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首辅》第34/110页


  起来收拾完毕后,宁砚拿了一块干饼一边啃着一边往皇城走去。
  太极殿外,文武大臣已经按照品级站好了行列。宁砚前后左右的人基本都是这次同科的进士。
  有资格上朝的最低品级是七品,像六部的主事,御史台的左右拾遗都在这个范围内。
  他站的位置可以说是文臣队伍的最末端了,除了同位庶吉士的几人外,之后就再也没人了。他待在这个角落,也没人会注意到他。
  “宣,众大臣进殿――”
  随着大太监的声音传来,以太师这个正一品官员为首的官员队伍开始登台阶往太极殿的正门而去。
  等一群人在太极殿站好,又等了一会儿后,明黄色的身影才从偏殿走进,然后走上丹陛。
  “陛下驾到――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F端坐在龙椅之上,抬了抬右手。“都平身。”
  固定的礼节完毕以后就开始奏事,这与宁砚他们这些“新人”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他们能做的就是竖着耳朵听着。
  即使说的事情跟他们离了十万八千里他们也得听,因为庶吉士有一项职业就是起草诏书,如果不了解朝政,这诏书就没办法起草。
  第一次上朝宁砚听得很认真,虽然有很多事情他听起来有些费劲,但他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去理解。
  等早朝结束后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回去了,还有翰林院等着他呢。
  翰林院可以说是除了内阁外,与皇帝最贴近的官署了。而且翰林院和内阁也有些千丝万缕的关联。
  比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一句默认成规的话: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换句话说,翰林就是内阁首辅与次辅的人才储备所。
  翰林院就建在皇城里,位于皇城的东部,与龙图阁、史馆在同一片地方。皇宫是不允许他们这些外臣随意走动的,所以下朝就有专门的太监领着他们这些新翰林往翰林院走。
  到了翰林院后,先去找翰林主事报道,然后他们被一同带去拜见翰林院的最高地位的官员,翰林学士,章严维口中的他爷爷的朋友,纪良和。
  官衙内,纪良和一身朝服坐于案后,示意几人免礼以后开口问道:“今日第一次上朝你们可都适应?”
  “回大人的话,尚可。民间传言,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但经历一遭后才能懂得庙堂之高。”孙思邦回到。
  纪良和点了点头,又道:“翰林院内,德才兼备者不知凡几,你们切记戒骄戒躁,谦虚请教,定能受益匪浅。”
  “下官谨记大人教诲。”
  “翰林院是清流之地,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讲解经义,侍读伴学。尔等居翰林,必须先正己身,方不辱没了这两个字。另外,让你们来除了训诫外还有一事。”
  纪良和顿了一下后问道:“你们可了解辞书?”
  翰林编修崔万振回到:“战国《尔雅》一书开辞书之先河,后又有数次编订。到东汉,许慎编《说文解字》。”
  “该书首创按部首编排文字,共分五百四十个部首,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集辞书之大成,一直沿用至今。”
  “你说的不错。《说文解字》一书影响甚远,我朝至今都在使用。但距离《说文解字》成书至今,已经过去数百年的时间。”
  “这期间文字几经更迭,此一书在一些方面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大凉继续使用。所以圣上有意,重著一本辞书,就将这个担子交给了翰林院。”
  “本官正在选派著书的官员,你等新入翰林,能力有待锻炼,本官想问问你们,是否愿意参与编修辞书。”
  著书一事,如果大成便能名垂千古,但多数人却是不想接这份苦差事的。著书虽然功高,但更劳苦。
  所用的时间更是以年计算,在著书期间,完全就是坐冷板凳。除非书成,不然升迁等于无望。
  对他们这些才入翰林院的人来说就更是艰难。因为他们就算参与进去,坐上几年的冷板凳,但最后成书只会是品阶高的人留名,他们连名字都留不下,却平白耽误了升迁的机会。
  这份差使只要是有功利之心的人都不会选择接受。这不,担心自己会被点将的孙思邦第一个出言委婉推脱。
  “大人,著辞书一事实在不是下官所擅长,下官担心即使参与进去也只是尸位素餐,对著书没有一点帮助。”
  后面就有人跟着说到:“大人,这也是下官想说的。如果是编撰诗集下官还能参与一二,但辞书我是一窍不通。”
  纪良和颔首,他明白孙思邦等人推脱的理由,换作是他,很大的可能也会拒绝这个差使。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没有愿意去做。他也不会因此对这些人有微辞。
  “既然如此,那就作……”
  “罢”字还没出口,就被宁砚突然插进来的话打断了。
  “大人,我……下官想试试。”
  宁砚几乎没想太久就有了这个决定。他们不想做,没经验,但他有,辞书就是字典,《说文解字》只能算比较原始的一本字典。
  不算现代的字典,比它先进的,如明朝的《字汇》、《正字通》,再比如后来清朝的收录了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的《康熙字典》,这些他都了解过,提出一两条指导性的意见绝对没有问题。
  但就是这些指导性的意见,比如用什么样的方式排列文字,怎么将文字进行分类,都是著一本辞书最重要的环节。
  再加上章严维说的,纪良和应该会照拂一下自己,这份功劳即使被分去一部分,剩下的等成书的时候也够他升上一两品了。
  而且他还有一个打算,章严维现在还没有重回内阁,他何不先去著书,等章严维重新掌权,他再进入朝堂,他之后的路肯定会好走上不少。
  纪良和审视的看了宁砚两眼,放在案上的手点了两下。“你想好了?”
  其余新进翰林院的人也都看向了宁砚,似乎是在疑惑为什么宁砚会接下这份差使。
  宁砚对周围的视线恍若未见,躬身作揖,认真道:“下官想好了。”
  “好,等辞书开始修订的日子定下,我便会差人告知于你。”
  第一天上任,除了接下了一份差使外,宁砚就干了一件事,就是校对了一本书,然后就是大片的空闲的时间,直到申正才被允许回家。
  他都可以想象一直想做点大事的宁伯生是如何一日日的在翰林院中闲坐着,直到郁结于心后,辞官离京的情景。
  **
  回到家,换上一身常服,宁家便聚在一起吃饭。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在宁砚到这里后已经消失在了宁家的饭桌之上。
  宁砚在外不是一个话多的人,像今天在翰林院校书,他几乎一句话不说。但在家里,他总想和两个女人分享一些事情。而陆秋歌永远是他最忠实的听众。
  吃完饭,趁着陆秋歌去厨房收拾的时候,白淑兰将宁砚叫到了她的房间里。
  不等宁砚问有什么事情,白淑兰便先说到:“我今天带秋歌去看大夫了。”
  宁砚一听,急忙问道:“看大夫?娘,是不是秋歌生病了?”
  “没有,你别乱想。”白淑兰说着压低了声音对宁砚道:“大夫说了,秋歌的身子很好,不是难生养的人。”
  “娘,你怎么还怀疑秋歌难生养呢。”宁砚不赞同的说到。
  “宁家现在就你一个男丁,你们成亲三年多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怎么可能不着急。宁家一天没后,我就安不下心,你爹和你爷爷在天之灵也会不安心的。不过你放心,秋歌懂事,她没怪我。”
  “那也不能……”
  白淑兰打断了他。“你找日子也去看一下大夫。”
  宁砚顿时静默。
  他娘怀疑完秋歌又来怀疑他了。
  不过也难怪,成亲三年还没有孩子的人少之又少,他娘心急也属正常。
  但这是又不是两个人身体的问题,是他觉得他当时那个年龄要孩子太早了,所以在他的刻意之下,这三年才无所出。
  这次经白淑兰这么一提,宁砚也觉得,现在的确应该要个孩子了,他和秋歌的孩子……
  ※※※※※※※※※※※※※※※※※※※※
  关于著书升官不是我捏造的,历史有迹可循。明朝名臣陈敬宗任庶吉士时,参与《永乐大典》的修订,书成后授官刑部主事。男主第一步就是走这么一条路,我觉得这是最稳妥的。


当前:第34/1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