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密码》第16/17页


再见张明(6)
每一层的宽度,从外层的以厘米计,到里面的以毫米计,微米计。内层的密度要比外层大,但也不是成倍成倍的翻上去,只是稍大一些,不然这个水晶球就不知有多重了。
“这么说你们除了得知其结构状态外一无所知了,不能判断这个水晶球的功能?”
“这话你说错了。”梁应物说。
“哦?”我心里一喜,期盼地等着梁应物说下去,不料梁应物给我的是当头一棒。
“我们并没有彻底搞清楚其结构。”
“你刚才还说……”
“你知道距离中心点倒数第二层是什么数量级的吗?”
“纳米吗?”我问。刚才梁应物说了毫米微米,想必再往里就更小。
“是分子级的。”
“那怎么可能,分子是永恒运动的,怎可能被固定住?”
“固体金属分子的运动本来就很微弱,而水晶球最中心的那部分分子被我们所不了解的手段,把分子活动频率和范围局限在极低的程度上,形成了相当稳定的状态。”
我点了点头,又问道:“倒数第二层已经这样微小,那最后一层是什么?”
“倒数第二层的圆心位置上,就只有一个分子。而这个分子密度比围着它的那圈分子更大一些。”
我看着手上的水晶球,想不到这个圆球竟然有这样精密的结构。
“可是,这还不算是彻底搞清楚结构吗?”
“既然这个水晶球结构精细到分子层面,那么制作者的手段已经远超人类现今的科技了,我们没有理由肯定,它仅到分子层面就止步。”
“你是指最中心那颗分子的原子原子核甚至更小构成都会有新的变化?”
“水晶球由外而内密度逐步加大的结构使我们的观测大受影响,没办法对其中心进行原子层面的观察。所以我才会那样说。”
我叹了口气,竟然连结构都只能一知半解,想要靠它解开神的密码,这样的期待真是过分天真了。
给张明打电话的时候,我颇有点尴尬,地球人的科技文明这回出了个丑。他倒并不在意,还连连感谢我愿意把水晶球送给他带回去研究。
我婉转表达了X机构希望和他接触的愿望,张明的回应颇有保留,但并没一口拒绝。话传到就行,接下来梁应物要怎么和他沟通并不在我的关心范围内。
5月28日周六一早,我到了北京。不去一次天坛,心里总有块疙瘩放不下。
张明已经携水晶球离开,他在天坛一无所获,我当然没自大到觉得远比他更聪明的程度,而且K到底是不是在天坛“悟道”还在两说。这次去只是解一个心结。
心底还是会有小小的狂想:万一我也悟了什么呢?虽然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机会,或许更少。
我走的是天坛北门。买了张三十五元的联票,混迹在大群的旅游者中往里走。
北门的外墙是环形的,南门是方形,暗合中国“天圆地方”的思想,在这天地之间,就是整个世界。
我脑中想着这些古老东方哲学,穿过工整的园林区,进入禁烟禁火的古城楼大门。前面就是最著名的祈年殿。
真正走在天坛里,原先就并不迫切的寻求答案的心情更淡然许多。就当在游玩的同时碰碰运气吧。可惜刚走到祈年殿门口就有些失望。一块小木牌后面是紧闭的大门,这里要整修到2006年才会重新对游客开放。
希望K不是在祈年殿里得到灵感的。我这样想着,绕过祈年殿往前走。
宽阔的丹陛桥曾经只有极少数人在极少数的时间里才可踏足。当年的黄罗伞盖再不会出现,如今白石路上满是人,本该有的对天地的敬畏之情也被人流冲淡了许多。
皇穹宇里的回音壁前排着要听回音的人,挨个吼上一声,正殿里供着的皇天上帝神牌反没太多人注意。我扒着殿门往里瞧了很久,是了不起的建筑,至于解开神的密码,没无点灵感。
我在院子里转了几圈,实在没有心思排队吼回音壁,心里思量了一番回音壁和太阳系能有多少联系,觉得这方面可能性太小,便出了皇穹宇。前面就是圜丘。
再见张明(7)
圜丘最外面是四四方方的围墙,里面是环形阶梯。不用说,也是天圆地方的表现。这圜丘又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和整个天坛的架构内外呼应。想起来,算是一环套着一环,一个大世界里另有一重小世界。
圜丘里的游客和其它地方一般的多。这座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一五三零年)的恢宏建筑,是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汉白玉为柱,艾叶青石为台,上中下三层坛面直径分别为九丈、十五丈、二十一丈,三者总和四十五丈,即“九五帝王之尊”。而天属阳,地属阴,奇数数阳,偶数属阴,又暗合“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层坛面环环相套,我拾阶向上走的时候,心里渐渐滋生出奇怪的感觉。
等走到最上层,看见中央那块“天心石”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强烈了。
无形的手正拨动着我心里的某根弦,可我却无法把握。眼前这块被游人争相踏足拍照的“天心石”,K一定也踩过。他不可能像我这样,和游人混在一起,必定是在夜深人静时,踩着“天心石”,仰观天上的繁星点点。
K就是在圜丘上悟道的。直觉向我传递着强烈的讯息。
我沿着圜丘来回地走,从最底下的四方围墙,到一环包着一环的坛面,到排着队才好不容易踩一会儿的圆型“天心石”。在心里不停翻滚的混沌却始终无法破解开。这种若有所得,却不能最终领悟的感觉糟糕极了。
神的密码,唉,神的密码。
终究不是我能解开的。
谜底(1)
六月十七日。
我在上海北外滩的石库门老宅。
在座九人。
我,梁应物,叶瞳,路云,卫后,叶添锦,水笙,苏迎,明慧。
昨天,我收到了来自一万多光年外的讯息。载体是一封普普通通的电子邮件。这原本是件神奇的事,张明是怎么远距切入地球的因特网络的?但看了信的内容,我已无暇把注意力分散到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上。
在此之前,我没把这事告诉任何人。所以在我把和张明的第二次碰面情况说完,停了片刻,说出“昨天维摩星传来消息,水晶球的研究已有结果”时,室内的空气立时凝结起来。
“上个月底我去了一次北京天坛。当时我有强烈的预感,寰丘是关键,K就是在寰丘解开神的密码的。那时我并没有想通,但如今我已经知道。你们去过天坛没有?”
叶瞳是最耐不住的,骂我说:“卖什么关子,直接说水晶球的研究结果是什么就行了。”
我不理这个丫头,道:“天坛的格局是天圆地方,而圜丘的格局也是。当时我就想,这不是一环套着一环吗?而圜丘的台面,又是三个同心圆。至于中心的天心石,其实并没我想的那么关键。”
“同心圆?水晶球也是同心圆。”卫后说。在座者全是自负智力的人,希望能从我的话中预先猜出些头绪来,都在心里思索着。
“是的,同心圆。但就是这同心圆把我们误导了,我们只看见表象,实际上这代表了一个哲学命题。”
“哲学?那一定和你说的天圆地方有关。或者说是一环套着一环的天圆地方。”路云轻抚着手腕上的紫色玉镯说。
我收回不由自主落在她身上的视线,道:“你说的有点接近了,但相信在没有知道水晶球里到底有什么之前,你们不会猜到真相。”
“你是说水晶球里还有别的东西?”梁应物敏锐地把握到我的用词。X机构运用人类最先进仪器对水晶球进行过分子级的研究,所以他对我的言下之意相当意外。
“对于物质最微小的构成单位,人类称之为基本粒子。曾经人类认为分子就是基本粒子,后来是原子、原子核。随着物理学的进步,基本粒子这个称呼还是一样,但内涵却不断变化。现在我们说的基本粒子有很多种类,比如夸克、胶子,现今的物理学不能让人类直接观测到这些微小的存在,所以只能借用粒子对撞机,让基本粒子在原子相互碰撞中分裂出来。梁应物,我说的对吗?”
梁应物耸了耸肩:“对一个外行来说,这么理解也没有大错。”
我笑了一下,道:“维摩星人当然也有他们的基本粒子。因为他们的科技远超人类,所以他们能观测到的物体最小组成,比人类现阶段所谓的基本粒子,更小上好几个数量级。X机构曾经对水晶球进行检测,发现有一个水晶分子正好位于水晶球的中心位置。维摩星在此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终于在剖入到他们的基本粒子那么微小的程度,发现了让他们震惊的事情。”
“就原子的层面上说,其内的空间对于原子核和电子来说是无比的广大,电子围着原子核转,就象地球围着太阳转。”说到这里,我看了他们一眼,道:“维摩星人观测到的水晶球最中心基本粒子的情况,和原子里的情况十分相似。他们找到了规律性的轨道,那和通常的基本粒子自然状态不同,被人为改造过。改造的结果,是……是新的神的密码。”
说到这里,我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我都禁不住有此反应,梁应物他们当然更震惊。
“你是说在那样微观的层面上再次实现了神的密码?”梁应物哑声问。
我点头:“四道新的四则运算题。”
“那代表了什么?”苏迎问。
“世界观,是世界观。水晶球的同心圆光影的含义是世界观,K在天坛看见了两重天圆地方、三重圜丘同心圆时悟到的也是世界观。神的秘码想传递的讯息,就是世界组成的真相。”
谜底(2)
“我终于明白古马哈巴利普兰部落长老和我佛释伽之间的探讨是什么了,是纳须弥于芥子,是一沙一世界啊。”明慧转眼之间已然想通,叹息着说。这位高僧真是有大智慧。
惊雷在每个人的心头炸响。就连我再一次想到这个世界的真相时,也一阵神驰。

当前:第16/1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