专业在美国好像没有什么对应的专业,拿奖学金将会异常困难。当然,图书情报系不是没有人出国,有些人是读完研究生之后才去的,有些是因为要结婚才去的,而本科一毕业就能拿到奖学金到美国去的例子非常少。这个调查结果未免让人心里一凉。《音乐之声》中的嫫嫫曾说过:“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一定会在别处为你开一扇窗”。图书情报的门,或许关上了,计算机的窗却打开了。

出国的前提是要先考托福,李彦宏开始过上了“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他同时申请了图书情报和计算机两个专业,冥冥之中,似乎注定他要与计算机结缘,本来高考的时候想避开的这个专业,给了他出国的奖学金。能到美国去学计算机专业,让李彦宏感到兴奋,当然,他所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大的,第一,他要改专业;第二,他误了有一个学期的课,因为他是到1991年底才走的,而学校9月就开了学了。

在考托福的那段日子里,李彦宏常常生发一种郁闷,因为是中国人,就必须要花很多的经历去学语言,而一个美国学计算机的学生,就可以省下这30%的精力。北大有很多听力教室,没有老师,自动放些英文的东西,李彦宏有空去戴上耳机练听力。李彦宏英语一直还不错,但也必须要花很多时间耗在上面,(据说,他大学时还以替人家考四级勤工俭学,但是这个传闻,始终没有得到他的亲口确认。)在大学四年中,没有其他任何一门课需要他花这么多时间。最终,李彦宏收到了被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录取通知。因为中国的计算机教育滞后,李彦宏心仪的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根本不招中国大陆留学生。

1991年的圣诞节,李彦宏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又一片新的天地展现在眼前,对于未来,可以用憧憬来形容。他出国之前,北大南墙还没有推倒,但是南墙外面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电脑公司,中关村已经开始活跃起来了。那时候,北大南门对面的理想国际大厦还是一片民房,附近的街两边,都是卖衣服的,像自由市场。离开这里时,李彦宏的理想在遥远的美国。但仅仅7年之后,李彦宏又回到这里,把一个网络的梦想在这里实现。

回想北大的生活,现在的李彦宏依然充满了感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他赶上了北大90周年的校庆,那时,出了一本叫《精神的魅力》的书,他经常背诵其中精彩的段落。在季羡林先生为《精神的魅力》做的序中,引用了泰戈尔的诗句:你无论走得多么远也不会走出我的心,黄昏时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用这句诗描述李彦宏倒也贴切。



每个中国学生都有个阿Q在肚子里
尽管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在美国能排到前20名,李彦宏心里却自视甚高,他只想去那里呆上一段时间,熟悉一下美国,补习一下功课,然后再去申请麻省理工这样的名牌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他刚到美国时,先去了洛杉矶,在姐姐的陪伴下,在美国各地游玩。圣诞节期间,美国的城市小镇都装扮非常漂亮,他们乘兴还去拉斯维加斯去赌了一把。(若干年后,他又赌了一把,让一个叫梁冬的人帮他管市场部,天知道这是不是一件正确的事。)

他之所敢于这样悠闲,是因为他并不担心功课。那时候,中国学生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化学竞赛等一系列国际赛事中所向披靡,尽管引发了一些教育学者对应试教育的质疑,但由此给人一个误解,大家认为美国学生基础教育差,再加上比较懒散,功课都不如中国人。两个星期的快乐日子过完后,她的姐姐给他买了一张飞往布法罗的机票。布法罗在伊利湖的南边。伊利湖北边是是加拿大,加拿大的风经过湖面吹过来,很湿润,一到冬天就下雪,而且下的很厚。冰天雪地的布法罗,一下子就把李彦宏骄傲与兴奋结冷却了。进入学校后,他就有两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的,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不像在在国内传说的那么笨,在学习上,大家的竞争很激烈的。后来他发现,在国内大家说美国学生很笨,中国学生到美国都没有问题,倒也不是空穴来风的盲目自信,但那是指学物理,学化学的。而学计算机的学生都不笨,美国的孩子都极赋创造性。再加上误了半个学期的课,别人学过的东西李彦宏还得拼命去补,这使得他头半年过得很困难。因为功课的吃力,他与教授、同学谈论问题时,常常说不到点上,这让教授们觉得他可能不行。

这对他的自信心是个很大的挑战。一直以来,李彦宏都是一个优等生,他也认为自己还是比较聪明的,但在那儿,同样一个程序人家做了两三个小时做完了,他做了五个小时还没有搞通。过去,都是别人抄他的作业,有难题也是别人来问他,但到了布法罗,他有时候不得不问别人,对李彦宏来说,说一句“你帮帮我看看这个东西怎么弄”是挺难做的事情。

另一个没想到,是李彦宏忽然发现自己欠缺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北大的时候,除了学习,其他的事情什么都不用管,宿舍啊、食堂啊什么的都给安排好了,当学生的不用考虑去续水费、电费,也不用去买菜做饭。而在美国,这一切都要自己去考虑。

在洛杉矶时,姐姐知道他所住的地方将是一栋别墅时,很高兴。别墅比公寓应该高档很多。而在李彦宏的眼里,她姐姐所住的公寓已然很豪华了。但当他一下飞机,看到一辆破旧的汽车在等他时,就感到一切可能与想像的不一样。果然,那所别墅有七、八十年历史了,一进去就会闻到一种怪怪的味道,设施也很落后。如果现在一个大学生去,可能会想到《哈里・波特》里的鬼屋。李彦宏租了其中的一个房间,其他房间住着别的同学。同处一室,电费、水费、取暖费大家要分摊,厨房也是大家分着用,每个月计算电话费时,要拿着话单按打出的电话一个一个地勾,哪个电话是谁打的,打了多少钱,明明白白。(在李彦宏说到这一段时,我居然在想每天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老婆在拿着老公的电话单核对――万恶的电话单啊。)

李彦宏上课回来,厨房里通常有人在做饭,只好等他们做完了之后再去,一个人做饭了无生趣,也就随便做随便吃了。别墅里,还有一个打扫卫生的值日表。缺乏独立生活经验的李彦宏经常忘了打扫卫生,同屋的同学对此很生气,并直言相告,“你看你把这个东西弄得这么乱,你今天没有打扫卫生”,有时,大家也会嫌他浪费取暖费,说他屋里打的温度比较高,因为取暖费是要平分的。

面对学业和生活的压力,李彦宏除了通过电子邮件向他姐姐求教,更重要的尽快的自我调节。他很快找到了安慰自己的依据,相对来说,美国同学基本上都是计算机系科班出生,而自己本科并不是学这个的,加上误了一个学期的课,即使暂时比不过人家也情有可原。鲁迅说,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阿Q在肚子里,这话可能是对。当然,安慰自己不是就此安心,李彦宏小时候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一切,得让成绩说话吧。




买辆车2000美金,修一下花了500美元
布法罗那种冰天雪地的鬼天气,对于交通来说是很麻烦的事,李彦宏的住处离校园还挺远。那时,校园附近有一种巴士,从学校走到巴士那儿大概要七八分钟,遇到下雪天会走得很慢,当然,更遭的是,要是遇不上最后一班巴士,那么就只好待在学校的机房里了过夜了。在若干次赶不上班车被困学校后,李彦宏决定买一辆车,没有车,一切都不方便,比如说自己要做饭,就要去超市买东西,一买就是一个星期的东西,没有车,只能大包小包地拎着,冰天雪地的艰难地走。
(我突然又想起了一个故事,传说,冰天雪地里有一位老人家在走着,一不小心摔倒了,后来有人为了纪念他,就叫他圣诞――剩蛋――老人。)

虽然有奖学金,李彦宏的生活不并宽裕。那个时候,他认为钱是最值钱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怎么挣钱。而且中国和美国的消费品差距太大了,在北京,喝碗豆汁嚼两根油条,也就块儿八毛,可乍一去美国,一只汉堡就2美元多。一直到很多年以后,他观察到,在美国的中国人,出去越早的人越省钱,因为在他的心理上,中国还是吃不上饭的感觉,他们觉得美国什么东西都很贵。反倒是近来去美国的这一批人,觉得美国的东西并不贵。

买车之前要学车。有一个来自香港的朋友,当时与他同系读本科,他先买了一辆车,非常大方地建议李彦宏,先拿他的车学,学会了再去买。在美国,学车也是一大笔钱啊。他接受朋友的好意,借朋友的车练习,结果,头一次开就奔着大树撞了过去,这辆车买的时候可能就是2000多块钱,可修一下500美元就出去了,很令人心疼啊,这相当于他2个月的生活费――这是多少根油条啊,这可能是李彦宏人生最痛心疾首的一次花钱经历了。

后来,李彦宏终于有了车。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他经常忙碌到凌晨两点。寒冷的夜里,他那辆1500美元买来的二手车,总是要预热10分钟才能启动,寒夜里车在抖他也在抖,窗外弥漫的风雪,成了他对那段生活的典型记忆。

对国人而言,有车有房,至今都是成功的标志,但在美国,一辆二手车,只是基本的交通工具,只有有了车,才能迅速地溶入当地的生活之中。车,是生活所需,而非奢侈品。2003年,已回北京好几年的李彦宏终于敢自己开车了。李彦宏曾就此感慨良多:“以前对北京的交通状况很担心,不敢自己开车出去,现在敢了。这说明我已经适应了环境,逐渐在北京找到如鱼得水的感觉。”车,依然不是奢侈品,而是工具。对李彦宏来说,车也是他溶入一种生活的标志。

布法罗大学的暑假,从5月开始一直到8月,极为漫长。1993年4月,暑假即将来临,李彦宏觉得呆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意思,决定去打工。对在国外的中国人来说,一提打工,大家的第一联想是到餐馆里刷盘子。刷盘子,每小时能挣5美元左右,收入还算可观,虽然辛苦一点,但也不至于像国内想像的那样,演变成一种典型的异乡生活的悲惨场景。李彦宏并没有去刷盘子。从机会成本上讲,刷盘子是无法写入个人履历的,它不能为履历增值。

李彦宏在网上看了不少招工广告,觉得合适的,就发一份简历过去。所谓合适,是指要和自己的专业有关,毕竟,自己是计算机系的高材生,另外,这家公司必须有Internet。这一点,绝不让步,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那时候,李彦宏已经常使用E-mail与远在洛杉矶的姐姐联系,打电话对他来说太贵了。二是,他对Internet的痴迷已深入骨髓,一刻也离不了。有一次生病住院,他最关心的是病房有没有网线,而不是医疗设备。

浊酒一杯家万里。在美国的留学生都很关注中国在发生的事情。中国留学生自发编辑了电子出版物不定期地发到网上。早期的网络,没有现在这些浏览器,完全是纯文字的界面,当时流行的是一种叫做新闻组的形式,其中有一个新闻组在讲中国的事情,大家常泡在那个网站上。除了政治经济新闻,李彦宏最喜欢看古诗词,有人不停地整理,同时会做一些评论,充满了思乡的情绪。离家的游子,特别愿意中国好,那个时候中国变得很快,每一大事发生后,大家都会聊一聊,每一届的新生过来从国内来到,大家都会去询问一下中国的状况怎么样。




比尔・盖茨,这个行星上最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
一家叫Matsushita的公司愿意接受他去做实习工作。这家公司给李彦宏开出了每小时25美金的实习报酬,待遇之高,令同学们艳羡。不过,李彦宏的兴奋还是有所保留,毕竟,这是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回到住处,那位来自香港的朋友问他“去的到底是哪家公司?”时,他有种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郁闷,讪讪地回答,说“是一家叫Matsushita的、名字怪怪的小公司”。这位朋友听后大惊,“这还是小公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松下呀”。原来,Matsushita这个拗口的单词,是日本松下的日文直译。怪不得他的导师给他写推荐信时非常高兴呢。

1993年5月,李彦宏来到了位普林斯顿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普林斯顿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城,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曾在这里在大学讲学。这里也是工业界、尤其是IT界的研究基地。Matsushita的工作环境非常舒适,一进门的大厅里有一个室内花园。工作之余,李彦宏经常坐在花园里看报纸,《华尔街日报》是他最喜欢看的报纸。而他的同事,反倒没有一个日本人,美国工程师们的开朗、随兴,创造了一种轻松的工作氛围。

李彦宏一直在从事 OCR(光学字符识别)领域的研究。在实习期间,他提出一种提高识别效率的算法,受到松下高度重视。8月底,当李彦宏结束暑期实习要回学校的时候,松下决定打破常规,继续聘用他在学校里兼职。后来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李彦宏发布了这个研究成果,一位国际OCR学术领域的权威人士非常赏识,在他的推荐下,这一成果顺利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上。
(李彦宏的实习经历,其实在很多年之后对另外许多年青的大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可以在大学三年级就加入百度,在实习的时候就上第一线工作,并且在大学毕业时已经成为百度的高级经理,这了成就了百度的实习生文化。)

当前:第2/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